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裡,蹲鋒?臥筆?那些斷章取義、望文生義的解釋都是坑

2020-12-05 藝素簡

這些是《玉堂禁經》核心的內容,是重要的部分,就逐字逐句的解釋分析。

「夫用筆之為體,不可專執;用筆之勢,不可一概」。

譯:書法用筆的規矩,不能固執;用筆的式樣,也不可以千篇一律。

泥古是師古的一個最大的問題,要麼不入古,要麼出不來。能師古而出,才是正道。所以才說「書法」要有變通,不可專執,不可千篇一律。

「雖心法古,而制在當時,遲速之態,資於合宜」。

譯:雖然核心是師法古人,但形質還是存在時代的差異,快慢的勢態,運用要合適、恰當。

制,是形質,像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都是因時而出。不同的環境,不同應用目的,選用形質也不一樣。民國以前,書法是實用的技能。到今天別說軟筆,硬筆也快要用不到了。今天的書法自然也不會以使用為目的。這也可能是當今小楷能寫好的人少的一個原因。

「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

譯:差不多的筆法,點畫中有八體,全部在「永」字裡。

這裡的八體,並不是八種筆畫。曾經有人疑問,「永」字八法裡為什麼沒有橫折的筆畫?說起來橫折是一個複合筆畫,只是「勒」法與「弩」法組合生成筆畫,並非沒有。

同豎鉤一樣,用「弩」法與「趯」法組合運用就能產生,況且,八法是說運筆法,並非筆畫的形態,所以不用單列出來。

「側不得平其筆」,

譯:側不得使筆平淡無奇,

側,向旁邊歪。平,在此是平平的意思。

點這種筆畫的寫法,一定要使它往旁邊歪下去。要有大石墜落,出其不意的感覺。王羲之的《說點章》也說了,點要像磊磊墜石掉落在大路上,這種突兀,奇險才是「側」法。至於像蹲鴟、蝌蚪、瓜瓣、慄子……則是說的各種形態。

「勒不得臥其筆」,

譯:勒不得使筆鬆懈,

勒,是勒緊。臥,很有意思。很多人看見臥字就覺得是臥倒,那臥筆,想當然地就是讓筆倒下,側鋒的意思。在這句裡,當然也就是不能側鋒的意思了。

這種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的解釋,讓「勒」給「臥」斷了聯繫,成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意思。他們不知道「臥」還有「睡、停息、伏藏」的意思。

在這裡,橫畫書寫時不能讓筆停息、懈怠,要勒得上勁,這才是勒的真正意義。

「弩不得直,直則無力」,

譯:弩不得直過,直過就使筆畫無力,

弩,是一種十字弓,比普通的弓力量大的多,有力,射程也就遠,殺傷力也大。外形上沒有同豎畫相近似。倒是弩臂是直的,那直了怎會無力呢?

這裡的「直」還是「直過」的意思。像發射弩箭一樣,不能速而直過,直過筆畫就會浮而無力(可參考前兩天對直過的解析)。

「趯須(足存)其鋒,得勢而出」,

譯:趯必須墩筆蓄勢,得勢以後再發筆,

趯,躍起。這個「(足存)」字,讀作:cún,它是蹲這個字在讀作cún時的異體字。它不是下蹲的意思,從此產生的所謂「蹲鋒」也是不對的,最起碼在這一句裡是錯誤的。

這個字的意思是腿從高處突然落地時對腿的衝擊。《說文解字》解釋為「摐」。在山東方言裡,這個動作就被叫做「摐腿」了。而「摐」的解釋,是用木棒撞擊,很顯然這是一個墩筆的動作。

那麼這個豎勾的寫法就有了:豎畫行筆到合適的位置,緩提筆鋒前行,到筆尖就要離開紙面時,向左上45方向墩筆,得勢隨即出鋒。

「策須背筆,仰而策之」,

譯:策必須背向自己行筆,向上揚鞭策馬的樣子,

作者真是有心,用了「策」這個字。策是一種馬鞭,杆長,頭上有刺。

不知道你們看沒看見過用這種長鞭趕馬的,並不是拿短鞭子向下打。而是先揚起鞭子,役畜也是通人性的,一揚鞭子,它就知道加快前進。所以有個詞叫「揚」鞭策馬,來形容這個過程。

「掠須筆鋒,左出而利」,

譯:掠必須有鋒,向左下爽利出鋒,

掠,砍伐。這一筆絕對的中鋒正鋒用筆,不存在偏鋒書寫的可能。要像利刃一樣爽利地劃破。用筆全用骨力,行筆要漸行漸提,直到筆鋒離開紙面。

「啄須臥筆疾罨」,

譯:啄必須先伏筆再迅速捕捉,

啄,禽類啄食的動作。罨,是一種捕鳥的工具,這裡是用罨捕捉。

這裡的臥跟上邊那個意思差不多,是伏藏。先要臥好,然後如脫兔般出筆,像捕鳥一樣扣下來。

「磔須(走厲lì)筆,戰行右出」。

譯:磔必須像人走開那樣行筆,戰行從右下出鋒。

磔,分裂之意。橫豎和捺都是順手筆畫,很容易寫快。寫快不是壞事,但不能因為快而產生油滑的狀態,速而能澀是最好的。

(走厲lì)是的簡化字,現在已經停用了。,是人行走的樣貌

這裡的戰也是很容易誤解的,一般會認為是用戰筆。也就是用顫抖的手來寫,這是不切實際的。戰雖有顫抖之意,不是手抖,而是筆頭抖。想一想你平時推拉笨重的東西,本來沒有用顫抖的手去推拉,還是能感覺到顫抖地讓手臂發麻。

