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血壓研究領域新成果!

2020-12-25 生物谷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高血壓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The Conversation

【1】Hypertension:長期高血壓或會損傷大腦的血管健康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0.15073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Hypertens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長期高血壓或會增加大腦中小血管損傷的風險,而這往往與痴呆症和中風風險直接相關;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會導致中風發生,然而過去研究僅將高血壓與阿爾茲海默病風險進行了關聯,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重點分析了高血壓如何影響大腦的小血管病變(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其是中風和痴呆症患者發生最頻繁的腦血管疾病。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在研究開始時未患中風或痴呆症的1686名成年人進行研究並分析了參與者的數據,研究者在參與者中老年時期對其進行血壓測定,同時進行大腦MRIs掃描來檢查大腦不同部位是否存在腦部微出血狀況、腦組織中小規模血液產物的積累以及腦組織死亡等表現,這些問題均是大腦小血管病變的徵兆。

【2】BMJ:喝牛奶能夠降低糖尿病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

doi:10.1136/bmjdrc-2019-000826

在美國,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上升。最近一項大型的國際研究發現,攝入更多的奶製品(尤其是全脂奶製品)與血壓降低和糖尿病發病率降低之間存在關聯。

參與研究的志願者包括來自21個國家(包括非洲,亞洲,歐洲以及北美和南美)的近15萬人。參與者的年齡從35歲到70歲不等。在發表於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問卷調查表來了解參與者全年的食物攝入情況。參與調查的人們概述了他們攝入特定類型的食物的量,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和用牛奶製成的食品等牛奶製品。另外,乳製品被進一步分類為全脂或低脂。研究人員還考慮了參與者的病史,處方,血壓,腰圍以及葡萄糖和脂肪水平以及教育程度,後者對於診斷2型糖尿病很重要。

【3】EHJ NEJM:高血壓或與COVID-19感染死亡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doi:10.1093/eurheartj/ehaa433    doi:10.1056/NEJMoa2006923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京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與未患高血壓的患者相比,高血壓患者死於COVID-19感染的風險是前者的兩倍,此外,未服藥控制血壓的高血壓患者因COVID-19感染死亡的風險或許更高。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2020年2月5日至3月15日期間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入院治療的2866名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850例(29.5%)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研究者Li Fei教授表示,850例高血壓患者中有34名(4%)患者因感染COVID-19死亡,而2027名非高血壓患者中有22名(1.1%)因感染COVID-19死亡,當調整了諸如年齡、性別和其它醫學狀況等影響結果的多種因素後,研究者發現高血壓患者死於COVID-19的風險是非高血壓患者的2.12倍。

【4】Neurology:晚上高血壓容易影響大腦健康?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9316

大多數人的血壓在夜間會下降,醫生稱之為 "低血壓"。但對於高血壓的人來說,他們的夜間血壓會保持不變,甚至上升。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高血壓和晚上血壓上升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血管疾病和因大腦中區域受損相關的記憶問題,這項研究發表在Neurology雜誌上。

研究者表示,這些結果提供了更多的證據,表明血管危險因素在促進記憶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努力,如保持健康的體重、身體活躍和有健康的飲食,可以有效防止高血壓的潛在影響。"這項研究涉及435名平均年齡為59歲的人,他們在委內瑞拉參加了一項老齡化研究。他們的血壓在家裡用一個設備監測了24小時,白天每15分鐘測一次血壓,晚上每30分鐘測一次血壓。同時他們還進行了腦部掃描,以尋找大腦中與白質增生受損相關的區域。這些參與者還測試了記憶力和其他思維能力。

【5】Circulation:低纖維飲食導致高血壓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3081

近日,由莫納什大學科學家做出的一項研究首次證實,低纖維飲食可能導致高血壓。如果不加以治療,高血壓會導致中風,心肌梗塞,心臟動脈和肌肉僵硬以及腎臟僵硬,從而降低其功能。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見危險因素。在這項發表在Circulation雜誌上的研究中,作者使用小鼠模型測試了高抗性澱粉和低抗性澱粉飲食之間的差異。抗性澱粉是一種纖維類食物,可以抵抗腸胃的消化,直至到達大腸後被益生菌吸收。

