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分析-政策法規 | 「PlusToken平臺」傳銷大案宣判

2020-12-16 金色財經

|合規聯盟原創出品 |

近期,國內首起以區塊鏈技術包裝,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PlusToken傳銷案迎來終審判決。11月26日,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對特大跨國網絡傳銷犯罪案二審刑事裁定書,決定認為該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文在結合該案的案件事實基礎上,對該案涉及的罪行罪名以及投資者如何識別傳銷的法律風險進行分析。

案情簡介

(一)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犯罪事實

2018年初,被告人陳波以區塊鏈為概念策劃在網際網路設立PlusToken平臺開展傳銷活動,先後聘請被告人鄭敬、王仁虎團隊開發、運營維護該APP並建立域名為www.plToken.io 的網站,該平臺於2018年5月1日正式上線。同時,被告人陳某等人成立了PlusToken平臺最高市場推廣團隊——盛世聯盟社區,通過微信群、網際網路、不定期組織會議、演唱會、旅遊等方式發布PlusToken平臺的介紹、獎金制度、運營模式等宣傳資料,虛構、誇大平臺實力及盈利前景進行宣傳推廣。

然而PlusToken平臺沒有任何實際經營活動,只是以網際網路為媒介在我國及韓國、日本等國傳播。該平臺以提供數字貨幣增值服務為名,對外宣稱擁有「智能狗搬磚」功能(即同時在不同交易所進行套利交易,賺取差價),實際並不具備該功能。平臺要求參加者通過上線的推薦取得該平臺會員帳號,繳納價值500美元以上的數字貨幣作為門檻費,並開啟「智能狗」,才能獲得平臺收益。

會員間按照推薦發展的加入順序組成上下線層級,並根據發展下線會員數量和投資資金的數量,將會員等級分為普通會員、大戶、大咖、大神、創世五個等級,該平臺設置智能搬磚收益、連結收益、高管收益等三種主要收益方式,以此進行返利,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數量及繳費金額作為返利依據。2018年4月6日至2019年6月27日,該平臺共記錄註冊會員帳號2693494個,其中經過身份認證的帳號1594871個,最大層級為3293層。經過會計師事務所計算吸收的數字貨幣折合人民幣148××××8037.50元。

(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犯罪事實

被告人陳滔於2018年6月到PlusToken平臺工作,在撥幣組擔任員工。2019年6月27日至28日,陳滔在明知PlusToken平臺負責人陳波被公安機關抓獲,相關數字貨幣系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然積極與陸姣龍進行合謀,轉移、窩藏比特幣(BTC)1377.78184619個、達世幣(DASH)111.94964個、狗狗幣(DOGE)12243361個、萊特幣(LTC)3333.564個、比特現金(BCH)397.21967個、柚子幣(EOS)300000個、以太坊(ETH)2777個。

根據鹽城市物價局價格認定中心出具的價格認定結論書,案發時上述數字貨幣價格折合人民幣150,334,576.48元,數額特別巨大。最終造成456個比特幣、573181.4個柚子幣和911個以太坊無法追回。

法院裁判

一審法院判決被告人陳波、丁贊清等相關人員的行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決被告人陳滔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評析

主要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一款[1]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2]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七十八條[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公通字〔2013〕37號)

本案中,被告人陳波、丁贊清、彭一軒、谷智江、袁園、陸姣龍、鄭敬、王仁虎、陸萬龍、賀思思、劉佳、劉帥、彭波、伍見紅以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即會員加入要求每人繳納入門費500美金,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的依據,同時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被告人陳滔在明知PlusToken平臺的相關數字貨幣系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然積極與陸某進行轉移、窩藏相關數字貨幣,並最終造成456個比特幣、573181.4個柚子幣和911個以太坊無法追回。陳滔在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贓款而予以窩藏、轉移,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如何識別虛擬貨幣傳銷

以區塊鏈為新馬甲實施的傳銷活動,一般都會運用以下這些手段,投資者可依據這些情況進行辨別:

1. 要求投資人以一定的入門費註冊帳號,獲取會員資格等,獲取、開採虛擬貨幣的權限。

2. 會員組成上下線等級,「層層遞進」,發展下線,獲取提成。比如在PlusToken案中,將會員等級分為普通會員、大戶、大咖、大神、創世五個等級,層層遞進。同時,每發展一個下線,就能從下線的入會費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提成,而此後這個下線再拉人,還可以繼續拿到提成。

3. 靠人頭費分紅,企業倒閉便消失。

4. 通過強大的宣傳給會員洗腦。

以上便是犯罪分子常見的利用區塊鏈技術實施傳銷行為的主要形式,投資者在面對以上形式的投資項目時,切記應當謹慎小心,防止捲入傳銷旋渦,使自身合法權益受損。

References

[1]參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指以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而且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