這是物體和地面的阻力是物體運動不均勻,所以就有了抖動現象。書寫也一樣,讓筆和紙自己產生震動力就好了,只是這個力比較小而已,也不可能有多大。這樣,只要稍微用大一點力,不要把紙劃破就行。

「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鍾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墨道最不可遽明,又先達八法之外,更相五勢以備制度。」

譯:八法出現在隸書的初期,後漢的崔瑗親身經歷過鍾繇、王羲之以後,差不多用了萬餘字來傳授他所用的八體。書法之道是最不可能輕而易舉就能明白的,於是又通過在八法之外,再輔助以五勢,用來完備書法的規則。

隸書和楷書出現的年代差得不是太多,那時的隸書和楷書也不是現在看見的樣子。「永」字八法比較齊備的解說了各種該有的筆法。

在這八種筆法之外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的,或者意外的情況,那些都被列出來。

明天接著解讀普通的無勢和手腕下的九種筆法。可以關注@藝素簡 繼續收看。

相關焦點

  • 書法中的「永」字應該這樣寫?這八種筆法,你掌握了幾種?
    墨姐今天就從楷書的練字秘法——「永字八法」,來和大家講講用筆的知識。「永字八法」作為中國傳統的用筆法則,被我們中國古代書法家用來當作練習楷書的運筆技法,能體現出練習者對基本筆畫和基本結構的掌握。永」字是有五筆組成的,即點、橫折鉤、橫撇、短撇和捺。
  • 《說文解字》第348課:都說「亞洲蹲」,「蹲」具體是啥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兩個「足」部漢字:「踼」、「蹲」。注意,第一個字是「踼」,不是「踢」;第二個字「蹲」是現代漢語的常用漢字,收在國家語委1988年發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蹲」,「亞洲蹲」的「蹲」。兩個字的詳情如下:1、踼。
  • 從永字八法有奧秘?為什麼要「提的筆起」?
    我最早接觸到永字八法時,覺得是好事者所為,沒有什麼真實的內涵,不過給各種筆畫起了一些難記而古怪的名稱而已。後來漸漸地看重了永字八法,感到它裡面有些道道。 現在我要說的,與怎樣理解和評價永字八法無關,也不從頭到尾詳解說永字八法。
  • 大部分書法字帖的筆法都是錯的,別被從碑帖臆造出的假筆法坑了
    我們現在學習書法,臨帖用的大多數都是碑版字帖。碑版字帖是在碑刻上拓制下來形成的文字形象,也叫做碑帖。與現在不同的是,古人用來臨摹的碑帖,都有對應的淡墨本,用來獲得原帖的用筆方法。宋朝的黃庭堅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古人作《蘭亭序》、《孔子廟堂碑》,皆作一淡墨本,蓋見古人用筆,回腕餘勢。」但是今天見到的拓帖,幾乎沒有淡墨本出現。那些標註出來的所謂筆法,也不過是根據字形臆造的。
  • 這些對字的解釋都是有待商榷的
    在對某個字的解釋上,很多朋友喜歡從字的表面含義入手。最明顯的就是「武」字,無論是在平常的交際還是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都習慣地把「武」解釋為「止戈為武」,即「武」字的含義其實是蘊含著和平的思想。站在反戰的立場上這樣解釋當然沒有問題,也符合當今世界的主題。但是如果從文字學的角度上來說,「止戈為武」卻並不是「武」的最初含義。將「武」字理解為「止戈為武」實際上是一種庸俗文字學的表現。什麼是庸俗文字學呢,顧名思義,就是指從字的本身入手,而不考慮這個字造字最初的含義。
  • 說文解字丨土的皮,水的骨頭,都是個啥?
    歷史上就有很多關於解字的逸聞趣事,這其中最搞笑的要數「全民男神」蘇東坡揶揄王安石曲解字義的故事了。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北宋時的詩文大家。王安石在當宰相理政之餘對字源學興趣滿滿,逢人便講。但王安石解釋字源只管從字的意義上找點趣談,有時就難免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有一天,蘇東坡問王安石,我的「坡」字怎麼解?王安石說:「坡不就是土之皮嗎?」蘇東坡笑道:「照你這麼說,那滑字就是水的骨頭了?」王安石無言以對。蘇東坡眼珠一轉,又問道:「那你知道『鳩』字為什麼是九隻鳥嗎?」王安石一聽來了精神,趕緊請教。蘇東坡笑道:「《詩經》有言:鳩在桑,其子七兮。七個兒子,加上它們的爹娘,可不是九隻鳥嗎?」
