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有人熱愛有人鄙夷,我的看法是這樣

2020-12-02 騰訊網

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首次出版的時間是1986年,距離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了34年,路遙也已經離開人世28年了。

但是《平凡的世界》,與作者路遙的名字一起,至今依然不斷有人在閱讀,在討論。

這部《平凡的世界》和路遙一樣,也依然呈現著兩極分化的口碑,有人熱愛有人鄙夷,有人讚頌有人批判,在網絡上,在現實中,在讀者群的爭議討論中。

我首次讀《平凡的世界》,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記得當時我從好友霞那裡借到了這套書,好友對這套書極其推崇,說你快讀讀吧,太感人了,我都看哭了好幾次。

我回到家,立即讀起來,而且很快就被書中的人物和情節吸引了,首先出場的人物就是主角孫少平,他的自尊敏感、他的上進與思考,馬上就黏住了我的目光。

我廢寢忘食,徹夜不眠地讀起來。

當我讀到田曉霞意外死亡,孫少平傷心不已的章節時,我忍不住流下了淚水。

田曉霞的死,可以說是所有讀者的痛。據說路遙寫死了田曉霞以後,也是伏案大哭了一場。

記得當時,我讀完《平凡的世界》以後,就給好友霞寫信,討論這部書的情節,探討路遙為什麼把田曉霞寫死。

霞說,曉霞的死太殘酷了,如果沒有這個意外該多好呀!

美麗可愛大方活潑的田曉霞誰不愛呢?她可以說是《平凡的世界》中最完美無瑕的女性形象,相信也是許多男性讀者的夢中情人。然而,我的思考卻是,路遙之所以把田曉霞寫死,正是因為田曉霞的完美。

是的,曉霞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帶有一絲世俗之氣。這樣的女孩,那樣的家世出身,如果真的和平民打工少年孫少平走到了一起,對於世俗觀念來說,無異於一場地震,也絕對不是那個年代現實生活中會真實出現的場景。

如果曉霞沒死,依照她的思想情感,是一定會和孫少平在一起的。然而,如果真是這樣,《平凡的世界》就不是現實主義小說,而是一部通俗愛情故事了。

所以,作者路遙塑造了這個完美的理想女性形象,卻又必須親手把她寫死,只因為她的完美和不現實。

《平凡的世界》中所表現的風土人情與社會現實,那個年代的飢餓與貧困,八十年代的各種文化思想浪潮,已經離今天的年輕人很遠很遠了。也因此,有些年輕人在翻了幾頁小說以後,就大搖其頭,說這部小說不就是窮diao絲與白富美的俗套愛情故事嗎,作者的小說語言也不好,不明白這部作品為什麼會獲得茅盾文學獎,為什麼會這麼出名。

誠然,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平凡的世界》,作品中的確存在一些局限性,然而瑕不掩瑜,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它的確配得上,說它是一部文學名著,也不為過。

有的人,拿路遙和託爾斯泰比,拿《平凡的世界》和《戰爭與和平》比,確實,路遙的小說離託爾斯泰的名著還差不少的距離,但是,放眼世界文學圈,能與託翁比肩的又能有幾人?

路遙用十年的辛苦與心血,用他對文學的瘋狂與執著,拼盡生命為讀者奉獻了這樣一曲生命之歌,一部閃耀著理想和現實光芒的小說,已經足夠了。

有多少出身貧窮出身農村的青年人,有多少遇到困難挫折的困頓卑微的你我他,曾經受到《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少安的奮鬥激勵,從而沒有消沉頹廢下去,而是不斷努力奮勇向前,追求到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呢!

追求卓越的人在追夢的路上不斷地體驗著輝煌,而甘於平凡的大多數,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中鑄造踏實的人生。

