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淘寶村復工 700萬農民在家就業

2020-12-14 海外網

按下暫停鍵兩個多月,湖北重啟。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2月份,湖北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僅「零星入庫」。

舉國上下都在積極幫助湖北「搶回時間」。而有這樣一批村莊,憑藉農民自己的力量,以湧動的數字經濟,努力抵擋疫情的衝擊。

湖北第一淘寶村已經復工百分之九十五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淘寶村。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個淘寶村的復工率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為了「親」的一句鼓勵,走了1500裡

十堰市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以出售綠松石為業。春節前夕的小旺季,店家們攢下了大量訂單準備發貨。

此時,疫情來了,村子封了,物流停了,車輛不能通行,只有人可憑證出入。

為了履行訂單,村民黃海只能背上幾十斤的石頭,步行到鎮上發貨,每天來回50裡路。

黃海原本打算送完年前的訂單就安心隔離,但一個買家下單並留言,打動了他:「親,只能以這種方式支援你們,願你們渡過難關,一切安好!」

於是,黃海決定不停工,晚上在家直播賣貨,白天背著石頭送貨,「笑著面對大家,讓大家也對我們有信心,對我們放心。」

直至道路解封,黃海背著石頭走了一個月,累計行程1500裡。而背石頭髮貨的人,不止黃海一個人。

下營村村民淘寶直播賣綠松石

下營村支部書記劉廷洲表示,整個疫情期間,下營村有超過80%的村民在家開工,利用淘寶直播在家賣貨,訂單量沒有明顯下降,有一個村民,還通過直播,賣出了一年來最大的一塊綠松石原石,重38斤,交易額8000元。

在湖北淘寶村最集中的枝江(縣級市),市電商辦主任覃傳發表示,到4月初,枝江的淘寶村復工率已達到98%。

疫情期間,農產品出入湖北電商通道幾乎全部關閉。枝江市董市鎮新周場村400多戶村民利用村裡分揀、包裝、物流一套完整電商基礎設施,打通了農產品出入湖北的綠色通道,成為一個小型的農產品線上集散中心,為湖北各地提供水果保障,線上銷售量不降反增。

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湖北省淘寶村數量達到22個,淘寶鎮15個。其中,宜昌枝江市以10個淘寶村、3個淘寶鎮,成為湖北第一個淘寶村集群。

5年蛻變,從重點貧困村到億元村

位於湖北省西北角、秦巴深山中的下營村,2014年還是重點貧困村,339戶村民中有貧困戶179戶、617人,貧困發生率超過40%。

劉廷洲描述,「村裡到處都是泥濘的羊腸小道,電話沒有信號,還經常停電,村裡90%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

蔣家明是當時出外打工的一員,擺過地攤、上過建築隊、裝過電梯、賣過汽車配件。2011年,蔣家明聽說同學王濤在拉薩開店發了財,便前去投奔。到了拉薩他才知道,王濤開的是一個淘寶店,賣老家的綠松石和西藏特產。

因為家裡窮,蔣家明只上到初中就輟學了,對網際網路一無所知。但他覺得,不用租金就能開店,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機會。

2012年10月,蔣家明回到下營村,開始專職開網店,賣綠松石。在下營村附近,有一個千年古礦,也是十堰主要的綠松石原產地之一。

一年時間,蔣家明掙了50萬,住上了新房,買了車,結了婚,生了娃。

「窮小子蔣家明發了財」,這個爆炸性的新聞,為下營村打開了一扇機遇之門,村裡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2013年,全村20多人開淘寶店賣綠松石,銷售額超過1000萬。

2014年,下營村成為湖北省第一個淘寶村。2017年,下營村率先整村脫貧出列。

短短五年,戴上新帽子的下營村,實現了逆襲。

2019年,全村網店有300多家,從事相關產業的人群接近1000人,全年電商銷售額突破1.5億元。

下營村從貧困村變成億元村

現在,村裡蓋起了成片的樓房,修出了7米寬的瀝青路,「經過黨員、群眾代表商定,這條路就叫『淘寶大道』。」

除了綠松石,村裡的其他產業也借勢興起,土雞、雞蛋、粉條、石榴等土特產在淘寶上出了名,還培育出了七夕美人茶這樣的知名品牌。

圍繞淘寶村的名頭,下營村還打造起「淘寶小鎮」,建度假區,發展旅遊業。

幾乎每一個淘寶村都有一個特色產業,並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枝江市問安鎮的龍泉堂村,集聚了多家爐具生產企業,而現在,村民的淘寶爐具店裡,還賣起了魚腥草、豆腐乳等農副產品。

告別背井離鄉,700萬農民在家就業

疫情衝擊了各行各業,淘寶村之所以受影響相對小,就在於它們多年所積澱的數位化基礎與能力。

例如,處於新風口的直播帶貨,下營村人早已玩得滾瓜爛熟——珠寶玉石是直播普及率最高的行業之一。2019年12月,下營村村民還率先用上了5G雙千帶速電信網絡。

網際網路企業主動助農興農,同樣也是用數位化的手段。淘寶愛心助農計劃啟動之初,就著手為商家免費開通淘寶直播,舉辦萬人規模的「村播日」並新設立「春播月」。

淘寶村受疫情影響相對小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擁有足以容納本地人靈活就業的產業。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撰文認為,因疫情導致的經濟關聯不恢復,對農民工群體打擊最大。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中國農民工總量去年已達到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務工。

