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滬生泉2021-01-01 10:06:09
創新思維就是從墨守成規的科學體系中脫穎而出的,且或多或少地帶有科學成分,卻更多地帶有現實經驗。
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是從牛頓經典理論中脫穎而出的,且或多或少地帶有科學成分,卻更多地帶有現實經驗。(參見短文《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上)》)
正是如此,創新思維出現總會被墨守成規的專家視為另類,或胡思亂想的民科。
愛因斯坦認為1902—1909年是他最富有創造性活動的時期,這個時候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專利局技術員,然而卻在業餘生活中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參見短文《愛因斯坦:當我還是少年時,就已明白許多人的努力與追求毫無價值》)顯然,相對論誕生的時候,愛因斯坦還只是一位業餘科學愛好者,或者說是一位民科,因此,這相對論也算是民科的東西,或者在墨守成規的牛頓經典理論專家學者眼中,這相對論就是胡說八道的東西。
假如當時是墨守成規的牛頓經典理論專家學者的天下,且當時牛頓經典理論沒遇上發展瓶頸,那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會在更晚的時候問世,或者至今還不能問世。
上述所證:創新思維來自於民科,或者說來自於非專業的人士。這什麼道理呢?因為你對某理論墨守成規了,你才能成為某理論的專家。然而,墨守成規的學者專家總會以清高,或鄙視方式打壓創新思維,這就像愚公移山故事中的智叟嘲諷愚公那樣。
然而,我們一些媒體在墨守成規的專家與有創新思維的民科之間,偏向於墨守成規的專家;比如:非此專業的人就沒資格去討論此專業的問題。
其實,民主就是讓非專業的人參與專業討論;讓群眾參與幹部的管理討論,等等。民主就是讓更多人有參與機會,這也是促進人類創新思維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