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我們馬上會想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1939年至1945年期間, 600萬猶太人死於屠刀之下,超過世界猶太人口的三分之一。
為什麼猶太人會被希特勒等人認為是劣等種族,是對德國雅利安人種族純潔的外來威脅?
反猶太主義並非希特勒的首創。對猶太人的敵意可以追溯到古代,從羅馬帝國到基督教,猶太種族就一直備受排擠。
對猶太人的敵意可能體現在宗教教義裡,宣揚猶太人的劣等;以政治手段孤立、壓迫他們,或以其他方式傷害他們。
猶太人受到敵視,主要因為他們努力保持作為一個社會和宗教團體的獨立性——拒絕接受其所生活的非猶太社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基督教的興起大大加深了民眾和猶太人對立。猶太人是是神的選民,但拒絕承認耶穌是「彌賽亞」,仍然期待他們心中的彌賽亞來臨。他們不僅被視為異類,而且他們還為羅馬當局背鍋,被視為一個不接受耶穌並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民族。
中世紀中後期(11-14世紀),猶太人被廣泛地當作 「基督兇手」和「魔鬼」而受到迫害。他們被迫生活在猶太人聚居區;他們被指控在疾病流行時在河流和水井裡下毒;他們被誣告殺害基督教兒童來喝他們的血或將肉做成無酵麵球,歐洲社會史上稱之為「血誣案」(Blood Libel)。一些人因而受到酷刑和處決。為避免死亡、酷刑或遭驅逐,大量猶太人被迫皈依基督教,但許多人在皈依之後依然秘密信奉猶太教。
18世紀啟蒙運動期間,基督教的影響開始減弱,但是猶太人的處境沒有得到改變——基於宗教的對猶太教徒的仇恨讓位給了非宗教的批評:猶太教被攻擊為阻礙人類進步的落後信仰。猶太分離主義再次成為攻擊目標。
隨著歐洲國家在19世紀開始現代化,各國的民族自豪感不斷增強,生活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依然享受不到公民權利,作為異類受到了更大的敵視。這種敵意有時導致致命的迫害,如188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刺後,在猶太陰謀論的刺激下敖德薩對猶太人進行了大屠殺。
與此同時,為了應對基督教信仰的衰落和越來越多的猶太人開始融入歐洲社會的主流,反猶太主義者轉向了新的「種族科學」,他們不只針對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試圖「證明」整個猶太種族的低劣和非猶太白人的至上地位。
猶太種族是劣等種族的種族主義思想,成為二戰期間德國在佔領區實施對猶太人大屠殺的理由,1939年至1945年期間,大屠殺造成了600萬猶太人死亡,超過世界猶太人口的三分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世界的反猶太主義聲音已經小了很多。猶太人不再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只有少數極端分子還頑固地相信猶太人秘密控制世界,他們已經控制了世界金融、商業、媒體和娛樂業。
但反猶太主義的幽靈依然遊蕩在世界的一些角落。
Zionist「猶太復國主義者」一詞在主流辯論中經常被反猶太主義者用來暗指猶太人。否認大屠殺和捏造歷史,如猶太人控制大西洋奴隸貿易,醜化猶太人。歐洲一些國家的新納粹主義運動。由於以色列和中東各國的衝突,中東成了當今世界反猶太主義最嚴重的地區。
圖片選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