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羅馬藝術的特點及建築繪畫藝術

2020-12-18 文人之家

關於伊特魯斯坎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籠統的把希臘藝術與羅馬藝術混同在一起。自然,羅馬在消滅希臘之後,許多方面受到了希臘的影響,例如:神話、哲學、建築形式,甚至政治理念……

羅馬後來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領土範圍遠遠超過希臘文化活動的地中海區域。羅馬帝國以地中海為中心,將勢力擴大到西部亞洲的敘利亞、小亞細亞一帶,也統治了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北邊的高盧(即今法國),甚至遠徵到了今天英國所統屬的不列顛,連古代的埃及也被合併在羅馬帝國之內。

在這樣疆域遼闊的土地上,即使羅馬帝國主題上承襲了希臘文明,但勢必摻雜了其他地區的文化,使羅馬的藝術形式與原有的希臘藝術有明顯的差異。

羅馬藝術除了傳承自希臘藝術的部分之外,原來產生於義大利北部的伊特魯斯坎藝術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源流。

吹笛與持豎琴的男子

吹笛與持豎琴的男子 ,現藏於羅馬塔爾奎尼亞國家博物館。 伊特魯斯坎地區留下許多彩繪陶器,墓葬中也保存有大量壁畫。在一處貴族的家族墓葬裡,壁畫上彩繪著吹笛的少年,身披長袍,一面吹奏笛管,一面大步向前邁進,神態瀟灑愉悅,人物四周還彩繪了扶疏的花木,以優美流暢的線條書寫,加上鮮明溫暖的色彩,仿佛吹笛者行走於春天的林木之間,樹枝隨風搖擺,花朵盛放,傳達著生活的喜悅興奮之情。

舞蹈者 羅馬塔爾奎尼亞國家博物館

同樣收藏在羅馬塔爾奎尼亞國家博物館的另一件壁畫,風格十分類似,描繪一名少年舉手投足,正在舞蹈,他的左腳蹺起,左手向後擺動,一面回首,一面向前舞蹈,白色的衣袍也隨動作搖擺。

母狼和羅慕洛及瑞穆斯

伊特魯斯坎的人像彩繪不能說和希臘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似乎表現得更為自由活潑,希臘重視人物的崇高理想,伊特魯斯坎地區卻更熱烈地表現生活的富裕美好。伊特魯斯坎的赤陶泥塑,青銅塑造的人像或怪獸頭像,石棺上的雕刻,也都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尤其是棺槨上的死者肖像,因為具有肖像性格,必須逼真於死者形貌,所以發展出特別傾向寫實的風格,對此後羅馬的人像雕刻發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羅馬雕塑的寫實性

傳說中羅馬是有羅慕洛和瑞穆斯兩名兄弟建立。傳說中這兩兄弟幼年時吸食母狼的奶長大,在伊特魯斯坎的藝術中還存留下了這樣一匹母狼的青銅雕塑。

羅馬的建國似乎隱含著狼的野性與機敏,隱含的狼的嗜殺、迅捷與彪悍。

在這樣血性的基礎上,羅馬雖然極度仰慕希臘文化,努力學習希臘城邦文化的優雅與崇高,但是本質上仍保有自己特有的務實、粗獷、實事求是的人格特徵。

想到希臘,常常想到神話、史詩、哲學;想到羅馬,也許更多浮現的是軍人、政治家,是建立國家秩序紀律的法制精神,羅馬法是西方律法的基礎。

這種務實的個性反映在雕塑上,就形成了強烈的寫實風格。

羅馬人像 羅馬託洛尼亞博物館

這是一尊羅馬的男子頭像,不知道他是誰,但確定不是希臘美學的產物。他年歲已大,禿頭,額頭上一道一道皺紋,雙眼凌厲有威嚴,應該是一名掌有權柄的貴族或政要。他的嘴角向下傾斜,顯現出自信而獨斷的個性,雙頰的肌肉鬆弛,但仍表現著堅毅的神情。