結果發現,餵食低纖維飲食的小鼠更容易患高血壓。之後,研究人員通過無菌小鼠糞便移植實驗表明,低纖維飲食造成的腸道微生物生態環境改變是導致高血壓的直接原因。研究者表示,高血壓仍然是導致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缺乏纖維的飲食與高血壓的患病率有關,但是這項研究揭示了腸道菌群在其中的作用。

圖片來源:progressive-charlestown.com

【6】Experi Physiol: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高血壓的新型療法

doi:10.1113/EP087924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xperimental Phys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治療高血壓的關鍵可能在於那些即使攝入高鹽食物還能抵抗地住高血壓的人群。在英國,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都飽受高血壓的影響,目前全球大約有超過11億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迄今為止人類尚未解決的最大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同時高血壓還是引發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慢性腎病、中風和心臟病等。

有些人攝入高鹽飲食後,其血壓就會飆升,而有些人則會對鹽分耐受,即使高鹽飲食後也並不會出現血壓的變化,對抗血壓問題的一種方法就是模擬這些耐受(高鹽飲食耐受)人群機體是如何避免高血壓的。文章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大腦下丘腦中特殊區域的細胞如何控制鹽分耐受機制的,同時他們在這些細胞中發現了一類特殊的結構改變,其或能幫助改變機體對鹽分的反應。

【7】Cardiovasc Res:牙齦疾病與高血壓風險較高有關

doi:10.1093/cvr/cvz201

根據Cardiovascular Research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牙齦疾病(牙周炎)患者更有可能患高血壓(高血壓)。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英國倫敦大學伊士曼牙科研究所的Francesco D'Aiuto教授說:"我們發現,牙周炎越嚴重,患高血壓的機率就越高。研究結果表明,患有牙齦疾病的患者應該了解自己患病的風險,並就如何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高血壓(如運動和健康飲食)提出建議。

高血壓影響著30-45%的成年人,是全球早逝的主要原因,而牙周炎影響著全球50%以上的人口。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預防原因,牙周炎與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增加有關。"高血壓可能是牙周炎患者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誘因,以前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和高血壓之間存在聯繫,牙科治療可能會改善血壓,但到目前為止,研究結果還沒有定論。

【8】Eur Heart J Suppl:驚呆!大約50%的人群或許並未意識到自己患上了高血壓

doi:10.1093/eurheartj/suz076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 Supplemen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澳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澳大利亞,有50%的高血壓患者或許並沒有意識到其已經患病。高血壓是全球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大原因,同時其也影響著大約600萬澳大利亞成年人的健康。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3817名成年人進行研究,其中31.2%的個體患有高血壓,大約僅有一半人知曉自身的病情,在接受治療的個體中,仍然有40%的個體的血壓高於標準值,而吸菸、飲酒或患有腦血管疾病的個體出現血壓升高的風險更大。研究者Markus Schlaich說道,儘管針對高血壓有多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僅會有一半受影響的個體能夠被進行治療,只有60%接受治療的人群機體的血壓能夠得到控制。

【9】Hypertension:低劑量輻射會提高高血壓的發生風險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18.11719

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Hypertension雜誌上的俄羅斯核電廠工人的一項研究,長時間暴露於低劑量的電離輻射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不受控制的高血壓可導致心臟病發作,中風,心力衰竭等嚴重的健康問題。

早期的研究將高劑量輻射暴露與心血管疾病和這些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聯繫起來。這項研究首次發現,長期暴露於多年的大量工人中,高劑量電離輻射的風險增加。該研究包括俄羅斯第一家大型核電企業Mayak Production Association的22,000多名工人。這些工人在1948年至1982年間被僱用,平均工作時間為18年。一半人在那裡工作了十多年。所有工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和篩查測試,每五年進行一次高級評估。

