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國產汽水之王 1毛1瓶年賣1億 被百事屈辱雪藏15年

2020-12-15 驅動之家

武漢二廠、北冰洋、嶗山可樂……,國產汽水復興之前,是一部被外資坑害收割的慘烈歷史。

但這樣的錯誤,中國不會再犯第二次!

說起北冰洋汽水,絕對是北京人最深刻的回憶之一,但在回憶背後,北冰洋從「國產汽水之王」到被巨頭雪藏,再到復出,其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成為了國產汽水產業的一道縮影。

上世紀50年代,北冰洋汽水面世,當時,北京消費市場正處於起步階段,北冰洋迅速引起市民追捧。

不僅普通市民愛喝,北冰洋還曾是國宴指定飲品,受認可程度不言自明。

1961年,北冰洋總產值達5537.9萬元,利潤878.1萬元,這是從1949年以來,該飲品取得的最好成績。

要知道,這可是六十年代,家庭收入相當低,暢飲北冰洋的欲望依舊抵擋不住。

高光時刻發生在1983年。這一年,央視舉辦第一屆春晚,著名表演藝術家馬季等人擔任主持人,臺下坐著演員,演員前面的桌子上擺放的,正是北冰洋。

這意味著,北冰洋是第一個進入春晚的飲品品牌,廣告效應隨之炸裂。

有文章稱,1985年至1988年三年時間裡,一瓶一毛錢左右的北冰洋,創造了1億元的產值,利潤高達1300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產汽水之王」。

隨著社會的發展,可口可樂宣布進入中國市場,之後百事可樂在深圳建廠,兩大巨頭開始了對中國市場的爭奪。

1994年,中國企業掀起合資潮,北冰洋也和百事可樂合資。

不只是北冰洋,還有其它6家著名的國產飲料廠,包括瀋陽八王寺、天津山海關、青島嶗山、武漢大橋、重慶天府可樂、廣州亞運汽水,都與可口可樂或者百事可樂「聯姻」。

國產飲料廠之所以選擇合資,是希望藉助外資擴大經營,學習管理、技術,沒想到,卻紛紛迷失在浪潮裡,兩大巨頭趁著合作展開「圍獵」,進而制霸中國汽水市場。

這一過程,後來被形容為「水淹七軍」。

北冰洋汽水同樣難逃一劫,與百事可樂合作不久,品牌就被「雪藏」,一藏就是15年之久。這樣一來,狂飆突進的北冰洋沉沙折戟,再沒有往日神採。

對於這段往事,北冰洋所屬公司一位高管坦承:「那時大家都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我們向西方學習管理,學習技術,卻把自己的東西給弄丟了。」

等中國企業回過神來的時候,中國汽水市場早已滄海桑田,但北冰洋的品牌影響力仍然存在,這是「劫後重生」的堅實基礎。

2007年,北冰洋與百事公司談判,要求收回「北冰洋」品牌經營權,最終,這場談判以「4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為條件,達成了回歸協議。

2011年,北冰洋汽水正式回歸,喊出的口號是「你喝的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

經過大力投入,尤其是找到符合要求的原料,恢復北冰洋「橙桔香氣、氣足沙口」的特色,耗費不少資金和心力,好在努力沒有白費,北京人熟悉的北冰洋汽水回來了。

2012年,北冰洋汽水的銷量就達到100多萬箱,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

2014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甚至出現「斷貨」現象。據《北京商報》報導,2018年,北冰洋銷量達到1200萬箱。

