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達倫糕
中美貿易戰眼看事成水火,外界都在紛紛揣測對於好萊塢大片接下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是否會有影響。
從現在來看,就算有影響也是將來時,因為一來六月底還有日本G20峰會的雙方最高層商議,二來暑期國產保護月前的好萊塢大片早已定檔,該放映該宣傳的一個也不會拉。
截止上個周末的國內電影市場,雖然《阿拉丁》已經接棒成為單日票房冠軍,但是《復聯4》之後票房最高的依然是《大偵探皮卡丘》上映18天後的5.7億,總體來說好萊塢的在華大盤還是中規中矩,沒有明顯的波瀾。
《皮卡丘》在北美地區還拿下7.6億(人民幣)票房,算是全球通吃。從任天堂3DS遊戲到動畫劇集,大偵探皮卡丘一直廣受全球各年齡層大眾的喜愛,萌動全球二十多年,這個世界級IP儼然已成為最熱門的動漫主題。
《皮卡丘》早在2017年12月就宣布定檔今年5月,2018年1月在倫敦開機。這部影片也被認為是今年六大之一華納兄弟與傳奇影業攜手的重頭戲。原本傳奇據報導將會和環球合作發行此片,但是後來隨著環球和傳奇的「鬧掰」,影片由華納接手。
當然,華納兄弟的另一部重頭戲就是這個周末5月31日馬上要在中美兩地同時登場的《哥斯拉2》。《哥斯拉2》號稱是「新開啟的怪獸宇宙系列電影新篇章」。傳奇影業、華納兄弟很早之前就已經醞釀要打造「怪獸宇宙」系列的電影,至今已經上映了兩部,分別是2014年上映的《哥斯拉》還有2017年上映的《金剛:骷髏島》——他們計劃的第三部,就是這《哥斯拉2》。
你可能以為這連軸轉的《皮卡丘》+《哥斯拉2》是好萊塢在中國收割票房的精心布局,不過如果仔細研究下背後的商業運作,可能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玄機:這兩個IP都是來自日本的經典形象,形象的歸屬權也不歸好萊塢,全球票房大賣的背後恐怕還有你所不知道的戰略圖謀。
1
日本IP好萊塢化的背後
眾所周知,全球第一的迪士尼依靠漫威的無敵優勢,在每年的全球票房榜上幾乎都是冠軍,但是票房卻並非他們最主要的營收來源,龐大的全球主題樂園和衍生品銷售才是其制勝王道。
這樣的戰略其實並不單單是迪士尼一家獨有,包括萬達在內的全球其他玩家也想複製效法,只不過從現在來看,真正在這個商業模式上擁有和迪士尼一教高下潛力的卻是日本的公司。
算上北美和中國,《大偵探皮卡丘》全球票房已經超過2億美金,但是有心人應該知道,皮卡丘這一形象誕生於1996年,由於生產了大量的衍生品,20多年來已帶來了至少900億美元的收入。皮卡丘火爆的背後,絕對不只是電影那麼簡單,折射出的是所謂「萌經濟」的吸金威力。
皮卡丘的背後是Pokemon和任天堂,票房看似是由傳奇和華納兄弟在賺,但是真正收割主要商業利益的玩家,卻是這些日本的大企業。表面來看,漫威的各大形象已經火遍全球,但是根據2018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調查報告來看,當年創造收入超過12億美元的皮卡丘依舊是為「年度最掙錢的虛擬角色」,遠超迪士尼/漫威。
而且在這一份榜單上你可以看出,全球頂尖的IP動畫形象,日本與好萊塢是各佔半壁江山的,除了Pikachu之外,Hello Kitty, 高達,麵包超人,龍珠等都是由日本企業所有。
一向擅長於ACG(動畫/漫畫/遊戲)產業聯合發展的日本人,一開始做的是Pikachu的遊戲,但是在看見了寶可夢遊戲的熱烈反響之後,馬上就開始布局在電視動畫以及電影上進行形象輸出,等到通過這兩個媒介繼續帶火IP之後,再返回來促動遊戲以及周邊產品的銷售。
其實不僅僅是《皮卡丘》電影版的背後,《哥斯拉2》的前世今生也有著日本IP全球布局的身影。
2
日本第一電影公司東寶的好萊塢版圖
2016年席捲全球的《你的名字》,2017 年公映的《攻殼機動隊》,年初上映的《阿麗塔:戰鬥天使》,再到現在的《皮卡丘》以及《哥斯拉2》,背後的出品方中都有一家公司——東寶株式會社,全稱東京寶冢映畫株式會社
東寶是日本當之無虧的頭號電影公司。在每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排行前十的電影中,東寶發行的電影一般都是佔到70%左右。熟悉日本電影的觀眾對於該公司的廠牌應該也不會陌生。
東寶電影公司成立於1937年,由 4個企業單位聯合組成。新組成的東寶公司,加強了在製片、發行、放映各個領域的統一領導,從90年代開始就採取了好萊塢電影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方法。
在日本電影市場,東寶、東寶東和(東寶的子公司)的組合份額已經合計將近 4 成,即便是好萊塢的迪士尼,華納兄弟,福斯等實力雄厚的公司在日本的票房合起來也抵不過東寶一家。
當然,日本電影市場份額很小,和中國以及北美市場無法相提並論,因此大概從2013年起,東寶不再滿足於本土市場的統治地位,開始推行「日本作品的好萊塢電影化」的嘗試,2014 年上映了傳奇影業版本的《哥斯拉》,2017 年公映的《攻殼機動隊》則是士朗正宗的賽博朋克科幻漫畫改編作品,2018 年上映的《阿麗塔:戰鬥天使》原作是木城雪的 SF 格鬥漫畫《銃夢》——近些年來,東寶的嘗試已經在各條戰線初見端倪。
