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村行(300)|壩壩會上來帶貨:石頭上花開口袋裡錢響 這個長在...

2020-12-21 川觀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周夢穎 四川在線記者 付真卿 蘭楠 林嘉薇 肖雨楊

11月25日午後,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走進瀘州市合江縣開展帶貨壩壩會。「這個『寶貝』可製藥、泡茶,有益胃生津、滋陰養津、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開花時還具有觀賞性。」鳳鳴鎮金龍湖村扶貧第一書記吳浪拿著金釵石斛的精裝禮盒,向大家推薦這個「長在石頭上的藥用植物——金釵石斛。」

合江縣是金釵石斛的原產地,也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地,有著悠久的栽培種植歷史傳統。吳浪說,現在市面上很多金釵石斛都是大棚裡種植的,為保證金釵石斛的純天然品質,鳳鳴鎮金龍湖村始終堅持在原始山林種植金釵石斛,這樣產出的金釵石斛質量也比較高。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釵石斛鮮條,可以拿來切成片泡水喝,或者用來煲湯,例如排骨湯、石斛老鴨湯等,都十分滋補。金釵石斛吃起來味道微苦回甘,但煲湯就不會有苦味。」吳浪說近年來,金釵石斛產業有效促進當地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地方經濟發展。金龍湖村探索出「合作社+村集體+村民」模式,鼓勵大家參與經營種植中藥材,由村上的公司統一養護、統一管理,最終以股數獲得分紅。2020年,金龍湖村中藥材收成高達10餘萬元,村民最高分紅達到3.1萬元。

