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2020-12-06 瀟湘晨報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辦

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亮相

泉州網12月5日訊 (記者康金龍 文/圖)昨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文創產品,文化精品亮相文博會,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泉州更是攜著眾多特色的非遺產品趕來參加文博會,永春竹胎漆器、德化白瓷、泉州的提線木偶、惠安影雕……一件件精美工藝,讓人讚不絕口。

上色後的德化白瓷越發精美

永春竹胎漆器吸引眾多觀眾

「這是永春竹胎漆器,是福建省級非遺產品。」在福建省文化旅遊品牌館內,來自泉州永春的李海生老師自豪地對記者說。永春竹胎漆器有500多年的歷史,永春當地人婚嫁、做壽、過節等喜事都喜歡用永春竹胎漆器裝禮物,因為永春竹胎漆器不單做工精細,而且色彩喜慶,多是實用型竹器。

逛福建省文化旅遊品牌館時,一位老師正在繪一尊關公雕像,引起了記者的好奇。一問才知道,這尊栩栩如生的關公雕像是一尊瓷器作品,來自泉州的德化白瓷,實在讓人驚豔。繪畫的陳老師告訴記者,如今德化白瓷的工藝已經得到了升華,色彩更豐富,顏料附著在瓷體上的溫度更高,效果更好,更具有收藏價值。

