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世間的任何「生命」,都應該擁有敬畏之心

2020-12-06 曾家小媳婦

上高中的時候我家後院的牆洞裡經常有大老鼠偷吃東西。不知為什麼,我的心裡產生了一個殘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牆邊,趁老鼠出來的時候拿開水燙它。結果一直到老鼠被管滾燙的開水燙著後慘叫著躲進了牆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沒有,但那時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殘忍,因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人類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千萬個該死的理由。

然而引起我內心最大觸動和自責的還是在兩個月之後。我在後院又看到了那隻大老鼠,它還活著只是全身都是被燙傷之後留的白斑,可是最讓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還懷著小老鼠!它腆著大肚子動作遲鈍地在地上尋覓著食物。我無法表達那個時候自己的心情,我只覺得「生命」這個詞在我心中突然都顯得那麼耀眼,我只覺得我曾經有過的行為是多麼卑劣和齷齪,這種感覺在別人眼裡也許會顯得很可笑,但是對我來說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逐漸的感覺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分量。

其實也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和美麗。地上搬家的小螞蟻;春天枝頭鳴唱的鳥兒;高原雪山腳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戲水的鯨魚等等無不豐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蘊,我們也才會時時處處在體驗中獲得生命的感動與喜悅。

因此,每當讀到那些關於生命的故事的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無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駱駝為了即將渴死的小駱駝喝到夠不著的水潭裡的水而縱身跳進了潭中;老羚羊們為了使小羚羊們逃生而一個接著一個跳向懸崖,因而能夠使小羚羊們即將下墜的剎那間以他們為跳板跳到對面的山頭上去;一條善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卻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是為了保護腹中的魚卵;一隻母狼望著在獵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悽冷的月夜下嗚咽嗷叫……其實不僅僅只有人類才擁有生命神聖的光輝。

有時候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豐子愷曾勸告小孩子,不要用腳去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出於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後擴大開來,以至於做出不可預估後果之事。

確實,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他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是最後的一張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生命本無貴賤、尊卑之分,也只有當我們懷著仁愛敬畏之心來對待它時,我們才能發現生命的可愛、神聖、高貴和美麗。