淘寶村新周場村村民實現在家就業

龍泉堂村村貌

而淘寶村的興起,改變的不僅僅是村莊的經濟面貌、農民的生產方式,更是對城鄉關係的深刻重構。

美國知名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點評中國淘寶村,「在短短幾年內,許多農村社區已經看到成千上萬曾經離開的人,為了更加光明的未來,又回到了當地,在淘寶村建立當地經濟。」

《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09-2019)》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淘寶村數量達到4310個,淘寶鎮數量達到1118個,覆蓋2.5億人口,帶動就業機會超過683萬個。

在淘寶村,農民不必再背井離鄉四處漂泊,也不必再為未來的歸宿感到迷茫。蔣家明說, 「中國農民能吃苦,現在又有了電商這種新工具,讓我們實現了不離故土就能致富的夢想。」


責編:葉壯、張陽

31774196,.九成淘寶村復工 700萬農民在家就業,.2020-04-22 14:50:17,.204497,.葉壯、張陽

相關焦點

  • 淘寶村年交易額破萬億,成為中國農村就業新動力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論壇上表示,中國最活躍的經濟細胞來自於最基層的村、鎮和企業。如何把最活躍的經濟細胞和創業者、年輕人組織在一起,淘寶村是個很好的載體。截至2020年6月,中國湧現了5425個淘寶村,約佔全國行政村總數的1%,吸納了828萬人口就業,成為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沃土。
  • 南京大學教授羅震東:淘寶村證明數位化顯著促進農村現代化
    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留守家鄉或回歸家鄉,利用電商平臺將自己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在當地逐步發展為產業集群。目前,全國淘寶村已超5000個,阿里研究院的報告預測,下一個十年,全國淘寶村或將超過2萬個。這一現象引起了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羅震東的注意,2015年7月,羅震東帶領他的團隊進行了第一次淘寶村調研,開啟了他的淘寶村研究之路。
  • 淘小鋪上線240天,幫350萬人靈活就業
    不僅如此,淘小鋪還要讓世界最頂級的人工智慧技術給田間地頭的農民、在家帶孩子的寶媽「打工」,幫他們選品、自動分發到群裡,讓他們賺更多的錢、更輕鬆地掙錢。訊飛表示,淘小鋪將打造一個智能、普惠的數字創業服務平臺。 今年1月,淘寶上線國內首個靈活創業平臺淘小鋪。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市縣動態 九江市:拓寬就業渠道 助力農民增收
    九江市:拓寬就業渠道 助力農民增收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九江市人社部門以保促穩,大力宣傳就業創業政策,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紮實做好「六穩」「六保」,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轉移就業和增收。
  • 淘寶村年交易額破萬億 成中國農村就業新動力
    來源:網易財經【淘寶村年交易額破萬億 成中國農村就業新動力】淘寶村峰會上發布的《2020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共有5425個淘寶村,年交易總額已突破一萬億元,其中有745個淘寶村年交易額過億。這些淘寶村廣泛分布於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吸納828萬人口就業,正從一個阿里催生的經濟地理現象,變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 小康在哪裡:再訪「江村」 尋味鄉土
    在開弦弓村,如姚凌超一樣,坐在家裡賣全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用遠離家人的陪伴就能致富。去年一年,姚凌超家的羊毛衫銷售額超過700萬。開弦弓村就在這些紡織企業的環繞之中,方圓10公裡,紡織企業超過了700家。村裡人可以到工廠做一名職業技工,也可以在家裡做國際貿易。 江蘇蘇州吳江區七都鎮紡織企業負責人 王建華:以前是手工的、土的,現在都電子化、機械化了,原來一個工人開一到兩臺機器,現在可以開到20多臺,到今天為止銷售大概兩個億。
  • 當代農村現狀:農民在地裡笑著「玩淘寶」
    去年7月,在阿里巴巴「村播計劃」公益直播中,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直播,「現在經過練習和學習,已經很熟練了。」陳家勝通過淘寶直播賣自己的家傳手工麵條,一次能賣1000斤,相當於以前一個月的銷量。直播賣農貨,已成為農人增收致富的田間新技能。直播給田間帶去的不止是渠道,豐收後,創收、增收才是關鍵。
  • 疫情下的「雲復工」:每天增加3萬淘寶店 裡面有沒有我們的春天?
    談到現在的復工大潮,電話另一頭介紹著淘寶村的任慶生有些許遲疑,全面復產復工的春風才剛剛吹起,丁樓村似乎才剛剛要從疫情的寒冬裡甦醒,「之前成交量很少,因為疫情都封村。」受限於全村土地稀少,村中大部分人常年外出務工。村中有製作演出服飾的歷史和傳統,但是缺少銷路與技術。 2009年底,任慶生同妻子周愛華開了全村第一個網店。在他的帶動下,「網店+服飾加工銷售」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在地處偏僻的丁樓村紮根,並且發展勢頭如火如荼。然而如今面對疫情的封村,快遞業務剛解凍,作為省內遠近聞名的淘寶村,丁樓村的生意亟待覆蘇。