相關焦點

  • 壩壩會上的「帶貨」比拼
    「我們村的蔗糖,甜過初戀」「我們的特色蘿蔔乾特別下飯」「大家看我們的佛手,不僅好看,還能泡茶入藥」……11月25日,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走進瀘州市合江縣,在榕山鎮回洞橋村召開壩壩會,包括合江縣委書記李仁軍在內的縣、
  • 鏡觀「百縣千村行」:達州市開江縣竹溪村
    在竹溪村舉辦的「百縣千村行」鄉村壩壩會
  • 東海網丨「百縣千碗」走進文博會
    洞頭的百島十二鮮、蒼南的蒼山玉海宴、樂清的十大碗……在11月26日開始舉行的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來自鹿城、龍灣、洞頭、樂清、瑞安、平陽、蒼南等地的風味美食都將集中在1號館亮相,供市民觀摩打卡。據悉,這是「百縣千碗·甌味」首次走進文博會。
  • 四川通江:紀檢壩壩會上 村民收回10年欠款
    胡嘉文 封面新聞記者 謝穎「欠了10年的錢能在今天拿到手,太驚喜了!」「拿到這5000元後,我終於可以把搬遷欠的帳還了!」……這是11月27日,在通江縣煙溪鎮鍾鳳村召開的紀檢壩壩會中的現場一幕。壩壩會上,煙溪鎮紀委書記通報了該鎮原四合村套取4戶地質滑坡避讓搬遷戶補助資金案件的具體情況,並現場退賠4戶人的地質滑坡款10000元,差旅費1500元,共計11500元。
  • 百村行丨縣化肥廠曾辦在溫嶺這個村,如今三產發達紅紅火火
    村莊裡,往往埋藏著我們最為厚重的記憶,凝結著最為濃鬱的情緒。2018年8月11日起,「溫嶺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百村行》系列報導,以最簡單的筆觸,寫最深情之故鄉。城西街道 · 芝岙村「芝岙 稍在縣東,亦北山也。岙內常產芝。明知縣俞諮益建塔其上,崖壁鐫『天柱奇觀』,字大徑二尺。國朝乾隆間,塔自毀。其西谷凹入,俗呼燕窩。
  • 百縣千村行(366)丨平武縣關壩村的「變身象限」
    今年46歲的杜勇就是眾多「靠山吃山」中的一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接過爺爺的獵槍,當上了一名獵人。在野生動物保護還沒有列入法律之前,他是活得相當滋潤的。「好的時候,一兩天就可以打到一隻盤羊,賣幾百元。」在當時,這不是個小數字。靠著打獵捕魚轉來的錢,杜勇修房造屋,娶妻生子,日子有滋有味,但代價是盤羊和野生魚越來越少。
  •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舌尖上的「浙東天姥唐詩宴」
    12月11日上午,根據省文化和旅遊廳統一部署,紹興市組織參加全省「詩畫浙江·百縣千碗」視頻工作推進會。市局調研員趙海,推廣交流處全體同志,各區、縣(市)文廣旅遊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推廣科(室)負責人及餐飲協會秘書長參加會議。會上,金華市、台州市、杭州市餘杭區、新昌縣、開化縣和省「百縣千碗」專營公司先後作交流發言。
  • 廣州消費扶貧——全城歡樂購「花開婦貴」帶貨...
    廣州消費扶貧——全城歡樂購「花開婦貴」帶貨直播約定你!」直播帶貨專場活動,「花城姐妹團」傾情助力!為大家帶來這些優質產品5月19日晚上七點半鎖定直播間我們現場揭秘是什麼讓他們變身「帶貨主播」?>直播內容組織直播帶貨扶貧產品銷售活動,選取廣州對口幫扶地區的貴州、新疆、四川以及湖北等地的扶貧產品,通過電視臺金牌主播現場體驗和產品講解,圍繞扶貧主題對重點扶貧產品進行特性介紹、產地講解、試吃體驗等,引導客戶觀看直播的同時進行線上掃碼領券、掃碼購買,以「產品+文化+品牌+體驗+網際網路」的「精準幫銷」模式,幫助貧困地區銷售。
  • 百縣千村行(347)丨上納咪村首個本科生的選擇
    每年寒暑假,都有15名大學生到上納咪鄉支教。課堂主要就設在桑傑家院子裡,院子門口掛著一塊「天津大學社會實踐基地」的牌匾。桑傑是上納咪村第一個本科生,從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後,他一直致力於志願者項目,深知偏遠家鄉教育資源匱乏的他,最大的願望是村上能有更多孩子考上大學。桑傑家一樓的一間房屋裡,掛滿了彩旗,每面旗幟上都印著大大的「擁抱納咪」四個字,旗幟上是志願者們的籤名。
  • 世界上什麼錢最「長壽」?唐玄宗從城樓上拋灑的錢長啥樣?帶你走進...
    世界上最「長壽」的錢是什麼錢?當年唐玄宗在承天門設宴,席間從城樓上拋灑金錢作為賞賜,百官爭相撿拾。這錢長啥樣?第五十七期學習讀書會上,知名主持人、貨幣收藏者潘湧湧帶來了唐玄宗拋灑的鎏金的「開元通寶」,現場觀眾爭相把玩,讓人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了盛世長安的恢弘氣象。&nbsp>潘湧湧有著數千枚不同時期的代表藏品,多年來他致力於中國貨幣學的研究、古錢幣收藏和貨幣史知識的普及。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2020-09-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縣千村行|一線故事 百年稻米出山記
    每年三四月插秧時,便是這個被群山圍繞的小村子最忙的時候。這裡能種植水稻,首先得益於大自然的饋贈。莫爾非鐵村夾在兩座大山之間,色洛河流經這裡,衝刷出一片平原,當地人稱為「小興場」;同時,全村平均海拔高度1900米,日照充沛、溫度適宜,也為種植水稻提供了條件。「我們這裡的水稻種植歷史已有百年,甚至可以追溯到明代。」
  • 石榴花開陶麗婷:三農直播帶貨 區域要孵化自己的網紅
    就在去年,石榴花開也落地了很多的「三農」活動,比如攜全公司所有達人做了全國各個地方100多場的扶貧活動,包括像「縣長來了」一系列活動,但在落地的過程中,陶麗婷發現了一些問題。「一個達人帶貨量厲害,今天到當地賣貨,但明天怎麼辦?帶動當地銷量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
  • 宇宙最強帶貨天團:央視Boys直播帶貨石頭掃地機器人
    這個618,央視Boys再次合體,宇宙最強帶貨天團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攜手北京廣播電視臺@春妮,將於6月6日上午10:00在京東直播間帶貨。此前,央視已經用公益帶貨、電商助農的方式有過直播嘗試。
  • 300個千元禮包!5月15日福鼎市長要帶貨出圈了~
    300個千元禮包!5月15日福鼎市長要帶貨出圈了~ 2020-05-14 0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縣千村行(276)|200多留守老人掙上了工資
    是不是錢不夠用了,我等下就去給你匯一點。」「不是不是。」趙仁元有點急了,清了清嗓子說,「把帳號發給我。天冷了,想給娃娃匯點錢買新衣服。我和你媽現在都在村裡掙工資。」在村裡掙工資的,不僅是趙仁元老兩口。經過多次商議,決定在當地蠶桑產業基礎上「做文章」。「栽桑養蠶是輕體力活,且每年3月至10月養蠶、11月至次年2月管護桑園,可以保證老年人的穩定收入。」儀隴縣引進香港利達豐集團,在當地全資成立布碧絲農業和家豐時裝兩家子公司。
  • 用永不斷墨的永恆筆,在石頭做的筆記本上綻放花開
    每年進博會,在偌大的「四葉草」裡轉悠,總有一種「淘金」的快感。除了爭奇鬥豔的世界500強展臺,在一些看似普通的格子單間裡,也能找到奇妙的故事。圖說:施靜介紹石頭做的筆記本。它外觀樸素,僅僅簡單布置了兩排文具筆,聽了介紹才知道,原來這是義大利品牌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的「永恆筆」,號稱永遠不用換芯、不會斷墨;最底層的筆記本,紙張竟是用石頭做的,質感卻極盡細膩。所謂「永恆筆」,原理在於金屬筆頭與紙張摩擦後產生痕跡。它的筆跡顏色狀若鉛筆,卻不會被擦去,遇水也不會洇開。
  • 壩壩宴——最美瀘州
    這個只是一部分菜品,硬菜才是王道,只有閃亮上桌。這個壩壩宴是我最好閨蜜家的壩壩宴,地標瀘州,最具有特色的就是桂圓,瀘州老窖等,還有就是熱情,是她帶我來到了她的家鄉,讓我認識了很多人,讓我變優秀,她就是我的閨蜜般的姐姐:劉家玫。在這裡小陳就不給圖片啦!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聯手湖北30縣(市)長網上直播帶「鄂」貨
    湖北30位縣(市)的縣(市)長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聯手營銷湖北優質農副產品。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的支持下,央視頻聯合湖北廣播電視臺新媒體「長江雲」、各大主流電商平臺及社交媒體平臺,通過直播帶貨等多種形式助力湖北儘快擺脫疫情影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百縣千村行|可「顏」可甜:一個鹽源蘋果的升級「出山圖」
    一縣一策12月11日傍晚,一團彩雲出現在鹽源縣城上空,鹽源縣電商物流農業產業園廣場上的人卻來不及欣賞。開箱、套袋、擇撿、重新裝箱……40多名工人正在完成當天最後一項工作:分揀5萬斤蘋果,這些蘋果正在走完它們走出鹽源的「最後一步」。那輛早已等候於此的大貨車,將帶著它們奔向新目的地:湖南省長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