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蘇華 通訊員喬錦秀)截至12月8日,塔裡木油田常態化開展老油氣綜合治理效果明顯,兩年多時間裡,塔裡木恢復產能原油46.7萬噸、天然氣30.9億立方米,相當於新增一個300萬噸級的大油氣田。塔中45-H1井「沉睡」6年,經科研人員「妙手回春」,如今已變成高產井。
塔裡木油田油氣開發所處環境地處沙漠、戈壁,老油氣區經過十多年開採,因含水上升導致遞減加快。塔裡木油田樹立勘探開發「工廠在地下」的理念,深化開發規律研究,精細開發管理調控,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在「貧油區」中尋找「富油層」,以空前力度展開方案研究、論證、實施,其覆蓋所有已開發老油氣田,全方位加大躺井、低效井治理規模,重構合理的開發秩序。
打好老油氣田綜合治理會戰,是塔裡木油田降低自然遞減率、提高採收率的硬任務。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塔裡木油田上下按照老油氣田綜合治理「四清楚一具體」的要求,強化「四統一、二靠前、一集中」組織模式,優化組建「26+13」個工作組,在輪南、哈得、克拉等老油氣田多維度實施治理,有力推動老油氣田科學開發上水平,使一批老井重現青春。
創新注氣提高採收率技術,東河1石炭系採用注天然氣輔助重力驅開發,3年不增一口新井,依靠注氣驅油14口受效單井產量翻番,2口井日產量重回百噸。這一方法不僅使東河1油藏實現14萬噸7年長期穩產,更使得綜合遞減和含水率明顯下降,讓油藏壽命再延長20年以上。
塔裡木油田碳酸鹽巖油藏高產不穩產,壽命一般3至5年。如何確保碳酸鹽巖油井見效快,穩得住?塔裡木油田經過「一井一法、一藏一策」多套方法探索,把住了每口油井的習性,形成針對不同類型碳酸鹽巖老油藏多元化注水注氣、氣舉採油、關井壓錐等指導性上產策略,綜合遞減率從20.9%下降至13.6%,低效井和零貢獻井的數量持續減少。
塔裡木油田常態化開展綜合治理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開展兩年多來,老油氣田穩產能力持續增強,累計實施的338口躺井、低效井得以醫治成功「復活」,綜合遞減率由13.1%下降至9.8%,主力氣田負荷因子逐年下降,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在油藏開發中發揮了龍頭作用,進一步築牢了上產根基。
當前,塔裡木油田正在衝刺3000萬噸的關鍵期,老油氣田「壓艙石」作用成績斐然,活力顯現。今年年初以來,塔裡木油田採取動態與靜態、地質與工程、效果和效益相結合的辦法,改進措施工藝流程、優化設計,推動開發管理水平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