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鄉村莊稼茂盛,樹木葳蕤,鮮花盛開,芳草碧綠。傍晚,微風吹過帶著梔子花香,伴隨著動感的音樂阿今村活動場所也逐漸熱鬧了起來,細細打聽原來是隆陽區老年大學辛街分校送教到了阿今村。
「農村留守老人也應該通過學習充實自己,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我們文化隊已經很久沒有開展集體活動了,得知老年大學的老師要送教到阿今村,我們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家門口就能參加老年大學活動,大家都非常高興。」阿今村楊菊鳳說道。
隨著時代的變化,農村老人們已不僅僅是需要滿足物質需求了。很多老人並不愁吃穿,而是對精神文化需求更為迫切。隆陽區老年大學辛街分校於2018年5月建成,並根據老年朋友興趣、愛好需求等開設花燈、舞蹈、樂器、書法、合唱等學習班級,建校至今已招收老年大學學生780餘名,真正發揮作用讓老年朋友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更好促進群眾通過文化活動凝聚在一起,活躍村民文化生活,推進移風易俗,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
「我們老年大學原計劃是今年3月份開學,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推遲了開學計劃,考慮到現在疫情得到了良好控制,已經全面復工復產,我們也創新了教學方式,改集中教學為送教進村,打通老年大學教學服務的最後一公裡。」隆陽區老年大學辛街分校校長李鳳仙說道。
目前老年大學送教進村已實現了辛街鄉15個村(社區)全覆蓋。為了方便各班級之間進行交流,老年大學建起了學習微信群,及時發布送教進村計劃,分享上課精彩圖片和視頻,展現出更多老年朋友風採亮麗的一面,這其中就有很多鄒餘蘭老師教學的的場景。
「自送教進村以來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績,通過在家門口辦學、送教到村,村(社區)幹部對文化藝術工作更加重視,在學員們的帶動下更多的人加入到學習隊伍中,也逐漸擴大了老年大學的教學影響力。」隆陽區老年大學辛街分校副校長鄒餘蘭說道。
為方便更多人參與學習,送教進村的教學時間一般為下午六點到八點,參與教學的老師和工作人員返回時已是黑夜,但是他們樂此不疲,覺得辛苦少數人方便更多人,只要群眾們喜歡,再苦再累也心甜。
【保山日報通訊員:楊婷婷】
【來源:保山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