相關焦點

  • 對「生命通道」要有敬畏之心
    對「生命通道」要有敬畏之心平涼日報記者 張笑娟小區關閉的大門前,門頭掛著藍色的標識牌,地面劃著黃色的網狀線,「消防通道,禁止停車」的警示赫然醒目。這是一個令人拍手叫好的舉措,說明有關部門在開展「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動中,對那些無視黃線、藍牌,胡停、亂堵的車主動了真格的。然而,記者繼續觀察發現,「生命通道」不暢通的問題依然存在,依然是個「老大難」。誰都隨時可以看到,一些小區大門前的消防車通道,經常被一些私家車佔據、阻擋,「使用率」相當高。
  • 從事公共運輸職業者首先應對生命產生敬畏之心
    可不管怎樣定罪都已於事無補,對死傷者以及家庭造成的傷害是永恆的,對社會造成惡劣的影響是長久的。我不禁想問:犯罪嫌疑人的良心何在!在社會進程高度發展的今天,公共運輸越來越發達,相應的,從事公共運輸職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可公共運輸工具乘坐的安全保障有多大呢?除去機械及其他因素,就人的因素而言,我們應該怎樣去改進彌補呢?!
  • 對飛行要有敬畏之心
    就是要認真對待每一次飛行,對飛行保持敬畏之心,對潛在的危險保持警惕之心,絕沒有輕鬆麻痺。這位老機長在每一次飛行前都是自己熨燙制服,早早休息,40多年的飛行沒有一次遲到或者臨時請病假。他能保證一輩子飛行安全並非偶然,而是因為他不僅擁有精湛的飛行技術,還擁有嚴謹的飛行作風、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強烈的自律意識,對飛行保持一貫的敬畏之心。
  • 《了凡四訓》:要有敬畏之心
    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鑑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第二,要有敬畏之心。我們的頭上有天地鬼神隨時監察我們的行為,他們是不可能被欺騙的。我犯的過錯雖然隱蔽,不容易顯露出來,但天地鬼神卻能看得十分清楚。
  • 《抓落葉》:感恩生命的饋贈,懷著敬畏之心,讓人生充實而有意義
    我們都是生命的旅人,抵達終點就是人生的意義。----(美)湯米·巴特勒今天是感恩節,到處洋溢著溫馨而又濃濃的感恩之情,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親朋好友們訴說著心底裡的那份深深的祝福與謝意。人生在世,確實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手足情深,感謝師友的教誨,是他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更有意義。
  • 生命,需要我敬畏和尊重
    只有當我們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充滿無限生機。1敬畏生命,是一種善良人生在世,沒有人可以目空四海、不可一世,心存敬畏,也是敬畏生命,心有戒尺,方能行有所止。如果一個人失了原則,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信,肆意妄為,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一個敬畏生命的人,對愛人「一心一意」,對父母「必恭必敬」,對朋友「真誠厚道」......
  • 敬畏生命,熱愛生活才是一個人最堅強的表現
    所以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還是懷揣感恩之情立足於世的根本。無論一輩子精彩與否,只有對生命秉承敬畏和感恩,才會精神抖擻克服險阻,理直氣壯的行自己的路。簡單的活著,並不難;好好的活著,絕非易事;而活出風採更是很多人一生的追求,不僅需要膽識和自信而且需要能力和堅強。
  • 敬畏生命——寫在公元2020年瘟疫大流行(戈陽青)
    敬畏生命 ——寫在公元2020年瘟疫 大流行 戈陽青 面對蒼天自然塵寰,人類也就是渺小的生靈,無需每一次都要等到生命垂危時,才會去懂得敬畏生命!
  • 鋼之鍊金術師:對生命的敬畏
    由此我自己想到了一句話,對生命的敬畏。如果說這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生命,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家活在地球上的機會是一樣的。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我們是一樣的。對生的敬畏開始動漫,兩位男主人公就為了煉活自己的母親,就觸碰了生命的禁忌。人的生命是不能的。他們為了尋找身體的一部分而開始旅程。
  • 貴州省第三屆「百優護士」彭莉:對所有生命常懷敬畏之心,我們才會...
    彭莉:33年一直在臨床一線工作,恪盡職守,腳踏實地,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熱愛所從事的兒童重症護理事業,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及敬業精神,竭盡全力完成兒童重症監護與護理工作。記得曾經救治了一名重症水痘伴發爆發性紫癜的患兒,病情急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與護士們一起堅守在床旁完成呼吸機、CRRT治療與護理,患兒病情漸漸穩定,但是爆發性紫癜——患兒的皮膚護理極其困難,每天要進行皮膚的換藥,換藥時一邊鼓勵患兒、一邊克服難聞的氣味,傷口處理時間較長,有時近2+多小時傷口換藥,雖然腰酸背痛,但看見病人的皮膚漸漸好轉致痊癒,不需要外科的清創、植皮,讓病人減輕痛苦及減少經濟負擔,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 內心敬畏,便能以慈悲之心觀世界
    01內心敬畏,便能以慈悲之心觀世界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自信與智慧,是因為擁有一顆美麗的心。境由心生,任潮流如何變化,任世人如何評價,都能泰然自若,怡然自得。內心敬畏,便能以慈悲之心觀世界,看到世間的美好與希望。你之所以不安,是因為把期望與希望寄托在不穩固的事物上。人生路上,唯獨心安才是歸途。
  • 人應該有敬畏之心,才能在做事的時候三思而後行
    因為每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都不是單獨存在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就是這樣的道理。因而人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時常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凡事要三思而後行,才能在做事的時候想得多一點,從而在做事的過程中順風順水。只有處事周全,才能獲得成功。小心謹慎的人,一般都會活得更久。
  • 生命,你從何處來?敬畏所有的生命,每一個都是奇蹟
    經常外出旅遊,不經意會被生命的堅韌感動。石縫裡、牆角邊,遇見生命的瞬間,感動長長久久。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至今沒有定論。地球上的生命,已有三十五億年之久。最早的生命是人嗎?不是。不是人也不是動物,而是植物。
  • 感恩世間的一切美好,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
    一,「三心」中的感恩不知大家聽過「三心教育」沒?這是我在初中時的校長在一次演講時提出來的,三心分別是「良心、孝心、責任心」,總結為用良善的心面對這個世界,去感恩和感知我們身邊的一切美好。如果我們常懷感恩之心,我們就能夠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裡,我們的世界也隨之變得更加美好。二,感恩的力量如果有了一顆感恩之心。他就會感恩大自然的饋贈、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衣食保暖、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這樣的人也註定成長的更好更快,因為萬事萬物皆成就其人。
  • 《中國機長》觀影筆記: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作為中國驕傲三部曲(《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中的第三部作品,電影《中國機長》充分體現了中國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的精神。機長說出的話,「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讓影片主題得到了升華。現實中英雄機長劉傳建「舉重若輕」的胸襟也在影片中得以展示。除此之外,影片還展現了塔臺、空管局、軍方等相關部門為此事所做的努力,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 照護者的光輝,敬畏生命,敬畏愛情,敬畏人性
    雖然,文化的差異性讓凱博文非常吃驚,看似普遍的人性卻有著千差萬別,但終究對於照護而言,這非常重要。基於他的工作研究與自身的照護經歷,他撰寫了這本《照護》,以他身為丈夫和醫生的雙重角色,在妻子瓊被診斷出患有早發性阿爾 茨海默病後,開始了對她的悉心照護。
  • 《狼圖騰》|狼性與人性之下,有人用敬畏演奏生命輓歌
    文/顏小二述哲文圖/網絡前不久,我曾深刻解讀過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黃粱夢》,那個時候,我就問過自己,當我們參透人生繁華不過一場夢的時候,生活的意義是否就僅止於此?當人嘗遍世間榮辱得失時,那時再執著人世,是否庸人自擾?
  • 翼裝飛行人員劉某已被找到:我們要對生命尊重,對死亡敬畏
    在沒有找到劉某之前,大家的心都懸在那裡,找到之後,大家的心都絕望了。劉某沒有攜帶定位,在天氣、地形都非常複雜的天門山,搜救人員找了7日。搜救人員張嵐也表示:這是我們經歷的時間最長、最無助的一次搜救。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極限運動者對生命發出的一次次挑戰,對極限運動的執著是我們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極限運動對它的愛好者所散發的魅力也是我們大眾不能了解的。發出不能理解的心聲很正常。但對生命一定要尊重。有網友說,她太任性了,定位都沒有帶,導致搜救困難,這是佔用公共資源。
  • 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張強:常懷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4月14日召開的民航安全運行形勢分析會上,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表示,民航人都是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力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貢獻力量。
  • 《巨齒鯊》人類對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也許稍有不慎,人們很可能會因此而失去自己的生命,對於鯊魚的報復,有時候也許是因為人類自己造成的結果。面對鯊魚的報復,人類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命,和鯊魚進行殊死搏鬥,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是保命要緊,對於海洋生物的探索,如果有機會,以後還可以進行,但是小命只有一條,可見人們在自然面前是多麼的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