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西安古西樓的《平凡的世界》系列解說。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展現新中國文學發展水平,8家出版機構聯合推出「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其中《平凡的世界》不負眾望,載入典藏之冊。不管你是不是愛看當代小說,也一定都聽過這句話:「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路遙這部小說確實也帶給許多平凡的人以鼓勵,讓更多平凡的人覺得寫的就是他們。
這個看似普通的書名,其實在讀者看來有一種能量。那麼這個書名是路遙起的嗎?經過翻閱和查閱多方資料,可以確切地得出一個結論:不是路遙寫的。在確定書名之前,路遙起過兩個書名。
第一個名字有關孫家四個孩子人生道路
路遙的弟弟也是好友王天樂,曾在採訪信件《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中說到:「《平凡的世界》開始就叫《黃土》、《黑金》、《大城市》。後來的書名是作家和谷還是詩人子頁改的我已記不清了。」
原來路遙起的第一版名字是《黃土》、《黑金》、《大城市》,三個名字對應《平凡的世界》三部曲,這頗有一些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的意味。我們都知道孫少平在學生時代接觸過前蘇聯文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裡說孫少平對這本書非常痴迷,我們可以想像到路遙本人其實也接觸過前蘇聯的文學薰陶。
其實細想這三個名字,《黃土》正好是第一部介紹雙水村的,也代表了孫家四個孩子中大姐孫蘭花和孫少安留在了「黃土時代」。《黑金》不言而喻,是給孫少平安排的,也代表了農村孩子從駐守農村土地,走向了「城中村」和工業化的「黑金時代」。而《大城市》則是孫家小女兒孫蘭香的人生道路,孫蘭香是家裡唯一去到省會城市西安上大學的孩子,她步入了哥哥姐姐們未能走出來的大城市,也代表了家中希望的延續。
你認為路遙為什麼不堅持用這個書名呢?我說說個人看法:從「黃土時代」到「黑金時代」再「大城市新時代」,其實直接反映了小說的三個時間節點,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一部講了什麼,交代的太清楚,反而沒有《平凡的世界》那樣有好奇心,想讓人看看究竟作者有沒有寫出讀者們的平凡世界。你認為呢?
第二個名字類似「平凡的世界」
陝西作家網於2016年12月9日發表的文章:和谷寫的《讀厚夫<路遙傳>》,其中有一節文字這樣說:「寫到《平凡的世界》的書名,可能也徵詢過別的朋友的意見,但我明白,有一次去路遙家,一起說到他的新作《普通人的道路》的書名,拿不定主意。」
《普通人的道路》是現在新聞資料能查詢到的第二個書名,你認為這個名字如何呢?
雖然比起第一個名字委婉了不少,但是還是有些不夠有力量,如果是你,你會想買這本書嗎?自認為很多讀者會因為不願承認自己是普通人,可能會錯過了這本書。
《平凡的世界》不是路遙起的,那是誰起的?
還是在陝西作家網看到的文章,還是和谷寫的:「當時我手頭正在讀秘魯作家西羅阿萊格裡的《廣漠的世界》,建議他改為《平凡的世界》,他說好。」
而路遙的弟弟王天樂也在《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一文中再次證實了和谷所言:「後來的書名是作家和谷還是詩人子頁改的,我已經記不清了,但肯定是他倆其中的一個給改的。」
你覺得《平凡的世界》這一名字怎麼樣呢?
不是普通,不是普通人,而是平凡,而是平凡的世界。我們很難承認自己是個完完全全的普通人,說自己其實是個很普通的人,往往帶著一點點自嘲和無奈之感。但我們卻很容易接受自己其實是個平凡的人,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過著平凡的一生。也許這就是語言的藝術,換一種文字表達,給讀者的感受卻相差兩極。
不知道你覺得《平凡的世界》這一書名如何?不知道你會更喜歡哪個名字?歡迎評論裡一起說說你的看法!
《平凡的世界》裡有說不完的故事,每個人物似乎也有挖掘不完的精彩點,後續文章我們繼續討論!
關注西安古西樓,一起解讀更多角度的文學,發現中外古今文化的的新鮮點!
參考書目:《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王天樂;《讀厚夫<路遙傳>》和谷。
往期相似文章:你以為《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原型是路遙嗎?讀者:其實共有3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