  • 陝西紫陽幫扶農民工返崗復工成效顯著
    地處秦巴山區的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每年有8萬餘人在外務工,其中,修腳人員達4萬多人,僅在湖北就超過5000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縣的防控任務十分艱巨,就業壓力也十分巨大。為此,紫陽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幫扶農民工返崗復工,穩定就業。
  • 抖音網紅變身淘寶村播 他替家鄉農民吆喝農產品
    大飛說,這是他從抖音網紅轉向淘寶村播的初衷。  看著農戶們橘子賣不出去,衢州市政府組織了淘寶直播助農活動,大飛毫不猶豫就報了名。自此,1981年出生的他,從擁有23.7萬粉絲的抖音網紅,變成了每天堅持三小時在線、替農戶吆喝橘子的村淘主播。  2月17日,大飛第一次直播,場景是一位農戶的家。透過屏幕,鏡頭前的網友可以看到,大飛身後堆成小山的橘子。
  • 商家「雲復工」成潮流:每天3萬人在淘寶新開店
    近期全國各地都開始了復工,學校開始上網課、有些公司可以居家辦公,線下商家則把雲復工作為自己的新選擇。  數據顯示,2月份,每天有超過3萬人來淘寶開新店,還有更多人把以前沒有經營下去的淘寶「老店」重新開了起來。
  • 懷遠扶貧車間帶動就業
    「工廠下鄉、車間到村、崗位到人」的就業扶貧車間為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搭建了平臺,促進了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扶貧車間復工復產情況如何?記者日前來到懷遠縣陳集鎮瓦一村實地採訪。「進廠比疫情前嚴格多了。每天都要經過兩次體溫測量、信息登記、手部消毒,工作時必須戴口罩。」
  • 淘寶成為中國農產品銷售和品牌打造的規模型平臺 如何「造血式」助...
    淘寶直播讓手機成為「新農具」2019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村播計劃」。截至今年7月,該計劃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的2000多個縣,累積開展直播240萬場,帶動農產品上行80億元。淘寶直播間有近9萬名農民主播。今年豐收節期間,更是出現「縣縣上淘寶,鄉鄉有村播」的景象。
  • 平定縣張莊鎮北陽勝村:工廠開在家門口村民就業不發愁
    正在給紙箱打包的北陽勝村村民韓懷慶說,他已經在凌雲紙業有限公司工作近3年了。  北陽勝村是一個純農業村,全村耕地有1000多畝,常住300多口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靠種地和外出打工。2016年,村支「兩委」經過市場考察發現,紙箱包裝產業是一項風險小、見效快的潛力產業。村裡研究決定,由村集體投資建設紙箱包裝生產企業。
  • 資源變資產 農民變股民 村集體經濟「破零」的民和模式
    2019年12月24日這一天,享堂村舉辦集體經濟分紅資金發放儀式,村裡人每人領到了80元的村集體經濟收益的「紅利」。而過去,村集體經濟難以「破零」,鄉村發展止步不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
  • 雲復工潮流:每天3萬人新開淘寶店 企業打開了線上銷售新局面
    淘寶平臺數據顯示,2月份,每天有超過3萬人在淘寶開新店,還有更多人把以前沒有經營下去的淘寶「老店」重新開了起來。 億邦動力獲悉,近期全國各地都開始了復工複課,有些公司可以居家辦公,線下商家則把雲復工作為自己的新選擇。而淘寶平臺上,包括淘寶直播、淘小鋪在內,各種線上運營平臺都活躍起來。
  • 江陵縣:返崗就業「點對點」復工保產「實打實」 - 荊州廣電新媒體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日報 時間:2020-04-11 10:52壓實主體責任精準脫貧攻堅江陵縣普濟鎮委、鎮政府統籌謀劃戰「疫」與戰「貧」工作,以脫貧攻堅一天也不能耽擱的緊迫感,有效抓好貧困戶返崗就業和復工保產工作
  • 連雲港市完成農房改善超四萬戶 建設近百個新型農民社區
    近年來,連雲港市以農房改善為抓手,統籌推進脫貧攻堅、美麗田園鄉村建設、「萬企聯萬村
  • 西安農民多種經營致富 草莓種植戶人均收入2.1萬
    去年,張亞尼偶然發現這片荒灘無人願意耕種,便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了全村40多戶村民的122畝河灘地,又拿出了30萬元,平整了土地,購置了種植土豆所需的材料和大型機械。如今大筆的生產投入,眼看著就要見到成效了。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丨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曾經的養豬村...
    窮則思變,如何趕上旅遊發展的東風,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一些村民動起了腦筋。博後村是三亞革命老區,黎族聚居村莊。它的西南邊,是高端度假酒店聚集的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再往東,是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所在的海棠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