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純正的漢族人,人口高達1億,說正宗漢語,雖然難懂但好聽

2021-01-16 寒光御驕陽

他們是純正的漢族人,人口高達1億,說正宗漢語,雖然難懂但好聽

「華夏」是先秦史研究中一個極其重要而又棘手的概念,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一概念的內涵曾經歷一個複雜的演化過程,而這種演化過程不要說為一般的社會公眾所不熟悉,就是許多專業學者也常常陷入其中而不自知。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在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期是戰國,那麼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稱為漢族或者叫華夏。

我國雖然有56個兄弟民族,但是漢族卻是佔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大民族,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漢族至今已有8000年的歷史,華夏民族最早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大地灣化和裴李崗化。

到了漢朝建立以後,由於後來的歷史發展,漢朝越來越強盛,所以,本國人和世界上的外國人,都把華夏人稱作「漢人」,另外還有「漢兵」、「漢使」等稱呼,從而整個民族就被稱為「漢族」了。然而,如今在中國一群人,他們是最純正的漢族人,人口高達1億,說正宗漢語,雖然難懂但好聽,他們就是客家人。

客家人,又稱為客家民系,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華夏族-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

"客家"這個稱呼是怎麼由來的呢?

直到現在,學術界對這個問題並沒有給出準確的解釋,眾說紛紜。但是從字面上來說,"客家"就是"外來移民"的意思,這種形容十分的形象。

《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相傳在4世紀初(西晉末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遷渡江,至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漢人南遷粵、閩、贛、川……即現在的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臺灣等省區以及海外。為了與當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區別,這些外來移民自稱自己是「客戶」,是「客家」,是「客家人」。

隨著黃河流域自然環境的變化和西晉「八王之亂」以及後來「五胡亂華」等的影響,開始有大批量的漢人從北往南方遷移。

客家人六次遷徙

一般而言,客家人是始於秦朝末至宋朝初的南遷漢族人在閩、粵、贛交界地區,這是客家人第一次的大規模南遷,秦始皇嬴政一統中國後,派兵60萬人南徵百越,從閩粵贛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7年後,秦始皇再派50萬人南戍五嶺。秦朝亡國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西晉末期的永嘉之亂和東晉的五胡亂華時期是客家人的第二次大規模南遷。為了躲避戰火的摧殘,部分中原人民遷入閩粵贛邊區。

唐朝末期的黃巢起義時期是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規模南遷。安史之亂的時候,大唐的土地上生靈塗炭,迫使大量的中原人民南遷。唐朝末期的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人民南遷。但此時也正是客家語的萌發時期。

宋室南渡及宋朝末期是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規模南遷。宋朝末期,客家人參加了文天祥領導的抗元活動,抗元失敗後,元軍南下討伐,客家人一路逃亡逃亡至海南島。

明末清初時期是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規模南遷。由於生活在閩粵贛的客家人人口急劇增加,再加上滿族人入侵中原,所以客家人向川、湘、桂、臺等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太平天國時期是客家人的第六次大規模南遷。因此,「客家」的說法是作為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也是作為一種文化的概念。

說正宗漢語,雖然難懂但好聽

然而,客家人所說的客家語,是漢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 客家語在非正式場合又被稱為客家話,由於客家人是客家人祖輩原是中原漢族,所以他們所說的客家話是最純正的漢語了,雖然難懂但好聽。

目前,全球的客家人大約一億人,客家人有著他們特殊的傳統習俗,客家文化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廣東文化的重要支流。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相關焦點

