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易道展示徹底解決博物館科技館規劃展示館運營維護升級難題!

2021-01-08 中國文旅農觀察

上海易道展示團隊能為「館」賦能的內容有哪些?

1. .展館運營維護代專業管家服務

展館運行後期疑難雜症因多媒體設備具有使用年限,當初布展總包單位多數注意力放在展陳施工階段後續運維幾乎輕視(因為利潤非常低且耗費人力),有些小型本土展覽公司想做又不具備後期綜合維保能力(行業內展館總包公司基本上是多媒體項目對外發包)導致很多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展示內容無法升級導致大多數多媒體展項停擺,無法滿足展示及科普功能。

解決方案:上海易道展示公司後期維保中心可以為館管理方提供全套維保解決方案,可以按照包年方式提供維保服務,本著設備能修就修,最大限度節約成本的原則。

優勢:易道展示維保中心和國內外品牌類電子設備廠家有技術合作關係,熟悉各品牌類電子設備如投影機、鏡頭、液晶顯示器、觸控螢幕、傳感器、音頻系統、伺服器、機房設備、LED屏、拼接屏、感應器、數字沙盤、中控系統等。

具體服務方式:按照展館面積、展館設備品牌和使用係數提供詳細套餐服務,具體詳情可聯繫易道展示公司。

2. 展館文化內容傳播代創作服務

展館的目的是為更多人提供內容傳播度,單一的線下展示功能無法滿足新時代傳播的要求,對於大多數展館缺乏專業歷史文化、新聞傳播、網際網路技術等專業人員的背景下,易道展示提供全套新媒體傳播代管服務。

解決方案:易道展示團隊為展館量身定製傳播計劃,將展館內容故事點進行趣味化創意,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手段有效傳播至國內外用戶端。

▲如博物館類,將博物館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文物結合地方文化有機結合,按照年齡層次、教育層次、職業屬性等定製音頻、視頻、圖文等內容傳播至國內外近百個媒體平臺,易道展示同國內外23家頂級網際網路媒體平臺(用戶量累計約9億用戶群體)擁有內容聯盟合作關係,為優質內容引流裂變傳播。

▲科普類展館和黨建館(社會治理館)、文旅體驗館、城市展示館等傳播內容以受眾群體不同,量身定製,利用AI技術精準傳播。

具體服務方式:根據館方宣傳傳播需求、內容特性、媒體頻道選擇、傳播頻率等進行量身定製,具體詳情可聯繫上海易道展示公司。

3. 展館展示升級提升服務

展館內各種平面展示、雕塑場景展示、多媒體影片或二維數字內容展示因社會發展、展陳布置時間較久等原因導致陳舊或不符合當前展示發展主題,需要部分展區改造升級等。

解決方案:易道展示提供平面展示升級改造設計和製作、雕塑場景更新設計和製作、多媒體內容更新設計和製作、展區智能化智慧管理升級和實施等。

具體服務方式:根據館內老化情形和館方需求清單,給出建議並進行量身定製服務。具體詳情可聯繫上海易道展示公司。

4.展館文創產品代研發和銷售服務

不同類展館如地方博物館、科普館、企業主題館、文旅景區對文創產品的需求非常大,既能提升展館內在文化,提高傳播力度,為文旅融合增加產品內容度。

解決方案:易道展示團隊旗下文創中心擁有諸多曾為國際奢侈品牌服務的資深創意設計師、擅長文創產品創作,把握市場用戶心裡需求,對歷史特性、文化屬性、時尚美感、實用功能等擁有專業技能。打造潮牌時尚文化創意產品,同時在館內、城市商業中心、國內外電商平臺進行銷售,為館方增加文創收入。

具體服務方式:根據城市歷史文化屬性、館內文物特性進行量身定製,具體詳情可聯繫易道展示公司。

5.展館精品文物巡展交流服務

中國各地博物館擁有諸多優質展品大多數是在博物館展廳或庫房睡眠,國家提倡「文化自信、文化復興」鼓勵更多博物館通過線下巡展方式向社會展示和宣傳悠久的歷史文化,但因為大多數館方尚缺文化巡展的經驗,導致館藏文化交流仍處在人員交流層面。

