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於「幽門螺桿菌」這個詞估計會特別陌生,因為這個細菌是最近兩年才火起來的,尤其是我們身邊有一些人曾經被「幽門螺桿菌」拜訪過,少部分人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具調查,成人感染率在50歲之前超過百分之八十。那麼為什麼會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幽門螺桿菌的「源頭」被發現,消化科主任:這3物嘴再饞也別碰!
1、生冷食物
生冷或者未經過烹飪,沒有煮熟的食物最容易滋生細菌,幽門螺桿菌可以靠食物生存,比如三分熟的牛排,三文魚等食物都是半生不熟的食物,這類食物進入腸胃之後,就會滋生大量的幽門螺桿菌,這也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根源。如果你不加以重視,很可能就會引發胃部病變。
2、重口味食物
也許很多人經常喜歡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比如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雖然味道鮮美,但如果吃得太多,會加重腸胃負擔。也會導致腸胃黏膜受損,感染幽門螺桿菌,不利於身體健康。
3、抽菸喝酒
因為長期吸菸、飲酒,很容易使毒素過量進入人體,損傷胃黏膜,影響胃的健康,而胃黏膜損傷會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概率,不利於健康。
當自己的身體發出這5個信號,就要警惕了:
1、胃部有時莫名的疼痛,並且持續時間較長
2、平時講話或者呼出的口氣有異味
3、經常不由自己控制的流口水
4、經常有嘔吐、反胃
5、食欲不振,體重下降明顯
胃部「最怕」這種東西,你若愛喝,衝走幽門螺桿菌,口臭也沒影了!
多吃一「黃」
胃關鍵在於平時養護,在平時要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於腸胃功能的保養和護理。此外,還可以多吃一「黃」,補充一些有益養護胃部健康的食物,能起到很好的調理胃腸功能的作用,可以在胃部形成一層防護膜,減輕一些不良刺激對於胃表面的損害,進而更好保障胃部的健康環境。這一「黃」所含有的黃精物質,能促進腸胃的毒素排出,保護腸胃,增強胃部抵抗力,減輕胃負擔。而且,還能對抗胃腸道中的害菌,從而可以養胃、強胃。
結語:為了預防幽門螺桿菌纏身,保持口腔清潔。例如,吃飯前和上廁所後要洗手,吃飯時要注意衛生,特別是集體用餐時,儘可能多地使用公共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