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教授羅震東:淘寶村證明數位化顯著促進農村現代化

2020-12-05 瀟湘晨報

過去20年,電子商務在中國蓬勃發展,成為公眾主要的消費方式之一,也造就了大大小小的「淘寶店主」。這一「造富模式」延伸至農村地區,發展出了「淘寶村」這一獨特的鄉村形態。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留守家鄉或回歸家鄉,利用電商平臺將自己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在當地逐步發展為產業集群。目前,全國淘寶村已超5000個,阿里研究院的報告預測,下一個十年,全國淘寶村或將超過2萬個。

這一現象引起了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羅震東的注意,2015年7月,羅震東帶領他的團隊進行了第一次淘寶村調研,開啟了他的淘寶村研究之路。五年的研究成果,集結於他近日出版的著作《新自下而上城鎮化:中國淘寶村的發展與治理》。近日,就淘寶村這一現象,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羅震東。

記者:您認為淘寶村這一現象為什麼會在中國出現?

羅震東:我覺得至少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中國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繁榮。中國的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非常發達,在國際上也處於相對領先水平,像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平臺都開啟了服務中小企業和普通商戶的業務。第二是中國人民的創業熱情。在中國農村,還有不少低收入群體,他們有很強烈的創業熱情和致富願望,我在調研中發現,這些草根創業者具有強烈的企業家精神。第三是中國各級政府的支持。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戰略,都推動了中國鄉村地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電商產業在農村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記者:淘寶村一般出現在什麼區域?參與群體有怎樣的特點?

羅震東:從淘寶村分布的格局來看,早期的淘寶村95%以上都出現在東部沿海6省,即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即使到現在,大概也有91%左右的淘寶村在這六個省份。這六個省份的特點就是經濟相對發達,特別是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然而,淘寶村通常並不出現在特大、大城市中心城區周邊,往往率先出現在沿海發達地區的相對邊緣地區。比如浙江的溫州、台州、義烏、金華等地方,都出現了大量的淘寶村,利用原有的產業基礎以及網際網路渠道,形成產業升級轉型。

我在研究中還發現,東部沿海相對欠發達地區出現了一批非常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淘寶村,比如像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菏澤市曹縣大集鎮等。這些地方都屬於所在省份的相對欠發達地區,但他們的淘寶村發展很不錯。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地方的草根創業者有非常強烈的創業精神,同時因為是在東部發達省份,這些地方的基礎設施條件都不差,比如睢寧、曹縣周邊的高速公路都比較發達,而且緊靠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有利於淘寶村的崛起。這種類型的淘寶村可以說是「無中生有」,或者說是純粹自下而上產生的,比如曹縣的演出服飾產業,過去這裡沒有這一產業,沙集鎮東風村的板材家具產業,以前也沒有,完全是草根創業者們早期創業成功之後,利用當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和電商渠道,帶動一個地區發展起來的產業。

記者:根據您的觀察,淘寶村對當地農村和農民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羅震東:影響非常大。從比例上看,全國淘寶村到目前有5000多個,佔全國行政村數量的比例還不到1%。但是它獲得了廣泛關注。主要因為它有三方面作用。首先,扶貧減貧效果非常明顯。在很多貧困地區,老百姓通過電商途徑,把他們的農產品、手工藝品賣出去,獲得不錯的收入,這種方式是一種具備內生動力的脫貧方式,比單純依靠外界扶持脫貧的方式,更能給他們帶來激勵和自豪感。第二,淘寶村的發展,把原來鄉村的很多閒置資產和資源進行了盤活。比如鄉村閒置的宅基地、閒散勞動力等。我在淘寶村看到,很多在淘寶村從事生產的人群,並不是青壯年勞動力,而是留守鄉村的婦女和老人,他們原來沒有很好的就業渠道,淘寶村的發展讓他們獲得了就業機會。第三,淘寶村的老百姓在思想觀念上有了很大提升,他們了解淘寶的運轉方式,也習慣於通過淘寶購物,還習慣於通過網絡跟外界交流,實際上,他們的生活習慣跟城市居民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他們也形成了網際網路思維,了解外界的變化並適應這種變化,儘管這種影響還處於初始階段,但是我認為它將會是長期性的。

