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特攝片到好萊塢電影:哥斯拉形象因何有兩種不同的表達?

2020-11-23 騰訊網

「有人說,每個孩子心中都住著一個大怪獸,它不會隨著你的年齡增長而消失,只是隱藏在了內心的深處。」——《哥斯拉2014》影評

《哥斯拉2014》是一部加裡斯·愛德華斯執導,亞倫·泰勒-詹森、布萊恩·科蘭斯頓等主演的動作片,於2014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 。

該片講述了沉睡的古代怪獸被人們意外喚醒,醒來後的怪獸擁有超強的破壞力,令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故事。

2015年,該片曾經獲得第41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最佳配樂提名。

從最早的日本的特攝片到好萊塢的電影,幾十年間哥斯拉的形象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01、日本特攝片中的哥斯拉形象

特攝片最早起源於日本,被定義為用特效拍攝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當然這是廣義上的解釋。

在狹義上,特攝片專指日本電影,例如哥斯拉系列以及奧特曼系列,這些特攝片的題材通常是科幻或者恐怖,而哥斯拉系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實,哥斯拉形象的設計與《金剛》這部電影還是頗有關聯的,1954年日本的著名特攝片導演圓谷英二受到金剛形象的啟發,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了哥斯拉的形象。

至於哥斯拉的形象能夠搬上螢屏則要歸功於另一位導演本多豬四郎,本多豬四郎在幾年以前曾經目睹了廣島被原子彈摧毀之後的慘烈景象,這一人間地獄般的情景,讓他久久不能忘懷。

於是《哥斯拉》系列電影便產生了一個與《金剛》系列完全不同的主題,《哥斯拉》中更多的是強調一種反戰和科技恐懼的主題。

這一主題的確立使得《哥斯拉》中怪獸有了獨特的定義,它們是人類發展科技改造自然的副產品,但是卻是為了毀滅人類而存在的,兇殘無比。

也正是在1954年,日本特攝電影《哥斯拉》誕生了。

電影講述的是二戰結束數年之後的事,日本海域頻繁出現船隻失蹤的情況,甚至居住在海島上的居民還遭受到不明生物的襲擊。

正當人們都為這些生物惶恐時,島上的老人出奇一致地認為這是傳說中怪獸哥斯拉在作怪。

日本政府對於此事高度重視,在一番研究之下,決定派古生物學家山根京平教授前去調查。

前往調查的山根京平很快就根據現場遺留的痕跡得出了結論,推測這隻怪獸是太古時期的生物,因為氫彈試爆被驚醒,並且在核輻射的作用下化身為兇殘的怪獸。

不久後,被驚醒的哥斯拉兩次登陸東京,肆意對城市裡的一切進行破壞,伴隨著口中噴出的白光,哥斯拉將整個東京化為一片火海。

就在這緊急時刻,芹澤博士成為了救世主,運用自己的研發出來的氧氣破壞裝置,將哥斯拉成功擊殺。

為什麼說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反戰的呢?

電影的結尾很好地說明了一切,芹澤博士擔心自己研究出來的氧氣破壞裝置會成為軍方的一種武器,所以他抱著自己的氧氣破壞裝置一起走向了毀滅。

其實從哥斯拉本身的外形上也能看出一種反戰傾向。

哥斯拉的形象參考了恐龍和鱷魚的外形,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哥斯拉皮膚的紋理是根據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後倖存者身上的傷痕進行設計的。

這才是哥斯拉的外形所要表達的主旨,在提醒人們這隻怪獸的產生與核爆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並且這個形象一直在日本保存了幾十年的時間。

對於日本人而言,《哥斯拉》是一部擁有多重隱喻的特攝電影,科技發展的陰暗面以及核爆的慘重記憶,隨著電影畫面的鋪開全面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是日本這個民族在沉痛和彷徨之後的集體式追憶。

02、好萊塢電影中的哥斯拉形象

如果問一句哥斯拉的形象是什麼時候登錄美國的?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1998年。

但事實上,1962年《金剛大戰哥斯拉》中已經沾染了好萊塢電影的娛樂色彩,至於此前1954年《哥斯拉》電影中所表現的深刻寓意則早已被拋在九霄雲外。

隨後日本拍攝的20多部哥斯拉系列電影,都給人一種譁眾取寵的感覺,情節通常也是哥斯拉大戰某種怪物。

不過深究此時的哥斯拉系列電影,還是出現了一些變化,哥斯拉不再是簡單的破壞者,而是成為自然界的守護者。

人們對於哥斯拉這一形象的恐懼也在悄然地發生變化,逐漸哥斯拉成為中性的代名詞,甚至在最後成為英雄的化身。

聯繫到哥斯拉正義的形象很容易與漫威世界觀下超級英雄進行契合,這一點也正是哥斯拉能夠成功登陸好萊塢的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在1998年成功將哥斯拉搬上紐約的螢屏。