  • 假面騎士:時王中白倉都無法解釋的坑
    假面騎士時王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坑都未被填上,製作人白倉也在推特上表示很多的坑他不知道怎麼填,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白倉也填不上的坑吧1、假面騎士銀河來地球到底是幹什麼的?大多數假面騎士的腰帶都有明確的來源,一部分是祖傳的,一部分是天才發明的,一部分是意外獲得,但是時王腰帶至今還不知道是怎麼來的,有人說是時空管理局製造的,那手錶又是怎麼來的呢?劇中的大多數騎士手錶都是騎士力量凝聚而成,這個明顯不適應時王的。3、莊吾是怎麼變成逢魔時王的?
  • 時尚好聽的男孩起名用字(帶解釋)
    有意義的男寶寶取名用字時尚好聽的男孩起名用字(帶解釋)1、學:學家的意思是指學習或學問,以及通過做學問而形成的學派,或學習的場所學校等。作人名用時,也指學問或學習模仿。3、志:志字的含義主要指決定和意向,以及表示人的意志等。用於人名一般指志向,意志。4、聖:最崇高,有學問的人。聰明,才智勝人。5、鴻:指大雁,因此有志向高遠,理想遠大的寓意;又有泓大的意思,延伸義為學識淵博,有著廣闊的胸襟以及開闊的視野。6、天:天指天空,也指自然界或天然的,以及萬物的主宰。7、恆:恆字的本義主要是指長久或經常。
  • 《三國志戰略版》當鋒摧決戰法厲害嗎 當鋒摧決戰法介紹
    導 讀 三國志戰略版當鋒摧決戰法是遊戲最新出的戰法之一,大部分玩家還不清楚這個戰法厲不厲害,接下來九遊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當鋒摧決戰法解析
  • 三國志戰略版當鋒摧決戰法厲害嗎-當鋒摧決戰法解析
    三國志戰略版當鋒摧決戰法是遊戲最新出的戰法之一,大部分玩家還不清楚這個戰法厲不厲害,那麼三國志戰略版當鋒摧決戰法厲害嗎?相信很多新玩家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就隨爪遊控小編一起來看看三國志戰略版當鋒摧決戰法解析吧。
  • 水滸傳中的綽號你都明白什麼意思嗎?黑旋風不是風,船火不是火
    不同於《三國演義》那麼繁多複雜的人物關係,《水滸傳》中以一百單八將來進行情節的推動,更難的是的,這一百單八將人人都個性鮮明,作者甚至為他們每人都取了一個綽號,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水滸傳》中這些好漢的綽號都是什麼意思嗎?
  • 寶寶起名:意志堅定,剛正不阿的永字名字大全,幸福永遠
    永,本義是水流長,泛指長。兼指時間和空間。父母給寶寶起名用永字就是借指永久,永遠的含義。下面就來跟隨天賜佳名詳細看看帶永字好聽的名字大全吧。
  • 嶓冢山漢水源有個禹跡「天書」,上面八個字實在難認,究竟啥意思
    現如今的許多名詞——「大漢民族」、「漢文化」、「漢學」、「漢語」,都是因有了漢朝才定型的。嶓冢山能夠孕育出流淌在秦嶺南麓的大江,即使在工業化空前的今天,它依然如詩畫般地清澈、安寧、美麗。循著清澈的溪水逆流而上,在絕壁千仞的懸崖半腰,赫然出現一個石牛洞,它也是嶓冢山的景點。
  • 廈門「八市」,傳統的海鮮市場的物價怎麼樣,網友:坑得很
    去廈門,想要感受老廈門生活氣息,八市一定不能錯過。很多人眼中的老廈門,大概都是從開元路、八市這邊開始的吧。關於八市,自《十二道鋒味》在此取景後,網上傳得五花八門。有的說這裡坑,同樣的東西,本地人便宜,外地人貴。有的說這裡好,充滿老廈門的民間煙火,有許多地道傳統風味。
  • 米芾練字——永|漢字故事
    米芾捧著五兩紋銀買的那張紙,左看右看,都覺得不過是一張普通的紙。可他再也不敢輕易下筆,只用沒蘸墨汁的毛筆在桌子上畫來畫去,反覆琢磨著,一連畫了三天,仍然沒在紙上留下一筆。到了第四天,秀才來到米芾家,看到米芾手握毛筆在桌前望著那張白紙發呆,紙上卻一字未寫,便問:「你怎麼一個字都沒寫呀?」
  • 海賊王:那些年路飛蹲過的監獄,路飛:請叫我蹲獄王
    海賊王:那些年路飛蹲過的監獄,路飛:請叫我蹲獄王!大家好,在海賊王中,路飛作為男主角的存在,幾乎劇情的發展是跟著路飛走的,而且路飛還擁有眾多男主角都有的東西——主角光環,有了這個主角光環,隨便主角怎麼浪,都不會死,雖然不會死,但是該受的罪還是要受的,今天盤點一下路飛蹲過的那些監獄,路飛:請叫我蹲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