記者:從長期來看,淘寶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羅震東:從我看到的淘寶村來說,一些村莊通過它實現了產業振興,老百姓有錢了,年輕人回到了鄉村,他們帶回了先進的理念,也會改進鄉村的治理方式,村民富裕、治理有效、生態宜居,都在逐步實現,所以我覺得淘寶村是一條可行的鄉村振興之路。

但是淘寶村到現在佔比不到1%,也不是所有鄉村都適合成為淘寶村,我也不認為所有鄉村都應該成為淘寶村。鄉村振興還有很多方式可以探索。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淘寶村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就是要讓農民通過接觸數位化手段,提升文明理念和文化知識水平,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這對鄉村振興意義重大。這也是淘寶村和普通農村最大的區別。

記者:淘寶村模式還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羅震東:還是農村面臨的普遍問題,主要是人才流失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農民通過電商發家致富後,有條件去更好的地方生活,往往會選擇離開農村。這些人一旦離開,鄉村發展的持續動力就減弱了。所以農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治理機制亟需進一步完善,讓農村成為一個留得住人的地方,讓那些已經致富的和還在致富的村民都願意留下來生活。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發揮村民的主體性,發揮村集體的主動性。此外,政府和社會力量要參與其中,給鄉村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經濟日報記者 袁勇)

