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激勵了無數人,但作者路遙的故事,卻少有人知曉

2020-12-24 紅衣記史官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近代文壇的裡程碑之作,不僅獲得茅盾文學獎,還激勵了無數的人,教育部更是將其列入閱讀書目,高考曾多次以此為題。

馬雲曾說,他高考落榜時,在火車站買了此書,讀後備受鼓勵,再戰高考

潘石屹說,自己一口氣將此書連讀7遍。

2015年,《平凡的世界》更是被搬上了熒幕,被翻拍成電視劇。此劇引起了觀看熱潮,讓很多沒有讀過此書的人也知道了《平凡的世界》。

雖然《平凡的世界》廣為人知,但是作者路遙和他的生平經歷卻鮮有人知。

1956年,在貧困的重壓之下,父親把年僅7歲的王衛國過繼給了自己遠在延川縣的親哥哥。

7歲的王衛國,跟著父親走了100多公裡的路。這一路,父親只說去大伯家玩幾天,並沒有說明真相。

幾天後,父親騙衛國說:我去趕集,下午帶你回家

衛國雖然年少,但是生性敏感,看出了父親想要悄悄回家。於是抄近道來到村口,藏在一棵大樹後面,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

多年以後,衛國給自己起了一個筆名:路遙

路遙大伯家的條件也不好,但還是讓路遙上了小學。但是隨著家境越來越差,伯父伯母反對路遙去上初中。

路遙與家人達成協議:可以不讀書,但是要去參加入學考試

路遙最終從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了當地最好的學校:延川中學

為了能上學,路遙逃到了縣城。家裡沒辦法,只能每個月給他25斤糧食,但是這些糧食還遠遠不夠。

沒糧食時,路遙就在地裡找野菜、靠同學接濟,憑著一股子韌勁,路遙把初中上了下來。

1969年,升學無望的路遙被趕回老家務農,還當了一段時間的小學老師。

1970年,路遙將得到的招工名額讓給了女友,結果女友卻因路遙的"農民身份"而與其斷交。此事對路遙影響終身。

同年,路遙的處女作《車過南京橋》發表,筆名正是"路遙"。

隨著不斷發表作品,路遙在延川縣開始變得小有名氣。

1972年,路遙被調到延川縣文藝宣傳隊當創作員。次年,路遙以學員的身份被推薦到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

大學期間,路遙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對文學創作有了全面的理解。

同年發表了《姐姐》《雪中紅梅》等幾篇出色的短篇小說。

1978年,路遙與北京來的林達結婚。雖然二人的戀愛很美好,但是由於生活習慣和性格上的差異,二人的分歧越來越大,最終形同陌路。

辭世前的3個月,路遙在離婚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夫妻二人最終形同陌路。

為了《平凡的世界》,路遙耗盡了自己一生的心血。6年的時間裡,他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幾乎與世隔絕,不與人交流,每天寫作十幾個小時。

寫完第一部時,只有廣東的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寫完第二部時,他累得吐血、爬不起來。第三部完成時,他的生命也幾乎被消耗殆盡。

4年後的1992年,路遙與世長辭,臨終前喊的,卻是"爸爸最好,媽媽最親"。

本該給他一個溫暖童年的父母,只給了他一個遠去的背影。這樣的傷痛,讓路遙終生都在找尋故土,尋找夢中的那個"家"。

憑藉著質樸的語言和動人的情節,《平凡的世界》被很多人奉為「精神指南」,至今已累計銷量2000萬冊,如今每年以300萬冊的速度遞增加。如果大家還沒有讀過《平凡的世界》,那麼我要推薦大家讀一讀。