解決方案:易道展示巡展中心與國際知名博物館、藝術文化中心、國外文化職能部門有較多聯繫,可以為中國文物及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同時也將不同類型博物館館藏文化在國內進行交流巡展,傳播地方歷史文化,助力文化與旅遊的大融合傳播。在巡展過程中易道展示將根據館內容的進行創意展示沉浸式體驗創作,為館方增加收入。

具體服務方式:根據館內精品文物及歷史文化,進行國內和國際城市量身定製服務。詳情可聯繫易道展示公司。

6. 可根據館方管理需求,建立整套AI人工智慧監管系統

(1)對展館展項設備及軟體運行健康狀況

解決方案:為展區多媒體展項建檔,對符合併入AI管理系統條件的展項植入晶片和軟體,導入大數據監控系統,對硬體及軟體運行健康狀況進行監控。

(2)對展館展區人流熱點區域進行大數據分析

解決方案:根據AI監控系統計算後得出的展館人流熱點圖,對公眾興趣度高的內容進行多渠道傳播升級,對觀展群體冷淡區域進行內容提升和知識點、趣味點細挖。

(3)對展館文物及設備安防運行狀態進行監測

解決方案:針對展館文物原有安保設備併入AI智能管理系統,提升安保係數,同時對館內溫溼度、氧氣含量進行監測,根據實時狀況進行調節。

(4)對展館內館藏文物進行歸納和數據分析整理並賦予新的文化傳播力

解決方案:對展館庫藏文物建資料庫,並導入AI智能管理系統,傳送至網絡傳播渠道進行文化傳播,提升社會文化服務職能。

(5)對展館講解內容進行深度提煉和富有深度化的人工智慧講解和導覽

解決方案: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將展館內容建立信息資料庫,利用人工智慧講解(線上和線下),配合文字和圖像、聲音等輔助手段。

優點:

