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這項治療2型糖尿病的研究終於有了「續集」

2020-12-16 科技與生活視野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患者的數量佔據了90%以上,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且代價最高的疾病。作為一個目前還不能有效根治的疾病,患者只能通過每天服用一種或多種抗糖尿病藥物來暫時改善高血糖。低血糖和體重增加是藥物治療中的常見副作用,而採用非手術方法無法持續緩解疾病。

早在2016年,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Medicine》上發表過這樣一項研究:在2型糖尿病的齧齒動物模型中,通過腦室內單次注射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FGF1)可以持續緩解高血糖症(<200 mg /dl的血糖水平維持了17周)。這種抗糖尿病的作用並不是體重減輕後的繼發性作用,也不增加低血糖的風險,而是增加了從血液中清除葡萄糖的能力然而,這種作用的機制尚不明確。

說到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大家應該不陌生。現代外科手術和美容手術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你割完雙眼皮後的創面修復也許就有它的功勞。如果注射一次FGF1,就能讓機體自己去清除葡萄糖,並能持續發揮作用,那麼勢必會減輕患者藥不能停的痛苦,又避免了服藥後的副作用。

時隔4年,這項研究成果終於有了新的進展,並再次登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下丘腦內側基底部(MBH)是負責腦室內的FGF1持續緩解高血糖作用的大腦區域。因此,在深入研究了MBH對FGF1的細胞應答後,他們發現,下丘腦神經膠質細胞是FGF1作用的主要靶點,持續的糖尿病緩解依賴於完整的黑皮質素信號傳導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將基於發現的轉錄組學方法與組織化學、電子顯微鏡以及體內藥理和生理學研究相結合,探究了糖尿病動物的大腦為何具有持續改善高血糖的能力。實驗結果令人驚訝,在腦室內注射 FGF1後的幾天裡,單核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都發現了轉錄和形態變化

伸長細胞模塊表達映射到第三腦室的空間分布

星形膠質細胞對腦室內注射FGF1反應的變化

在超微結構水平上,在包括 Agrp 神經元在內的 ARC 神經元的樹突棘中檢測到突觸紐扣的星形膠質細胞覆蓋增加。在腦室內注射FGF1後,Agrp 神經元的轉錄組也發生了強烈變化,包括對 Agrp 和 Npy 基因表達的持續抑制

這幾種神經元的關係大家或許比較陌生,這裡解釋一下。大腦中包含有多種特異性的神經元,它們行使不同的功能以調節人體的行為和代謝平衡。下丘腦的弓狀核(ARC包含兩大類調節代謝的神經元:一類是抑制食慾的神經元,如阿黑皮素原(POMC)神經元;一類是促進食慾的神經元,包括神經肽Y(Npy)和刺鼠肽基因相關蛋白(Agrp)神經元。而FGF1對大腦中促進食慾的神經元的抑制將會使患者減少食物攝入。

腦室內注射FGF1對Agrp神經元的作用

多項研究表明,黑皮質素信號傳導的減少與齧齒動物和人類糖尿病發病機理有關,而 Agrp神經元是黑皮質素信號傳導的內源性抑制劑。因此,研究人員探究了FGF1的持續抗糖尿病作用是否取決於完整的黑皮質素信號傳導。結果發現,儘管最初的厭食和血糖降低不需要完整的黑皮質素信號傳導,但其對於腦室內注射FGF1所誘導的持續抗糖尿病作用是必需的

FGF1誘導的持續糖尿病緩解是黑皮質素依賴性的

這些觀察結果提示,FGF1對神經膠質細胞的作用可能會改變Agrp神經元的功能,因此有必要開展其他工作來評估這種可能性。如果上述推斷成立,那麼中央FGF1的持續降糖作用可能調節了一種或多種下丘腦神經膠質細胞類型,進而以高度持久的方式改變糖調節神經迴路功能

總之,這是一項具有實質治療意義的發現,了解不同細胞對FGF1的反應與相關的血糖正常化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揭示出持續緩解糖尿病的新策略。

