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雨天,山林裡、灌木叢甚至是小區裡都有野蘑菇冒出了頭。蘑菇因為獨特的鮮味,引得無數吃貨涉險。
家住餘杭黃湖鎮賜壁村的吳大伯趁著雨後放晴,在山上採了一些蘑菇回家。當晚吳大伯一家人做了炒蘑菇,一家四口除了女兒沒吃其他人都吃了。用餐後不久,吳大伯和妻子、兒子相繼出現了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立即來到杭州市一醫院集團瓶窯院區(餘杭三院)急診科就診。
食用蘑菇較少的妻子在經過急診科治療後情況好轉。吳大伯父子倆病情較重,當晚轉入消化內科住院治療。經過治療後,吳大伯父子倆情況好轉出院。
野生的蘑菇千萬不要採,這是老生常談,可是每年依然會有不少人因誤食毒蘑菇而付出慘痛代價。
餘杭三院消化內科主任段陽日介紹,最近已連續接診多位蘑菇中毒的患者。他強調,不少野生蘑菇帶有毒素甚至劇毒,鑑別野蘑菇是否有毒非常困難。很多人依賴「經驗」或者全憑直覺,很容易出現中毒情況。
誤食毒菇後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狂躁、幻覺等精神症狀,甚至會造成急性貧血、呼吸衰竭、腎功能嚴重損害、肝功能衰歇,短時間內死亡。
野生蘑菇有毒品種多,且毒性成分複雜。在野外,無毒的蘑菇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毒蟲、毒蛇等有毒生物的沾染。所以即便食用的是無毒品種的蘑菇,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
段陽日提醒,若不慎誤食毒蘑菇,在患者無昏迷的情況下,可馬上服用大量溫鹽水,然後刺激咽部促吐,並儘可能攜帶剩餘蘑菇儘快就醫。
【來源:青年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