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 老巴縣》第六集:巴山南風,老巴縣名山打卡之聖燈山

2020-12-24 喜馬拉雅重慶服務商

巴地自古山川形勝,景致數不勝數。要看巴山之奇美,必須得故地重遊。

比如來到巴南,打卡老巴縣的名山。

在老巴縣的名山之中,聖燈山,這處被世人稱讚為「川東小峨眉」的靈山勝地,就像被收藏在巴南的明珠一般,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芒。

聖燈山坐落在重慶主城巴南區聖燈山鎮境內,距重慶市中心解放碑50公裡。在巴南區跳石鎮136.2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孕育著88平方公裡的青翠森林,1900餘畝的水域,青山綠水「獨寵」這一片土壤。

關於聖燈山的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傳說:是因聖燈山地處有名的川東石油溝槽之巔,傳說中的「聖燈」,其實是石油溝天然氣的一種自燃現象,被坊間傳為「聖燈」。

第二種傳說:明代的兩位皇帝有關。相傳明代建文帝避難至巴曾在此結訪廬而居,明正德六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也曾遊歷到此。因為皇帝登過此山,所以叫聖登山。只不過是登山的登,並非燈火的燈。

相比較之下,第一種來源於自然環境現象傳說更值得人信服。所以,清乾隆《巴縣誌》也把聖燈山的燈字,記錄為燈火的燈。

早在1982年,聖燈山就憑藉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重慶市自然保護區。

這裡生態環境優美,旅遊資源富集,文化積澱深厚。有重慶市級森林公園-聖燈山森林公園,千年古剎-雲豁寺等自然風光與人文勝跡。

春日觀百花盛開,夏季林海納涼,金秋登高洗肺,冬季賞雪景銀妝。四季各美其美,皆有可觀可遊。

作為重慶市自然保護區的聖燈山。其奇特、幽美、古老、驚險的自然景觀更是聞名遐邇。山上植物種類繁多,有松科、杉科等120餘種。在成片的亞熱帶原生植被中,有樹齡300—400年的楠木、古松,有珍稀樹種穗花杉,有樹齡500多年的古銀杏等各類名貴古樹。

林中多種野生動物棲息繁衍,有斑鳩、野雞、杜鵑、啄木鳥、豪豬、狐狸、松鼠、山羊、野豬、野兔等等,還有世界上稀有的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獐子。

聖燈山森林公園同時也是市內獨一無二的天然石頭公園。早在清代的乾隆《巴縣誌·卷一》裡就有關於聖燈山山體巖石的記載:「中峰高聳,遙矚重山,有層燈佛江四大巖」。

聖燈山上怪石嶙峋,奇觀各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蛇脫殼」和「鐵門檻」。

在山上棋盤石以北約100米處,有兩巨石棚立,一石覆頂,阻絕了前行的道路。三塊巨石構成了一狹長的洞孔。

洞孔由南而北下斜,長近5米,底成梯道。此處便是「蛇脫殼」也是遊人沿山脊觀景的必經之路。

由蛇脫殼而向北走,高石薄嶺,兩面均為萬丈懸崖,石嶺從中斷開,寬近1米,長1.5米,深2.5米的缺口顯現,往下一看,萬丈深淵,令人頭昏目眩,這就是被稱為萬丈深淵的「鐵門檻」。多少人望而卻步,就此打道回府。跨越它,則真正可以考驗自己的意志和膽識。

除此之外,置身捨身巖、捨命巖、棋盤石、燈盞石、猴頭石、狗鑽洞、鐵門檻等天險奇觀,同樣讓人感受天然之趣,產生奇異遐想。

海拔1064米的聖燈山,四周懸崖峭壁、陡峭險峻,山上怪石林立、千姿百態,在聖燈山上的遊道中有好多地方都是在巨石、絕壁上開鑿出來的道路。經過這些地段,必須手腳並用、身手協調,才能順利上下,上下只此一條路。

無怪乎有人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來聖燈山的人都是天生的勇者。

自然與人文齊聚。藏匿在聖燈山西山古樹林裡的雲豁寺,在靜謐之中傳出的陣陣鐘聲與呢喃的佛語。聖燈山雲豁寺始建於西晉泰始六年。此後,經聲梵唄(fan bai都是四聲),香火興盛不絕。公元1496年,明朝建文帝避難滇蜀時曾駐雲豁寺。明正德六年,武宗朱厚照曾親臨雲豁寺拈香。