與日本《哥斯拉》系列電影的本土敘事感相比,美版則完全拋棄了這一點,給電影增加了更加炫酷的特技,就如同《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形象一般,文化內涵則蕩然無存。

作為《哥斯拉》系列電影老東家的日本東寶公司,對此表示嚴重的抗議,在隨後宣布1998年美版《哥斯拉》電影不是哥斯拉家族的一份子。

2014年,哥斯拉形象誕生的60周年,美國人則是哥斯拉的形象更加漫威英雄化,加裡斯·愛德華斯拍攝的《哥斯拉2014》便是典型的代表。

在這部電影之中,哥斯拉為了保住美國的城市,同兩頭史前巨獸進行戰鬥,最後成功地拯救了美國,但是此時充滿科技批判和文化內涵的怪獸直接淪為純粹的視覺產物。

當然,此時的《哥斯拉》系列電影還是具有很重大的意義的,畢竟這是第一部被好萊塢翻拍的亞洲怪獸電影,也成為了日本乃至於亞洲在世界的文化符號。

03、哥斯拉——科技異化的產物,也是一種對於科技的恐懼

在1954年,《哥斯拉》上映之前,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巧環礁水下進行氫彈試驗,當時一艘名叫"第五福龍丸"的日本漁船受到了核汙染。

此時在船上的船員在接下來的數小時裡一直被暴露在核輻射之下,其中的一名船員在半年之後死於放射性疾病。

與此同時,數百艘在附近海域的日本漁船也受到核輻射的影響,此事在日本一經曝光,引起了日本民眾的急劇恐慌。

事實上,《哥斯拉》電影便是以此作為開頭的,並且藉助科學家之口說出,從開始就表明這是一場人禍而並非天災,對核武器的隨便實驗進行嚴厲的批判。

1954年的《哥斯拉》電影一經推出為何就廣受好評?

因為在電影之中一直在強調對現實核能開發的恐懼,多了一份外國電影中的睿智表達,這才是這部電影引起日本人共鳴的重點。

在這部電影之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日本此前所受到的原子彈的創傷,並且嘗試以科幻電影的方式來反映這一切。

日本對於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破壞的恐懼是深沉的,這種恐懼已經無法用常規的方式進行表達,所以只好藉助異化的怪獸進行表達。

在哥斯拉的形象誕生過程之中,便隱含著日本對於核武器的恐懼,甚至是對於美國的恐懼。

電影中的怪獸哥斯拉進入日本東京之後肆意進行破壞,整個城市幾乎成為一片廢墟,這很容易讓曾經經歷過原子彈創傷的國人聯想到過往的歷史。

但是對於「核」這個曾經讓日本人恐懼的事物,日本人卻又是嚮往的。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就在民眾的爭議聲開始了核電站建設,並且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不斷加大規模。

在建設的過程之中,日本各界的反對呼聲日漸高漲,尤其是在車諾比核電站爆炸事故發生兩周年之後。

在當時的東京日比谷公園匯集數萬名遊行示威的群眾,共同反對日本的核電站建設。

不過對於此事,日本政府好像沒有放在心上,果然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了事故,再一次觸動了日本人對「核」的敏感神經。

回到哥斯拉系列電影本身,科技是其中的敘事主線,而怪獸只是科技下的產物,但是卻是科技失控的表現。

同樣最後消滅哥斯拉這個怪獸用的也是技術,或多或少有一種諷刺的意味,因為電影所表達的是對科技異化的一種恐懼,但是最後竟然還是需要利用科技來解決問題。

就如在現實社會中一樣,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在引領人們進入更高的文明層次,但是對科技的濫用也在傷害著人們。

借用《哥斯拉》中山根博士得知哥斯拉被消滅後所說的一句話:「我不認為那隻哥斯拉會是最後一隻。如果再繼續進行氨彈試爆,那隻哥斯拉的同類也許還會在世界某處出現。"

結語

哥斯拉的形象為什麼同時能夠在日本文化以及美國文化中存在?