另外,泉州的提線木偶、惠安影雕等眾多泉州精品文旅產品集中亮相兩岸文博會。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分為線下線上兩部分:線下展覽面積6.8萬平方米,設置了文化旅遊、數娛影視、創意設計、工藝美術等4大專業版塊14個主題展區,來自兩岸的近千家展商齊聚廈門。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於12月4日至12月7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繼續秉承「一脈傳承·創意未來」主題,打造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流交易、文旅項目投資對接的重要平臺。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 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昨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文創產品,文化精品亮相文博會,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泉州更是攜著眾多特色的非遺產品趕來參加文博會,永春竹胎漆器、德化白瓷、泉州的提線木偶、惠安影雕……一件件精美工藝,讓人讚不絕口。  「這是永春竹胎漆器,是福建省級非遺產品。」
  • 「讓木偶活起來」的泉州提線木偶戲
    現、當代木偶造型藝術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產品,根據戲劇內容的需要和時代審美趨向,設計、製作木偶,使之更富誇張性,更具木偶藝術特點,不僅擺脫了單純戲曲化的傳統,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藝術追求,構成了絢爛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這是中國木偶造型藝術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  木偶戲「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決定了木偶舞臺的功能:遮蔽操縱者,分隔觀、演區,突出木偶和吸引觀眾。
  • 燕翼宮開漳聖王非遺信俗文創產品亮相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
    12月4日上午,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開幕。開漳發祥地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陳元光故居燕翼宮」受邀進駐本屆文博會漳州館參展,展示開漳聖王非遺信俗文創系列產品。
  • 「偶們」共傳承 兩岸青少年同習木偶非遺文化
    ,非遺手藝人擺弄著各式木偶,吸引孩子們駐足圍觀。6歲的臺灣小女孩翁諳諳走進這片木偶非遺文化展區,在捏麵人攤位前流連忘返,問道「我能一起捏嗎」,隨後她專注地學起來。  21日,兩岸青少年木偶研學營在福州開營,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泉州、漳州及臺灣等地木偶劇團,以展覽展演、授課、參訪等方式,為兩岸青少年舉辦研學交流活動。
  • 洛江特色文旅產品在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上展露風採
    12月4日至7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近年來,洛江區文旅產業發展取得較大進步,一批又一批謀創新、求突破的優秀文旅企業和文旅人才不斷湧現。本次文博會,洛江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仙公山國家3A級景區、泉州洛江山邊鄉韻農場有限公司、泉州妝糕人製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泉州十音銅鑼鍛制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加展會,共同展現洛江獨具魅力的文化和旅遊資源。
  • 第13屆海峽兩岸文博會4日至7日舉行 泉州企業抱團參展亮點多
    本屆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福建省政府主辦,秉承「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的主題,以「突出兩岸互動、突出數字創新、突出產業發展、突出文旅消費」為宗旨,促進兩岸文化深度交流和對接,促進兩岸文化產業提質增效,持續提升專業化、品牌化和精緻化程度,打響海峽文化旅遊品牌,打造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流交易、文旅項目投資對接的重要平臺
  • 2018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圓滿落幕
    第五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創意論壇、海峽兩岸創意設計與產業對接會、海峽兩岸文創移動課堂等高校活動也精彩亮相成功舉辦。海峽兩岸文博會成為海峽兩岸間文化貿易、產業對接的重要平臺。(二) 力推產業交流,引領行業發展。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開幕
    ,為生活增添靈感,還能細細品味兩岸300多位名匠大師的作品、「偶遇」臺灣家喻戶曉的霹靂布袋戲木偶、頂級工藝作品,一站式體驗「科技+文化」帶來的全新魅力。此外,展會配套發放1200萬文博消費券,觀眾通過領取福利券,可享受文創產品購買優惠。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延續「一脈傳承、創意未來」主題,突出兩岸互動、數字創新、產業發展及文化和旅遊消費。來自兩岸近千家參展商齊聚6.8萬平方米的線下展區,展區設置文化旅遊、數娛影視、創意設計和工藝美術等4大專業版塊14個主題。
  • 寧波8000年歷史閃耀海峽兩岸文博會
    井頭山、河姆渡的遺址文化,十裡紅妝、越窯青瓷的非遺文化,歷史悠久的藏書文化……昨天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寧波8000年的歷史文化集中展示,受到海峽兩岸同胞的關注。海峽兩岸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每年舉辦一次。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廈門鴻山書院分會場開幕
    壎韻雅集--非遺項目展示演奏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鴻山書院) 11月3日上午,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鴻山書院分會場開幕儀式在鴻山書院舉行。 據悉,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舉辦時間為11月3日、4日,舉辦地點在鴻山公園和鴻山書院,共有多場文化講座及雅集演出,包括鴻山講堂聆聽「古琴的故事——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欣賞壎笛古韻音樂會、和美香道雅集、中式美學養家智慧講座,參與貴生文化研討,學習傳統文化中的養生之道。還可參與鴻山文創工藝品交流會、嶺南人文花道藝術交流鴻山鑑賞會、 非遺古琴古壎藝術交流鑑賞會、鴻山書畫作品展等活動。
  • 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復排上演
    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陳智勇)昨晚,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精彩上演。該劇曾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舞臺美術(舞臺設計)獎」「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獎」等多個獎項。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取材於我國古典四大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在演出過程中,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動作巧妙,各個角色的表演細膩逼真,整部戲活了起來。提線木偶做出抱嬰兒、拎藥箱、拔劍、牽手、連續甩髮等高難度動作,高超的表演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 沉浸式「非遺」活動走進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12月9日,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首屆大學生藝術節首場活動——「非遺」進校沉浸式體驗活動,邀請了泉州市社科聯、晉江市社科聯作為指導單位,攜手在校師生共赴一場泉州「非遺」文化之旅,品鑑古韻匠心,領略傳統非遺魅力。
  • 「非遺保護,傳承創新」!小編帶您看文博會→→
    小編帶您看文博會→→ 2020-12-04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城旅遊必看提線木偶戲,會書法和雜技的提線木偶,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福建連城旅遊裡不可錯過的體驗,欣賞省級非遺連城提線木偶表演。上面那張圖,你沒看錯,都是被邀請上臺學提線木偶的遊客。沒想到孩子們過於積極,搶光了體驗名額,大人只能在下面觀看。連城提線木偶是一種傳統戲劇。始於清末,清光緒二十四年。連城木偶誕生之初,行頭極簡,僅木偶18個(俗稱十八羅漢)。
  • 湖裡區「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主題展館精彩亮相文博會
    「網際網路+」助力 讓傳統技藝活起來湖裡區「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主題展館精彩亮相文博會(本組圖/記者 林銘鴻 攝)廈門日報訊(記者 葉舒揚 通訊員 林燕平)讓歷史與現實情景交融,在傳承與發展中煥發生機——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於今天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湖裡區精心籌備的「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主題展館也將與觀眾見面。
  • 提線木偶劇版《高機與吳三春》周三亮相東南劇院
    你有沒有看過提線木偶劇《高機與吳三春》?11月25日19:30,平陽木偶戲保護傳承中心將在溫州東南劇院表演提線木偶劇版《高機與吳三春》。提線木偶劇《高機與吳三春》由國家一級導演章世傑、國家一級演員梅春執導、國家二級編劇潘乃奇編劇、青年作曲蔡南正、舞美設計劉全福等主創團隊根據平陽地方民間傳說故事改編而來。
  • 海峽兩岸少兒小圍爐 歡歌熱舞慶新春
    「兩岸小圍爐」——2020海峽兩岸少兒春節聯歡晚會現場。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1月21日電 (葉秋雲)泉州木偶戲、沙縣肩膀戲、扯空竹、京劇、折枝詩……在20日晚舉行的「兩岸小圍爐」——2020海峽兩岸少兒春節聯歡晚會舞臺上,「非遺」元素在《年味那個feel》《國潮京韻》等節目中輪番上演,兩岸小朋友一同歡度新春。
  • 熱貢唐卡《神昭海表》首次亮相福建館
    海峽網訊 為期四天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今天在廈門圓滿閉幕。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分為線上線下兩部分組成,線下展覽面積6.8萬平方米,設置文化旅遊、數娛影視、創意設計和工藝美術等4大專業板塊14個主題展區,吸引了兩岸近千家展商參展。
  •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在廈門舉辦
    本報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柴逸扉)記者近日從國臺辦了解到,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於11月1日至4日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主辦方精心打造了8個臺灣地區文創主題館,首次設立超過6500平方米的臺灣精品展區,涵蓋各類臺灣特色展商,突出兩岸融合成果展示,提升兩岸文化經濟對接實效。  海峽兩岸文博會2008年創辦至今,推動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實現了雙贏,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和投資交易的重要平臺,取得積極成效。(責任編輯:歐雲海)
  • 去海峽兩岸文博會 「圍觀」大美滻灞
    12月4日,為期四天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此次文博會,吸引了來自澳門、廈門、西安、昌都、寧德、泉州部分地市、海峽兩岸多家文創企業等展團參展,作為此次文博會的重要參展單位之一,滻灞生態區精彩亮相,吸引大批觀眾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