尤其是《哥斯拉》為代表的怪獸系列,是東寶100%擁有的自家IP。和皮卡丘一樣,哥斯拉(ゴジラ、Gojira、Godzilla)是日本流行文化及全球最知名的代表符號之一,雖然不如Pokemon的IP來的吸金,但是其歷史則更為悠久。
哥斯拉的形象首次出現於1954年電影《哥斯拉》中,從那時起,哥斯拉就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流行文化符號,主演了31部電影,也出現在其他媒體中,包括視頻遊戲,小說,漫畫,電影等。
2013年,東寶將旗下怪獸「拉頓、摩斯拉和基多拉的版權」的電影改編權交給了傳奇影業。同年,由東寶授權、傳奇影業拍攝的美版《哥斯拉》問世,並獲得5.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少有的好萊塢翻拍日本IP並盈利的電影之一。
當然,盈利並不是東寶最大的訴求。放在過去,即使被好萊塢電影化,日本方面也不能參與製作,之後分帳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而東寶對於以哥斯拉為代表的「怪獸系列」企劃的特別之處在於更深入的參與了好萊塢電影的製作,共同出資,共分收益。
據日本媒體報導,2014 年的《哥斯拉》中除了日本發行權之外,東寶其實沒有「獲得其他任何權利」。因此時間來到2017年,東寶分別與好萊塢的華納兄弟,環球影業以及派拉蒙進行了「頑強的交涉」,雙方通過斡旋最終達成了《哥斯拉 2 》的合作企劃。
東寶的海外業務模式有一個重點是角色版權商務,配合 2019 年的電影《哥斯拉 2 》,東寶做出從代理商中收回「哥斯拉」全球的版權許可證的決斷。
因此等到2020年,東寶即可收回哥斯拉的拍攝權,有可能完全由自己主控來打造全新的「怪獸電影宇宙」,續集《哥斯拉大戰金剛》也可能會是傳奇影業和東寶合作的最後一部哥斯拉電影。2020年開始,東寶將有權選擇與其他好萊塢公司合作。
對於東寶來說,海外拓展的戰略實施並不容易,就像包括萬達,華誼兄弟,完美世界在內的中國企業進軍好萊塢一樣,實際上東寶擁有所有版權的 IP 並不多,很多都需要和當地的大公司緊密結合。「哥斯拉」是東寶擁有 100% 版權的少數例子,而《大偵探皮卡丘 DETECTIVE PIKACHU》其實是股份有限公司口袋妖怪、クリーチャーズ、GAME FREAK 的作品。因為東寶在日本國內以往發行皮卡丘系列動畫電影的成績優秀,又有多年在好萊塢的的合作經驗,因此得以一起投資入局了《皮卡丘》的「盤子」。
3
貿易戰當下,中日電影合作愈發火熱
日本企業全球布局,甚至大舉落子好萊塢,對於中國電影產業有什麼影響嗎?其實背後還真有著巨大的結構性變化。
中美貿易戰下,好萊塢未來的項目命運難測,儘管目前類似《皮卡丘》《阿拉丁》以及《哥斯拉2》這樣的大片暫時不會受到泰達影響,但是暑期檔後美國電影的前景並不明朗。
反倒是中日關係在近幾年出現了極大改善,因此中日電影的合作交流也日趨頻繁。2018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去年5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中日雙方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日本國政府關於合作攝製電影的協議》。
根據協定,中日合拍片可以得到與中國國產電影相同待遇,不受進口電影數量限制。而這也是日本首次與其他國家籤署支持合拍電影的協定。
從2016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會有10部左右的日本影片引進國內市場,雖然整體票房無法與美國影片同日而語,甚至也不敵印度影片,但是基本已經坐穩了國內引進片排名第三的交椅。
可以預見的是,在中美關係以及好萊塢在華未來前景不明的當下,中國資本與日本IP之間很有可能將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類似東寶,Pokemon, 任天堂,集英社這樣的日本娛樂巨頭將會得到更多來自中國娛樂產業的合作邀約。就算是日本企業在好萊塢的版圖布局,也將可能出現中國資本的身影,畢竟,類似傳奇影業這樣的公司還是有萬達的出資,而且就算是日本公司想要主控一部好萊塢的項目,也無法忽視能夠貢獻全球票房1/3-1/2的中國市場。
在前不久的北京電影節「2019北京·日本電影周」開幕式上,以中日兩國電影工作者為主的約300人一同參加了開幕式,日本的外務大臣以及包括中影集團掌門人喇培康在內的高層都出席在列。接下來2019年的上海電影節也將延續過去12年每年舉辦的日本電影周,請來更多兩國高層出場揭幕——這樣強烈的政策信號釋放,值得每一個電影圈的從業者仔細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