歸根結底在於二者所要表達的是完全不同的含義,對於日本而言則是對於過往的反思以及恐懼,對於美國而言則是一種漫威式的英雄表達。

相關焦點

  • 哥斯拉IP的65年:28部特攝片、3部動畫電影、12種形象
    從1954年東寶製作第一部怪獸特攝片《哥斯拉》開始,到如今的2019年,《哥斯拉》系列已經走過了65年。28部特攝片、3部動畫電影、12種形象從哥斯拉IP誕生至今的65年間,哥斯拉系列共有28部特攝片,3部動畫電影以及2部3D電影。在這些作品裡,哥斯拉共以12種形象出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 日本的哥斯拉怎麼就成了好萊塢寵兒?
    哥斯拉又來了!這隻誕生於核爆炸的怪獸之王,在經歷東寶公司28個版本的變遷後,被英國導演加裡斯·愛德華斯帶它又帶回好萊塢,如今影片的續集《哥斯拉2:怪獸之王》又將再續前作中未完的故事,繼續拓展「怪獸宇宙」。《哥斯拉2》預告片「哥斯拉」不僅僅是電影史上最著名的怪獸形象之一,也是日本戰後流行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之一。
  • 《哥斯拉》系列電影,為何隱藏著日本對於歷史的一種恐懼?
    2015年,該片曾經獲得第41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最佳配樂提名。從最早的日本的特攝片到好萊塢的電影,幾十年間哥斯拉的形象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01、日本特攝片中的哥斯拉形象特攝片最早起源於日本,被定義為用特效拍攝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當然這是廣義上的解釋。在狹義上,特攝片專指日本電影,例如哥斯拉系列以及奧特曼系列,這些特攝片的題材通常是科幻或者恐怖,而哥斯拉系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 從《哥斯拉》到《奧特曼》,日本「特攝之神」圓谷英二的電影之路
    臺灣對日本電影的引進以1972年日本與臺灣斷交為分界線,斷交之後臺灣禁止日片進口,中國香港與臺灣不約而同模仿日本的超人電影。甚至臺日斷交後,中影開始製作一系列抗日題材電影,其間,1977年的《筧橋英烈傳》便是請日本的特攝專家協助。 圓谷英二所創造的特攝電影潮流與臺灣的交錯並不僅止於戰後。
  • 日本五大特攝大科普,原來特攝不算動漫!
    日本作為特攝起源之一,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誕生了優秀的作品。但是,你知道日本有哪些著名特攝片嗎? 01《哥斯拉》 1954年,出於對核彈的恐懼和對和平的渴望。
  • 《哥斯拉2:怪獸之王》最新宣傳片!致敬早期特攝片演員_遊俠網 Ali...
    電影《哥斯拉2:怪獸之王》近日與日本某品牌進行聯動拍攝宣傳片「不露臉的主演」,致敬以前特攝版「哥斯拉」飾演者中島春雄。【遊俠網】《哥斯拉2:怪獸之王》「不露臉的主演」宣傳片  從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特攝片到1972年的《戰龍哥斯拉之決戰宇宙魔龍》,哥斯拉全部由他扮演,共計12部。
  • 【拉片】哥斯拉全系列電影盤點
    ,堪稱是開創了電影宇宙的先河(MCU漫威宇宙是好萊塢開創這一模式的先河,並不矛盾)適逢《哥斯拉:怪獸之王》上映,東寶怪獸四巨頭中的拉頓、魔斯拉、王者基多拉也完成了它們的好萊塢首秀。整部電影政治色彩非常濃鬱,包含了對於戰爭的思考、對於核武器的痛恨、乃至平衡毀滅性武器與人類生態等多種角度的思考。最終芹澤博士與氧氣破壞者同歸於盡也表達了當時日本對於超級武器的切骨痛恨(自作孽...)
  • 還我特攝風 時隔12年日版《哥斯拉》電影終於回歸
    還我特攝風 時隔12年日版《哥斯拉》電影終於回歸 時間:2014-12-08 20:44:12 來源:3DM新聞組-唯有花知
  • 【COLUMN/專欄】於核爆中甦醒——從哥斯拉到20世紀的怪獸電影