羅馬的雕塑可以如此細細閱讀。希臘為了追求藝術的崇高理想,常常放棄一些細節的精準,以達到美化的效果。但是,羅馬絕不放棄任何細節,這些細節——皺紋、眉骨、嘴角、眼袋,正是羅馬人認為構成一件肖像真實性不可或缺的部分。

希臘人塑造著完美的理想,使每一尊雕塑都顯現崇高的姿態。羅馬使人還原至人真實的面貌,在羅馬的雕塑中看到衰老,看到肥胖,看到豔俗或殘疾,這些希臘人認為不美的生命現象,羅馬的雕塑一一包容了,使我們有機會更真實地逼視人生。

應該特別重視羅馬雕塑的肖像性格,這種務實求真的精神是西方美術此後發展的重要基礎。

逼真的羅馬繪畫

有桃的靜物

除了雕塑的肖像性格以外,羅馬的繪畫也發展出了逼真的寫實風格。在龐貝出土的遺址中,有許多壁畫保留了對當時生活真切的描繪,不但是美術作品,也幾乎兼具社會生活的史料價值。從這些壁畫的一些靜物描繪的局部來看,對器皿、水果、家具的描寫,具備強烈的體量的真實性,用到光影的描繪來凸顯體積的立體性,這些,都足以作為羅馬藝術對西方後世繪畫重大的貢獻。

羅馬的城市規劃與公共性建築藝術

羅馬繼承了希臘的城邦民主,但很快就遞變成為帝國的政治。為了統治疆域遼闊的領土,顯然希臘適應小城邦的民主共和體制已不夠用。希臘的城邦常常人口都局限在數千人或一萬人上下,但是,羅馬一個城市已是擁有百萬人左右的大都會。城邦文明雖然理想美好,但無法應付人口繁多、種族複雜的大帝國。希臘的城邦文明重視哲學、道德,講求人與人溝通的和諧;而羅馬在巨大的城市中,只有以法律維持秩序,中央集權性的城市規劃與大型公共建築的空間,也因此成為羅馬獨特的藝術形式。

圖拉真記功柱

現在仍矗立在羅馬市中心的圖拉真記功柱,以及君士坦丁凱旋門,都還標誌著昔日羅馬不可一世的帝國精神。這些建築,並沒有真正的實用性,而是為了炫耀帝國的偉大,為了炫耀帝國的豐功偉業,為了鞏固政治的中央集權而存在的,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的公共藝術。

圖拉真記功柱是一根圓形的大理石柱,上面以螺旋盤升的方式浮雕著圖拉真皇帝戰勝外番的戰爭紀念圖,像一張敘事的長卷畫,浮雕著帝王的功業。這是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極盛時代的作品。到了君士坦丁時代,4世紀以後,羅馬帝國面臨新興基督教的挑戰,君士坦丁仍然為自己修建了莊嚴宏偉的凱旋門,類似中國古代的牌坊,並無實際建築功能,也純粹是為了記錄帝王的戰功而存在。

君士坦丁凱旋門

圖拉真記功柱和君士坦丁凱旋門後來都被一千多年後的拿破崙模仿,尺度放大,修建於巴黎,可以從此見到羅馬紀念性建築在西方造型歷史上長遠的影響。

除了與帝國權力象徵相結合的紀念性建築外,在羅馬帝國許多公共使用的大型空間也大量出現,具備實用功能,與羅馬務實的城市規劃有關,獨具時代的特色。

希臘的城邦建築大多為神殿,尺度都比較小,講求比例的和諧。

羅馬城市人口眾多,必須要有嚴密的規劃,例如飲水、衛生,都可能發生問題。至今仍可看到羅馬帝國時代修建的引水道,以拱梁引山泉到城市,長達數十公裡,這種引水道的遺蹟仍存在於羅馬帝國留下的領土各地,見證著羅馬公共工程的浩大氣魄。泉水引進城市,地下也修建著規模巨大的水道和貯水空間,成為羅馬城市地下看不見的另一種壯觀景象。

