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暫停鍵兩個多月,湖北重啟。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2月份,湖北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僅「零星入庫」。
舉國上下都在積極幫助湖北「搶回時間」。而有這樣一批村莊,憑藉農民自己的力量,以湧動的數字經濟,努力抵擋疫情的衝擊。
湖北第一淘寶村已經復工百分之九十五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淘寶村。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個淘寶村的復工率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為了「親」的一句鼓勵,走了1500裡
十堰市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以出售綠松石為業。春節前夕的小旺季,店家們攢下了大量訂單準備發貨。
此時,疫情來了,村子封了,物流停了,車輛不能通行,只有人可憑證出入。
為了履行訂單,村民黃海只能背上幾十斤的石頭,步行到鎮上發貨,每天來回50裡路。
黃海原本打算送完年前的訂單就安心隔離,但一個買家下單並留言,打動了他:「親,只能以這種方式支援你們,願你們渡過難關,一切安好!」
於是,黃海決定不停工,晚上在家直播賣貨,白天背著石頭送貨,「笑著面對大家,讓大家也對我們有信心,對我們放心。」
直至道路解封,黃海背著石頭走了一個月,累計行程1500裡。而背石頭髮貨的人,不止黃海一個人。
下營村村民淘寶直播賣綠松石
下營村支部書記劉廷洲表示,整個疫情期間,下營村有超過80%的村民在家開工,利用淘寶直播在家賣貨,訂單量沒有明顯下降,有一個村民,還通過直播,賣出了一年來最大的一塊綠松石原石,重38斤,交易額8000元。
在湖北淘寶村最集中的枝江(縣級市),市電商辦主任覃傳發表示,到4月初,枝江的淘寶村復工率已達到98%。
疫情期間,農產品出入湖北電商通道幾乎全部關閉。枝江市董市鎮新周場村400多戶村民利用村裡分揀、包裝、物流一套完整電商基礎設施,打通了農產品出入湖北的綠色通道,成為一個小型的農產品線上集散中心,為湖北各地提供水果保障,線上銷售量不降反增。
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湖北省淘寶村數量達到22個,淘寶鎮15個。其中,宜昌枝江市以10個淘寶村、3個淘寶鎮,成為湖北第一個淘寶村集群。
5年蛻變,從重點貧困村到億元村
位於湖北省西北角、秦巴深山中的下營村,2014年還是重點貧困村,339戶村民中有貧困戶179戶、617人,貧困發生率超過40%。
劉廷洲描述,「村裡到處都是泥濘的羊腸小道,電話沒有信號,還經常停電,村裡90%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
蔣家明是當時出外打工的一員,擺過地攤、上過建築隊、裝過電梯、賣過汽車配件。2011年,蔣家明聽說同學王濤在拉薩開店發了財,便前去投奔。到了拉薩他才知道,王濤開的是一個淘寶店,賣老家的綠松石和西藏特產。
因為家裡窮,蔣家明只上到初中就輟學了,對網際網路一無所知。但他覺得,不用租金就能開店,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機會。
2012年10月,蔣家明回到下營村,開始專職開網店,賣綠松石。在下營村附近,有一個千年古礦,也是十堰主要的綠松石原產地之一。
一年時間,蔣家明掙了50萬,住上了新房,買了車,結了婚,生了娃。
「窮小子蔣家明發了財」,這個爆炸性的新聞,為下營村打開了一扇機遇之門,村裡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2013年,全村20多人開淘寶店賣綠松石,銷售額超過1000萬。
2014年,下營村成為湖北省第一個淘寶村。2017年,下營村率先整村脫貧出列。
短短五年,戴上新帽子的下營村,實現了逆襲。
2019年,全村網店有300多家,從事相關產業的人群接近1000人,全年電商銷售額突破1.5億元。
下營村從貧困村變成億元村
現在,村裡蓋起了成片的樓房,修出了7米寬的瀝青路,「經過黨員、群眾代表商定,這條路就叫『淘寶大道』。」
除了綠松石,村裡的其他產業也借勢興起,土雞、雞蛋、粉條、石榴等土特產在淘寶上出了名,還培育出了七夕美人茶這樣的知名品牌。
圍繞淘寶村的名頭,下營村還打造起「淘寶小鎮」,建度假區,發展旅遊業。
幾乎每一個淘寶村都有一個特色產業,並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枝江市問安鎮的龍泉堂村,集聚了多家爐具生產企業,而現在,村民的淘寶爐具店裡,還賣起了魚腥草、豆腐乳等農副產品。
告別背井離鄉,700萬農民在家就業
疫情衝擊了各行各業,淘寶村之所以受影響相對小,就在於它們多年所積澱的數位化基礎與能力。
例如,處於新風口的直播帶貨,下營村人早已玩得滾瓜爛熟——珠寶玉石是直播普及率最高的行業之一。2019年12月,下營村村民還率先用上了5G雙千帶速電信網絡。
網際網路企業主動助農興農,同樣也是用數位化的手段。淘寶愛心助農計劃啟動之初,就著手為商家免費開通淘寶直播,舉辦萬人規模的「村播日」並新設立「春播月」。
淘寶村受疫情影響相對小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擁有足以容納本地人靈活就業的產業。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撰文認為,因疫情導致的經濟關聯不恢復,對農民工群體打擊最大。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中國農民工總量去年已達到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務工。
淘寶村新周場村村民實現在家就業
龍泉堂村村貌
而淘寶村的興起,改變的不僅僅是村莊的經濟面貌、農民的生產方式,更是對城鄉關係的深刻重構。
美國知名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點評中國淘寶村,「在短短幾年內,許多農村社區已經看到成千上萬曾經離開的人,為了更加光明的未來,又回到了當地,在淘寶村建立當地經濟。」
《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09-2019)》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淘寶村數量達到4310個,淘寶鎮數量達到1118個,覆蓋2.5億人口,帶動就業機會超過683萬個。
在淘寶村,農民不必再背井離鄉四處漂泊,也不必再為未來的歸宿感到迷茫。蔣家明說, 「中國農民能吃苦,現在又有了電商這種新工具,讓我們實現了不離故土就能致富的夢想。」
責編:葉壯、張陽
31774196,.九成淘寶村復工 700萬農民在家就業,.2020-04-22 14:50:17,.204497,.葉壯、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