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人民,弘揚敬佑生命的仁愛之心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抗疫彰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系列訪談】

編者按

生命重於泰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民齊心、醫無私、兵無畏,億萬人民心相連、手相牽,一場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全面打響。當前,我國抗擊疫情鬥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全民戰疫的壯闊歷程,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本期我們聚焦「一切為了人民」的仁愛之心,邀請基層工作者暢談心聲,並請專家學者解析建言。

抗疫之要 唯在於民

作者:韓慶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韓慶祥(郭紅松繪)

人民戰疫為人民,人民戰疫靠人民

【親歷者講述】

甘肅西川鎮小寨村是一個剛剛脫貧不久的村子,疫情發生時,村民們普遍缺少防護物資。作為第一書記,我帶領村黨支部為村民發放了數百隻口罩以及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物資,還給他們發送了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編寫的電子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露風險防範手冊》。不少黨員和村民主動向秦安縣紅十字會捐款。實際上,村民們手頭並不寬裕,在緊要關頭能慷慨解囊,讓人既感動又欽佩。

受疫情影響,不少村民一度不能外出務工。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基礎上,我帶領工作隊摸清全村外出務工情況,了解每家每戶的務工需求,同時加緊聯絡相關單位,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在縣裡的統一安排調度下,不少村民坐上了復工大巴,奔向全國各地。

在北京科技大學的支持下,村黨支部給村民免費發放優質蘋果苗、花椒苗、櫻桃苗、柿子苗以及化肥,帶動村民們擴大林果種植面積,讓綠水青山常在,永遠造福群眾。我們還聯絡相關科研機構,為克服果樹病蟲害提供技術支持。

疫情期間,更要守護好村民的健康和生活。他們的安康幸福,就是我來到這裡的最大目標。

——講述人:北京科技大學扶貧辦副主任、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西川鎮小寨村第一書記 李萌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系列戰疫部署中,「人民」一詞貫穿始終。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繫人民,在疫情面前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在他關於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講話中,人民情懷鮮明彰顯。例如,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要在這場嚴峻鬥爭的實踐中考察識別幹部,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經受住考驗,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習近平總書記把疫情防控阻擊戰定義為一場「人民戰爭」,在我看來,主要有三層含義:人民群眾在疫情中受到巨大影響,要把人民群眾放在心目中最高位置;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是我們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的目的,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群眾是抗擊疫情的主體,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次重要講話,都突出了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情懷與擔當。他多次強調的「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精準回應了疫情威脅下人民群眾最根本的需要。他既憂心被病毒感染的患者,又掛念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督促相關部門從生活、安全、心理關懷等各方面加強保障;他既關心前線的物資補給,全方位開展統籌調度,又牽掛全國老百姓的生活供應,要求多舉措穩定市場;他既時刻關注特殊群體、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密集出臺一系列保障措施,又深切理解全國尤其是湖北人民群眾的艱難處境與困苦遭遇……正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工作導向,全國上下才能凝聚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疫合力,在這一特殊戰場上書寫人民戰爭的奇蹟。

黨員志願者在山東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新王西村進行消毒。王彥冰/光明圖片

馬克思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創造並推動歷史的主體。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縱覽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便可發現,每當歷史發展進入關鍵時刻,人民群眾總是發揮關鍵作用。我們黨看到了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磅礴偉力,把群眾路線看作生命線,看作根本工作路線,看作戰勝各種困難險阻的重要法寶。抗擊疫情,不僅是醫療衛生戰線的事,更是全國人民的事。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緊急行動、全力奮戰,匯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巨大力量:從全民緊急動員、自覺響應中央號召,到各方馳援湖北和武漢;從成千上萬名醫務人員不顧安危、逆行而上,挽救生命於危難,到各領域科研人員殫精竭慮、刻苦攻關,以科學助陣防疫;從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到全國人民自覺佩戴口罩,有序恢復生產生活,人人都是抗疫戰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時所說,「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疫情出卷,人民答卷,中國人民向中國和世界提交了抗疫的優秀答卷。

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作者:王向明(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王向明(郭紅松繪)

用精湛醫術與濟世情懷守護人民

【親歷者講述】

疫情發生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國家醫學科技創新核心基地,立即從下轄10家單位中抽調了28名科研、管理骨幹和後勤保障人員以及1個移動P3實驗室,組成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援鄂抗疫醫療P3檢測隊,火速馳援武漢。