對於北冰洋的「重生」,有人評論說,「全北京人都應該為此慶祝」。

不過,北冰洋似乎沒有時間「慶祝」,而是希望把失去的「榮光」追回來。

為此,北冰洋不僅開始向全國布局,還藉助直播帶貨,打破地域限制,觸達更多消費者,今年6月,北冰洋首次直播帶貨賣出48萬瓶。

一場新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 THE END -

#國產#百事#飲料

原文連結:雲掌財經 責任編輯:憲瑞

相關焦點

  • 北冰洋:國產汽水之王 1毛1瓶年賣1億 被百事屈辱雪藏15年-新聞頻道...
    武漢二廠、北冰洋、嶗山可樂……,國產汽水復興之前,是一部被外資坑害收割的慘烈歷史。但這樣的錯誤,中國不會再犯第二次!說起北冰洋汽水,絕對是北京人最深刻的回憶之一,但在回憶背後,北冰洋從「國產汽水之王」到被巨頭雪藏,再到復出,其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成為了國產汽水產業的一道縮影。
  • 遭百事雪藏15年,老牌國產汽水迎來「第二春」,10個月賣出5.5億
    遺憾的是,隨著90年代兩大可樂在中國市場強勢擴張,國產品牌開始敗退,紛紛被收購、雪藏、停產。曾經的北京「第一國飲」北冰洋未能倖免,在市場上消失了15年,直到前幾年才重新回歸。2020年11月底,上市公司大豪科技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 國貨逆襲:被百事「雪藏」15年的北冰洋要上市了!網友:就是太貴
    國產汽水品牌在發展過程中被這兩大國外品牌巨頭「吞沒」的案例不在少數。例如在上世紀90年代,國企合資潮中的「兩樂水淹七軍事件」內的中國七大飲料品牌,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代表的外資合併,都沒能逃過「落寞」的下場,最終淡出了中國汽水市場。同樣在外資合併潮中的北冰洋汽水,現在不僅捲土重來,還即將上市,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北冰洋、冰峰相繼奔赴資本市場,國產汽水的春天到了嗎?
    在中國,可口可樂與百事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汽水市場,然元氣森林的崛起讓國產汽水重新看到了希望,不少區域性的老牌國貨汽水品牌開始謀增長、求發展。其中,85歲北冰洋和有著68年發展史的冰峰最為惹眼。交易完成後,北冰洋飲料品牌,就將藉助大豪科技完成上市,實現「復活」。那麼,資本市場能否為兩家企業帶來新的生機,助力其翻盤?冰峰一年賣3億,擬募資4.6億冰峰飲料的前身為西北汽水廠,創建於1951年。1953年,西北汽水廠併入西安食品廠,成為六大車間之一,只是當時生產出來的汽水就叫「汽水」。
  • 停產、雪藏,險些被外資「弄死」!國產汽水之王欲上市回春?
    回顧北冰洋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那個年代,國產汽水的「無可奈何」,以及後來「向前追趕」的衝勁。引「狼」入室對部分北京人來說,北冰洋汽水是兒時的回憶,是夏日的清涼。面對北冰洋的危機,百事「佯裝」幫助,提出追加投資,並進一步獲得了北冰洋公司的控制權。而掌控之後,百事便直接將北冰洋進行雪藏。這一藏,就是14年。如今回頭看,誰能不說,當時的北冰洋是在「引狼入室」?
  • 百事的如意算盤
    兩天前,「好想你」宣布,百事公司將以7.05億美元購入國產零食品牌百草味100%股權。「接盤俠」百事成為關注焦點。究竟是接盤俠,還是套路王?回顧百事公司的發展史,我們發現,從39年前初入中國,到如今再借中國市場崛起,外部環境變了,百事公司擅長的「借道開路」卻一直未變。
  • 北冰洋汽水:曾作為皇帝婚宴飲品、國宴專用飲料,現在為何消失了?
    各種聚會,幹一瓶碳酸飲料,「舒服!」碳酸飲料也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還一度被稱為快樂肥宅水!在現在的碳酸飲料市場上,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佔據了半壁江山,國產的碳酸飲料基本被排擠得毫無地位,其實最早時中國也曾出過一款汽水,在當時風頭無可比擬,它就是北冰洋汽水。
  • 北冰洋如何成為北京地區的「汽水一哥」?
    1951年又增添了雪糕、冰激凌等品種,並改名為北京市食品廠。1954年,經過當時市政府批准,「北冰洋」正式在安樂林路安家。1956年,屈臣氏從上海向北冰洋帶來了數條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體化灌裝流水線。北冰洋汽水便在這個夏天誕生,為北京食品帶來徐徐的清爽。1985年,北京市食品廠重新改制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
  • 廣州老牌汽水「重出江湖」,一年賣出2億瓶!讓百事可樂措手不及
    2020年的夏天已經來了,各類冰凍飲料又迎來銷售旺季。目前,市面上的汽水品牌主要有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這也是備受消費者歡迎的「肥宅快樂水」。近兩年來,有一款老牌汽水品牌悄悄回到公眾視野,重出江湖。時間撥回到1946年,一群南洋華僑賣掉海外資產回到廣州。這一年,他們建立了當時全亞洲最大的汽水廠,並取名為亞洲汽水廠。後來,該廠與北京北冰洋、青島嶗山、武漢二廠等並稱為中國八大汽水廠。亞洲汽水廠創辦後,第一款產品就是「亞洲沙示」。
  • 天府可樂、嶗山可樂、北冰洋汽水,這些風靡一時的飲料後來哪去了
