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出席並發表演講。
「回顧一下這些年可以看到,我們這些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基本上是越來越憂慮,越來越擔心,以前的擔心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它已經變成現實了,這個現實就是中美兩國將進入一個長期的戰略競爭狀態,而且這個戰略競爭會不斷地向縱深發展。」章百家認為,中美兩國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受益最大的兩個國家,這種受益也使得從GDP總量角度上,兩國的實力迅速接近。章百家稱,過去互信的基礎,就是中美實力相差很遠,經濟上可以互補,安全上有共同對手,現在這些條件不復存在,整個中美關係就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章百家分析認為,從長期講,中美之間建立一個競合關係是有可能的。主要原因在於:第一,中美兩國現在聯繫很多,中美關係跟以前任何時代不一樣,也不同於美蘇關係;第二,從全球化趨勢來講,這波高科技全球化帶來的趨勢是讓世界的聯繫更緊密。
章百家認為,拜登政府上臺以後,美國對華政策的基點是不會變的,拜登政府跟川普政府的區別在於:其一,拜登政府可能會調整一些政策,而且會修復和盟友的關係,形成合力對華施壓,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其二,他會放棄「美國優先」的做法,在一些重要領域和中國開展合作。
「從外交的角度講,要對中美戰略競爭做長期的準備。」章百家認為,外交的主要作用是解決問題,現在中美之間解決結構性問題,需要非常細緻的工作,而且現在結構性問題跟以前完全不一樣,所以外交工作中談判的許多問題是需要從零開始。
「我們跟美國的競爭中,美國要維護的是全球的領導地位,我們現在要維護的是我們的發展權,這兩個東西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我們一定要認清楚自己的目標,堅守自己的目標,戰略說到底就是管理目標的能力。我們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在和美國的戰略博弈中,需要勇氣和智慧。」章百家總結道。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