羅馬風格藝術解說中心,葡萄牙羅馬式建築的重新詮釋

2020-12-22 設計時報

「羅馬風格藝術解說中心」坐落於葡萄牙波爾圖市的Lousada。與該中心相鄰的Pra- a das Pocinhas城市廣場,以及Senhor dos Aflitos教堂共同構成了小鎮的中心地標。該中心建於小鎮廣場的邊緣,通過自身的體量和造型控制,來與周圍的城鎮環境構成連續的統一體。

該項目借鑑了葡萄牙羅馬式建築的生成概念,力圖成為當代和遙遠的古羅馬時期之間的過渡元素。中心整體由多個散落的體塊構成,體塊的高度各不相同,相互錯落,體現了多樣性中的統一原則,同時也展示了羅馬式建築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概念生成

每個體塊都是一個獨立的展覽空間。一個玻璃中庭起到了連接各個體塊的功能,猶如暢遊於鄉間的小道一般,遊客可以在各個展館之間穿梭。玻璃中庭的「明」與展廳的「暗」構成的鮮明對比,創造出中庭與展廳之間的豐富變化。

展廳的內部呈現出一種紀念性,它的尺度和形態都讓人聯想起羅馬式建築的內部。為此,每個體塊的天花板都是羅馬式建築屋頂類型的重新詮釋。

在材料選擇方面,我們希望用簡單樸素的混凝土和石材的搭配,來打造一棟融合不同時代風格的建築。在保有現代感的同時,銘記輝煌的過去。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屋頂平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剖面圖
剖面圖
剖面圖

項目信息

建築師:spaceworkers

地址:Lousada, 葡萄牙

項目年份:2018

面積:1550.0 m2

主創建築師:Henrique Marques, Rui Dinis

設計團隊:Rui Rodrigues, Sérgio Rocha, Rui Miguel, Marco Santos, Mónica Pacheco

客戶:Lousada Municipality

家具設計:Bairro Design

預算控制:Carla Duarte - cfo

工程:aspp Engenheiros,Lda.