    2010年前後,天府可樂傳出要復產的消息,當時很多人跑到網絡上發帖表示支持。然而,復產後的天府可樂,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追捧,原因是價格太高。一瓶普通的百事,只售3元錢左右,而同樣500ML的天府就要賣4元,許多人表示不能接受。從前喜歡「天府可樂」的人,現在都已經超過40歲。人到中年,開始注重健康,不愛喝碳酸飲料。
  • 借道資本的北冰洋,能否為七軍之戰復仇!
    1982年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桌子上擺放的是北冰洋汽水,國慶觀禮的天安門城樓擺放的是北冰洋汽水,白熊雪山與橙汁橘汁的搭配不僅是北京最熟悉的味道,也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第一國飲」,在當時有著同等待遇的或許就是茅臺了。而那個歲月也是北冰洋的最巔峰的時代,其年產值超1億元,利潤1300多萬元,日產量達到84萬瓶,市場卻依然一瓶難求。北冰洋不僅是北京市場的銷量神話,也成為了北京的文化標籤。
  • 北冰洋汽水強勢回歸,能否抓住新契機?
    對於很多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們來說,北冰洋汽水就是炎炎夏日的解暑神器,也是那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這款從1949年就歸為國有的飲料,在當時十分受人們的青睞,可謂是風靡一時。在八九十年代,正是其歷史上的輝煌時期。
  • 百事沒能「弄死」的北冰洋要上市了,這是國貨的又一次勝利!
    北冰洋汽水投放市場之後,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因而,銷量甚佳。1961年,北冰洋汽水的年銷售利潤已達878.1萬元,這在當時已是相當好的業績了。 在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合資潮」中,北冰洋食品公司同外商合作成立了4家合資公司,其中的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負責生產「北冰洋」汽水。
  • 打敗可口可樂的國產汽水:一年賣出3億多瓶,它有著70年品牌歷史
    相關數據顯示,它平均一秒能賣出約2萬瓶,每天賣出約18億瓶。換句話說,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要喝掉一瓶。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後,更是席捲大部分市場。可唯獨在西安鎩羽而歸,敗給了冰峰汽水。「從小就喝它!」要知道西安人口不過1000來萬,每年卻能消耗3億多瓶冰峰,平均下來每人一年要喝掉30多瓶。
  • 「三秦套餐」冰峰要上市了,一年賣3億,淨利潤率超農夫山泉
    目前,西安糖酒集團全資控股7家子公司、2家分公司,1家合資企業,對外投資參控股徽酒集團等10餘家企業。其中,西安糖酒集團參股的1家合資企業是西安百事飲料公司。據天眼查顯示,西安糖酒集團持有西安百事20%的股權。
  • 當年這款中國汽水曾打敗過美國可樂公司,年銷量3億瓶,如今怎樣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特別是年輕人和孩子們,他們都格外的鐘愛各種的飲料,比如可樂、雪碧、美年達汽水、涼茶、冰咖啡等等,這些都是很多人在冰箱裡必備的飲品。其實,在我們國家很早就有汽水飲料的,非常經典的有北冰洋汽水、健力寶和冰峰汽水,他們的味道和口感相似,喝起來都十分爽口,深受人們的喜歡,特別是冰峰汽水,它的銷量遙遙領先,甚至超過了美國的可口可樂,但是現在我們為什麼在市面上找不到它了呢?當年,這款中國汽水曾打敗過美國可樂公司,年銷量3億瓶,如今怎樣了呢?
  • 明明是國產飲料 卻「偽裝」成日貨 4年銷量超10億瓶 估值超100億
    文:蔣南每到夏天,便是各種飲料汽水銷量飆升的旺季。目前,市面上的飲料品類繁多,長期佔據超市貨架的品牌有娃哈哈、統一、康師傅、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等。同時也有一些老牌飲料重新逆襲,比如此前北冰洋被雪藏了15年,如今仍舊成功逆襲,還有二廠汽水這一品牌也已捲土重來。可以說,它們都是中國飲料行業的驕傲。不過,這些飲料品牌畢竟已經年代久遠,除了一些年齡較長的人對其比較懷舊之外,似乎很難吸引到年輕人的眼球。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包裝新穎、口味獨特」的網紅產品。
  • 一年賣3億淨利潤率超過農夫山泉
    目前,西安糖酒集團全資控股7家子公司、2家分公司,1家合資企業,對外投資參控股徽酒集團等10餘家企業。其中,西安糖酒集團參股的1家合資企業是西安百事飲料公司。據天眼查顯示,西安糖酒集團持有西安百事20%的股權。
  • 北冰洋「8塊錢」一瓶:重複「狗不理」的高端路線!
    北冰洋汽水,成立於1936年,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在北京,天津等周邊的地區無人不曉,但是隨著飲料產業的發展,北冰洋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以至於北京很多小超市都買不到,但是北冰洋的價格卻一路水漲船高
  • 一年賣3億瓶!唯一打敗過可口可樂的本土汽水要上市了?
    但對於這一代人的父輩再往上的人來說,一提到「快樂水」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充滿了童年回憶的八大國產汽水品牌。它們分別是北京北冰洋、天津山海關、青島嶗山、瀋陽八王寺、重慶天府、武漢二廠、廣州亞洲和上海正廣和。毫不誇張的說,當時這八家國產汽水品牌無論哪一家都可謂是家喻戶曉,成為了當地的一種特色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