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很想罵人,還不是因為沒錢,有錢誰都想買市區是不是,何苦在盤龍城,還要經歷三天一小停,半個月一大停的用水問題。
但就在不久前,我老家隔壁的小兒子大壯跟他爸幹了起來,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後來在村裡傳瘋了。
大壯老爸是普普通通的一工人,辛辛苦苦在外務工幾十年,10年前全憑自己打工的積蓄在盤龍城買了一套房,那時盤龍城好多地方大概也就3千多一平。
今年大壯準備結婚,家裡一直為房子的事鬧矛盾,因為女方要求必須三環內有房,但男方家裡確實沒啥錢了,大壯工作也就那樣,把盤龍城的房子賣了去市區買還得還房貸,但房貸大壯又付不起,於是父子倆在家裡吵了起來。
大家是不是覺得大壯很不孝,但這種事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買不起,就來壓榨父母,甚至很多父母都自願被兒女壓榨。
有的時候,我覺得中國的父母很可憐,一生都在為孩子付出,自己辛苦苦了大半輩子,給兒子買房,等兒子結婚後還給他們帶孩子,而自己卻各種省吃儉用,為啥不放寬心,拿著錢自己出去遊山玩水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呢?
而然,大部分的父母都看不穿,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家後還居所定所四處漂泊,在孩子買不起房子的時候他們能幫就幫,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房價越來越貴,父母幫忙買房成主旋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武漢買房變成了一件特別困難的事,以前只要自己在武漢打拼還是買得起的,現在基本都靠爸媽,而且越買越偏。
都說買房要趁早,同樣花100萬,5年前你也許還可以在三環內買個小兩居,現在在四環內都難。前段時間有同學說他準備在橫店那邊買了,我笑著說你以前不是連盤龍城都看不上的嗎?他說:現在社會教我怎麼做人了。
一方面武漢4環內偏遠得不能再偏遠的地方房價破萬,另一方面在武漢買房所需要付出的首付越來越多,有些年輕人負擔不起,不得不求助父母。
按照武漢目前均價1.68萬每平來算,買一個100平的房子需要168萬,首付需要50.4萬,那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掙到首付呢?按照武漢夏季平均工資8596元算,大概需要不吃不喝4.9年的時間。
但這4.9年時間裡工資能漲多少,房價又會漲多少?更何況這個均價是包含了武漢大部分遠城區的房價,三環內基本2萬起,而且這個平均工資真實性又有多少,在武漢有多少人能拿到8千以上的?想靠武漢工資買房,那可不是一般的難。
有的時候,買房要趁早,未必不是對的。我看過太多太多的案例,很多人以前看不上的地方最後買不起,所以看著房價蹭蹭上漲,孩子不急父母也急,於是乎爸媽出首付,孩子還貸成為了主旋律,甚至有的房貸還需要爸媽還一部分。
年輕人都被房子束縛,真的好嗎?
現在的年輕人買房真的很難,雖然我們不可否認確實有些人能力超群,靠自己的實力年入百萬,買房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但又有多少人能成為這樣的人呢?
在武漢,如果不是土著家裡拆遷分了幾套房子的這種,或者是做生意、創業的有錢人,很多人買房基本都是要靠家裡的,一個普通的打工族在武漢壓根買不起房子,而且還會因為房貸,透支自己的下半輩子,把自己牢牢的鎖住。
前段時間有個人朋友吐槽,今年在武漢買了一個200萬的房子(非3環內),首付60萬,月供7千多,還貸30年。可想而知壓力有多大。這30年期間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了,雖然30年內月供不會變多,但是你能保證工資每年都漲,甚至保證自己可以一直穩定的工作到30年後嗎?
所以有的時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一些武大華科的學生,爭著搶著考公務員,因為穩定,公積金高,這讓他們能減少對未來的擔憂。
之前寫過一篇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的文章,裡面就談到過,房子永遠是擺在年輕人面前的一道大關,為了邁過這道關,有些家庭甚至犧牲了3代人的幸福。
為了房子,掏空父母,透支自己,真的好嗎?
所以不論是在市區買房還是在盤龍城買房都必須盡力而為,不要因為房子把自己和家人往死裡逼,有的時候,也許向現實妥協,可能會生活得更輕鬆,放過自己,也是放過家人。
編輯:筱攸
圖片: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