[2]參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參見《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七十八條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本條所指的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是指在傳銷活動中起組織、領導作用的發起人、決策人、操縱人,以及在傳銷活動中擔負策劃、指揮、布置、協調等重要職責,或者在傳銷活動實施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員。

全球區塊鏈合規聯盟

「設立區塊鏈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和行業環境,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指導,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全球區塊鏈合規聯盟提供相關企業業務合規資質服務,歡迎通過郵箱service@gbcuf.com或公眾號BC_ComplianceUnion與我們進行更詳細的業務溝通。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焦點

  • 3000億大案PlusToken二審宣判,1800億「頭寸管理」會怎麼判
    11月19日,曾經轟動幣圈的「PlusToken」重大網絡傳銷案在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一審期間,陳波(別名陳子涵)、丁贊清等15名被告人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分別被判處11年到4年10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600萬元到60萬元不等。
  • 「幣圈第一大案」PlusToken二審宣判:查獲32萬個比特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幣圈第一大案」PlusToken二審宣判:查獲32萬個比特幣、920萬以太坊、110億個狗狗幣以數字貨幣為名,行網絡傳銷之實,「幣圈第一大案」二審宣判。據一審判決,被告人陳波、丁贊清、彭一軒等14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告人陳滔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該案持續一年多,2018年5月,被告人陳波架設搭建PlusToken平臺並開發相關應用程式,開始從事網際網路傳銷犯罪。
  • 「幣圈第一大案」PlusToken二審宣判:32萬個比特幣等上繳國庫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幣圈第一大案」PlusToken二審宣判:32萬個比特幣、920萬個以太坊等上繳國庫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21金融圈作者:辛繼召、實習生雷思敏以數字貨幣為名,行網絡傳銷之實
  • 收取比特幣數十萬 百億PlusToken傳銷案終審宣判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收取比特幣數十萬 百億PlusToken傳銷案終審宣判作者 | 李晨註冊會員帳號2693494個,最大層級3293層。收取比特幣(BTC)314211個、比特現金(BCH)117450個……價值人民幣超148億。
  • Plustoken二審判了,42億美元天量資金何去何從?
    11月26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發布了關於plustoken的二審刑事裁定書,可以說plustoken一案算是塵埃落定了。幣俠bx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怎麼回事。原審判決認定:2018年初,被告人陳波以區塊鏈為概念策劃在網際網路設立PlusToken平臺開展傳銷活動,先後聘請被告人鄭敬、王仁虎團隊開發、運營維護該APP並建立域名為www.plToken.io的網站,該平臺A**於2018年5月1日正式上線。
  • 最終還是上繳國庫,談談PlusToken案
    本案算是幣圈傳銷的第一大案了,資金涉及42億美元,受害者涉及200多萬人。而在今年,這一案子終於算是有了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為什麼會受到質疑呢?因為這個案子所扣押的數字貨幣將依法處理,所得資金及收益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Plustoken傳銷案曾吸納超3千億價值比特幣,主犯等7人被扣押近250億...
    26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陳波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陳滔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二審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披露了「幣圈第一大資金盤」PlusToken案始末,以及所涉虛擬貨幣總額。2018年初,被告陳波設立PlusToken平臺開展傳銷活動,後成立了市場推廣團隊盛世聯盟社區。2019年1月,為逃避法律打擊,陳波等將平臺客服組、撥幣組搬至柬埔寨西哈努克城,並繼續以PlusToken平臺進行傳銷活動。經司法鑑定,2018年4月6日至2019年6月27日,該平臺共記錄註冊會員帳號269萬餘個(經去除身份證重複的帳號),最大層級為3293層。
  • 盤點2019年度十大傳銷案 超千萬人陷入傳銷陷阱
    plustoken 以虛擬貨幣為噱頭發展超百萬人 2019年6月27日,鹽城警方破獲「plustoken」特大網絡傳銷案,抓獲陳波、丁贊清、彭某軒、王某虎、谷某江、袁某六名犯罪嫌疑人。
  • 驚天「Plustoken」案42億美金開始退贓,你的錢還能拿回來嗎?
