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物理學家在索爾維第五次物理會議上指責愛因斯坦是「民科」

2020-12-15 刁博

保羅·艾倫菲斯特這個名字對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他是上個世紀初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在統計力學及量子力學方面做出了重要研究。相比起他的研究成就,他參與的一些故事似乎更有名。其中一個有名的故事是他的兩位學生烏倫貝克和古茲密特提出電子的自旋概念,這一概念能夠解釋很多問題,卻出現了超光速的荒謬。當兩位學生找到艾倫菲斯特想要回論文時,發現艾倫菲斯特已將論文投出。艾倫菲斯特對兩位學生說了一句有名的話:「你們還年輕,有點問題沒關係。」後來人們認識到,電子的自旋是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

艾倫菲斯特和愛因斯坦的關係不錯,不過他也會當面表達對愛因斯坦的不滿,甚至抱怨愛因斯坦淪為了民科(唔,當時還沒有「民科」這個概念)。事情發生在索爾維第五次物理會議期間。下圖中愛因斯坦坐在前排的中間,最後一排左起第三人是艾倫菲斯特。

索爾維第五次會議是在1927年召開的,當時愛因斯坦已經憑藉相對論、光量子等理論坐穩了物理學家的頭把交椅。不過與相對論和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習慣了日常經驗的人難以理解相對論,當時就有很多「民科」站出來要推翻相對論,要打倒愛因斯坦這個騙子。

在索爾維第五次物理會議期間,愛因斯坦和玻爾等人就量子力學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愛因斯坦堅持認為量子力學有問題,認為「上帝不是擲骰子」。在當時愛因斯坦的表現讓一些物理學家比較失望,有人說「我們失去了領袖」;艾倫菲斯特直言為愛因斯坦感到臉紅,認為愛因斯坦已經淪落到和那些要推翻相對論的「民科」一樣的境地。

從當時的爭論到現在已經將近100年,這麼多年來科學家們設計了很多巧妙的實驗檢驗玻爾和愛因斯坦孰是孰非,結果都是不支持愛因斯坦。儘管如此,愛因斯坦的「民科」不同於當今的民科,愛因斯坦有思想實驗,有邏輯推理,而當今一些民科甚至連基本的運算都不會。愛因斯坦所持的立場對量子力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否認的深刻影響。