  • 他們是純正的漢族人,人口有1億,只說正統漢語,雖難懂,但好聽
    中國的語言種類非常的多,目前為止是使用標準語也就是北京官話的人是最多的。但其實在所有語言來說有一些語言經過長時間的流傳漸漸與傳統的古漢語脫離了,直到現在有這麼一群人才算是說正宗漢語的漢族人,這類漢語比較難懂,但是聽起來還是很好聽的。
  • 他們是血統純正的漢族人,人口超1億說正宗漢語,卻少有人能聽懂
    因此現今的漢族人,絕大部分都不是純正的漢人,人們通常將先秦時期的華夏民族稱為最純正的漢族人,如今生活在福建的客家人,是僅存的純正漢族,客家人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
  • 他們是正宗的漢族人,如今人口破億,說古老漢語,雖然難懂但好聽
    客家話極具地域特色,比較難懂,但是卻非常好聽。客家人也因為自己的方言,過了一把「網紅」癮。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客家話並不是什麼少數民族的語言,而是屬於非常純正的漢語體系,是漢語的七大方言之一。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部分地區,客家話是一種使用人數非常多的語言。
  • 他們是純正的漢族人,光人數就有一個億,漢語說得難懂卻十分好聽
    要說漢服的講究,那真是說上個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我們的每一件漢服都有背後的深意和味道。正是我們經過多年的沉澱,才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漢族,漢族的民眾都穿一種衣服叫漢服。其實中華民族的發展和演變經歷了很久的時光,更是會讓大家對我們的歷史更加有興趣。
  • 他們是純正的漢族人,人口上億,講著最古老的漢語,難懂但是好聽
    「厓喺客家人,厓講客家話」,很多網民會發現,這種難懂但是非常好聽的客家方言,已經成為了最近幾年網際網路的「弄潮兒」。人們開始把學會幾句客家話當作一種「網紅挑戰」,很多流行音樂中也吸納了客家語言的元素。一些對客家不熟悉的人,往往會認為這是一個少數民族。但是其實,客家卻是最純正的一支漢族民系,也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客家話則是漢語的七大方言之一,並且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能夠和《切韻》《唐韻》等古代韻書的發音一一對應。這種古老的語言,也體現了客家人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
  • 他們是純正血統漢族人,先秦時被逼5次南下,如今人口超過1億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多民族國家,在全國近14億人口之中,漢族人佔全部人口的比例約為90%,其他的55個民族佔比約為10%。對於北方的民眾來說,如果提起彝族人、白族人、苗族人、錫伯族人那一定是耳熟能詳的少數民族同胞,但是若要說到客家人、客家話,恐怕沒有幾位能夠說的清楚明白。
  • 我國「最正宗」的漢族人,只說古代方言,專家:雖聽不懂,但好聽
    但是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居住著一群說著古老方言的人,他們是我國最正宗的漢族人,方言也千年未變,專家都說他們說的話雖然聽不懂,但是很好聽。 這群最正宗的漢族人就是客家人,在現代社會中的客家人主要生活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這些地方在我國先秦之時被稱作是「百越之地」,也就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四川省也分布有少數的客家人。
  • 他們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純正的炎帝血脈,說話雖難懂,但很好聽
    同樣的記載也出現在了《呂氏春秋·召類》中,說是「堯戰丹水以服南蠻。」那麼,這個丹水是哪裡呢?即就是如今的丹江,在如今河南省的商洛市內。 然而,直到後來氐人的出現。歷史學家們才發現,當年這群三苗人並沒有完全滅絕,他們在甘肅、陝西以及四川交界一帶依然存在,名字便是氐人。
  • 擁有雙眼皮的人竟然不是純正漢族人,純正的漢族人都是單眼皮!
    人的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了很多不同,很多人嘴上說著心裡美才是最美的人,只是大部分人對於美女還是會有不同的優待,這也可能是人的潛意識行為,也是欣賞美的事物地一種體現。很多得女孩應該都有過困擾,那就是為什麼自己會是單眼皮,因為雙眼皮要比雙眼皮要好看的多,以如今醫學技術得發達程度,使得很多有這種困擾的人選擇利用醫學科技實現自己的雙眼皮夢。
  • 純正的漢族人都是單眼皮,那雙眼皮是源於哪裡?專家說出真相
    純正的漢族人都是單眼皮,那雙眼皮是源於哪裡?專家說出真相社會發展的同時,人的審美也在發生變化。雖然心靈美是很多人口頭上宣揚的標準,但是人的潛意識中還是會對美女多一些青睞,畢竟美的事物是賞心悅目的。就比如說兵馬俑的眼皮是單的,畫像中的美人是單眼皮,戲曲中的人物也都是單眼皮,就連雕塑中的人物都是單的,這難道是因為古人喜歡單眼皮?其實答案並不是這麼簡單的。這是因為血統,古代的漢族人基本上都是單眼皮。那個時候,人口的數量不多,而且大家居住的區域很集中,因為能夠種植的地方不多,所以大家都住在一起。
