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故事:在大屠殺期間救了猶太人的穆斯林們

2021-01-18 哈爾濱回族公眾服務平臺

請點擊哈爾濱回族公眾服務平臺免費關注!

進平臺     增人脈

回漢一條心 黃土變成金(回族諺語)

縱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也會有英雄的存在,雖然有時候這些英雄的存在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以上,是全球性公益組織「我是你的守護者」(I Am Your Protector)傳遞的信息。在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當天,該組織在紐約猶太教會舉辦了一次小型展覽,集中展示了數則鮮為人知甚至被遺忘的故事——二戰中冒著生命危險幫助猶太人死裡逃生的穆斯林英雄們。

雖然媒體與大眾總是將穆斯林與猶太教徒描述成兩個根本勢不兩立的對立群體,但是,此次展覽提醒我們,穆斯林與猶太教徒從歷史上就曾互相幫助、互相扶持。

此次展覽的文獻提到了一個名叫哈利德•阿布杜•萬哈布(Khaled Abdul Wahab)的突尼西亞穆斯林,他曾救助24名逃難的猶太人,讓他們藏在自己家中避難;還提到了一位名叫阿布杜•胡賽因•薩爾達李(Abdol Hossein Sardari)的伊朗外交官,該外交官曾為上千名猶太人發放護照,幫助他們逃離了納粹的魔爪。

該組織還提到了來自於阿爾巴尼亞的皮爾庫司(Pilkus)家族,在德國侵略阿爾巴尼亞期間,這個穆斯林家庭冒險把年幼的約翰娜•諾伊曼(Johanna Neumann)和她母親藏匿自己家中,並對外人謊稱他們二人是來自德國的親戚。本周五,現年86歲的諾伊曼女士在接受《時代周刊》採訪時說:「倘若別人發現我們是猶太人,皮爾庫司一家人早就身首異處了。那些穆斯林做了很多歐洲國家都不敢做的事,他們團結一致,堅定地想要拯救遭迫害的猶太人。」

據組織者說,此次展覽很系統地展示了在當時那麼困難的情況下人們是如何相互保護相互扶持的。

來自於曼哈頓大學專門研究伊斯蘭與猶太人大屠殺的梅赫納茲•阿弗裡迪(Mehnaz Afridi)教授說:「這些事跡都非常震撼人心,它們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另一面,它讓我們堅信,縱然是在諸如大屠殺如此黑暗如此艱難的時刻,我們還是可以擁有希望的。

此次活動組織方「守護者」副主席丹尼•勞倫斯•瓦拉迪(Dani Laurence Varadi)指出,雖然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在於緬懷過去,但是,考慮到如今愈演愈烈的種族主義仇恨,對於當今世界,該活動也有著非凡的意義。

該組織呼籲社會各界都團結起來反對歧視與不公,此外,瓦拉迪副主席也指出此次展覽也揭示了當今穆斯林所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外界的沉默不語。2015年間,針對穆斯林的仇恨性犯罪案例從2014年的154起驟升至257起,上升了67個百分點;美國大選期間,川普曾提出他將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境內,就在本周,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後立即籤署法令執行了這一決定。

瓦拉迪說:「川普的政策會讓人們以為這種仇恨是理所當然的,會讓人們認為我們應當自然而然地感覺到恐懼,進而讓我們相信我們必須抵抗穆斯林甚至與他們爭鋒相對。然而,我們依舊可以這麼想:這世上的確有一些問題分子,我們也絕對有能力去一一鑑別他們,而不是施行這種連坐制度。」

瓦拉迪還指出,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有勇氣在人人自危的時代保護我們的同胞免於仇恨、懷疑與傷害,我們就能作出實際的改變。

最後,瓦拉迪副主席說:「當發生這種事時,我們應當以和平且不暴力的方式發聲支援並堅決支持他們。或許有人會說自己根本無能為力,會說自己根本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其實這種想法很危險,因為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此次展覽已於幾日前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總部上演首秀,組織方希望此次展覽能夠給我們帶來深遠的影響,正如瓦拉迪副主席所言:「我相信歷史已經證明我們絕對有能力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我們也能夠為他人帶去改變。如果很多人都能夠這麼做,那麼,整個環境就會改變;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擁有這種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理念,那我們就擁有了改變歷史的巨大動力。

 葉哈雅譯自《時代周刊》,選擇伊光網。

喜歡的親們,歡迎點讚分享到朋友圈


這麼好的內容,別私存哦,快發給身邊的朋友看看吧!


放到朋友圈,或轉發給親友,讓我們一起傳播高、大、上!傳遞正能量!