相關焦點

  • 維生素D與2型糖尿病
    一般認為,維生素D的缺乏對2型糖尿病的發生有一定作用,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D對糖尿病的治療也有一定的作用。那麼最新的研究究竟結果如何呢?請繼續看。在這個時間換結果的研究中,以結果為驅動,直到得到第508個糖尿病事件即結束研究。這個最後的糖尿病人出現時間是在2018年11月。在美國有大於八千四百萬的成人,其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紅蛋白高於正常範圍,被認為是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人群·。2型糖尿病的高風險超重和肥胖人群。即使改變生活方式,並成功減肥,這部分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依然會增加。
  • 異種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研究邁進臨床階段
    央廣網長沙9月9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蔣凱)9月8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發布王維教授團隊研究的「『新生豬』胰島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小樣本臨床研究」專家評審結果。專家組建議將異種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技術納入三類醫療技術管理並制定相應臨床應用技術規範,推動該技術的臨床應用。
  • 一周一次新型胰島素,幫助2型糖尿病簡化治療
    文/陳根作為一種慢性病,不論是1型糖尿病患者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長期的持續性的治療。儘管相較於1型糖尿病話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作用效果則較差,以至於很大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依舊需要每日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平衡。
  • 2型糖尿病有什麼特點?檢查與治療手段有哪些?聽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多發生於激素改變異常的孕婦、更年期婦女以及中老年人群體當中。而該疾病一旦發生,都需要長期進行胰島素治療,以穩定病情。而糖尿病又主要分為兩大類,也就是1型和2型糖尿病。那麼2型糖尿病有哪些特點呢?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44:13 德國蒂賓根大學慕尼黑亥姆霍茲中心糖尿病研究與代謝疾病研究所Robert Wagner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高風險個體的基於病理生理學的亞表型
  • ...喝茶或咖啡有好處!日本研究|糖尿病|2型糖尿病|咖啡|茶|死亡率|...
    研究顯示,每日一杯綠茶,5年減低15%的死亡風險,1~3杯降低27%的風險,4倍則降低40%的風險。如果每日一杯咖啡,5年降低12%死亡風險,1~3杯降低19%的風險,每日4杯者降低41%的風險。
  • NEJM:每周1次icodec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
    減少胰島素注射頻率對於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有幫助,icodec是一種長效胰島素,可每周給藥一次,用於治療糖尿病。近日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為期26周的隨機、雙盲、II期試驗,以甘精胰島素U100為對照,考察每周使用一次icodec胰島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科普:幹細胞移植幹預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
    伴隨著人類對幹細胞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幹細胞治療技術的日益成熟,幹細胞在2型糖尿病幹預方面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傳統方法幹預糖尿病效果不盡人意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近幾十年來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個重大問題。
  • 胰島素治療或與患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有關
    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2型糖尿病很常見,一旦發現,及早治療
    有些朋友檢查出自己有2型糖尿病,感覺天都要「塌」了,很害怕自己的血糖沒法降下來。其實,很多人害怕,都是源於自己還不夠了解該疾病。對於2型糖尿病,我們應該正面它,而不是驚慌失措。因為過度緊張、焦慮的心情也是會影響到血糖指標的控制,當診斷出2型糖尿病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儘早做好血糖調理。很多嚴格管理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終其一生也沒再發生過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問題。因此,只要血糖控制好,2型糖尿病也是可以逆轉的。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可逆轉!浦東「全球新藥」有望標本兼治
    此次研究的52周臨床核心數據顯示,dorzagliatin具有長期穩定療效和安全性,52周治療期間內低血糖(血糖低於<3 mmol)發生率低於1%。值得關注的是,研究數據顯示,在24周雙盲治療期內,作為2型糖尿病的主要標誌,dorzagliatin治療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標持續性降低。
  • 從胰島素抵抗看糖尿病精準分型和治療選擇
    目前臨床上對糖尿病的分型系統已沿用20餘年,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臨床研究和實踐均表明,這種依據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徵的分型方式雖精確、細緻,但仍不能滿足當前糖尿病管理的需求,對臨床診治的指導意義和改善患者臨床結局有一定的局限性。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1型糖尿病是一種比2型糖尿病較為嚴重的疾病,需要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而2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島素,甚至不用吃藥也可能控制好血糖,只有轉變成了1型糖尿病,才會使用胰島素。那麼,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 最新2型糖尿病指南出爐,強化三大藥物治療地位,你的藥吃對否?
    11月27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這部指南從2003年發布第一版開始,每隔3-4年就會更新一次,說明了2型糖尿病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時對於2型糖尿病的診斷與藥物治療的研究也不斷開展,不斷有新的發現。
  • 孤獨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預測因素?
    甚至有一些研究表明,有孤獨感的人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此外,還有一項研究表明,孤獨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預測因素。近日,發表在《Diabetologia(糖尿病)》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有孤獨感的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
  • 減重手術可逆轉嚴重2型糖尿病|研究速遞
    導讀:先前的研究發現,在2型糖尿病(T2DM)診斷早期,袖狀胃切除術可以幫助改善或甚至逆轉疾病,並且「手術對晚期T2DM患者的臨床療效有限」是目前主流的觀點,不過近期發表在PLOS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這種觀點予以了挑戰,發現減重手術甚至可以緩解已處於較為嚴重狀態需要依賴胰島素的2型糖尿病。
  • 亞洲最賣座的喪屍片,時隔四年,終於出續集了!
    在近些年,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甚至走出了亞洲的喪屍片有且僅有——《釜山行》《釜山行》的出現,幾乎代表了亞洲商業電影的最高水準。在整部《釜山行》電影中,有陰謀有人性有犧牲,最後剩誰一目了然。時隔四年,作為亞洲唯一的喪屍片獨苗的《釜山行》,也帶來了續集——《釜山行2:半島》大家也都知道,在《釜山行》的首部電影中,孔侑扮演的男主徐碩宇已經順利領了便當。
  • BEYOND III研究揭密:2型糖尿病患者最佳空腹血糖目標多少合適? |...
    BEYOND III研究揭密:2型糖尿病患者最佳空腹血糖目標多少合適?
  • 得了1型糖尿病就要不久人世了?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糖尿病除了分為1型、2型,還有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糖尿病。除了少部分患者有明確原因外,大部分病因不是很清楚。目前臨床上遇到的主要還是1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朋友佔90%以上,甚至更多。診斷的2型糖尿病人中可能還包括一些特殊類型的糖尿病,但目前暫時臨床上是這樣分型的。1型、2型主要有什麼區別呢?
  • 糖尿病患病高達1億人!最新研究,HIV藥物可預防糖尿病
    愛滋、B肝、糖尿病三個疾病,沒有一個是好惹的:(1)愛滋病目前是我國單個傳染病中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2019 年死亡人數 20999 人[1];(2)B肝僅 2019 年就新增 100 萬人[1],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約 7000 萬例[2];(3)2 型糖尿病在我國預計有 1.096 億患者,並且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漸急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