  • 漢語背後的傷痛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實際上早就發生了:現在通行的普通話,其實是「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族、鮮卑族、女真族」等等遊牧民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這些人成為統治階級後,他們這種鸚鵡學舌的漢語就堂而皇之的成為了國語,而純正漢語的發音完全出乎你的想像。
  • 臉上有這個特徵的人,不一定是純正漢族人,你的祖先可能被漢化了
    全盛時期人口峰值達到了約5300萬人之多,千年之前的社會,這是何等的盛景?但是關於唐朝,歷史上卻有人認為其是胡人建立的王朝。這一切,都與開國君主李淵,以及李世民有關。李淵的祖父李虎當年成為了西魏時期的八柱國之一。李虎是純正的漢人,但是西魏是鮮卑的王朝,自從其成為了八柱國之一以後,這個家族就與鮮卑產生了緊密的關係。
  • 經過幾千年的民族融合,現在還有沒有純正的漢族血統?
    所以從真正意義上來說,不會有純正的華夏血統後人,我們現在所說的漢族是經過多民族融合之後聚合而成的漢族。從廣義上來講,真正的漢族已經經過無數次的大規模遷徙融合,血統不可能非常純正。
  • 小腳趾甲分成兩瓣的,才是純正的漢族人,有依據嗎?研究3個問題
    在漢族當中,有這樣一個特徵是經常會出現的,就是小腳趾頭會出現兩瓣。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這可以用來分辨到底是不是漢族的血統,有的話那麼這種漢族人才是純正的。其實在我們的歷史上,有很多的民族融合在一起,用這種方式來分辨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血統,這裡有一些誤解。
  • 小腳趾甲分瓣的才是純種漢族?別開玩笑了,聽聽專家如何解釋
    有一種說法流傳地很廣,說是「小腳趾甲分瓣」的人,才是血統最純正的漢族人。為了印證這個說法,甚至還有人搬出一個傳說: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取得天下後,由於南方人口不足,於是決定從當時人口比較多的山西省遷一部分人到南方去生活。
  • 母語不為漢語卻認同漢族,海南80萬臨高人究竟算不算少數民族?
    其實在海南島上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現在被歸為漢族,但是卻有某些特殊之處,所以有時候也認為他們是未識別民族,這就是「臨高人」。臨高,可能由於那本著名的《臨高啟明》,很多人聽過這個地方。臨高指的是海南省西北部地區臨高縣,之所以小說選擇了這個地方就是因為此處雖然遠離明朝核心,但卻是海南島最先開發的區域,是漢族主要的農業區。
  •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漢朝,這個「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漢族之所以叫漢族,不只是源於漢朝那麼簡單,其背後隱藏的文化底蘊,才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內核。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漢族為什麼叫漢族?這個「漢」字緣起何處?本意是什麼?知道答案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 河南人63.74%小腳指甲分瓣 是血統純正漢人標誌?
    有人說,小腳指甲會洩露你的血統,你相信嗎河南商報記者 田仲煜/攝  河南63.74%的人小腳指甲分瓣專家說,因長期多民族融合,其實並沒純正漢人這一說   不過,復旦大學課題研究組的研究表明,這跟山西移民有關   河南商報記者盧豔豔實習生宋潔
  • 基因研究表明漢族分為七大亞群,這七個亞群是不是同一個民族?
    但是這些研究結果雖然把漢族分為七個亞群,但後面都是帶有漢族二字,所以這是在不脫離漢族性質的情況下進行的排列,並不是說這七個亞群不屬於同一民族。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詩經》不可否認的是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血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從什麼時候壯大起來的?
    文章編輯:歷史誘惑「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漢族,不僅在中國人口中比例最多,在世界上也是人口最多民族。漢族人主要是由漢朝時期發展而來的中原民族,在這之前,他的前身就很龐大。漢族的前身是被我們稱作「華夏民族」的一個族群,由他們延續生命之後,有了漢朝,也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漢族人。漢族人口為什麼那麼多,是繁衍能力強還是環境條件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