為了解決人口眾多的聚居問題,羅馬的公共浴池,城市廣場空間都為西方現代大都會的形成樹立了最早的範本。

羅馬競技場局部立體剖面圖

羅馬最著名的公共性建築當然就是競技場,這個巨大的圓形空間,可以同時容納五萬人眾。可以說是現代城市必備的巨蛋建築的鼻祖。

競技場修建於公元1世紀,以巨石砌建,依據希臘按山坡修建的扇形劇場形式,擴大為以拱形結構完成的圓形建築。

羅馬競技場俯瞰圖

圓形的空間可以適應同時湧入或疏散的眾多觀眾,五萬人同時進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競技場以分散在圓形各邊的拱門,依據編號,使觀眾被分流從不同的方向進出,解決了人多擁擠的難題。

競技場莊嚴雄偉,這裡留下野獸和人搏鬥的斑斑血跡,羅馬的輝煌、不朽,仿佛仍在這巨大的圓形空間中迴響。

萬神殿內部

圓形,似乎是羅馬建築形式上新的符號。

希臘的空間大多為方形,結構上也以垂直和水平的梁柱為主,跨距不大,空間也受到限制。在西方建築形式上起決定性的影響。拱,利用拋物的弧線使跨距加大,可以免除掉柱子的分割,達到內部空間完整的效果。

2世紀在哈德裡安皇帝時代修建的萬神殿,是西方圓拱巨型建築最早的典範。

萬神殿剖面圖

萬神殿外觀仍保留希臘的三角形門楣以及柱廊的形式。但一進到內部,立刻發現一個巨大完整的圓形穹隆,從上而下,使人仿佛被包容在一個無限的宇宙空間中。

萬神殿
聖索菲亞大教堂

穹隆的空間,以拱的結構加上採自火山灰泥的黏性混凝土來完成,形成羅馬巨大公共性建築的最大特徵。從西羅馬的萬神殿,發展成為東羅馬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羅馬建築藝術的雄偉形式是希臘城邦建築格局遠遠望塵莫及的。

古羅馬龐貝古城壁畫

龐貝古城從公元前82年起成為羅馬的領地,公元79年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埋沒,在火山灰下長達1700多年,18世紀40年代開始發掘。其中大量壁畫的出土,多以古希臘神話為題材。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 》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 》,出土於龐貝城,據考證,該發現是從公元前4世紀尼基壁畫複製下來的 。現歸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博物館收藏。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出自希臘神話:衣索比亞國王的女兒安德洛墨達,被吃人的海怪挾持,並說這是執行神的指示。英雄珀耳修斯在歸途中經過巨巖上空,發現巨巖上鎖著安德洛墨達,便下去殺死了海怪,救出了美人,並娶安德洛墨達為妻。壁畫描寫的正是英雄救出美人的時刻。珀耳修斯一手提著海怪的首級,一手扶起美人要離開巨巖。

《夫妻像》

這是在龐貝一家麵包鋪牆壁上發現的,因此又稱《麵包房夫妻像》,這是一幅重要的肖像畫。這標示著公元1世紀前後羅馬肖像畫達到的成就。 畫中人物的神態生動、自然,藝術手法質樸,人物形象既形神兼備又立體感很強,是古羅馬優秀的現實主義肖像畫。