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的雲豁寺,依舊顯現昔日輝煌,成為著名的集儒釋道於一體的靈山聖地。

如今,聖燈山早已在巴南區政府的打造下成為重慶主城四季皆宜的旅遊聖地和避暑、休閒、康養、運動為一體的一站式的綜合旅遊接待景區。在巴南區政府的打造下,聖燈山,延續著昨日老巴縣的故事,也必然迎來新時代新巴南的陽光。

相關焦點

  • 《聽見 老巴縣》第三集:消失的老巴縣究竟在哪裡
    每當聽到「巴縣」都會覺得無比親切,甚至還會再加上一個「老」字,稱「老巴縣」。老巴縣一度就是重慶的代名詞。然而,如今的重慶卻再也找不到一個叫老巴縣的地方,這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老地名,到底去哪裡?這其中經過怎樣的沿革流變?
  • 巴南「雙曬」引千萬網友關注 展老巴縣文旅融合新形象
    熊光遠攝人民網重慶8月6日電 8月3日晚,重慶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之巴南專場精彩亮相。巴南區區長何友生帶領廣大網友「雲」上領略巴地古韻、玩轉巴山南風、品味巴人匠心,吸引了1800多萬網友觀看。
  • 擺起龍門陣,邀你《聽見老巴縣》
    擺起龍門陣,邀你《聽見老巴縣》 2020-12-03 17: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重慶珍檔 | 「消失」的老巴縣究竟在哪裡?
    巴縣對於每一個老重慶人來說一定不陌生每當聽到「巴縣」兩個字都會覺得無比親切重慶人甚至還會再加上一個「老」字稱「老巴縣」老巴縣一度就是重慶的代名詞。然而,如今的重慶卻再也找不到一個叫老巴縣的地方,這個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老地名,到底去哪裡?這其中經過怎樣的沿革流變?提到巴縣,就不得不翻開清代巴縣知縣王爾鑑編修的乾隆《巴縣誌》。這部極具權威的重慶地方志書,將清乾隆之前的巴縣建置沿革做比較詳細的梳理。
  • 《聽見 老巴縣》第八期:非泡不可的溫泉之鄉
    在今天的重慶,除了「吃火鍋」「看夜景」「打卡網紅景點」之外,「泡溫泉」也是必不可少的遊玩選項。「山山有溫泉,峽峽有熱水。」重慶擁有世界頂級的溫泉地熱資源。早在1600多年前,南北朝的劉宋景平元年,重慶便有了溫泉的記錄。
  • 《聽見 老巴縣》第十集:魚洞,穿越八百年的記憶
    這一年,趙熙由瀘州經水路去宜昌,順江而下途經巴縣魚洞,看到當時的魚洞江岸風景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心曠神怡,遂提筆寫下七絕《魚洞溪》,為我們展現了百餘年前的魚洞之美。魚洞為何叫魚洞?魚洞地名相傳緣於此地江邊的石巖底部有一斜洞,洞中棲魚甚多,故名魚洞。從南宋開始,魚洞這個名字,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但魚洞的繁榮卻是從水驛開始。
  • 《聽見老巴縣》第七集:古巴渝十二景,老巴縣名山打卡之雲篆風清
    清乾隆年間的某一天,喜遊山川的巴縣知縣王爾鑑,登上了雲篆山。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來雲篆山,但卻是感觸最深的一次。王爾鑑遠望雲篆山,只見山形如魚脊,高聳盤曲。登臨其間,綠樹森森,雲霧悠悠,隨風蕩漾。雲篆山有著可與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武夷山相媲美的風光。雲篆山位於重慶主城巴南區魚洞境內,距市中心解放碑28公裡,魚洞城區7公裡,海拔高度為650米。它突起於魚洞以南長江東岸,以山勢秀聳曲折,蜿蜒如雲篆而得名。其斷崖如削、背靠大江,素有「滔滔長江水,巍巍雲篆山」之稱。
  • 巴南繪就全域旅遊畫卷 邀你打卡「老巴縣」品「最重慶」
    巴南誠邀市民打卡「菊花藝術展」 (巴南區委宣傳部供圖)鳳凰網重慶綜合 這個秋日到巴南賞菊耀金秋,看百花滿園。賞菊耀金秋,看百花滿園據悉,本屆菊花展共設有「菊韻巴渝」「雙城同輝」「醉美巴南」「園藝薈萃」四大主題展區,展示城市、園藝、生態自然和諧相融,描繪「大江、大山、大城、大美」之美好城市生活藍圖。