攝影師:Sergio Pirrone,Fernando Guerra | FG+SG

eu

相關焦點

  • 哥德式建築如何在中世紀取代羅馬式建築
    哥德式教堂與之前的羅馬式教堂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 :肋拱拱頂 ,尖頂拱門 ,圓形花窗 ,簇柱 ,以及高聳向上的線條。哥德式教堂的整個外形和布局都較之前發生明顯的改變 ,從臥式的變成了高聳直立的。這種曾經風靡西歐三個 多世紀之久的建築風格 ,直至今日仍是許多設計師的靈感沃土。
  • 我們該如何看待羅馬式藝術?
    「羅馬式」這個概念是藝術史學家在19世紀初提出來的,用以概括11世紀和12世紀的西歐藝術,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出自修道院。當時的修道院是學術與創意中心,並且還相當富有。教堂裝飾有刺繡品、掛毯、雕像、聖像、壁畫與彩色玻璃馬賽克,藏有手繪經卷和各式禮拜用品,比如十字架、燭臺和聖餐杯,製作材質包括金屬、釉瓷與象牙。
  • 古典建築的延伸――拜佔庭與羅馬建築
    拜佔庭風格時間:4-15世紀地區:地中海東部地區特徵:帆拱穹頂馬賽克;巴西利卡;集中式;自由風格;磚砌與抹灰拜佔庭風格建築的穹頂安放在帆拱之上,新型的外觀呈曲面三角形的拱,代表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馬賽克:拜佔庭風格教堂內部大都裝飾著華麗的人物形象和幾何形象的馬賽克拼貼畫。
  • 關於羅馬藝術的特點及建築繪畫藝術
    關於伊特魯斯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籠統的把希臘藝術與羅馬藝術混同在一起。自然,羅馬在消滅希臘之後,許多方面受到了希臘的影響,例如:神話、哲學、建築形式,甚至政治理念……羅馬後來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領土範圍遠遠超過希臘文化活動的地中海區域。
  • 旅遊:聖彼得大教堂,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
    風格為波羅的海哥德式,教堂裡的高達15米的祭壇是北歐最大的木質祭壇,1611年經歷了四年的精心製作後完工。梵蒂岡城國是歐洲最小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不過雖然它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的小國,但它卻是全世界天主教的宗教中心,是全世界天主教教徒的精神支柱。
  • 西班牙博伊山谷的加泰隆尼亞羅馬式教堂群
    博伊山谷的加泰隆尼亞羅馬式教堂群位於西班牙東北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西部耶達省的庇里牛斯山區。在這個加泰隆尼亞人居住的山谷中,散落著博伊、陶爾、巴魯艾拉、坎德特等8個小山村。每個山村都有至少一座羅馬式教堂。它們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文化遺產。
  •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譯為梵蒂岡聖伯鐸大殿,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位於梵蒂岡,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 西歐建築史上一個挺立的高峰:新建築形式「哥特建築」的出現
    引言12至13世紀,西歐建築又挺立起一個新的高峰,在技術上和藝術上都成就偉大而且有非常強烈的獨特性,這就是哥特建築(GothicArchiecture)。哥特建築最初誕生於以巴黎為中心的法國北方伊爾·德·法蘭西(Ile de France)地區,以主教教座所在的主教堂(Cathedral)為最高代表。然後從法國流傳到英國、德國、西班牙北部和義大利北部。在哥特建築盛行時期,雕刻、繪畫、家具、各種工藝美術,甚至書法,都形成了鮮明的特點,也叫做哥德式。
  • 寧夏一公園火爆,仿羅馬式的建築紛紛打卡,古羅馬的鬥獸場既視感
    這裡讓你有一秒穿越羅馬劇場的感覺。覽山公園依山而建,順著長長的階梯爬到頂,感覺一秒切換到了歐洲,超大的半圓形羅馬柱拱門環繞,黃色的羅馬柱,看臺很大,像古羅馬的鬥獸場,在晴朗的好天氣下,在這裡照片拍出來一定很好看。
  • 巴洛克式建築:文藝復興時期盛行的建築風格,希臘文明的延伸
    文藝復興以來,英國社會各個方面都得到很大程度的開放,在藝術方面更是大加發展。由單純的美術藝術延伸到富有內涵的藝術建築風格上,這一創舉也是開天闢地的。世人也由此開啟探索建築學的旅程,給世界也帶來更多的文明遺蹟的貢獻。那麼對於巴洛克這一建築風格,你了解多少?
  • 羅馬耶穌會教堂:現實主義的巴洛克風格,自由與宗教的融合交混
    羅馬耶穌會教堂是歷史上第一個巴洛克建築,這座象徵著歐洲建築歷史由手法主義走向巴洛克風格的標誌物,不同於往前的歐洲建築風格。這座坐落在義大利羅馬的標誌性建築,和這座建築的整體風格——巴洛克風格,便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巴洛克風格的萌發羅馬耶穌會教堂源於巴洛克風格的起興和發展,往源頭來說,沒有巴洛克風格的誕生,就沒有輝煌的羅馬耶穌會教堂的宏偉壯觀,而巴洛克建築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 澳門首個主題公園,看似爛尾樓,卻是個迷你版的羅馬鬥獸場
    來澳門旅行,大家都會去大三巴打卡,然而位於外港新填海區的海岸線上,卻有一座不完整的建築特別引人注目,外牆殘缺,遠看以為是座爛尾樓,走近了才發現這是一座迷你版的羅馬鬥獸場,它便是澳門漁人碼頭。
  • 【「藝」史】穿越「藝」史長廊,那些別開生面的西方藝術——中世紀(二)
    最豐富、最有地方色彩、最具有創新觀念的羅馬式建築風格在法國有生動的表現。南部圖魯茲省的聖賽爾南大教堂是我們討論羅馬風格的第一個例子。它和這時一些朝聖教堂一樣,建在朝向西班牙北部聖地牙哥的路線上。從平面上看,聖賽爾南部比奧託帝國的聖米迦勒教堂更為複雜也更為統一,它的平面圖是一個經過強調的拉丁十字架的形狀,重心在東部的一端。
  • BVLGARI寶格麗詠綻系列珠寶 馥鬱花朵綻放羅馬熱情
    巴洛克藝術起源地——永恆之城羅馬是自由不羈的極致表達,無論是浴血奮戰之下野性勃發的羅馬鬥獸場,還是鐫刻奧黛麗赫本曼妙倩影的西班牙廣場。任憑鬥轉星移,羅馬的熱情歡愉定格在歷史舞臺之上。BVLGARI寶格麗全新Fiorever詠綻系列將羅馬的熱情自由融入珠寶首飾,在女性的動人身姿上綻放永恆花朵。
  • 紐約帝國大廈以九種不同的設計風格,再一次重構了這棟建築
    什裡夫、蘭姆和哈蒙的計劃於1931年在紐約市完成,並成為第一個擁有100多層樓的建築,從而贏得了國際聲譽。經典的裝飾藝術設計——石灰巖和花崗巖的立面,鋁合金的口音,流線型的外形——繼續定義了摩天大樓的現代概念。但是如果建築師們沒有決定裝飾藝術的風格呢?作為一個文藝復興、哥德式或現代的可持續建築,它看起來像什麼?創意工作室尼奧曼設想的可能性…
  • 古典歐式風格——柱式的變化及特點
    在中世紀,羅馬戰士將埃及藝術、希臘藝術、拜佔庭藝術、羅曼藝術,通過戰爭帶入整個歐洲大陸,隨之構成了歐洲早期的藝術風格。時間脈絡圖上,古典歐式風格細分下來有很多種:拜佔庭風格、羅馬式風格、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等,每一個風格持續的時間在2—4個世紀左右。雖然風格種類繁多,但總結髮現:古典歐式風格最大的特色在於——柱式的變化。古典歐式中,古希臘和古羅馬與柱式密不可分。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之前有講過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本期泥巴王將要和大家分享的詞彙解析內容是哥德式(Gothic architecture)建築(Gothicarchitecture)。盛行於13世紀,主要用來形容建築風格(當然不止是建築還會用來形容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在眾多的歐洲建築風格中,要區分哥德式風格的關鍵詞可以稱之為「直衝雲霄」又高又尖,可以戳瞎雙眼的那種尖。
  • 建築風格分類大全 建築風格有哪些
    不管是裝修或建築,都很容易涉及一個問題,就是風格,如果建築或是家居裝修,風格統一協調可以給人自然舒適的感覺,若是混亂不清,那就看著彆扭不自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建築風格的分類情況,看看建築風格有哪些:建築風格分類:
  • 享譽全球的9座最美購物中心,是商業還是藝術?
    設計美學在現代生活中日益普及,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化學反應」也惟妙惟肖,商業場景迭代,藝術跨界已勢不可擋。 時下,購物中心也扮演起藝術、人文、購物、社交於一身的「新角色」。我們搜集了享譽全球的9座購物中心,或復古、或現代、或藝術......成就了一座座城市商業標杆。
  • 葡萄牙國王離宮,宮殿為多種建築風格的大雜燴,更是世界遺產!
    佩納宮(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是葡萄牙國王離宮(指在國都之外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宮殿,皇帝一般固定的時間都要去居住。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宮殿本身為多種建築風格的大雜燴,兼具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於一身。乃十九世紀葡萄牙女王瑪麗雅二世的丈夫——費迪南德之心血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