相關焦點

  • 93年前不起眼的會議,卻影響世界近百年時間,影響人們方方面面
    1927年,這一年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年,但是在歐洲的布魯塞爾,卻召開了一次會議,史稱「第五次索爾維會議」。這次會議雖然沒有很多政治會議出名,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索爾維會議,是20世紀初一位比利時的實業家歐內斯特·索爾維創立的物理、化學領域討論的會議。
  • 愛因斯坦,我替你感到臉紅!這是愛因斯坦的朋友說的一句話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召開,地點依舊是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此次會議聚集了當時的頂尖科學家,而會議的主題,或者說交流的內容,便是量子力學。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和以愛因斯坦為首的的質疑派,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會議臨近尾聲時,埃倫費斯特說了一句話:「愛因斯坦,我替你感到臉紅!你現在和當初那些想推翻相對論的人一樣!」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只排第二,第一是他
    物理論壇(Physics Forum)2007年做了一項民意調查,投票選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以下為大家分別介紹:10、(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由於他取得的上述巨大成就,使他成了20世紀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和原子物理學家。公元1901~公元1976,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卡爾·海森堡由於在取得整個科學史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量子力學的創立中所起的作用,於193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他的成就
    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1995年,科羅拉多大學鮑爾德分校的埃裡克‧康奈爾和卡爾‧威曼使用氣態的銣原子在170 nK(1.7×10−7 K)的低溫下首次觀測到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四個月後,麻省理工學院的沃爾夫岡‧克特勒使用鈉蒸氣獨立實現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 德國物理學家: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開發新理論
    玻色-愛因斯坦的冷凝物通常被描述為物質的第五種狀態:在極低的溫度下,氣體原子的行為就像單個粒子。然而,這些系統的確切屬性很難研究。對這種奇異物質狀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愛因斯坦,他在1924年預測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的理論存在。
  • 科學只有對和錯,不分官科、民科,相對論誕生過程詮釋何為科學
    1900年愛因斯坦大學畢業以後,不願意當老師,所以一直很難找到工作。愛因斯坦的一個朋友的爸爸在瑞士專利局工作。就是用了這個關係,愛因斯坦進入伯爾尼知識產權局成為了一個專利審查的技術人員。●1904年,愛因斯坦在瑞士專利局講臺上。這個工作收入還是蠻高的,一年可以拿到3500瑞士法郎,而且對於智力的要求不是特別高。
  • 歷史上著名的「民科」們
    民科,是「民間科學家」的簡稱。在很多人眼裡,這個詞多少有些貶義的成分,但其實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是民科出身。這裡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幾位代表性人物。電磁理論奠基人——法拉第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也是我們中學物理課本上必不可少的著名科學家,他首先提出了電磁感應學說,也是發電機的發明者,而以他名字命名的「法拉第電解定律」是電化學的基本定律,至今仍然指導著電沉積技術。
  • 愛因斯坦未能完成的統一場理論,物理學家依然在探索,且初見成效
    愛因斯坦的夢想依然有人追隨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無疑是那個年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人到晚年的時候,他曾苦苦的追尋那難以解釋的統一場,試圖用理論統一所有的自然力量,但最後也是以失望而告終。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927年愛因斯坦等參加第五屆索爾維會議際反帝大同盟,被選為名譽主席。10月參加第五屆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討論會,開始同哥本哈根學派就量子力學的解釋問題進行激烈論戰。發表《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1928年(49歲)1月,被選為「德國人權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春,由於身體過度勞累,健康欠佳,到瑞士達伏斯療養,並為療養青年講學。發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變化》。4月,海倫·杜卡斯開始到愛因斯坦家擔任終生的私人秘書。
  • 愛因斯坦一生有多少發明,又得過多少次諾貝爾獎?
    提起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名,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這位偉人離開我們已經六十多年了,但他的相對論已成為我們現代物理的一大支柱。就在幾年前,2015年,他的相對論預言的最後一塊拼圖——引力波被探測到。探測到它的科學組織LIGO因此榮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別讓這些墨守成規的專家封殺了有創新思維的民科
    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從牛頓經典理論中脫穎而出的,且或多或少地帶有科學成分,卻更多地帶有現實經驗。(參見短文《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上)》)正是如此,創新思維出現總會被墨守成規的專家視為另類,或胡思亂想的民科。
  • 當愛因斯坦與風車戰鬥——年輕物理學家對恩斯特·馬赫的思想的探索
    堂吉訶德·德·拉·愛因斯坦插圖:Jasu Hu愛因斯坦與風車的戰鬥--年輕的物理學家對恩斯特·馬赫的思想的探索-壹--叄-1904年,《堂吉訶德》已成為愛因斯坦最喜歡的書之一。兩年前,失業的愛因斯坦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提供每小時三法郎的物理輔導」。一位名叫莫裡斯·索洛文的哲學系學生出現在他家門口,兩人立即一刻不停地談論起物理學和哲學,卻完全忘記了還有作業需要輔導。很快,數學系學生康拉德·哈比希特也加入了對話。
  • 走近天才愛因斯坦:看一看歷史上的偉人,究竟是如何讀書和學習的
    文 | 名師講學習方法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猶太裔物理學家。相信凡是學過初中物理的人,就不該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因為他是天才,是16世紀以來,繼伽利略之後,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用諾貝爾獎得主維格納的話來說,「今天我們所有的人,都活在愛因斯坦的庇蔭之下……」因為他的理論,直接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而今天,我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大家聊一聊,這位天才是如何地讀書和學習的。不過,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來介紹一些有趣的東西。
  • 愛因斯坦偉大,僅僅是因為相對論?(前篇)
    今天我想聊聊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到底體現在哪些地方。難道僅僅是因為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其實愛因斯坦在發現狹義相對論後,雖然對顛覆了人類長久以來的直覺,但是有個東西並未改變,那就是探索物理規律的技術路線。什麼叫做探索物理規律的「技術路線」?其實就是指人類在尋找物理規律的整個過程中,經常會用的的一些方法。
  • 愛因斯坦: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定用石頭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肯定是石頭!」科學如同巨人一樣,偉大的學者們站在他的肩膀上推進時間齒輪的轉動,上面一句話則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之一。當時有人問愛因斯坦下一次的世界大戰會變成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