    11月26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發布了關於plustoken的二審刑事裁定書,可以說plustoken一案算是塵埃落定了。
  • 高層多次介入數字貨幣案件公安部披露PlusToken案情全文
    文章將其定性為首起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網絡傳銷案。吳說區塊鏈獲悉,高層督辦數字貨幣案件在去年以來開始陸續增多,或與Plus Token成功破獲有關。例如杭州某案、東莞凍卡潮,均與公安部直接督辦相關。這說明,強力監管部門開始更加密切地介入數字貨幣中。但由於中國相關產品沒有合規化,法律法規非常模糊,如果不能推動監管部門樹立相應規章制度,可能會導致執法邊界變得模糊。
  • PlusToken新瓶裝舊酒騙到了百億,OTC成重要出入金通道
    11月26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 「幣圈第一資金盤」 PlusToken 二審宣判,裁定書顯示,扣押的數字貨幣依法處理,所得資金及收益依法予以沒收。Plustoken 通過金融詐騙中最常見的傳銷盤模式進行擴展,即組織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其本質是「龐氏騙局」,簡單來說,就是用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 「PlusToken」全員伏法 韭菜們42億美金去哪了?
    在PlusToken的很多散戶投資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交易佣金是多少,就瘋狂加入這場虛擬平臺自稱年化120%資金遊戲中。拉人頭返傭、高額分銷返傭,典型的龐氏+資金盤,卻以高額利潤的誘惑席捲幣圈,跨境傳播,境內外會員超過200萬,層級關係3000多層。
  • 「幣圈第一大案」二審宣判,查獲32萬個比特幣、920萬以太坊等
    「幣圈第一大案」二審宣判(裁定書全文):查獲32萬個比特幣、920萬以太坊、110億個狗狗幣首先,王某某不具有與陳某1等人共同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的主觀故意。王某某接受陳某1聘請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提供技術服務賺取固定的技術服務費用。其在為plustoken平臺提供技術服務之後,即使知道他人利用網絡實施傳銷犯罪,而仍然繼續為平臺提供技術服務的問題,該主觀心態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犯罪故意範疇。
  • 任由傳銷發展壯大禍害老百姓 有地方被比喻為「史詩級雨傘」
    近年來,各種以虛擬貨幣、區塊鏈為名實施的網絡傳銷層出不窮,日囂塵上。通過跟蹤監測發現,類似傳銷平臺每個月新增數量高達200個。由於該類傳銷突破了傳統地域空間的限制,大部分的操盤手將伺服器設置在境外,將主體註冊地、辦公地以及業務開展區域分開。
  • 聯盟分析-政策法規 | ​案例評析:PLUSTOKEN民間借貸案
    |合規聯盟原創出品 |許奎與沈曄民間借貸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20)皖0102民初5577號案情簡介沈曄於2019年9月12日向許奎出借現金50000元整,並約定年率12%,需要月付利息,2020年元月一號本金加剩餘利息一併歸還,同時約定沈曄用許奎身份在火幣交易平臺註冊帳號
  • 「幣圈」第一傳銷詐騙案宣判
    其中14名主要團夥成員分別被量刑宣判,被國庫收繳的加密數字貨幣品種則包括比特幣(BTC)31.42萬個,比特現金(BCH)11.75萬個,達世幣(DASH)9.60萬個,狗狗幣(DOGE)110.60億個,萊特幣(LTC)184.77萬個,以太坊(ETH)917.42萬個,柚子幣(EOS)0.51億個,瑞波幣(XRP)9.28億個,涉案金額以當下上述幣種市值計超過
  • 鹽城公安破獲19萬枚比特幣傳銷大案,案值百億!
    鹽城19萬枚比特幣傳銷大案宣判,案值百億!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涉案金額超 77 億元的 WoToken 特大網絡傳銷案的二審刑事裁定書,駁回對一審結果不服的上訴人的上訴,維持原判,即,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判處高玉東有期徒刑 8 年 6 個月,並處罰金 200 萬元;判處李奇兵、王小影有期徒刑 7 年,並處罰金 150 萬元;判處田某某有期徒刑 2 年 6 個月,並處罰金 100 萬元。
  • 刑法解讀:為什麼PlusToken案中沒有受害者?
    幣圈矚目的Plustoken案終於落下帷幕。長達21頁的二審裁定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比起刑期,這次,話題聚焦在「贓款贓物處置」。根據二審裁定,涉案的數字貨幣、凍結扣押款項、查封房產汽車等均依法處理,沒收,並上繳國庫。不少媒體報導,涉案數字貨幣價值約42億美元。如此令人震驚的數字,一石驚起千層浪。
  • Plustoken 400 億資金盤受害者:從月入150萬,到不願相信
    7 月 30 日,公安部官方發文稱,其立案偵辦的「Plustoken 平臺」網絡傳銷案,終於將潛逃境外的全部 27 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和 82 名骨幹成員抓捕歸案。從 2019 年 6 月 27 日不能提現開始,這場資金盤的參與者一直在等待。他們已經接受了這場 400 億資金盤的覆滅,只希望破案後的資金處理能帶來一個好結果。
  • 律師劉揚:PlusToken案判決暗示幣圈新的刑事風險?
    昨天一份刑事案件的判決引發了幣圈高度關注,各類資訊網站和自媒體紛紛轉發,該案就是幣圈國內最大的資金盤plus token案,早在一個月前,我因刑事辯護需要,剛剛梳理了關於wotoken案的判決內容,plustoken案一審是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審理的,wotoken案一審是由濱海縣人民法院審理的,兩期案件二審裁定均是由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和大家簡單聊一聊這兩個案件的判決和以前幣圈刑事案件判決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