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路遙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身處困境中的人仍有啟迪。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本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問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3冊書原價108元,現在僅需79元,也就是一頓午飯錢,便能從路遙筆下的黃圖高原中獲得力量,對人生的困境多一些思考。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最平凡的人,激勵著無數的青年拼搏奮鬥
    也許人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 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有人熱愛有人鄙夷,我的看法是這樣
    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首次出版的時間是1986年,距離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了34年,路遙也已經離開人世28年了。 但是《平凡的世界》,與作者路遙的名字一起,至今依然不斷有人在閱讀,在討論。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路遙,這位偉大的作家,即使已經離世,但是卻永遠地活在了我們的心中。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路遙,他永遠地活著。他的《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平凡的世界,無論我們身處什麼地位,這部三部曲對我們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對我們有著很大的啟發作用。
  • 讀完田曉霞的故事,你是否也懂了路遙,懂了《平凡的世界》?
    然而,路遙用這個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即使前面的路很難走,我們也要保持原來的心,發現美,我們要咬牙繼續前進。其實這本書有很多平凡的故事,卻打動著人心,這是我最愛的一條線,我喜歡田曉霞的單純、聰明,以及勇敢,我也羨慕他與孫少平的那種單純卻又美好的愛情。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路遙——《平凡的世界》: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故事
    正是同學少年的豆蔻年月,高考的壓力又不夠急迫,讀小說、看散文的大有人在。正是從同學手裡,我讀到了路遙《平凡的世界》。此刻的我急切地想搜索出當時完整的閱讀感覺,但是,很遺憾,時間把一切揉成了沙子,然後吹掉。但我毫不懷疑它肯定給少年的我帶來的震動。因為我還記得讀到最後一章時我的化學考了38分。因為我還記得「我們親愛的某某某同志」這樣的句式給我的異樣感覺。
  • 大作家路遙以生命為代價,寫成了不朽經典《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當真是嘔血之作,在第二部完稿時,路遙口吐鮮血,醫生曾告誡過他,必須先放棄工作,調養好身體。但在他眼裡,創作比什麼都重要。1988年5月25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終於完稿,他將用了幾年的筆扔出了窗外。點燃了一支煙,沉思了片刻,留下了幸福的眼淚。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路遙巨著《平凡的世界》:帶你解讀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人生!
    而路遙,用敏銳的眼光注意到了這點,取材於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坡一個普通的農村,然後,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中展開整個故事情節。用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了整個中國,整個人類的平凡的世界。小說中對於人物的刻畫極其獨到,注意人物的現實性。
  • 從平凡到不平凡,路遙究竟經歷了什麼?
    ,會議邀請著名作家、柳青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路遙傳》作者、陝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曾與路遙在原陝作協共事七年的美女教授張豔茜做「路遙與《平凡世界》精彩故事分享會。此時,《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廣播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受到熱捧,第三部播出反應更是熱烈,受廣大聽眾要求,該書先後三次播出,直接聽眾達三億人,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的60多部古今中外名著中《平凡的世界》收聽率排名第八,作品獲得廣大讀者極高認可,被文學界評為史書般經典之作,作品獨領中國當代小說之風騷。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如上種種,均說明路遙和《平凡的世界》,面臨著巨大的評價危機。對如上問題產生的原因,數年後路遙有這樣的解釋:除文學形勢的轉變以外,第一部故事尚未有充分的展開,遑論巨大高潮的出現。評論界的保留意見,在預料之中。近兩年之後,三部全部出齊,又過了四年,路遙逝世。
  •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近幾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掀起了又一波收視熱潮和熱議。早在高中時,喜歡看小說的我,就讀過《平凡的世界》,這部巨著不欺世不媚俗,為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立傳,開卷有益,百讀不厭。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很多人知道路遙,是通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它寫出了那個時代各階層人民的追求,痛苦和歡樂。這篇文章會介紹下路遙的一生,那些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路遙往事。也就在這段期間,路遙遇到了林虹,開始了一段戀愛故事。林虹是當時從北京來的知青,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且舉止優雅,能歌善舞,這讓路遙非常心動。這樣的相遇讓路遙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林虹深深的影響了路遙,讓他開始對於城市生活充滿嚮往之情。可是命運再一次沒有眷顧路遙,因為林虹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 豆瓣9分神作:影響千萬人的《平凡的世界》,背後故事卻鮮為人知
    這本書就是《平凡的世界》,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各大高校借閱量最多的圖書之一,無數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作者路遙,更是憑藉這本書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有人曾說,苦難是一個作家最珍貴的禮物,路遙的一生也曾經歷過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煎熬和愁悶,以至於他不惜生命的代價、邊吐血邊寫作,去完成《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小說。
  • 《平凡的世界》:路遙圓不了的美麗謊言
    《平凡的世界》出版在1986 年距今已經超過30年,三十年的時光足以讓人讓很多東西消失,比如當年農村家家必備的紡車,城市盛極一時的蘇聯電影。但《平凡的世界》不僅沒有被時間溶解,反而有種三十年磨一劍的凌厲。那麼,《平凡的世界》厲害硬核在哪,從而扛住了三十年的時間洗禮?
  • 路遙《平凡的世界》都是講窮人的事,為何潘石屹等富豪都喜歡?
    潘石屹是紀錄片《路遙》拍攝的最後一位嘉賓,面對鏡頭,潘石屹如此說道:路遙《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讀的時候都是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給我很多力量,尤其是愛的力量,我感覺路遙就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的知己;他永遠活著,並且活的很健康。對於他來說《平凡的世界》帶給他的還有愛的力量。
  • 平凡的世界講述路遙與養父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路遙的五弟王天笑說:「《人生》裡面高加林的爸爸,《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的爸爸,都是按照我們的父親創作的。」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為何刊於《黃河》?
    此時,面對《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無法發表」,自然會對剛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出路感到擔憂,路遙頓時感受到了雙重壓力,並陷入了極端的困境之中。《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有心栽花花不開」,卻使《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扇大門,就是《黃河》為路遙開啟的。開門的人,就是時任《黃河》的主編周山湖。  周山湖,我國較早的科幻作家和電視劇作家,筆名珊泉。湖北羅田人。1947年出生,1969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
  • 《平凡的世界》幕後推手:公交上偶遇路遙,錄成廣播影響3億人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終於出版,但隨後文學界對它的評價都不好。1986年冬天,路遙和同事白描一同帶稿子進京,參加作品研討會。研討會上,大多數評論家都對這部作品表示失望,認為是一部失敗的作品。甚至有人認為,相比於中篇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是一個倒退。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除文學功底外,還有一能力無人比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除文學功底外,還有一能力無人比我國文學史上有影響力的小說很多,但真正能起到共鳴,影響幾代人的小說卻很少,不過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這本書描寫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社會生活,感受平凡的人在社會變革中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