    這部電影從製作公司、配音演員到腳本編劇,無一不是日本業界大牛。然而,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唯餘失望。失望的原因當然包括它戛然而止的結尾和牽強的劇情,但更重要的核心缺陷則是對哥斯拉毫無內涵的改造。 哥斯拉已在日本影壇縱橫了60年。 「…《哥斯拉》是一部具有多重隱喻的怪獸電影:科技發展之惡,核爆記憶之痛,直面災難之勇,恐懼殖民之憂。
  • 怪獸電影,不止金剛和哥斯拉
    好萊塢怪獸變「可愛」作為「科幻片」「災難片」和「驚悚片」的交叉分支,「怪獸電影」自誕生起就因為其娛樂性而備受觀眾喜愛。在西方影壇,最經典的怪獸電影莫過於《金剛》,從上世紀30年代的初版到2017年的《金剛:骷髏島》,這一IP誕生過大量電影和動畫片。
  • 日本東映動畫出海設頻道 含《國立少年》等特攝片
    (原標題:日本東映動畫出海設頻道,上傳《國立少年》等經典特攝片)
  • 哥斯拉「怪獸之王」誕生揭秘
    下面就來剖析一下哥斯拉這個巨型魔怪,從誕生到發展再到如今的形象。為科幻電影和怪獸電影帶來了什麼。PS,關於哥斯拉的形象和傳奇怪獸電影宇宙的特色,等到電影公映之後再研究)PPS,哥斯拉的名字都一樣,如何區分新老版,為了打消異議,請注意,新版哥斯拉我會用「傳奇版哥斯拉」,以區分老版。
  • 《皮卡丘》未完,《哥斯拉2》再至:日本IP何以成功好萊塢化?
    你可能以為這連軸轉的《皮卡丘》+《哥斯拉2》是好萊塢在中國收割票房的精心布局,不過如果仔細研究下背後的商業運作,可能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玄機:這兩個IP都是來自日本的經典形象,形象的歸屬權也不歸好萊塢,全球票房大賣的背後恐怕還有你所不知道的戰略圖謀。
  • 哥斯拉!哥斯拉!哥斯拉!
    作為影像怪物的哥斯拉之祖是1933年美國好萊塢拍攝的《金剛》,這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隻闖入都市肆意破壞的超級大怪獸。日本人對此印象深刻,1938年就拍出了《在江戶出現的金剛》一片。日本的「特攝片之神」圓谷英二(也就是第一部哥斯拉的特技攝影)受此啟發,也一直想拍一部怪獸電影。
  • 怪獸之王哥斯拉的進化史 最大的竟然是它?
    說起哥斯拉,喜歡特攝片的朋友肯定是最熟悉不過了,畢竟哥斯拉用它帥氣的外表和強大的張力,而被全球各國的玩家們所喜愛。
  • 好萊塢大片《哥斯拉》上映 11代哥斯拉打造一部怪獸史
    而最後的大決戰,哥斯拉居然……堅決不劇透,你還是去看電影吧!   從1954年首部哥斯拉電影在日本問世以來,哥斯拉不僅影響了眾多的怪獸災難片,還有著遠遠超過其外在形象的文化底蘊和內在魅力。以下內容,目標很簡單:消滅每一個不了解哥斯拉的「凹特曼」!
  • 哥斯拉的「皮套」裝著什麼?是蜥蜴、恐龍還是
    98美版《哥斯拉》 要了解哥斯拉的原型,首先就需要了解其誕生過程,大部人第一次了解到哥斯拉,大概是從好萊塢的幾部《哥斯拉》電影中,98版哥斯拉講述了在太平洋的一處隱蔽小島上,
  • 65歲的哥斯拉緣何徵服全世界
    哥斯拉誕生於1954年,它是比007歷史還長的系列電影,這個日本國寶級的電影銀幕形象,甚至遠渡重洋,「滲透」好萊塢。  如今的哥斯拉不僅僅是一隻怪獸,已升格為流行文化層面的一枚經典ICON,大家在銀幕前畏懼它,在銀幕後膜拜它,甚至惡搞它。  在 上映之際,我們再來回溯下這支怪獸是如何徵服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觀眾的。
  • 怪獸之王-哥斯拉
    我們對未知和巨大的事物總會有恐懼心理,所以在災難片和科幻片中就有一種特定的類型片,就是怪獸類電影。幻想出一個虛擬的殺傷力巨大的怪獸總能帶給人非常壓抑恐懼的感覺。怪獸起源從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期,以怪獸、怪物為主角的影片相繼問世,正式宣告了怪物電影類型的誕生。
  • 解讀《哥斯拉》發展史:最早起源是《金剛》
    《哥斯拉》還真不是最早的怪獸電影,怪獸電影起源於好萊塢,早年間最知名的作品就是《金剛》。1954年,日本著名的特攝片導演圓谷英二就受到《金剛》的啟發,設計了哥斯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