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丹灶鎮
今年,南海區全面啟動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建設,這是一項系統而龐大的工程,需要上下合力,萬眾一心。其中,丹灶鎮既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又有優質的生態環境、深厚的人文底蘊,城鄉融合特色凸顯。
日前,丹灶鎮委書記張應統接受媒體採訪,介紹丹灶鎮城鄉融合工作思路。他表示,城鄉融合與城鄉一體不同,重點要做好「融」的文章,讓城鄉互為借鑑、互相提升,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嚮往。」
仙湖氫谷/佛山日報記者毛蕾攝
01
做好「融」的文章:推動「三集中、兩活化、兩提升」
目前,廣東省委除了批准南海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外,還批准了東莞市建設廣東省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廣州高新區(黃埔區)建設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佛山市順德區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這些區域基本上就是昔日的「廣東四小虎」,有著改革創新的基因。而南海以城鄉融合為課題,這是珠三角地區的「困惑」所在,使命重大。
「有為水道」節點工程——銀河社區龍舟掠影效果圖
要實現「二次騰飛」,勢必要瞄準癥結所在。張應統表示,城鄉融合與此前曾提出的城鄉一體、城鄉統籌不同,做好「融」的文章至關重要。
「『融』這個字很有講究。融字左邊的鬲是烹飪器具,右邊的蟲代表著毒蛇猛獸。把毒蛇放到鍋裡煮,意為把不好的部分融化掉。」張應統認為,城鄉融合需要將城市、鄉村不好的東西融化掉,推動城市向鄉村學習、鄉村向城市學習,城鄉互相借鑑、互相提升,從而讓城市更加有人情味,讓鄉村成為「有祠堂的別墅區」,最終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嚮往」的目標。
而今,城市缺乏良好的生態、自然和諧的關係,鄉村人居環境仍有待提升,公共配套設施較為缺乏。在城鄉融合工作的推進中,要全面做好空間格局的重塑,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仙湖氫谷
為此,丹灶鎮將按照「三集中、兩活化、兩提升」的思路謀劃通過空間再造。「三集中」就是想通過「三城、四園,四農園」的規劃建設,實現人口向城市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業向農業現代化集中。「兩活化」即古村活化和生態活化,兩提升則意為城市和農村互相借鑑提升,學習好的方面。
他進一步解讀,「三集中」相當於人體骨幹,能夠重塑城鄉發展空間格局;而通過「兩活化」相當於給骨幹添加經絡和肌肉,豐富城鄉融合發展內涵。
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丹灶鎮立足自身優勢,將城區提升改造、鄉村連片振興以及村級工業園的改造提升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主要方向。該鎮已經成立「4+1」的專職團隊,全面展開項目攻堅。其中,「城西片區」「大金片區」兩個產業和鄉村的集聚地,以及丹灶、金沙兩個城區,將大力實施連片改造,提升城區環境,形成「四面開花」之勢。
02
發揚「合」的特色:讓科創和文創融合發展
實驗區建設除了破解難題,也要凸顯特色。丹灶的特色是什麼?
從資源來看,丹灶鎮有幾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丹灶地處佛山「丹田」之位,地跨南海中部產業片區和西部文化旅遊片區,具有城鄉融合的良好基礎。二是產業優勢,丹灶鎮新能源產業、智能安全產業集聚成勢,日資企業眾多,相關新興產業在全國發展領先。三是黨建優勢。丹灶鎮社會和諧、民風淳樸,歷來是南海區最穩定、最和諧的鎮街之一。四是生態優勢,這裡河流、山崗、湖泊、草灘布局合理,兩湖、兩江、兩島、三岸得天獨厚,嶺南田園風光與現代城鎮相映成趣。五是人文優勢,丹灶名人輩出,英傑薈萃,廣受專家學者的關注。
翰林湖農業公園
這些優勢中,科技創新與文化發展最容易形成全民共享的品牌。「文創讓歷史照亮未來,科創讓未來引領今天。文創與科創的融合發展,將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張應統表示。
科創與文創融合,在國內已有他山之石。例如杭州,以西湖為中心開展全域旅遊,一大批科創企業入駐,文化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結構。
有什麼樣的產業就有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人才。「我們要再創『孔雀東南飛』的盛況,一定要做好對人才的服務,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生活環境、生產環境,形成良性的發展循環。」
丹灶鎮一些區域已經成為科創和文創融合的典型。例如以「仙湖氫谷+有為水道」為軸線的城西片區,一邊是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匯聚了大量的創新型人才,科創發展形勢喜人,一邊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資源,有著葛洪、康有為、方獻夫、陳澹浦等一眾歷史名人的足跡。丹灶鎮通過連片村級工業園的改造,激活「有為水道」振興之路,使其成為「仙湖氫谷」的生態配套、產業配套、服務配套,在與城市共榮中留下無盡的「鄉愁」。
以鄉村面貌、產業特色、文化底蘊為基礎,丹灶堅持重塑人居環境、重塑產業格局和重塑傳統文化,活化古村、挖掘文化、提煉精神,為文創和科創的融合提供精神動力、文化內涵和休閒配套。
10月28日,全國網媒大V走進佛山南海氫能館,體驗虛擬駕駛座椅
在更大的規劃上,丹灶鎮將全面推進一島兩湖十裡片區建設,打造成城鄉融合的樣板間。目前,該片區已經納入南海城鄉融合示範片區,計劃3年投資超過百億元,推進10大重點項目,通過城市更新將騰挪7350畝新的城市和產業空間。
「整體來看,丹灶鎮將形成『春風十裡 三生三道』的城鄉融合特色。」張應統表示,通過推動一島兩湖十裡片區建設,丹灶將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綠道、水道、文道共榮共生,形成空間重塑、內涵提升、形神兼備的丹灶模式,打造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
03
提振「幹」的士氣:快人一步做好艱苦工作的準備
實驗區實施方案給布置了21項重點任務,包括建立農村居民點用地集中布局機制、探索以縣域為單元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體系、建立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機制、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等。省委深改委明確,賦予南海區第一批共8項省級支持事項,並允許直接複製省其他實驗區已獲批權限、優先支持實驗區複製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以充分發揮政策疊加協同作用,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這些政策要想出實效,關鍵還在於落實。目前,實驗區的配套政策需要進一步梳理,為項目推進提供指導。而對於基層黨員幹部來說,也要做到快人一步,為鎮街發展提供助力。「實驗區建設一定要上下齊心。」張應統表示,丹灶鎮將在市區全面研究政策基礎上,提高執行力,真正落實好實驗區建設工作。
桂丹路丹灶入口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在丹灶鎮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工作推進大會上,張應統提出「大其心、平其心、潛其心、虛其心、定其心」五句話,對幹部隊伍提出要求,希望丹灶黨員幹部敢想敢闖,大膽想、大膽幹,實現全鎮高質量全面發展。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是響應區委書記閆昊波提出的「在更高站位上定位、在更大格局中布局、在更強定力下發力」。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必須要順大勢、識大局、謀大事,主動融入全市乃至全省全國的發展戰略,系統審視和謀劃丹灶各項工作。此外,黨員幹部還要做到「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即客觀辯證看待城鄉融合工作,細緻入微展開規劃布局、研究各項政策。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定其心,應天下之變。這是對黨員幹部的作風提出要求。「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實驗區建設意義重大,任務繁重,前進的道路上有很多硬骨頭要啃,很多險灘要涉足,一定要做好艱苦工作的思想準備,搶抓機遇,先幹一步,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