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北外灘」寫出對北外灘開發與崛起的由衷禮讚,「滾滾長江東逝水」「一覽眾山小」抒發歷史潮流浩蕩向前的遐思和勇攀高峰開創偉業的豪情。今天(9月28日),「我愛北外灘」徐慶華巨幅書法現場創作活動在上海白玉蘭廣場停機坪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視覺藝術家徐慶華今天創作的兩件巨幅書法作品,其單字面積、一次創作單件作品面積均突破歷史紀錄。
只見徐慶華兩手握筆,身體隨字的走勢有節奏地舞動,接連完成兩件形制、內容、書體各有特點的巨幅書法作品。其中,「我愛北外灘」五字行草長23米,寬9.5米,計218.5平米,單字達30平方米,完成這件作品用時26分鐘。隨後,徐慶華用狂草創作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詞和唐代杜甫《望嶽》詩,一併寫在18米見方的書寫載體上,計324平方米,歷時34分鐘。
說起為什麼要在浦西之巔書寫「我愛北外灘」,徐慶華告訴記者,他在北外灘居住了50餘年,見證和親歷了這裡的變化,他希望通過這幅字表達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同時,在北外灘大開發的熱潮下,以書法藝術的形式展示北外灘的文化底蘊,並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獻禮。而且,登頂浦西第一高樓、320米的白玉蘭廣場停機坪進行創作,正表達了人們攻堅克難、建功立業的信心與緊迫感。
「這是與歷史的對話、與未來的對話、與天地的對話、與文化的對話。」站在在這棟瀕臨黃浦江的浦西第一高樓,與浦東陸家嘴的上海中心、金茂大廈、東方明珠等隔江相望,徐慶華懷古感今之情油然而生。他說,創作500多平方米的書法是對體力的極限挑戰,然而身體勞累的同時,精神也獲得大自由大解脫。特別是在創作中,他感受到書法藝術在當代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在北外灘這篇熱土感受到中國人民蓬勃的創造力量。
記者了解到,為了這次巨幅書法的創作,徐慶華專門定製巨形毛筆,用鄂爾多斯馬的冬季長尾作筆頭,毛長70釐米,吸墨性強,提按靈活,適於寫大字。書寫載體則是一種專用布,用透明膠固定在地上,既不容易破損,也不會讓墨滲透到地面。書寫用墨是經過特別調製的綜合材料。
「希望通過創作巨幅書法作品這樣的行為藝術,讓書法走出書齋,走向公眾。」徐慶華說,為此,他書寫的字幅逐漸增大。2016年上海交大校慶120周年之際,他書寫巨幅狂草《交大賦》,面積近120平米;2017年7月在美國芝加哥國際獅子會百年慶典現場創作巨幅草書;2018年12月現場創作「我和我的祖國」並參與該節目錄製,反響熱烈。2019年4月在浦東高東櫻花節創作巨幅草書,面積超120平米;5月,又在敦煌莫高窟創作「守望敦煌」巨幅書法,面積近200平米;9月,在黃浦江濱江大道創作面積達300平米;此次單件詩詞鬥方作品達324平方米,一場活動合計創作542.5平方米,再度突破個人大字書寫面積記錄。
目前,徐慶華正在有關機構支持下,組織「徐慶華巨幅狂草書法世界行」系列活動。該活動將歷時十年,擬經過五大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各地城市中心廣場、地標性建築、著名自然景點等根據現場特點進行大型狂草書寫創作,展示中國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我愛北外灘」徐慶華巨幅書法現場創作活動即為此系列活動的一部分。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共虹口區委宣傳部、中共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宣傳部、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指導,北外灘開發辦、虹口區檔案局、北外灘街道黨工委、虹口區文聯、上海名家藝術研究協會主辦,上海金港北外灘置業有限公司、虹口區書法家協會、虹口區美術家協會、上海微妙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書法》雜誌提供學術支持。
作者:單穎文
攝影:葉辰亮
編輯:周俊超
責任編輯:王蔚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