聯繫我們:微信號13030026835


如果您對這樣的內容感興趣,
請加微信號mg900807

覺得不錯,請點讚↓↓並轉給朋友分享
 

相關焦點

  • 反猶太主義,歷史最久,致六百萬猶太人二戰遭大屠殺的種族歧視
    說到「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我們馬上會想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1939年至1945年期間, 600萬猶太人死於屠刀之下,超過世界猶太人口的三分之一。為什麼猶太人會被希特勒等人認為是劣等種族,是對德國雅利安人種族純潔的外來威脅?
  • 巴基斯坦總理致信扎克伯格 要求FB禁仇視穆斯林言論
    巴基斯坦政府周日表示,鑑於社交媒體平臺上反穆斯林言論激進化,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已致信Facebook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要求該網站禁止仇視穆斯林內容。
  • 英國警告:新納粹分子謀求「故意感染」猶太人和穆斯林
    據《紐約郵報》報導,英國政府反恐機構周四警告稱,極右翼和新納粹組織唆使追隨者「故意讓」猶太人和穆斯林感染新冠病毒,並藉此煽動有關疫情的陰謀論。報告中提及的一種陰謀論宣稱,新冠病毒是偽造的,是「猶太人陰謀」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誤導公眾。另一種陰謀論的說法是,穆斯林群體要為新冠病毒的傳播負責,因為他們在封鎖期間保持清真寺開放。另一邊,該報告還警告稱,宗教極端分子正在藉此「宣傳反民主和反西方的言論」,聲稱新冠肺炎是對西方所謂「墮落」的「神罰」。
  • 猶太人跟伊朗為什麼是宿敵?
    其實並不然,在伊朗的猶太人,2000多年來並沒有遭受到什麼殘酷性的迫害和敵視,但限制和歧視到也還是存在的,畢竟歧視限制猶太人,在二戰以前的西方世界不太太普遍在上個世紀初伊朗愷加王朝立憲運動中,伊朗的猶太人政治地位得到極大地提高,他們已經被允許代表進入議會,參與到國家政治活動中。
  • 破曉之夜:大屠殺中的10個生存故事
    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事件之一。納粹對猶太人和任何不符合他們理想的雅利安人世界的人的迫害是不屈不撓的。大屠殺倖存者埃利·維塞爾在他的回憶錄《夜晚》中說,「地獄不是永恆的」,對許多二戰期間躲藏起來的猶太人來說,是永恆的。他們每天都生活在害怕被發現或更糟的情況下。他們忍受著可怕的生存環境,因為這比死亡的選擇要好。
  • 反猶太主義:自古以來折磨著猶太人的阿鼻地獄
    1879年,德國記者威廉·馬爾首次推廣反猶太主義一詞,用來描述對猶太人的仇恨或敵意。反猶太主義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古老的仇恨,就是對猶太人的敵意或偏見。歷史上最極端的反猶太主義是納粹大屠殺。但是反猶太主義不是從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的,而是可以追溯到古代。而在整個中世紀,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猶太人也因此被迫生活在貧民區。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反猶大屠殺暴動席捲了歐洲。
  • 二戰,德國殺人惡魔發動大屠殺,將最後的猶太人趕盡殺絕
    希姆萊是德國的殺人狂魔,他帶領的德國自衛隊曾經對猶太人大肆屠殺,本文記述了這個殺人魔是怎樣對最後的猶太人趕盡殺絕的。1939年9月l日,德軍入侵波蘭,9月17日,波蘭政府投降。1940年末,德軍黨衛隊把約40萬猶太人驅趕到華沙市區2.5英裡長、1英裡寬的地區內加以隔絕。
  • 丘就卻: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人,都經歷了什麼?
    政府致力於迫使正統派年輕人入伍當兵以接受錫安主義大熔爐的改造,如此一來,正統派高生育率所造就的下一代就可以忠於錫安主義並接受錫安主義話語體系中「自我」(處於「危險時刻」的猶太民族)和「他者」(周圍的穆斯林和阿拉伯民眾乃至全世界對猶太人「不懷好意」的「罪人」們)構建。到那時,正統派的轉化就成功了——就好比曾經的東方猶太人最終變成了「宗教—錫安主義者」,而且比歐洲裔猶太人還要敵視阿拉伯人一樣。
  • 被滅千年的猶太人怎麼突然跑到巴勒斯坦去建國了
    而穆斯林們就非常不理性了,他們有好幾個聖城,穆聖的出生地麥加是第一聖城,傳教的麥地是第二聖城,耶路撒冷是他們的第三聖城,原因是穆聖有一天做夢,夢到自己在耶路撒冷升天了,這讓穆斯林覺得有必要把耶路撒冷也歸類為聖城。並且他們還有第四、五、六聖城…在方便穆斯林兄弟就近朝拜的同時,還可以多收門票,也算是創收的一個重大舉措吧。
  • 教皇曾是希特勒支持者,支持納粹大屠殺
    教皇曾是希特勒支持者,支持納粹大屠殺梵蒂岡是很多基督教人心目中的聖地,教皇更是上帝在人世間的使者,然而近來歷史學家卻發現了一個歷史上最獨特的教皇,他被人稱作希特勒的朋友,是納粹德國大屠殺的幫兇。現如今梵蒂岡決心解封檔案,讓世人了解真相!
