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犬八雞六」,狗活八年,雞活六年,很難嗎?為啥?

2020-12-19 老張侃三農

前段時間,家裡老人指著家裡老狗說:「現在人們生活好了,要不然狗到第六年都是要宰掉的」。聽到這話,頓時緊張起來,要知道家裡老狗剛好是第六年,莫不是家裡老人動了家裡老狗的心理。緊接著家裡老人說的話打消了擔憂:犬無八年,雞無六載,現在人們生活好了,人都活得久了,何況是雞和狗。

事後查詢古代典籍才知道,這句話出自古代的文獻,意思是說:狗不能活過八年,雞不能活過六載,不然就是事出反常必有怪。在當時來看,這句俗語的確很有道理,古代社會雞和狗都只是牲畜,狗活過八年,雞活過六年很難,不過現在明顯會大大超過這個時間。

狗無八年

狗是人們忠實的朋友,承擔著看家護院的責任。從古至今,人們都願意把狗當成朋友來對待,而不是牲畜。我國除一些地區和民族有吃狗肉習慣,其餘地區不會食用狗肉。進入到現代社會,人們對狗的感情更深厚,社會上會有專門保護狗的團體和機構,呼籲人們愛護狗,改變吃狗肉的習慣。

狗無八年是古代社會的結論,古代社會狗主要會遇到三大威脅:一是戰亂,戰亂會導致狗流離失所,生命出現威脅概率會增大;二是人類,人類會食用狗肉,食用狗肉會提高狗的死亡率;三是人們對狗的態度,古代社會人們對狗的態度明顯不如現代。以上三個原因導致人們會覺得狗活過八年是很奇怪的事情,狗的成活率會明顯下降。

雞無六載

雞不要說活六年,就是活三年都難,除非是有特殊作用的雞。在古代社會,人們養雞無非兩個作用:一是食用,吃雞肉是人們養雞的主要作用;二是報時,雞能起到一定報時作用;三是增加收入,雞蛋和雞能在市場上變現。相比其它牲畜,雞的養殖周期短,基本一年以內就會被吃掉,因此雞無六載的說法很正確。

在現代社會,雞的壽命比古代會更短,尤其是養殖場的雞壽命估計就是半年左右。人們追求經濟效益,因此都會給雞吃飼料,生長速度會明顯加快。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意思非常簡單,但講到道理很深刻,主要有三個:一是萬事萬物都有生長規律,狗八雞六就是基本規則;二是事物是不斷發展的,隨著時代發展,狗和雞的壽命會不斷增長;三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很重要,人們能利用主觀能動性改變雞和狗的生長年限。其實雞和狗具體能活多久,取決於主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否做好日常養殖工作,降低病害的影響。