  • 《聽見 老巴縣》第五集:名傳千古,風骨擔當,巴縣史上的人傑
    巴蔓子卻拒絕了楚使的要求,據乾隆《巴縣誌·卷十二》記載「蔓子曰,藉楚之靈克彌禍患,誠許楚三城,可將吾頭往謝,城不可得也」。說完這話,他揮劍自刎,滿座大驚。 使臣無奈,捧將軍頭顱回歸出國。楚王感慨:「如果能得到這樣的忠誠。又何需幾座城池。」以上卿之禮葬其頭顱。而在巴國,舉國悲痛,厚葬巴蔓子將軍無頭之遺體。
  • 《聽見 老巴縣》第十三集:巴樂新韻,接龍吹打
    在重慶市巴南區東南部,距重慶市中心55公裡,有一處重慶市「優秀綠化小城鎮」「民間吹打樂之鄉」——接龍鎮。接龍鎮因建石拱橋於兩條小溪之間,連接「龍脈」而得名。明末清初,接龍就已經興起場鎮。乾隆《巴縣誌》記載:「接龍場,十甲,離城百六十裡,一四七期」。作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首批「重慶市文化藝術之鄉」,接龍鎮民間文化傳承久遠,且有較深厚的底蘊。
  • 四大佛教名山,做個簡單梳理,拜山或者旅遊有個大致參考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各有殊勝,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文殊菩薩(大智)、觀音菩薩(大悲)、普賢菩薩(大行)、地藏菩薩(大願)。
  • 天官第六集名場面!南風扶搖靈魂三問如娘家人,若邪認為花城可靠
    《天官賜福》第六集不得不說好壞參半吧!畢竟有太多bug,但是不得不說這一集很多狗糧,南風扶搖更是吃得滿嘴都是。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感覺製作組貌似有意加糖這一集,也許是對腐女們投其所好吧!這一集有我覺得有三個地方堪稱名場面,一個高過一個!
  • 《天官賜福》第六集正片公開!花城謝憐互戴鬥笠,南風扶搖再現身
    《天官賜福》到目前為止已經播出了五集內容,播放量就已經破億。作為近日來表現最好的國漫,《天官賜福》以精彩的畫面,豐富的人物和貼臉的配音頗受歡迎。在第五集裡面,官方播出的內容都是謝憐和花城的相處內容,讓大家猛吃了一頓狗糧。今天官方微博就放出了《天官賜福》第六集正片的三張畫面,今天就讓圓子來為大家一一解答吧!
  • 《聽見 老巴縣》第十一集:大鎮豐盛,長江第一旱碼頭
    也因此,商賈雲集,形成了擁有多條街道的大場鎮,成為古代巴縣旱碼頭之首,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稱。清乾隆《巴縣誌》載:「仁裡,豐盛場,十甲,離城百三十五裡,三六九場期」。其實在乾隆之前,豐盛已有集市場鎮,而且是當時巴縣的十大場之一。豐盛場的「豐盛」二字,就是因為物產豐富、商貿興盛而得名,並且從巴縣時期沿用至今。
  • 天官賜福第六集:四人探尋半月國,南風扶搖再次試探花城!
    而在本集中,謝憐和花城也是啟程前往半月國,兩個活寶南風和扶搖也是再次下凡了!這本集中半月國師和萬眾期待的風師娘娘也是露臉了,這兩位也是在動漫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本集也有著許多的發糖環節,真是讓人看了十分的羨慕,那麼接下來的時間就跟著聽風一起來看看第六集有哪些精彩內容吧。哈嘍,大家好,我是聽風。
  • 普陀山和九華山是怎樣擠進佛教四大名山的
    一、天下名山僧佔多佛教名山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佛陀常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說法,須彌山又是佛教傳說中的聖山,以它為中心有所謂"九山八海"之說。於是在佛經傳入中國之初就有了把佛教與山連起來的概念。"天下名山僧佔多"。這現象之產生,一來是受道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