  • 納粹因何不喜歡猶太人?猶太人犯下什麼滔天罪行,600萬人喪命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是一名血統純正的猶太人,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猶太人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一類人,而愛因斯坦就是一個最不平凡的例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橫空出世給物理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愛因斯坦雖然躲過了二戰期間的大屠殺,但是死後卻未能躲過大腦被人偷走的事實!為何德國納粹不喜歡猶太人呢?
  • 殺死野貓,燒死猶太人,黑死病時的人們為什麼要做這些蠢事?
    本文就結合中世紀的時代背景來分析一下黑死病期間人們為什麼會做這些愚蠢行為。中世紀人真的會殺死貓嗎?網際網路上關於黑死病的最流行的故事之一,是人們將這種疾病歸咎於貓,現在的人們很難理解這種行為,難道不應該歸咎於老鼠嗎?畢竟黑死病是鼠疫的一種。
  • 刪除南京大屠殺史實照片是推特之恥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也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很多個人和媒體通過網絡發布相關歷史信息以及悼念文章。 出人意料的是,部分中文用戶在推特上發布南京大屠殺史料後,被推特予以封號處理,相關圖片和視頻也被刪除。
  • 以色列:猶太人自己的「大熔爐」
    每個猶太人都有權利回來。」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宣布建國,此後這個地中海小國雖然多次經歷戰爭,但人口翻了十餘倍,達到了如今的800多萬人,其中600餘萬是猶太人。我在以色列旅行期間,碰到的本地人來自全球各地,如哥倫比亞、阿根廷、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他們聚集在此,學習一起生活,共同打造一個屬於猶太人自己的國家。
  • 荷蘭國王前往以色列參加世界猶太人遇害紀念活動
    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應以色列總統魯文·裡夫林(Reuven Rivlin)的邀請,今晚和明天將在以色列,參加今年第五屆世界猶太人大屠殺論壇(World Holocaust Forum)。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具體故事不久,結束了作業的「苦力」們被迫朝著江岸站成一行。「噠噠噠……」機槍的聲音,仰身,倒下,就像跳舞似得,這一伙人落入江中。結束了。……「約有兩萬人。」——萬人坑證人的證言很多當年幸運的活下來的人,在面對攝像機的鏡頭,「南京大屠殺」總能敏銳地牽扯住他們脆弱的神經,一個個歷經滄桑的老人泣不成聲,發抖,憤怒,害怕,這個噩夢從來都沒有消失,伴隨了他們的一生。
  • 戰爭帶給民眾的苦難,二戰中的國際大屠殺,對戰爭與和平的反思
    9月末,德軍在烏克蘭基輔附近的娘子谷進行了二戰期間最迅速殘酷的大屠殺之一,納粹在3天之內共集體槍殺了至少3萬多名猶太人以及其他當地居民。1941年10月18日,德軍在南斯拉夫克拉古耶瓦茨市郊區中了遊擊隊的伏擊。惱羞成怒的德軍指揮官下令進行報復,至10月底,克拉古耶瓦茨市被屠殺的和平居民已達5000人以上。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納粹德國迫害的猶太人到底有多慘?
    李三萬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種族滅絕政策,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那麼,猶太人在二戰中到底有多悲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種族滅絕政策,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那麼,猶太人在二戰中到底有多悲慘?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 波蘭人蘇聯人 吉普賽人 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金陵這所古都犯下怎樣的暴行
  • 豆瓣8.9分,奧斯卡三項提名,改編自種族大屠殺的戰爭片
    在世界歷史上,人類經歷過很多次大屠殺,很慘痛且刻骨銘心的要說納粹屠殺猶太人,以及日軍對中國南京的屠殺等。這些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但卻不該被遺忘,尤其是曾受難的民眾。而這些屠殺大多都被改編成電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單》。不過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電影則是另外一場屠殺改編的電影——《盧安達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