2月10日,第一批檢測結果出爐;13日,首次檢測樣本破百;15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首批17位患者出院;21日,檢測隊負責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A艙全部患者初篩完畢;25日,核酸檢測日結日清、檢測結果呈現100%成功率……在移動P3實驗室中,我們牢記「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一方面,嚴格遵守安全和檢測標準作業程序,確保檢測結果準確有效;另一方面,突破正常作息規律,在常常超過10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的高強度工作下,全體隊員健康狀況良好,生活運轉正常。

截至3月25日返京,P3檢測隊一共在武漢奮戰了50天。相比之前的忙碌,忽然休息下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告訴所有隊員,要利用這兩周隔離的寶貴時間,好好總結抗疫心得與經驗。只有及時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

——講述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援鄂抗疫醫療P3檢測隊隊長 吳晨

「謝謝你們穿上白大褂裝扮成天使的樣子拯救每一個人,雖然,你們也是普通人。」近期,紀錄片《中國醫生》在網絡上熱播,引發了網友強烈共鳴。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廣大醫務人員交出了優異答卷。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在全國啟動了一系列最為嚴格的防控措施。全國累計派出346支醫療隊、共42000多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他們用無言的行動詮釋了中國速度:所有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從接到指令到組建完成,平均不超過2小時;從成員集結到抵達目的地,平均不超過24小時。這些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肩負著國家的重託、背負著人民的希望,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抗疫戰場,雖不見刀光劍影,卻始終是生死的博弈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在那些為挽救生命而奮戰的日日夜夜裡,戰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以超常的體力、智力,為武漢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一個30多人的醫療團隊,最多時一天接診了1100多名患者,直到接到強制休息令,才不得不集體「換防」。一位男護士長一天行走5萬步,2分鐘組裝一張高架床,6小時準備了94間病房,突破了難以想像的人體極限。他們用無比的勇氣和專業的精神為我們築起了一道護衛生命的鋼鐵長城。

北京協和醫院支援湖北武漢醫務人員為患者加油鼓勁。新華社發

「醫為仁者、醫乃仁術」是傳承千年的醫家古訓。歷代名醫大家無不是醫德楷模。東漢名醫董奉醫術高超,救治貧苦患者卻分文不取。被治癒的患者無以為報,便在其房前屋後種下一棵杏樹。久而久之,董奉居住的原本荒蕪的小山坡變為了鬱鬱蔥蔥的杏林,「杏林」也成了千年來醫學界的代名詞。唐代醫家孫思邈寫就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醫學倫理學專著《大醫精誠論》,明確要求醫者治病必須「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對所有患者「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千年過去、時代變遷,「醫者仁心」卻成為中國醫生亙古不變的文化基因。

中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薰陶哺育是中國醫生成長的現實土壤。在抗疫一線,「我是黨員我先上」成為最響亮的聲音。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都在激勵和鼓舞著中國醫務人員。

科學精神和專業技藝是中國醫生突出的職業印記。此次疫情防控,不僅充分證明了中國醫生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也突出展現了中國醫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高超的專業技能。在爭分奪秒搶救患者的過程中,中國醫生探索、總結出的包括中醫在內的各種綜合治療方案不斷完善,在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並及時分享給世界各國。

大醫精誠,至愛報國。犧牲豈止在戰場,奉獻無處不英雄。中國醫務人員的功績,將永遠被人民銘記,被歷史鐫刻!

願憑仁愛護蒼生

作者:鄒昇平(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基地特聘研究員)

鄒昇平(郭紅松繪)

仁愛之心的時代表達

【親歷者講述】

抗疫初期,我所在的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是市裡的定點救治醫院,我報名參加了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看到同行們在武漢拼死奮戰,我在家裡實在坐不住,很想馬上奔赴武漢,加入到抗疫一線戰鬥中去。

當時,南通市還沒有確診病例。為了應對疫情,全院上下除了日常診療工作外,還在籌建隔離病房。我們科需要轉運病人,清空一個病區作為隔離病房。那時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值班、門診、會診輪著轉。

2月初,我們病區的病人轉運工作全部完成。一天下午,我得知南通市已經有一批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心裡便反覆念叨起來:「能不能向院部申請,出徵武漢?」正在這時,電話來了,科主任說醫院接到省裡通知,要求我們科派兩名醫生支援武漢,我立即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回顧在武漢兩個多月的抗疫經歷,感到累的時候,我常常告訴自己:我多堅持一會兒,同事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團隊的戰鬥力就更強一點。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堅持,都是對患者生命的最大尊重。