【10】eLife: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高血壓的新型靶向性藥物療法

doi:10.7554/eLife.42628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田納西大學健康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血壓調節過程中鑑別出了一種關鍵分子,通過關閉該分子的功能就能夠有效降低小鼠機體的血壓。

這項研究結束了科學家們關於這種分子對高血壓影響的不確定性,有望幫助開發新型高血壓藥物;如今高血壓在全球影響著數百萬人的健康,其也是引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主要風險因素。血壓受到了機體血管壁肌肉細胞的部分控制,這些肌肉細胞表面攜帶有名為瞬時受體電位通道(TRP通道)的特殊蛋白,其能促進鈉和鈣移動;動脈肌肉細胞中存在有大約13種不同的TRP通道,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是否這些通道控制著機體正常的血壓或幫助促進高血壓的發生。(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盤點!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多篇文章解讀近期痴呆症研究領域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文章,共同解讀近期科學家們在痴呆症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總體而言,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2017年柳葉刀委員會(Lancet Commission)對痴呆症預防、幹預和護理所模擬的9個潛在的可修飾的風險因素,包括教育水平較低、高血壓、聽力障礙、吸菸、肥胖、抑鬱症、缺乏體育鍛鍊、糖尿病和社會接觸少,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The Lancet上題為「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 近期機體組織再生研究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近年來在機體組織再生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取得的一項關於新頭發生長的發現可能有助於男性一輩子都留著頭髮,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
  • 近期阿爾茲海默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阿爾茲海默病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這種新方法能幫助研究人員測定潛在藥物對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治療效應,相關研究或為進行阿爾茲海默病研究及藥物開發指明了方向。
  • 行業要聞|支持能源和醫療保健領域研究,Atos開放量子學習機技術成果!
    同時 QC Ware 還與美國能源部所屬的國家實驗室——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 SLAC 合作,應用其專長開發經典-量子的混合算法,這些算法將大幅度提高光化學模擬的精度,用於開發新化學品和新材料。此前,美國能源部投資了3700萬美元用於材料和化學研究領域。
  • 我國科學家在多糖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我國科研人員近期在多糖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用於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相關研究成果已由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  論文通訊作者、西南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孔慶科介紹,肺炎鏈球菌是引起肺炎等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致死率較高。目前常用於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是多價多糖疫苗,但該類疫苗生產工藝較複雜、價格較高,免疫效果不盡理想。
  • 多篇文章聚焦科學家們在胚胎發育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對近期科學家們在胚胎發育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近期,人類胚胎在體外培養了12到13天。許多政府和國際組織建議不要讓人類胚胎在體外培養超過14天。因此,有理由期待對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模型系統的分析將闡明原腸胚形成機制,並有望闡明人類發育以及早期發育過程中出現的過程異常如何導致發育缺陷和疾病。猴子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可靠的研究人類生理和病理事件的動物模型,這是因為它們在基因組和形態學特徵上與人類高度相似。
  • 重慶郵電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頂級權威學術...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7日14時15分(李婷婷 實習生 吳潔)近日,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最新研究出了「A Fast Adaptive k-means with No Bounds」(一種無界的快速自適應精確k-means
  • 西科大超分子自組裝研究成果登上化學領域國際期刊
    8月20日記者獲悉,近日,西安科技大學在超分子自組裝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西科大化工學院楊再文副教授課題組參與的研究成果在化學領域國際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發表。該研究成果為離散有機鉑金屬環的層級自組裝及其螢光發射研究。離散有機鉑金屬環的層級自組裝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 一本書了解社會創新領域的研究和成果,就是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本書了解社會創新領域的研究和成果,讓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本書被譽為「社會創新領域裡的《哈佛商業評論》」。《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10》 作者:《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中文版編輯部 著中信出版幾天作為社會創新領域的前沿性刊物,《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每期都會推出一些對讀者來說比較陌生,但又與當今社會熱點問題緊密相關的概念和方法論。