相關焦點

  • 世界文化史:古羅馬的建築藝術,發展了古希臘藝術的輝煌成就
    百家原創作者:飯後世界史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講古羅馬的建築藝術,古羅馬的建築藝術是古希臘建築藝術的繼承和發展。這種「繼承」不僅是從時間先後來說的,而且是從建築藝術的根本風格來說的。這種根本風格的內容就是人的意識與人的尺度。
  • 世界歷史:歐洲建築藝術的特點,聖彼得大教堂是傑出的典範
    大家也許不知道,其實建築藝術的復興始於佛羅倫斯,而且很快就遍及義大利全境,進而又風行全歐。這一時期的建築突破中世紀哥特風格建築的壟斷,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建築體系。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歐洲的建築藝術都有什麼樣的特點吧!
  • 藝術本無價,精品恰當時~欣賞夏克梁馬克筆繪畫藝術!
    最美的時光分享最美的藝術~中國工筆美術師夏克梁。夏克梁中國工藝美術師,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建築師協會會員等,他擅長運用馬克筆繪畫風景作品,繪畫經典吸金的畫面。馬克筆的繪畫以構圖為主,想完成一幅成功的繪畫作品基礎構圖尤為重要。
  • 【藝術】巴洛克藝術經典新生
    130多年來,羅馬一直是寶格麗的靈感來源,助力品牌打造出無數匠心獨具的優秀珠寶作品。「永恆之城」羅馬經久不衰的巴洛克華麗藝術與熱情洋溢的全新Barocko高級珠寶系列產生強烈共鳴,在打造華麗格調與雋永品味的巧妙平衡中融入更多奇幻色彩與精緻元素。
  • 法國文學與繪畫藝術:對話與融合
    畫家常取材於文學的世界,而作家也因繪畫而擁有別樣的審美意蘊和創作激情。從中世紀到今天,法國文學與繪畫藝術的發展進程交匯融通,在歷史上通常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並在相同的資源裡尋求著類似的答案,呈現出相近的特點和理念。  中世紀時期,法國文學與造型藝術汲取著同樣的宗教靈感。
  • 蔚藍大海與唯美人體引領的藝術之夢—19世紀丹麥繪畫之父威廉...
    埃克斯伯格為丹麥繪畫黃金時代的藝術奠定了堅實基礎,故被稱為丹麥繪畫之父。 當時的法國繪畫與他的丹麥老師所教授的風格完全不同,這裡的畫作,更注重光影明暗的表現,而且造型與輪廓更加確切、清晰。令他更加興奮的是,他有幸得到當時法國的藝術明星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指導,並在其畫室進修。在這裡他學到了如何更好地描繪人體,這使埃斯克伯格的歷史題材繪畫風格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 藝術七大類
    這裡館長給各位科普一下當今世界普遍認可的藝術七大分類一 繪畫繪畫大家都會知道吧你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作者達文西也在這裡變成了斜槓青年不是發明家而被叫做藝術家雙十一標誌雕像三 建築世界各地的地標建築你肯定知道金字塔不說了吧
  • 古希臘藝術的特點,有哪些藝術品值得了解?
    無論是陶質藝術、宮殿建築形式、石雕,以及青銅鑄造藝術,都有頗為成熟的表現風格。克裡特島以北,通過星羅棋布在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在希臘半島上,則產生了另一種被稱為「邁錫尼文化」的藝術形式。(一)米諾斯藝術米諾斯藝術和近鄰埃及的藝術,在風格上頗為不同。
  •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是唐代以後中國繪畫史上喲一燦爛的輝煌的鼎盛時期,雖然上承唐代的五代與下啟元代的南宋都在繪畫發展中具有繼往開來的特點,但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繪畫領域許多變化是前所未有的,皇家畫院的創立,學畫的興辦,文人士大夫繪畫興起以適應民間需要的商品性繪畫的興盛,都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美術現象
  • 繪畫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蔣躍認為,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的繪畫表達形式,儘管源於生活,但必須高於生活。不僅不能與生活一模一樣,而且還要使畫面與生活保持距離,甚至反其道行之才有價值,畫家要做的工作實際上是視覺重構。繪畫藝術的真正內涵,最主要的是追求形式美感。
  • 漫議電腦繪畫的藝術語言及特色
    摘要:  漫議電腦繪畫的藝術語言及特色  邱立新  趙智宏先生今又邀我寫一篇關於電絵藝術特色的文章,普及電繪知識,與網友們交流。是電子計算機數字繪畫的簡稱,所以也稱為數字繪畫。興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第一代電繪者是科學家,他們運用數位技術繪出點、線、面的幾何圖案。以後,圖形處理技術得到迅速提高,電繪廣泛應用於廣告、繪畫、建築、服裝、工業造型等各個方面。
