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在全球範圍普通人群中的的感染率>50.0%,我國屬發展中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於世界水平。有文獻報導,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平均為59.0%。[1][2]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14年第24卷第7期 ChinJNosocomiolVol.24No.72014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相關性探討 郭雲霞,王鬱傑,朱瑩,那麼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如何,傳播途徑是什麼?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於胃內的細菌,粘附於胃黏膜以及細胞間隙,即可引起炎症。 它在胃腸道中還會產生毒素,損傷我們的胃黏膜。
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胃 黏 膜 相 關 淋 巴 組 織(MALT)淋巴 瘤 和 胃 癌 的 主要 致 病 因 素。[2]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
胃癌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比例很高,因此認為,胃癌的發病與幽門螺桿菌有一定的關聯。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糞-口途徑或者口-口途徑進行傳播。
糞-口途徑 :主要指帶有細菌的糞便汙染了水源或者食物,不潔的水源和食物被攝取,所造成的傳染。
口-口途徑 :主要指我們的口腔也分布了幽門螺桿菌,通過共同進食、共用牙刷或者共用水杯等不良習慣,都有可能造成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如何檢測?
1.呼氣試驗:C13或C14呼氣試驗。目前臨床最為常用,準確、便捷;但受近期服用藥物影響,需要停用抗生素4周、拉唑類藥物2周。C14不適宜於孕婦和兒童。
2.查血:檢測血液中幽門螺桿菌抗體及毒素。缺點是:即使治療成功後還可能是陽性,所以不能作為治療後複查。
3.快速尿素酶檢測:取患者部分胃竇黏膜組織進行檢測。在做胃鏡時候取活檢檢測,屬於侵入式檢查。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治療?
如果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無論有無症狀,都要進行針對性治療。
研究發現,只要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黏膜幾乎都有炎症,相當一部分病人,呈現慢性進行性發展的過程,會逐漸變成萎縮、腸化,甚至是癌變。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幾乎不會自愈。
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日常生活預防小措施
1.注意個人及廚房衛生,飯前認真洗手,避免食用在衛生不達標的食物及放置時間過長的剩菜剩飯 。定期清潔冰箱和處理放置時間超過24小時的食物。碗筷等餐具定期煮沸消毒(1次/周)。
2.聚餐時儘量提倡分餐制或公筷子制。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給別人夾菜或接受別人給你夾的菜。
3.家庭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合併胃炎、胃潰瘍的患者應該積極治療,並注意飲食隔離,避免與家人親密接觸。
4.自身患有胃潰瘍胃炎等疾病,並且伴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也應該積極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和傳染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