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談與人為善則己善

2020-12-22 我是宇老師

與人為善則己善

------- 讀《做人不要太過分》有感

文/馬蘇語

《做人不要太過分》是法國作家奧雷莉·瓦洛涅,寫的長篇小說。

故事非常簡單但不乏味,講述了一個83歲的怪老頭費迪南是一個脾氣暴躁的「獨行俠」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事物,跟鄰居街坊的關係如同火水之交,唯有一隻叫「黛西」的小狗與他為伴。後來,黛西不幸意外死亡,費迪南的世界崩塌,他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便決定自殺,最後沒有成功,當費迪南的人生陷入孤獨絕望時,他的世界裡走入了一個元氣滿滿的熟悉的小姑娘朱麗葉以及鄰居93歲的老奶奶克洛代爾夫人,他開始珍惜這寶貴的友誼以及她們的幫助與關心,這讓費迪南重識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朱麗葉是一個聰明,可愛,大方,有點早熟的小姑娘。她看的書多,也很能幹。是她讓費迪南打開了心扉,她就像冬天裡的一束陽光溫暖著他的世界。朱麗葉也是一個十分直爽的小姑娘,她直言正是了費迪南的臭脾氣才把人們趕走的事實,並且給費迪南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心理課,也勸了費迪南好好想想自己的問題和他與他的家人溝通,修補惡劣的關係。朱麗葉也就是費迪南的『拯救者』。

克洛代爾夫人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老太太,也是我這本書中最喜歡的人物。克洛代爾夫人的命運十分坎坷,丈夫去世的早,她含辛茹苦的將孩子們養大,但她仍然十分樂觀,開朗。此時的她雖然已年邁,但是生活的很充實,很開心,每天穿梭與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並將活到老,學到老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她懂的東西很多。比如一些軟體,在電腦上查資料,與費迪南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的人。

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費迪南被警察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之後,克洛代爾夫人以律師的身份憑藉著嚴密的羅輯思維能力,把一幹警察反駁的啞口無聲,實在讓人拍手叫好。

為什麼他會落到如此地步呢?因為他之前的確很討厭。他從來沒有想過為即將出生的寶寶布置嬰兒房,妻子分娩的時候也不再,而且寶寶出生時也不想見孩子。當他知道是一個小姑娘時他就責怪妻子,告訴妻子給孩子起什麼名字都可以,並且都與他無所謂。接著無休止麻煩和束縛的:餵奶拍嗝換尿布採購洗衣。這一切他都置身之外,有時他連家都不回。

而且,在他的詞典裡,從不從在溢美之詞,他認為自己非常愛自己的妻子,但他的所言所行卻完全相反看看費迪南所做的一切,哪有一點像一位爸和丈夫應該做的行為?

二十多年過後,費迪南開始抱怨一味的認為自己的運氣不好,他抱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裡他有多遠,卻從沒有認為自己有問題。

約翰·多恩曾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類是群體動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定會與其他人形成各種各樣的聯繫,看似如同蜘蛛網一般。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和別人和睦相處是十分重要的。

在費迪南後來和家人朋友和諧相處的結果中可以看出,費迪南不是一個不要別人關懷和幫助的人,只是他沒有做到以心換心的地步罷了,我們怎樣對待他人,別人也會那樣對待你。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那自己就必須先做到與人為善,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若你以歡欣看是,事事順利;若你以感恩心待人,人人可愛。所以與人為善不精能幫助別人,也能讓自己更加快樂,更加輕鬆。

所以從今天開始與人為善吧!