  • 米開朗基羅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他還設計和初步建造了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計建造了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 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劉建——讀劉建水墨建築藝術有感
    中國改革開放使城市建築日新月異,一批敏於時代的藝術家率先提出了「都市水墨」的文化拓展,但大多還是停留在把建築作為中國山水畫裡面的中景、遠景來畫,或是作為外在的、好看的風景來畫。建築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如何把建築本身的藝術精髓以及它蘊含的歷史氣息、文化底蘊抽出來,同時又以中國繪畫精神和藝術表達方式展現給觀眾,至今仍然是一個新課題。
  • 佛蘭德斯藝術的發展與繪畫家魯本斯的關係,你有多少了解和認知?
    17世紀的佛蘭德斯藝術是以彼得.保羅.魯本斯為代表的。魯本斯不僅使佛蘭德斯——實際上是安特衛普——享譽國際,也把西方世界的藝術介紹到了佛蘭德斯。他做到這一切主要是通過旅行、接受訂單和其業務廣泛的畫坊實現的。佛蘭德斯的巴洛克藝術是以訂件製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 繪畫藝術不可逾越的偶像和典範——天賦異稟的「畫聖」拉斐爾
    西方繪畫史最燦爛輝煌的一個篇章就是文藝復興,在這個時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這三位偉大的藝術家最讓世人所仰慕,被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這其中最年輕的就是拉斐爾,另兩位大師可以算得上他的前輩,但是,拉斐爾在藝術上的造詣並不在二人之下,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略勝一籌。
  • 國外藝術中的「鼠」:從羅馬青銅像到沃霍爾絲網版畫
    關於鼠的諺語比比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老鼠是無足輕重的生物,但不少藝術家卻捕捉了它的特徵,通過對鼠的生動刻畫描摹出人性的特點:這些特徵往往大相逕庭:善與惡、勤勞與懶惰、膽怯與勇敢。鼠年將至,澎湃新聞從國外藝術中找到了一些與鼠有關的作品,從中能夠看到這個渺小的生物如何在藝術史上得到了不同的描繪與理解。古羅馬的青銅鼠雕像
  • 羅馬風格藝術解說中心,葡萄牙羅馬式建築的重新詮釋
    「羅馬風格藝術解說中心」坐落於葡萄牙波爾圖市的Lousada。與該中心相鄰的Pra- a das Pocinhas城市廣場,以及Senhor dos Aflitos教堂共同構成了小鎮的中心地標。該項目借鑑了葡萄牙羅馬式建築的生成概念,力圖成為當代和遙遠的古羅馬時期之間的過渡元素。中心整體由多個散落的體塊構成,體塊的高度各不相同,相互錯落,體現了多樣性中的統一原則,同時也展示了羅馬式建築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 巴洛克時期繪畫的特點
    巴洛克時期的繪畫主要有以下特點:首先,巴洛克繪畫經常使用明暗對比法來強調光影的對比衝突,倫勃朗、維米爾、拉圖爾等人的作品中都體現了這一點。斯嘉麗·詹森飾演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第二,宗教是巴洛克繪畫的重要主題。 巴洛克繪畫的興盛是由羅馬天主教支持的。
  • 鑑賞義大利佛羅倫斯畫派藝術風格
    當時的佛羅倫斯在建築、雕塑、繪畫方面能形成美術的高潮,標誌著早期文藝復興的到來。其中的三個代表人物是:畫家馬薩喬、雕刻家多納泰羅和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佛羅倫斯畫派的特點:第一以人文主義為主,繼承了希臘羅馬的藝術傳統,探索在平面真實的再現立體造型;第二將自然科學的成就運用在藝術領域,發展了透視畫法,明暗畫法和藝術解剖學。
  • 國家羅馬藝術博物館:以磚拱經典建造回應歷史
    今天,通過兩處重要的遺蹟——羅馬半圓形露天劇場與橢圓形競技場,人們可以感受到過去那段宏偉的歷史。距離這兩處遺蹟不遠,便是西班牙建築師、普獎得主拉斐爾·莫內歐的代表作——國家羅馬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Roman Art)。南側區域的道路格網與北側區域的道路格網呈一定角度,故基地形狀為不規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