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 市界 曾嘉藝
編輯 | 朗明
一個月兩次舉牌,持股比例逼近大股東,這是又要上演實控權相爭的戲碼?
12月1日,A股上市公司ST商城再次發布股東權益變動情況,稱股東王強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增持,目前持股16.45%,僅次於大股東茂業系掌門人黃茂如控股的中兆投資24.31%的股份。
實際上,這已經是王強對ST商城在一個月內的第二次舉牌增持了。這樣的「舉牌」增持操作與12年前黃茂如17天連續舉牌三家上市公司如出一轍,但從目的來看,二者卻大相逕庭。
針對此次舉牌,王強直言:「有助於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字裡行間似乎都有一股濃濃的火藥味。
另外還強調「相信董事會和管理層能夠提供更有利的重組方案」,並且未來還會繼續增持。一切話語盡在不言中。
也就是說,大股東提出的重組方案,二股東似乎並不滿意。這次在資本市場「所向披靡」的黃茂如似乎是踢到鐵板了。要知道,在商海中,黃茂如做事雷厲風行,其曾創下10年時間先後抄底6家公司,淨賺58億元的紀錄。
「茂業大王」「舉牌狂人」都是外界對黃茂如在資本市場狂飆突進的印象。但不改的是與眾多潮汕商人一樣,黃茂如也信奉「悶聲發大財」,不僅早早移民國外,也鮮少對外發聲。黃光裕成為全國首富那年,直接說出心聲:「胡潤富豪榜是通緝令,誰上誰倒黴」。
不止黃茂如,其家族兄弟三人,也都是個頂個的億萬富豪。與其他幾個兄弟相比,在資本市場中黃茂如顯得更加的高調。
一、地產發家
在王思聰16歲之前,並不知道家裡有錢,同樣黃茂如在27歲的時候,也不知道父親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這塊地也成為兄弟幾人發家的第一桶金。
黃茂如出生於1965年,祖籍廣東揭陽。黃氏家族譜中共有六人,黃茂如還有三個同胞兄弟。在1992年之前,兄弟幾人還在深圳以賣豆腐為生,中途也開過餐館,賣過豬肉。
1992年的一天,身為退休軍人的黃茂如父親突然將兄弟幾人叫到一起對他們說,其實自己20多年前在深圳布吉買了一塊地,正是這塊地改變了黃氏兄弟的命運。
地產成為兄弟幾人發家的起點,除了黃茂如的茂業集團,其他三人分別是大中華國際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黃世再、國都集團董事長黃茂展、信和地產掌門人黃振華。
與其他兄弟不同的是,黃茂如在商業上的成就更勝幾位同胞兄弟。同樣靠地產發家,1992年27歲的黃茂如就與妻子張靜在深圳關外布吉開發了第一個房地產項目「茂業城」。
有了第一桶金的基礎,1995年,黃茂如創辦茂業集團,主營業務為地產和商業,先後開發了深圳都市花園、中兆花園、世紀豪庭、香蜜湖豪庭等地產項目,其打造的世界金融中心更是成為深圳的地標性建築。
但黃茂如並未在房地產行業一條道走到黑,黃茂如的野心更大。一邊在打造房地產的同時,一邊進行商業零售百貨的探索,最終打造出「百貨+地產」的商業模式。
1997年第一家百貨店茂業深圳東門店開業,當時風靡全國的「買一百送一百」的營銷策略就是黃茂如首創,另外還曾創下「66小時不打烊」的銷售業績。
一路高歌猛進的黃茂如,最風光的一年或許是2004年。39歲的他,憑藉房地產和零售業首次登上胡潤富豪榜,以3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19位。值得注意的是,當年的富豪排行榜前20名中,黃茂如是唯一一位來自深圳的富豪。也就是在那一年,黃茂如被冠以「深圳首富」的稱號。
在零售百貨業嘗到甜頭的黃茂如有更大的野心。2008年在黃茂如的操刀下,茂業集團將旗下的百貨業務板塊進行整合後,組建茂業國際控股,並成功登陸港交所。
融資30億元的黃茂如手裡有錢後,膽子更大了,開始在資本市場「買買買」。2008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茂業國際連續舉牌深國商、渤海物流、商業城三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是深圳本地零售企業、秦皇島市最大的商貿流通企業以及瀋陽老牌零售國企。
除退出深國商外,渤海物流和商業城後來均被黃茂如納入麾下。此後茂業國際的投資並未停手,2012年入股大商股份、間隔兩年又拿下銀座10%的股份,2016年又拿下內蒙古當地最大的商業集團維多利。
從2008年到2016年,不到十年時間,黃茂如連續狙擊6家上市公司,因此被市場稱為「舉牌狂人」。無論是圈地還是商業競爭亦或是資本運作,黃茂如高調的作風一如往常。
二、強強對決
這次事件的主角ST商城,就是黃茂如當初舉牌資產中的其中一個,相較於其他資產,ST商場這些年過得有些艱難,頻繁在摘帽戴帽的中度過。
ST商城全名為瀋陽商業城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商業零售,主要業態是百貨商場,公司經營模式是聯營+租賃+自營。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ST商城實現營業收入1.4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9921萬元。與此同時,ST商場的資產負債率高達113.71%,總負債15.71億元,短期借款有9.57億元,但帳上的貨幣資金僅有1948萬元。
隨著2020年已經到尾聲,ST商城若今年不能實現盈利,將被暫停上市。當初花了5年時間才拿下ST商場控股權的黃茂如,看到ST商城瀕臨危難之際,勢必不會見死不救。
因此在今年6月推出重組方案,ST商城準備出售旗下的兩家百貨公司的全部股份,同時發行股份購買實控人黃茂如旗下的崇德物業100%的股權。
最終,黃茂如旗下的茂業投資將持有53.36%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本來黃茂如旗下的控股股東中兆投資持股比例將下降至11.29%。
但有趣的是,該方案連續兩次遭到董事會的否決,由於是關聯交易,黃茂如方面迴避表決,因此,是誰否了這個重組預案,不言而喻。在這個重組方案之後,第二大股東王強及其一致行動人連續在一個月兩次「舉牌增持」,持股比例直指第一大股東。
實際上,王強敢於如此增持,也並非沒有底氣。
出生於1972年的王強,現為上市公司至正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與黃茂如的「舉牌大王」相比,王強也偏愛舉牌,曾三次舉牌耗資2億元拿下中飛股份15%的股權。除此之外,根據天眼查APP,王強還實際控股的企業有6家。
當然,他的父親王立正也並不簡單。根據天眼查,王立正公司實際控制的企業高達273家,其中包括深圳市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國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星訊互娛科技有限公司等。
最終黃茂如能否推出一個「有利於公司發展的重組方案」還未可知,但從如今的進展來看,留給ST商場的時間並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