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常常會聽到一些老人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有一定的實用性嗎?
接下來筆者就要為大家仔細的介紹介紹這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看字面意思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說如果我們養一隻雞,它最多只能活六年;而我們養一隻狗,它最多只能活八年。為什麼我們的先輩們會這麼總結呢?
古代有一本專門講述詭異事件的書,這本書就是《易妖》。這本書在三國兩晉的時候就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了,這本書名中的"妖",大家可能認為它指的是一些妖魔鬼怪。事實上,這裡的"妖"指的並不是妖怪,而是指一些不能用常規的語言和當時的知識所解釋的一些事情。古代的人們由於科技水平比較落後,有很多事情在當時也是無法用言語解釋的。只要有這種事情發生,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人們就會認為將會有不祥的事情來臨,這是上天對他們的警告。而這句"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也是《易妖》裡面的一句總結。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易妖》裡面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位非常有錢的老翁,他在自己養了一隻白犬作為陪伴。老翁自然也很喜歡他的白犬,無論去哪,都要把自己的白犬帶著。即使在一片空間下,一時看不到白犬就心急如焚。有一天,老翁由於身體抱恙不幸離世,於是他的子女們就按照正常的處理後事的方法把老翁給埋葬了。
但是當大家把老翁的後事處理好,想到老翁還有一隻白犬的時候,才意識到白犬似乎不見了。當時人們都紛紛傳言說,一定是白犬怕老翁黃泉路上孤獨,在老翁去世的時候自己也離開了,畢竟他們一直關係很親密。在老翁死後的一年後,有一天老翁突然"死而復生"。他的子女格外驚恐,認為碰到鬼了,明明老翁已經去世了,怎麼又活過來了。後來他的子女問老翁,他是怎麼活過來的。老翁說,本來他已經死了,但是有一位道士,剛好路過自己的墳墓,然後救了自己。後來,死而復生的老翁就跟隨著道士一起遊歷大好河山,直到今天他才回家。雖然他的子女有無數的疑問,半信半疑,但老人回來總歸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於是便不再過多的詢問,也欣然相信了老翁說的話。於是,再次活過來的老翁又開始了以前周而復始的生活,只不過再也看不到白犬的身影了。
有一天,老翁過生日。家裡來了很多的親戚朋友,大家借著這個機會,一個個都喝得酩酊大醉。老翁也喝多了,躺在門前的竹椅上搖搖晃晃。忽然間,老翁變換成了白犬的模樣,一下子驚醒了醉酒的人們。於是他們趁著白犬還沒有醒過來,之間把它給捆住,然後用火燒死了。
在以前的社會,每每聽到類似的故事,大家都認為它是真的。他們認為養雞養狗也不適合養太長的時間,否則他們都會成精的。如果每天都跟人類生活在一起,聽我們說話聊天,看我們做事,時間一長,它自然就通了人性,很有可能變換成妖怪,去做一些對社會不利的事情。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局限性,此時的我們看待這件事就感覺十分搞笑滑稽。但是以前的人們只能用他們現有的見解去理解。因此現代社會的我們,要崇尚科學,不要相信外面的流言蜚語。動物終究是動物,無論養多麼長的時間他們都是無法改變自己的物種,更無法成精變換成人的模樣。
不過,按照現代的一些數據和研究,狗的正常壽命也就十一二年左右,不可能活太長的時間。因此,如果你打算養這些動物,一定要用心的去對待他們。雖然它們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可是我們是它們的全部。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一單打破,都會遭到相對應的報復。這可能是老祖宗真正想傳達給我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