【來源:中國經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羅震東:肅寧模式對中西部地區發展有著借鑑意義
    南京大學教授、淘寶村發展聯盟學委會副主任羅震東就數字肅寧報告的內容,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羅震東表示,肅寧電商的發展歷程是精彩的,依託當地優勢資源和產業優勢,從默默無聞到享譽全國,肅寧模式對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有著借鑑意義,可以用「一座建築、一根釣竿、一類村鎮、一片園區、一個協同」五個角度來說明。
  • ...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第四屆中國淘寶村轉型與升級...
    第三屆全國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第四屆中國淘寶村轉型與升級發展論壇在曹縣成功舉辦   12月20日,第三屆全國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第四屆中國淘寶村轉型與升級發展論壇在山東曹縣成功舉辦。
  •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專題研討會在南京大學經濟...
    2020年11月7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專題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安中樓舉行。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安同良教授、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胡樂明教授、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何自力教授、中國經濟出版社毛增餘社長、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蔣永穆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方敏教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生升教授、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侯為民教授、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建剛教授、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楊靜教授、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張旭教授、雲南大學人事處長,經濟學院張林教授
  •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孫傳旺教授學術報告通知 - 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
    題 目:清潔生產規制與全球價值鏈升級報告人: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孫傳旺教授時 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上午10:00地 點: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第三實驗樓706
  • 區域視域中的法治文化與社會治理現代化
    江蘇高校區域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揚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亞平,揚州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揚州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許林燦,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特聘教授葛洪義,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劉作翔,中國法學會農業與農村法制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高其才,《
  • 如東: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農民幸福感顯著提升
    「十三五」特別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如東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兩次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為遵循,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定不移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呈現出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的新圖景,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 南京農業大學植保院張正光教授團隊深入解析稻瘟病菌攻擊水稻免疫...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張正光教授團隊在「eLife」發表題為 「A self-balancing circuit centered on MoOsm1 kinase governs adaptive responses to host-derived ROS inMagnaporthe oryzae」的研究論文,解析了稻瘟病菌蛋白激酶MoOsm1
  • 當代農村現狀:農民在地裡笑著「玩淘寶」
    去年7月,在阿里巴巴「村播計劃」公益直播中,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直播,「現在經過練習和學習,已經很熟練了。」陳家勝通過淘寶直播賣自己的家傳手工麵條,一次能賣1000斤,相當於以前一個月的銷量。直播賣農貨,已成為農人增收致富的田間新技能。直播給田間帶去的不止是渠道,豐收後,創收、增收才是關鍵。
  • 九成淘寶村復工 700萬農民在家就業
    湖北第一淘寶村已經復工百分之九十五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淘寶村。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個淘寶村的復工率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湖北省淘寶村數量達到22個,淘寶鎮15個。其中,宜昌枝江市以10個淘寶村、3個淘寶鎮,成為湖北第一個淘寶村集群。5年蛻變,從重點貧困村到億元村位於湖北省西北角、秦巴深山中的下營村,2014年還是重點貧困村,339戶村民中有貧困戶179戶、617人,貧困發生率超過4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紅飛教授:高性能AC-DC變換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紅飛教授應會議邀請,做了題為《高性能AC-DC變換技術——高效變換與靈活電壓調控》的專題報告。現將吳紅飛教授的演講報告分享給大家,以期促進本領域的技術交流。吳紅飛 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
  • 走向城鄉一體化:農村教育現代化的價值定位與路徑選擇
    (6)大力推動教師流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加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合理流動力度,促進師資均衡。從2001年到2012年,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學校通過「撤點並校」,做了大幅度調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時也出現了「城擠、鎮弱、村空」的新問題。
  • 「最早進入農村的數位化火種」點燃了中國楊凌農高會
    阿里巴巴被稱為「最早進入農村的數位化火種」,推動、見證了中國農村的數位化進程。  記者從9月26日召開的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獲悉,此論壇第九屆將於2021年在楊凌示範區舉辦,楊陵區上川口村被授予淘寶村稱號。阿里巴巴與楊凌的緣分還遠不止於此,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阿里巴巴承接了雲上農高會項目,將藉助其數字新基建優勢,把數位化火種撒向中國的農業展覽。
  • 播種者「村淘」
    「我帶著人下鄉,建議農民們開淘寶店,老鄉都以為我們是搞傳銷的。」周秋平回憶說。去淘寶大學上過縣長班後,周秋平決定一定要把農村電商當成脫貧抓手。此後,50多家村淘站點在白沙建起。村民慢慢被現實說服:以前翻山越嶺去挑貨,現在足不出村,東西就送來了,還更便宜。
  • 農村留守老人有了充電站,隆陽辛街村村辦起老年大學
    傍晚,微風吹過帶著梔子花香,伴隨著動感的音樂阿今村活動場所也逐漸熱鬧了起來,細細打聽原來是隆陽區老年大學辛街分校送教到了阿今村。「農村留守老人也應該通過學習充實自己,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我們文化隊已經很久沒有開展集體活動了,得知老年大學的老師要送教到阿今村,我們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家門口就能參加老年大學活動,大家都非常高興。」阿今村楊菊鳳說道。
  • 拜耳黃偉東:數位化加速大農業融合,農業現代化迎來歷史性機遇
    2019年5月,我國發布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和中央網信辦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明確提出,立足新時代國情農情,要將數字鄉村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發展;夯實數字農業基礎,推進農業數位化轉型。 數字農業時代,作為提供農業投入品的農化企業,更要先人一步,提前布局數位化。
  • 北京高校「兩優一先」優秀共產黨員:中國農大信電學院教授李道亮
    作為一名黨員,他牢記推進國家農業現代化使命,一直堅守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始終圍繞國家需求和產業需要砥礪前行,帶領團隊不斷攻克水產養殖物聯網領域前沿理論及瓶頸技術研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博士和青年人才,其科研成果促進了我國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 南京工業大學的邵宗平教授團隊NC:單相鈣鈦礦氧化物:超交換誘導...
    複合體系和單相體系在鹼性條件下協同催化HER的原理示意圖成果簡介近日,南京工業大學的邵宗平教授和莫納什大學的朱印龍研究員在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研究文章,報導了一種具有獨特超交換效應的單相鈣鈦礦氧化物
  •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周繼旨逝世,長期研究儒學、易學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京大學哲學系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南京大學哲學系周繼旨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8歲。公開資料顯示,周繼旨出生於1932年6月,安徽省亳州人。1958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高校任教。先後任職於新疆醫學院、安徽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89年受聘南京大學,任職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和哲學系。1993年9月離休。曾任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顧問,《孔子研究》副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國際《易》學聯合會顧問,《國際易學研究》編委等等。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哲學研究的轉折發展做出了積極努力和重要貢獻。
  • 51歲著名戲曲理論研究者、南京大學教授解玉峰逝世
    (原標題:51歲著名戲曲理論研究學者、南京大學教授解玉峰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京大學文學院方面獲悉
  • 南京大學:拿一篇4區的SCI論文也能評正教授
    南京大學在教師職稱評價改革中,走在了全國前列,加上今年國家連續發文要求高校進行深度職稱評價體系改革,不再看影響因子,不再看誰的SCI論文數量多,而是要求看論文是不是做了原創性、創新性工作作為主要評價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