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盲盒買得停不下手來的小夥伴們,這家公司被你們「買」上市了!
昨日,賣盲盒的「泡泡瑪特」開始火熱招股,這家大熱門公司怎麼樣?
這支新股咱們打不打?
和撿錢君一起來看看:
新股名稱:「泡泡瑪特」
招股時間:12月1日―12月4日
上市時間:12月11日
股價區間:31.5 -38.5港元
每手股數:200股
入場費:7777.59港元
聯席保薦人:摩根史坦利、中信證券
基石投資者:有
按零售價值計算,泡泡瑪特在2019年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在業務核心IP儲備方面,泡泡瑪特共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
財務方面,2017至2019財年,泡泡瑪特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這個增長速度絕對是幾何增長。
泡泡瑪特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關注。至今一共完成了八輪融資,其中最近一次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紅杉資本更是對其給出了21億美元+的估值。
綜合來看,泡泡瑪特屬於沒有對標企業的特殊概念獨角獸,吸金能力超強,所以這個盲盒,撿錢君建議:積極參與打新。
泡泡瑪特的故事
最開始了解盲盒,是因為一個朋友在群裡說她掉在坑裡出不來,已經為盲盒花了十幾萬了,甚至為了自己特別想要的隱藏款買空了一整個販售機。
最後拆沒拆到隱藏款不知道,只看見了她的婚禮上擺了滿滿一桌子的Molly給親友們作伴手禮,平均每個人能拿3個。
Molly,就是那個有著要麼綠色要麼紅色的大眼球,嘴巴撅得老高的小姑娘。
別看這個小造型顯得有點靈異,但卻是泡泡瑪特發財的轉折點。這家成立於2010年的文化公司,之前還是一個的普通玩具店,從2014年到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
之前在新三板掛牌上過市,去年摘牌退市,退市時市值20億。正是Molly系列的推出,成為了國內盲盒公仔的鼻祖,也是公司將自主開發潮玩系列IP作為主營業務的開始。
所謂盲盒,就是說盒子的外包裝全都一樣,拆封之前根本不知道裡面玩具長啥樣。但一系列裡總有一些隱藏款,數量特別少,所以很多玩家為了集齊全套人偶,會買到很多重複的造型,也就勢必要一擲千金。
這跟我們小時候一些人為了集齊全套水滸卡,天天花錢買小浣熊方便麵是一樣一樣的。
看著好像主營業務挺簡單,但其實他們相當相當賺錢,一個Molly系列一年的銷售額就能達到4.5億。2019年,公司全年營收16.8億,雙11當天就賣出去超過200萬件玩具,公司毛利率高達65%。
現在這年頭,做實業製造的公司可沒幾家有這種賺錢能力了,就連喜茶這種賣水的暴利公司,毛利率也就在60%―70%。
為什麼他們這麼能賺錢?
現在在網路遊戲產業有個非常時髦的課題,叫「非物質成癮性研究」,就是研究什麼樣的機制可以讓人對遊戲像吸毒一樣上癮。
其中有幾個人性本身的弱點會導致成癮,這在盲盒產業邏輯中也是最關鍵的因素,即獵奇心、收集癖、博彩心理。
獵奇心使泡泡瑪特們賣的已經不是盲盒本身,而是一種未知的場景和體驗。收集癖,讓人買一個就想集齊整套,成套了就想要還沒有的系列,全齊了就還想抽隱藏款。博彩心理就更不必說,看看頭些年抓娃娃機多火爆就知道了,而現在的盲盒隱藏款,抽中概率其實只有0.69%......
這三樣加起來,消費者會不斷產生購買和復購的欲望。這是寫在人類基因裡的東西,誰在這個地方踩準了,就是等著上帝撒錢了。
說回泡泡瑪特上市
作為一家玩具公司,泡泡瑪特的招股書是在今年六一兒童節發布的,還挺浪漫的。本次IPO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至3億美元,按照泡泡瑪特在IPO前給投資人的估值預期,預測在上市後的市值為40億至50億美元,最高或超60億美元。
有一份流傳的泡泡瑪特老股轉讓BP顯示,公司2019年淨利潤5億,2020年預計淨利潤10.9億。如果按照50億美金的估值計算,PE倍數為31倍。
如果和類似的上市公司相比,這個PE倍數倒是也不算高。做變形金剛的孩之寶公司2019年PE倍數為51倍,A股類似的公司平均PE是54倍,零售業裡比較,三隻松鼠(300783)PE約為55倍,百草味估值35.7倍。
如果說支撐泡泡瑪特高估值的空間在哪裡,公司老闆王寧是這麼在公開場合來介紹的:在泡泡瑪特推動下,潮玩不僅在中國形成了新浪潮,甚至形成了一種新的語言體系。如樂高將建造世界的語言轉化為積木,泡泡瑪特長期堅持的盲盒玩法,不僅有商業營銷的目的,也是在通過標品建立自己的語言。
當然,老闆肯定是要把公司對標到benchmark的地位、拉了很高的層次來給投資人講業務,但客觀來說,我們也要看到泡泡瑪特逐漸隱現的內外部風險。
內部來說,這類潮玩產品,生命周期是相對較短的。在報告期內,Molly系列的銷售表現對公司業績有重要貢獻,但後續Molly的受歡迎程度和市場接受程度,不確定是否能維持現有水平。外部來說,同行業的競爭者和替代品的威脅不容小覷,比如在農村地區,泡泡瑪特市場相對空白,10―20元的「快樂扭蛋」反而在一年內迅速拓展。總之,在一路上漲的數據中,盲盒行業存在的變量也是很多的。
未來,港股新秀泡泡瑪特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表現,是借著現在品牌的優勢拓展出更多聚焦「快樂」的產品和服務,還是在數據上曇花一現,都讓我們保持好奇且行且看吧。
如果你看好潮玩產業,覺得泡泡瑪特的未來大方向沒問題,就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先上車,參與泡泡瑪特打新。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