相關焦點

  • 《與人為善,與己方便》——謝鳳秋
    俗話說「與人為善 於己為善;與人有路,於己有退」,這句話的意思是與人為善就是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對自己就是為善,給別人留條路,也相當於給自己留了條退路。人沒有不求人的道理,與人為善,與己方便,為自己鋪路,好人品是經過交往和了解來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 與人為善便是與己為善,這是一種人生大智慧
    與人為善,予己為善;與人以路,予己以退。做世間的行走人,睜一隻眼看世界,閉一隻眼做智者。智慧與聰明僅一步之遙,看清世態而不看破,才是智者所為。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戲謔有度。我們知道人言可畏,但也無需害怕,只要自己坦蕩蕩,做好自己的事,也不去中傷他人便可矣。
  • 佛說:有益於人為善,有益於己為惡
    佛家有文:有益於人為善,有益於己為惡。有益於人,則毆人、打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這句話很好理解捨生取義則為善,自私自利則為惡。就好比自己的父母,就算打孩子罵孩子,但是這是為了孩子知錯改錯,一心是為了孩子好,所以這是善,那麼父母老了,我們就要去孝敬父母,這就是種善得善。如果一個人只想著自己,就算恭敬別人,以禮待人,但是心裡卻是想著從別人身上為自己撈好處,這不是在算計別人嗎?難道這還不是惡嗎?而往往這些人是種惡得惡,自私自利終會害了自己。
  • 與己為善,更要與人為善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做事自私,不與人友善,說話做事總是傷害別人。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對他人好,卻總是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好。可知否?自己曾經傷害過他人的話語,同樣又返回給了自己,這就是所為的因果報應。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所以做事做人,就要換位思考一下。
  • 紐西蘭福清商會秘書長黃珍:與人為善 於己為善
    黃珍:與人為善 於己為善18年前,因為孩子的一句話,一位母親毅然放棄國內舒適生活遠渡重洋,卻意外在異國他鄉紐西蘭闖出一片新的天地。這是紐西蘭福清同鄉會、福清商會秘書長黃珍的成長之路,也是新時代下女性的成長之路。
  • 與人為善,與己為善
    從很多年長的人的提問中就能看出來,他們聽不進大道理的解釋,只能任其發展。」少年真誠地聽著,毫不得意。智者說:「我贈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覺得這話什麼意思?」少年說:「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可以減輕痛苦;當我極度高興時,把自己當成別人,欣喜也能適度。」智者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 幹部要做到「與人為善」
    在講團結的過程中,與人為善就顯得尤為重要。 與人為善就是要有心胸,一個人的寬容來自一顆善待他人的心;一個人的涵養來自一顆尊重他人的心;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始終牢記「三人行必有我師」,戒驕戒躁,要取他人之常補己之短, 講團結,必須自覺做到與人為善。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文/炳睿《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萬事萬物紛紛湧來時,坦然接納而不牴觸,像天地一樣創造了事物不拘為己有,做成了事而不以為自己的資格,成就了功業而不居功自傲,正是因為聖人不居功自傲,他的功勞才被天下人牢記而不朽!具體闡釋一下,儒家講的是人道,道家講的是天道,所以《道德經》處處都與普通人的想法相反,所以難以理解。但是,又處處體現出大智慧。
  • 我的俠客新手村任務善不為怎麼打 善不為打法攻略
    我的俠客新手村任務善不為怎麼打?我的俠客新手村有些玩家覺得善不為這裡不是很好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我的俠客新手村任務善不為打法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俠客新手村任務善不為打法攻略 把新手村村民都帶上,注意分散站位 因為阿月的村花之力只是附傷不帶減傷,所以一棒下來該死還得死,注意站位別被一棒子全打到 (基本上是一棒絲血兩棒死
  • 如何理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章。或許,在世人的眼裡,很多人認為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很多人認為是好的,那它就是好的。因為,人大多有從眾心理和盲從心理。
  • 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弄不清談何修行
    所以所有修習佛法的人,都要明辨是非,在選擇名師的基礎上,還要多度佛經原文,這樣才能夠保證修行不會有失偏頗。我們在讀佛經的時候,常常會發現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樣的字眼。那麼這是什麼樣的人呢?如果弄不清談何修行。
  • 從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
    2020-08-05 07:13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從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八論創建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 憶兼善 聚兼善 話兼善 兼善校友重回母校共祝願
    無論走多遠,兼善母校始終在身後;無論離開多久,兼善校門始終歡迎;無論兼善遊子在哪裡,兼善精神永伴隨。今(12)日,重慶市兼善中學特色教育成果展示暨9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火熱開展,現場,除了為母校送上雲祝福的校友外,更有眾多校友重遊母校,與校同慶。1930年,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盧作孚在艱難困苦時創辦了兼善中學,秉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辦學宗旨。
  • 老子對美與善的省思
    《老子》第二章開篇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裡,「已」通「矣」。歷史上大多以為這是在講概念對子相互依存,有則俱有,無則俱無。元代吳澄的詮釋頗具代表性:「美惡、善不善之名相因而有,以有惡故有美,以有不善故有善。」
  • 「善作」怎樣到「善成」
    「善作善成」強調的是實幹精神和效果導向,是上海對幹部工作的新要求。  善作善成的起點是「善作」。所謂「善作」,是緊緊圍繞「落實」二字的主動行動。  幹部個體的「善作」,體現為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主動意願。
  • 佛教:什麼是十惡、十善?
    世間的善惡行為很少是絕對的,有時候是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善惡夾雜,讓人很難分辨清楚。所以佛在《十善業道經》中,為我們講說了善惡行為的區別標準:「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意思就是說要從結果上來判斷行為的善惡,令人招感善業的就是善,招感惡業的就是惡。
  • 《大魚海棠》為「善」而生的動畫片
    但何為「善」?一:互相尊重為「善」人與人的相互尊敬、和諧共處便能體現出「善」文化;中國風的古式土樓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鄰居之間談笑風生,相互幫助。節日裡張燈結彩共同慶祝,有困難的時候共同進退,有喜事共同歡呼。
  • 道教《太上感應篇》告訴你為善之福,為惡之禍
    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其言簡意宏,傳誦至今。1、為善之福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道家五仙指的是: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 佛教:「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善書
    善書和寶卷,都是始於宋元的民間通俗出版物。善書,就是勸善之書,其內容是以善惡報應之說,勸說世人行善積德。雖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通過行善積德,可以改變已經被命定的不好的「命」,獲得更好的「命」,這種更好,包括升官發財、生子、長壽等常人所渴望得到的種種世俗利益。這是所有善書的基本主旨。
  • 初中作文素材: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因為沒有受到益處,反而帶著「為善累、讓別人去為吧」這樣的心態而多數選擇「不為」。殊不知,在出海的漁民因為一個小小的漏洞沒有補,人行道上因為沒有及時撿起的香蕉皮,都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如果漆工在給船塗漆的時候順手擰緊了一顆螺絲,如果路過的行人順手撿起那片香蕉皮,那麼所有一切的嚴重後果都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