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日常生活中要多給點關懷,尤其是馬上到寒冷冬季,如果遇到流浪狗,請給一點溫暖。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些牲畜,雞鴨貓狗之類的,養雞養鴨主要是為了吃蛋,而養狗主要是為了看門護院,可能是因為養雞養狗的多了,農村的老人們還總結出來一些關於它們的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還有「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在我們當地倒是沒有雞三狗四的說法,而是說「雞不六載,狗無八年」。
  • 「雞超六年,狗過八年,必出問題」農村老話為什麼這樣說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我想知道你是否聽說過雞隻有六隻,狗只有八隻這個詞。許多人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其實,養雞不能超過6年,養狗不能超過8年,更深層次的意思是,發生異常的事情一定有妖怪。特別是在封建迷信的思想下,他們總是相信家裡的雞和狗養得太久,每天和人接觸,看人的一舉一動,通過人性,最終變成妖物危害家庭。雞不過六根據客觀規則,農民家養的小雞,正常生命其實只有幾年。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真的那麼奇幻嗎?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很多人都不理解它是什麼意思。其實它字面的意思就是養雞不能超過六年,而養狗不能超過八年,再深一層次的意思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特別是封建迷信的思想下,對此總是深信不疑,因為他們覺得家裡的雞或者狗養得年頭太久了,每天和人接觸,將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從而會變得通人性,最終變成妖物而危害到家庭。
  • 古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這麼說有什麼依據?
    引言:常常會聽到一些老人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有一定的實用性嗎?接下來筆者就要為大家仔細的介紹介紹這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看字面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說如果我們養一隻雞,它最多只能活六年;而我們養一隻狗,它最多只能活八年。為什麼我們的先輩們會這麼總結呢?古代有一本專門講述詭異事件的書,這本書就是《易妖》。這本書在三國兩晉的時候就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了,這本書名中的"妖",大家可能認為它指的是一些妖魔鬼怪。
  • 農村老農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經常能見到養殖牲畜的農家,像是養點雞鴨鵝,或者貓貓狗狗之類。農民養雞,主要是為了收雞蛋,農民養狗,主要是用在看家護院。現在因為環保的要求高了,所以養豬的少了許多。農村有不少俗語,就是關於這些養殖牲畜的,像是「雞三狗四」,「雞不六載,狗無八年」,「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很多,今天就挑兩個來說一說。在你家農村有沒有流行著一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裡說的三和六,都是壽命。動物的壽命和人類比起來,比較短壽。拿它們六七年的壽命來講,放在人的身上,大體相當於我們六七十歲了。
  • 農村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事出反常必有妖?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種老話一般是大家在長時間的實踐活動中小結出去的,伴隨著時光的證實,老話更變成一種珍貴工作經驗。而在其中更為令人很感興趣的莫過一些日常生活類的老話,還記得童年,每到下午用餐時刻,農村老人就經常端著工作在大門口上閒談,總聽一句「「雞沒六載,狗不八年」這句話老話。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而在這些比較淺顯的俗語中,「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經典之一。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直白,指的其實就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一般的雞不會活過6年,一般的狗則不會活過8年。言外之意其實就是,如果雞和狗的生命都超過了它們本來常規的生命期限的話,那麼就是老一輩人們所經常說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怎麼解釋,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農村老家裡有一隻十年多的老狗,由於它的年齡大了,它也從以前的警覺也逐漸變得昏痴了起來,最後走路都找不回家了。一天我回到家裡,看到這一情況,就提議把這老狗給賣了,正當我說出嘴的時候,就遭到了爸爸的呵斥,說是讓狗在家裡安度晚年,畢竟養了這麼多年還是有感情的。還有一件事是,家裡養雞的時候,爸爸在過年的時候總是殺當年的公雞,一些公雞也不能餵到三年以上。當問到爸爸為什麼會這麼做時,老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生靈養久了會通人氣的。
  • 「雞不過六,狗不過八」是啥意思,家裡養狗的朋友們要注意了!
    我們今天說的俗語,農村裡非常流行的一句老話,那就是「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乍一看,我們會覺得十分的詫異,為什麼雞和數字六聯繫在了一起,而狗與數字八又有哪些關係,別著急,我們一一說來。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其實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就是雞一般活不到六年,狗一般活不到八年。
  • 農村有老話說,狗和雞養太久,對主人不好呢?有什麼依據呢?
    此話的意思,最早出現在一本古籍《易妖》:「犬不八年,雞不六載」。這本典籍對於古代人們對「妖」的認知有描述。此書據說成書於三國兩晉時期,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對於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狗和雞養的時間長了,會成為「妖」,它們經常和主人生活在一起,通人性。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因此,這些動物也隨著人度過了漫長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總結了一些關於雞和狗的俗語,比如:「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到底是何意?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聽一個故事吧。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其實無非也就是一些家長裡短,其餘的就是聊一些俗語,農村的俗語也是一種文化,可以說這種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很有歷史文化的底蘊。就在今天早上,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就聽見村裡的二大爺和其他的老人聚在一起聊些什麼,我靠近一聽他們在聊一些俗語,尤其是一句「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也是比較懵懂,這句話啥意思呢?
  • 古人為什麼說「犬不八年」?有一隻狗給男主人戴綠帽,還咬死主人
    引言「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在《歸園田居》中,雞狗是家家戶戶都會養的動物,不過兩者命運不同,前者用來生蛋,或者滿足口腹之慾,而後者則是被用來看家護院。在現代,鄉村的人們依舊有養雞狗的習慣,但狗大多數時候都被當作寵物來養。
  • 為何有「犬不八年」的說法?男主人佔了狗休息的位置,被狗咬死了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古人緣何又有了「犬不八年」的說法呢?任何人或者動物,都有活著的權力,犬為主人貢獻了一生,為何卻有了「犬不八年」的說法?古人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對於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他們總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強行解釋。古人不知道人是從何而來,便有了「女媧造人」的傳說。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是啥意思?
    這一年馬上就要過去,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在農村中關於新一年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所說的「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句俗語是來自於《灶馬頭》。過去人們用天幹地支紀日法來記錄時間,天幹地支紀日法是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結合在一起後的產物。
  • 為何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一些動物它是通靈性的。比如說有一種燕子看到花落了之後,就會撲騰著翅膀表達自己的憂傷。鳥兒是大自然中的動物一員,動物的種類也有很多。現在受寵程度比較高的一些動物就是小狗,小貓等等。但是一提到狗狗,又有一句話叫做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雞和狗都是屬於家裡養的家禽,在中國民俗,老祖先們為了更好地存活早就已經開始試著著去飼養雞和狗了。因而,這種家禽也伴隨著人度過了較長的時光,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了許多有關雞和狗的民間俗語,例如:「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到底是啥意思?接下來就一同來了解一下吧。民間俗語:「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老話講的在理麼?
    小的時候,老人們常說養雞不過三,養犬不留六,說的就是養雞不能過了三年,養狗則不能過了六年,這三年和六年對於這兩個家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如果超過了這個節點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少見的情況,下面筆者就通過實際的生活經驗來總結下這句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 在農村,老人常道「雞五,狗七,貓九年,家衰財敗」,啥意思?
    年底返村的農民可能會發現,如今農村的變化也不少。農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質的提升。而且目前農村多方面的制度建設,也越來越向城鎮看齊,日趨完善。不過在萬變中,農村還有一樣東西,依舊沒變,千百年來一直如此。那便是父老鄉親愛聊天,熱情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