——講述人: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生丁亮

《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關愛生命是天地間最偉大的道德。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始終強調「生命重於泰山」,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仁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感同身受、推己及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仁愛思想薪火相傳,構成了當代中國人的文化之源、精神之基。孔子曰,「仁者必有勇」。仁愛,是一種有使命感和責任擔當的愛,這種愛是博大的、有人格情懷的愛,是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付出。疫情發生以來,有的人逆行出徵,與時間賽跑、同病毒較量;有的人雖身處困境,仍對別人施以援手、守望家園,他們的仁愛和善舉讓人們始終保持著對美好的嚮往。

愛不僅是個體之間的小愛,更是一種「國家有難、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是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愛原則,把「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的忠恕之心擴展到對待鄰居、朋友、國家以及天下。由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一體的意識被深深植入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培育出了中華兒女牢固的愛國情結。這種仁愛精神不僅塑造了我們每個個體的生存智慧和處世方式,還鑄就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思維和精神特質。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面對疫情挑戰,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置身事外。從眾志成城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到為國際疫情防控貢獻中國方案,我們始終以堅實行動詮釋投桃報李、守望相助的仁愛精神。

山東青島市,小學生為社區志願者送上愛心問候卡。新華社發

新時代發揚仁愛之心,必須始終以愛國主義精神為底色。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新時代發揚仁愛之心,就是在「小我」和「大我」的同頻共振中不斷增強對祖國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要鼓勵引導更多人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這才是真正的仁愛。