  • 2020年世界神經領域研究十大進展揭曉,華中科技大學研究成果入選
    長江網12月22日訊 近日,由梅斯醫學評選的2020年世界神經領域研究十大進展揭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王偉教授領銜全國7家醫院開展的《針灸用於無先兆發作性偏頭痛預防的RCT研究》入選。
  • 劉海濤: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的新成果
    1998年以來,很多選修這門課程的研究生都渴望一本文化人類學調查與研究方法方面的系統論著作為自己學習和研究的參考工具。為此,何星亮老師一邊構思,一邊搜集資料,並不斷將階段性研究成果納入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對已有內容不斷加以補充和完善。
  • 對於高血壓患者,拉伸是比散步更好的運動
    對於高血壓患者,拉伸是比散步更好的運動  黃琨 • 2021-01-18 12:00:17 來源:前瞻網 E2364G0
  • 多篇重要成果聚焦近年C肝研究新進展!
    那麼近年來科學家們在C肝研究領域都取得過哪些重要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大規模人群的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根除HCV感染與肝細胞癌風險大幅降低有關。在直接抗病毒療法廣泛應用約3年後,C肝相關肝細胞癌發病率下降近30%;而同一時期,非C肝相關的肝癌發病率則有所增加。
  • 大工國際信息與軟體學院最新成果被計算力學領域頂級期刊CMAME錄用
    近日,由國際信息與軟體學院幾何計算與智能媒體技術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成果「Quadrilateral Mesh Generation Ⅱ: Meromorphic Quartic Differentials and Abel-Jacobi
  • 高血壓急症的規範化診治【新】|烏拉地爾|高血壓|硝普鈉|SBP|-健康界
    近些年來,國內外在高血壓急症領域的大量研究報導,不僅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也為起草制定符合中國臨床實際需要的相關規範提供了條件。因此,我們邀請了國內十多位急危重症領域的專家,在參考2016年以來國內外發表的相關指南及共識,並在近年來發表的相關實驗研究等的基礎上,起草了《中國高血壓急症治療規範》(以下簡稱《規範》),供臨床醫生尤其是急診醫生診療使用。
  • 地理空間人工智慧的近期研究總結與思考
    經緯石旁話遙測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編輯部↑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導讀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進步給地理空間相關領域研究的智能化發展和融合創新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地理系高松助理教授多年來致力於GeoAI的相關研究,他在學術論文《地理空間人工智慧的近期研究總結與思考》中簡要回顧了GeoAI發展的歷史淵源,介紹空間顯式與隱式的人工智慧模型,總結近期研究熱點話題和應用方向(包括空間表徵學習、時空預測和空間插值、對地資源環境監測、地圖學、地理文本語義分析),思考並提出地理空間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幾個重要挑戰和研究方向
  • 科技·前沿 | 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近年來,研究人員在闡明AD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然而,這種基礎研究的進展並沒有轉化為有效的緩解疾病(disease-modifying)治療手段。以AD為例,近年藥物研發聚焦於降低或去除病原毒素(例如Aβ或tau),然而所有這些藥物在臨床研究中都失敗了。嚴酷的現實迫切要求新的AD治療策略。
  • 四川甲骨文排譜系聯成果明年出爐,古文字研究成果或將井噴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何方迪 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1周年,研究成果陸續出爐。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協調返聘學科帶頭人彭裕商教授,面向全國引進人才、招收博士後,形成6名教師、24名在讀博碩士的基本研究團隊,確保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薪火相傳、代代不絕。 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取得了什麼研究成果?
  •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延安市分中心落戶安塞區婦幼...
    12月27日,第二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陝西省中心高血壓年會暨2020陝西省保健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古城西安隆重舉行。安塞區婦幼保健院作為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延安市分中心受邀參會,副院長袁博代表醫院接受大會主席、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田剛授牌。
  • 超聲心動圖對H型高血壓患者心臟結構及功能的研究進展
    Jian-Bin通過二維超聲心動圖對比研究H型、非H型高血壓患者及健康對照組的左室相關構型指標後發現,H型高血壓患者和非H型高血壓患者IVSd、LVPW、LVEDd、LVMI均顯著高於對照組,且H型高血壓患者IVSd、LVPW、LVEDd及LVMI高於非H型高血壓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