AI人工智慧技術能及時更新展館展示內容、管理信息、文化傳播等信息,節省人工成本的同時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今天順利封頂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封頂現場圖(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提供)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建設的重大文化項目。項目選址浦東聯洋社區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佔地面積4.6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1.3萬平方米,擁有地上建築6層,地下2層。
  • 上海科技館和自博館開啟三晚「博物館奇妙夜」
    圖說:自然博物館資料圖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實習生 華天擇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在首個「上海夜生活節」期間,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將舉辦「博物館奇妙夜」活動——6月6日將延長開放至21:00,20:00停止入場,夜場門票6.6折,17:00起售
  • 上海科技館推「微服務」應對大客流
    上海昨日發布颱風後首個高溫黃色預警,而暑期公眾對於上海科技館的熱情也在持續「升溫」。據館方的最新統計數據,自6月30日客流量發生井噴式上升至今,位於浦東的上海科技館共接待遊客36.6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2.5%,其中團隊遊客7.8萬人次,散客28.8萬人次。
  • 世界十大科技館排行榜!香港科學館,天津科學技術館上榜!
    2.安大略科學中心如果你想體驗最新潮的科學技術,了解最新的科學原理,來位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科學中心準沒錯,一切最新的科學技術在這裡都會被展示,自從1969年開業以來,每年世界各地無數的科技愛好者都為它前來,一睹科技的風採。3.英國科學博物館始建於1857年,這裡坐落於英國倫敦,不僅是世界十大科技館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博物館哦!
  • 上海天文館選址滴水湖畔 全球徵集展示方案
    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首個天文館將落戶臨港新城,市民今後可在東海邊觀賞魅力星空。據了解,目前天文館在全球範圍徵集展示方案。   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籌建組已經完成了天文館項目的初步內容方案,並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面向各大設計單位徵集展示方案。
  • 上海科技館迎19歲生日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
    2020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當天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天文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早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規劃和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就已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
  • 參觀 上海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由天地館、生物館、智慧館、創造館和未來館組成,幾乎可以容納現代科技的任何展示,體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21世紀的科技-流水平,是具有國際-流水準的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外形獨特, 由碩大球體和4層的框架結構組成,整展館以轉臺的弧形平面,螺旋上升立體,將立體覆蓋在一片由西向東緩緩升起的1萬平方米的巨型翼狀屋頂下, 正好與科技館的展示功能渾然一-體, 相映生輝。
  • 汕頭籌建潮汕華僑歷史博物館和非遺展示館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日前,汕頭市政府發布公告稱,為更好地展示和弘揚潮汕歷史文化、潮汕華僑文化,以及展示和弘揚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徵集潮汕歷史文化、華僑歷史文物史料和非遺藏品。
  • 讓人期待的重量級科技館新館,上海天文館,坐標臨港新區滴水湖
    整座新天文館,建築面積達到近3.8萬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場館,將成為全世界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其中配屬的天文設備和展示內容,也將會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平。這座上海天文館,位於滴水湖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滴水湖北側。非常夢幻科技的上海天文館建築已經矗立在那裡,觀感非常地驚豔,如此特別的建築讓人一見難忘。
  • 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9月12日至9月18日門票半價!網上預約購票...
    上海科技館(021)68622000轉6888、68542000上海自然博物館(021)62620280溫馨提醒1、疫情期間,兩館客流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5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
  • 展示生之快慰和死之平靜,老上海自然博物館小史
    這裡,老一輩上海自博館人,無論專家或美工,為上海,為自然世界,精心、盡情地編織了一個最美、最無暇的進化童話。上海自然博物館於1985年編制的一份概況手冊中,有一張如今已不復可得的建築物全景圖。也就這一年,上海自然博物館由文化局轉轄上海市科委,1962年9月,猶如水到渠成、眾神歸位一般,自博館的專業研究者逐年遞增,1962年與馬積蕃同時進館的就有6位大學生,不僅專業對口且門類各有不同。
  • 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0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提案,與紅色博物館、展示館有關。「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問題。」5月20日,吉平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 航拍上海天文館新館!就在滴水湖畔,即將落成的重量級科技館
    室內外空間都很大,是上海不太知名的地標性建築。具有天體結構的建築體現了「天體」和「軌道運動」的概念。從建築的形狀上,大家一眼就會認出這是一個天文館。天文館外是一個名為「星之地」的公園。目前,園區輪廓十分清晰。上海天文館新館是上海科技館的一個分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天文館構成上海「三館合一」的科技館集群。
  • 規划進社區,攜手繪藍圖,武漢規劃展示館走進黃金口岸社區
    為給市民搭建了解和參與城市規劃的橋梁,面對面講解武漢城市建設的歷史和藍圖,讓更多的群眾參與規劃,支持規劃、監督規劃,共建美好家園。11月6日下午,武漢規劃展示館攜手黃金口岸社區開展「規划進社區 攜手繪藍圖」活動。
  • 來日到滴水湖畔看星星 上海天文館建設啟動選址臨港新城
    昨天,記者從上海科技館獲悉,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項目獲得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立項批覆,標誌著經過兩年多籌備的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項目選址臨港新城,毗鄰地鐵16號線滴水湖站,佔地面積5.8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
  •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展示工程初步設計匯報會召開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展示工程初步設計匯報會召開 2020-12-18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示」上海博物館東館新進展!地上鋼結構完成首吊
    上海建工機施集團說,6月18日上午,一根高10.5米,重8.6噸的勁性柱隨著塔吊緩緩升起,穩固安裝在預定位置。該節勁性柱的成功安裝標誌著上海博物館東館地上鋼結構部分正式啟動。建成後,上博東館將是一座立足未來的新型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 展示展覽如何更炫酷更吸睛?刷過這些美圖你就知道!
    強力巨彩室內P2及以下產品,除了滿足展示展覽高解析度顯示需求外,還可實現高刷、超刷畫面,低亮度不失灰度,畫質細膩穩定,拍照沒有水波紋,為各大展示展覽帶來更震撼的視覺效果。   開展館,做展廳,在展示展覽方面,LED顯示早已成為非常適配且被倚重的顯示產品。
  • 世界首個主題制自然博物館亮相上海 講述地球演化上下5億年
    新華網上海4月17日電(記者王琳琳)17日,主題制自然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進入開館「24小時倒計時」。歷經十年精心籌備,上海自博館以一身綠色鸚鵡螺造型正式亮相。21世紀,人類到底需要怎樣的自然博物館?煥然一新的上海自然博物館給出了「參考答案」。
  • 恐龍季 一批恐龍研究大佬們在上海自博館「擺攤」
    炎炎夏日,一批恐龍研究大佬們正在上海自博館「擺攤」,接待對恐龍有興趣的觀眾現場溝通交流,許多大小朋友紛紛向專家拋出心中關於恐龍等古生物的疑問。  7月14-15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攜手國內七大知名科學場館的古生物學者在自博館展區內「搭臺唱戲」,與遊客們交流化石挖掘故事、古生物研究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