中國人是講愛國主義的,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新時代發揚仁愛之心,必須把仁愛精神內嵌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中。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注是馬克思主義永恆的人文情懷,面對人類的不平等和災難性危機,馬克思提出了「真正的共同體」概念,尋求人類的解放。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全球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國際社會應攜手構建人類美好家園。國家雖各不相同,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是命運共同體。面對這場空前危機,一些西方國家應停止各種無端猜忌和惡意抹黑,攜手努力、共戰疫情。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次疫情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疫情發生後,我們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疫情信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前段時間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發出了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的積極信號。當前,我們積極與各國加強溝通合作,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分享防控經驗和診療方案,為早日徹底戰勝疫情作出貢獻,以仁愛之心守護好人類的共同家園。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勝、王斯敏、張雲、蔣正翔)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5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寶雞市人民醫院以仁愛之心讓服務更有溫度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賈菲)近年來,寶雞市人民醫院不斷開展「提升服務」專項活動,全院上下齊動員,以仁愛之心,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溫馨服務。收費窗口作為醫院與患者溝通的第一個環節,承載著重要的服務職能。收費員的一舉一動,都體現著醫院的形象。
  • 鐵面無私維護司法威嚴 仁愛之心彰顯溫情司法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心懷信念,陳文認真對待每一個案件,認真傾聽每一個故事,以仁愛之心呵護人民的平安生活。也正是有著這樣一顆仁愛之心,有著對工作近乎偏執的熱愛,陳文先後被市、區各部門表彰為「全市法院調研工作先進個人」、記「個人三等功」、「遂寧市政法系統優秀通訊員」、「全市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安居區大調解工作先進個人」、「安居區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並榮記一次「個人三等功」。
  • 紀小蘭誦清風丨蘭谿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應佑華誦讀《一切,為了守護...
    今天推出第三期,由蘭谿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應佑華誦讀《一切,為了守護健康》。一切,為了守護健康▲蘭谿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應佑華「醫術是一切技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仁術。」這是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留下的箴言。從醫的我們,有過歡笑,也經受過煎熬。
  • 中部戰區總醫院黨員突擊隊:一切為了人民健康
    中部戰區總醫院黨員突擊隊: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陳小菁 覃麗萍 苗長昊責任編輯:喬楠楠2020-09-20 06:23>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記中部戰區總醫院黨員突擊隊
  • ...人民和中華民族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 做個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通過本次培訓,我們意識到,教師職業道德遠不止這些,其更深層次的要求是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一個有仁愛之心的老師,應該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熱愛自己的職業。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
  • 這個視頻,讓我們看到了萬全操作,更看到了仁愛之心
    這個視頻,讓我們看到了萬全操作,更看到了仁愛之心 風往哪裡吹 「歡迎回家」。昨晚到今天,湖南本地媒體熱傳一則視頻,網友「龍微環遊記」用鏡頭記錄了從德黑蘭起飛,到進入長沙定點隔離酒店的全過程。雖說視頻談不上有多高的拍攝技巧,但在「外防輸入」的背景下,它傳遞的是將生命安全置於首位的謹慎之心,是以萬全操作避免萬一發生的不厭其煩,給人以穩穩的、妥妥的安全感。 心安莫過於回家。從包機降落到國內機場開始,視頻中多次出現「歡迎你回家」的問候。
  • 敬佑生命 大愛無疆︱聽濱州醫務工作者抗疫先鋒們的踐行故事(2...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弘揚廣大醫務工作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現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期職業精神,激發廣大幹部職工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精氣神」,6月24日,濱州市舉辦醫務工作者「弘揚抗疫精神,堅定使命擔當」抗疫先鋒先進事跡報告會。
  •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抗疫情景劇《天使之愛》4月17日天津衛視首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4月16晚8時,封面新聞記者從天津獲悉,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拍攝的全國首部抗擊疫情舞臺情景劇《天使之愛》,將於4月17日上午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人才濟濟,它的前身是創建於1938年抗日戰爭初期的華北群眾劇社。
  • 弘揚夥伴精神 共護人類家園(和音)
    二十國集團理當扛起事關各國人民福祉的歷史重任,進一步弘揚夥伴精神,積極做敬佑人類生命、穩定經濟發展的行動派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將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
  • 對於世間的任何「生命」,都應該擁有敬畏之心
    我無法表達那個時候自己的心情,我只覺得「生命」這個詞在我心中突然都顯得那麼耀眼,我只覺得我曾經有過的行為是多麼卑劣和齷齪,這種感覺在別人眼裡也許會顯得很可笑,但是對我來說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逐漸的感覺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分量。其實也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和美麗。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焦裕祿精神:心中裝著百姓 一切為了人民
    人民公僕焦裕祿。新華社發在河南鄭州開幕的弘揚焦裕祿精神美術作品巡展上,前來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新華社發現代評劇《焦裕祿》在河北大廠上演。新華社發【探尋精神源頭 彰顯時代價值】第十二期主題:焦裕祿精神人們都說,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就拐在了蘭考。
  • 李鴻忠:以人民英雄為榜樣,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努力創造無愧於新時代...
    張伯禮院士在發言中表示,「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是黨和人民給予全體醫務界的崇高榮譽,也是給中醫界的無上榮譽,充分體現出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評價和熱情關懷。要在今後工作中加倍努力,用偉大抗疫精神激勵自己,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和醫務工作者,全身心投入中醫藥事業,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貢獻力量,以更大的工作成績回報黨和國家的崇高榮譽、回報人民群眾的深切厚愛。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激發強大奮進力量
    寧可一段時間內經濟下滑甚至短期「停擺」,我們也要堅守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價值理性,這才是偉大抗疫精神的精髓。  「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不惜一切代價」絕不是非理性的認知,而是真正的理性主義——生命情感、人民情懷。「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 生命可敬,醫者可親!致敬感恩最美逆行的「白衣英雄」
    為了生命,為了健康,可親的醫者無私獻仁心,妙手施仁術。因為有了醫者,生命有了守護者。醫者有尊嚴,生命才更有尊嚴。從古至今,醫者都是一個備受尊重的職業。我國先賢講,不為良相,即為良醫。良相,安邦治國;良醫,治病救人。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肯定和評價廣大醫務人員的工作。今年8月,在首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高度讚揚我國廣大醫務人員。
  •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愛人利物之謂仁。」疫情無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會再來。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實施史無前例的嚴格管控。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需要果敢的歷史擔當。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
  • 「愛人利物之謂仁」提供的文化鏡鑑
    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正是在孟子和莊子對「仁愛」思想的認知基礎上,北宋思想家張載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主張,進一步擴大了「仁」的實踐範圍,即強調世人都是我的同胞,萬物都是我的同輩,其以仁愛為核心,以「民胞物與」為基礎,將仁愛之心自內而外升華為對萬物之愛。
  • 愛人利物之謂仁:一句古語讀懂習近平總書記的生命至上
    「愛人利物之謂仁。」語出《莊子·外篇·天地》,愛護人民,力求有利於人民,這句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愛人利物之謂仁。」疫情無情人有情。
  • 姜嬪不但端莊、秀麗、智慧,有主見,而且具有仁愛之心
    姜嬪不但端莊、秀麗、智慧,有主見,而且具有仁愛之心,頗得朝鮮百姓愛戴和擁護。回到朝鮮的時候,朝鮮百姓夾道歡迎,感激涕零,爭先跪拜。文靜說:「若當初生下兒子,會不知天高地厚;現在生下了女兒,覺得命該如此,心也安分了!現在只想殿下對中宮殿娘娘好一些,這樣,宮裡嬪妃才會安分守己,才不會出亂子,宮裡才會和諧,殿下才能安心於國家大事!」仁祖為文靜的虔誠所感動,駕幸中宮殿。自此,仁祖和中宮殿娘娘都信服文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