而在某個黯淡的夜晚,某段失意的時間裡,《平凡的世界》,如一團火,一束光,曾經(或正在)撫慰著你的心田,閃耀在你前行的路上。

因為你的分享、點讚、在看

我的生活更美好了呢:)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激勵了無數人,但作者路遙的故事,卻少有人知曉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近代文壇的裡程碑之作,不僅獲得茅盾文學獎,還激勵了無數的人,教育部更是將其列入閱讀書目,高考曾多次以此為題。馬雲曾說,他高考落榜時,在火車站買了此書,讀後備受鼓勵,再戰高考。2015年,《平凡的世界》更是被搬上了熒幕,被翻拍成電視劇。此劇引起了觀看熱潮,讓很多沒有讀過此書的人也知道了《平凡的世界》。雖然《平凡的世界》廣為人知,但是作者路遙和他的生平經歷卻鮮有人知。
  • 《平凡的世界》:路遙把秀蓮寫死另有深意?讀者:這不是敗筆?
    說到《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作者路遙憑藉著這部小說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而這部小說也被評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當然從這一評價我們就能夠看出這部小說的影響力。作者路遙在寫這部小說的過程中也有許多靈感湧現的地方,當然這些地方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書中作者路遙將賀秀蓮這個人物寫死。在我們讀者看來,這可能是作者路遙的一大敗筆。
  • 路遙巨著《平凡的世界》:帶你解讀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人生!
    而路遙,用敏銳的眼光注意到了這點,取材於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坡一個普通的農村,然後,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中展開整個故事情節。用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了整個中國,整個人類的平凡的世界。小說中對於人物的刻畫極其獨到,注意人物的現實性。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路遙——《平凡的世界》: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故事
    正是從同學手裡,我讀到了路遙《平凡的世界》。此刻的我急切地想搜索出當時完整的閱讀感覺,但是,很遺憾,時間把一切揉成了沙子,然後吹掉。但我毫不懷疑它肯定給少年的我帶來的震動。因為我還記得讀到最後一章時我的化學考了38分。因為我還記得「我們親愛的某某某同志」這樣的句式給我的異樣感覺。因為我還記得某一天我坐在教室左側翻書的情形。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路遙,他永遠地活著。他的《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平凡的世界,無論我們身處什麼地位,這部三部曲對我們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對我們有著很大的啟發作用。我們處在平凡的世界,只要我們不甘於貧窮落後,我們有夢想,敢於為了自己的人生拼搏,即使我們不會成名,但是在我們平凡的世界裡,我們依然可以不平凡。
  • 《平凡的世界》:路遙為它付出過什麼
    「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理想與現實竟有著這樣驚人的距離,人生的旅程竟是這樣的艱辛」等話題被頻繁提及,激發年輕人在「祖國命運和人類前途」的意義上思考人生選擇。兩年後,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人生》上映,使得作品的影響持續發酵,也深刻地改變了作家路遙的命運:小說《人生》發表之後,無數的信件從全國四面八方蜂擁而來,來信的內容五花八門。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雖然路遙從村裡考到了中專學校,但是那屆大專院校招生卻延期了,與此同時,路遙只能回到大伯這裡,開始在地裡幹活。這樣的生活雖然艱苦,但我認為也為他之後的創作提供了很多靈感。編輯工作讓路遙更進一步了解了小說的創作,以及文學工作者背後的日常。他白天工作,晚上依然會熬夜讀書或者寫作,他的堅持和熱愛為他在未來創作《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打下了基礎。
  • 讀完田曉霞的故事,你是否也懂了路遙,懂了《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僅僅五個字就足以表達所有的想法——平凡。的確,這本書在武俠小說中沒有血腥的江湖,在武俠小說中激情的夢,也沒有言情小說中感人的愛情。然而,路遙先生用最樸實的語言書寫了一個時代的篇章。書中的人物也是平凡而聰明的,比如田曉霞。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6年寫的小說,主角卻是孫玉厚的兒子!
    壯年身患重病,用時13年寫的著作《平凡的世界》影響了數萬中國人。43歲,「四十不惑」的壯年,對男人來說是多好的年齡,路遙這時候文學之路也走到了最輝煌的時刻。但他卻因為身患重病離開了人世。1975年路遙開始創作《平凡的世界》,直到1988年5月25日才完稿,就算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用13年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原型是路遙初戀嗎?如果是,為何這樣安排
    路遙也不例外,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入到作品中,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為了能更好的體現內容的真實性,不惜耗費精力去體驗苦累的生活。真實往往最能打動人心。《平凡的世界》中,當孫少平和田曉霞純真浪漫的愛情,隨著田曉霞的犧牲而畫上悽美的句號時,無數讀者都為之動容。
  • 《平凡的世界》:換一個角度,其實路遙一生是幸運的,並非苦難的
    他為了寫就《平凡的世界》,長期在條件艱苦的煤礦沒日沒夜的創作,缺衣少食。這樣拼命寫作,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路遙因為積勞成疾,最終因為肝硬化,腹水引起的肝功能衰竭,致使他在作家最黃金的年齡:42歲,就離開了這個他最愛的世界。
  • 路遙《平凡的世界》被批評「不配成為經典」,反過來遭茅盾獎打臉
    ——《平凡的世界》去年,央視有一臺節目叫《故事裡的中國》,重溫了《平凡的世界》,節目的主持人是董卿,而這也讓我們更加懷念那個為《平凡的世界》而死去的路遙!路遙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而他最珍視的《平凡的世界》,更是他以生命為代價創作出來的作品。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為何刊於《黃河》?
    但是,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這個日子我卻一直沒能忘記——我正是在這一天最後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  按理說,能大功告成這樣一部百萬字三部曲的長篇巨著,應該是一件值得大喜大慶的高興事兒。然而,路遙此時此刻的心情卻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歷經兩年準備,歷經五年創作的長篇小說終於殺青。而憂的呢,卻是面臨這部長篇巨著的發表難題。
  • 《平凡的世界》幕後推手:公交上偶遇路遙,錄成廣播影響3億人
    於是,兩盆冷水澆下來,讓自信滿滿的路遙產生了深深懷疑:是自己的創作出了問題,還是文壇風向出了問題?在深入思考後,路遙還是堅持自己的寫法,他對扶持過自己的編輯董墨說:生活和題材決定了我的表現手法,我不能拿這樣規模的作品和作品表現的生活去做新潮文學和手法的試驗品。那是不負責任的冒險。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除文學功底外,還有一能力無人比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除文學功底外,還有一能力無人比我國文學史上有影響力的小說很多,但真正能起到共鳴,影響幾代人的小說卻很少,不過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這本書描寫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社會生活,感受平凡的人在社會變革中的喜怒哀樂。
  • 《平凡的世界》:路遙圓不了的美麗謊言
    《平凡的世界》是陝西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出版不久就獲得茅盾文學獎,前幾年還被改編成電視劇再次火了一把。
  • 路遙《平凡的世界》原本不叫這個名字?讀者:3個書名還是這個好
    不管你是不是愛看當代小說,也一定都聽過這句話:「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路遙這部小說確實也帶給許多平凡的人以鼓勵,讓更多平凡的人覺得寫的就是他們。這個看似普通的書名,其實在讀者看來有一種能量。那麼這個書名是路遙起的嗎?經過翻閱和查閱多方資料,可以確切地得出一個結論:不是路遙寫的。在確定書名之前,路遙起過兩個書名。
  •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
    平凡世界路遙:只有自己真誠待人,別人才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近幾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掀起了又一波收視熱潮和熱議。早在高中時,喜歡看小說的我,就讀過《平凡的世界》,這部巨著不欺世不媚俗,為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立傳,開卷有益,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