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松本清張到東野圭吾,二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的發展路徑

2021-01-13 記者倪好

在日本的文學史中,推理小說是十分特殊的一個文學類型,它發源於西方的偵探小說,但在經過日本文人的思考、改良後脫胎換骨,成為了一種具有明顯日本文化烙印的新型文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推理小說打破了束縛,重新煥發活力,作家松本清張以現實主義的筆法,大大拓展了推理小說的文學性內涵,他創立了所謂的「社會派」推理,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推理小說作家,比如森村誠一、橫山秀夫、宮部美幸,以及最重要的東野圭吾。

松本清張

東野圭吾雖然明顯帶有松本清張的創作特點,然而在繼承松本清張的基礎上,他也將「本格派」與「社會派」兩種推理風格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寫作風格。

從松本清張到東野圭吾,我們能夠梳理出一條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的發展路徑。

日本推理小說的誕生

日本推理小說的發端,可以追溯到明治時代,1895年黑巖淚香發表了《悽慘》,被認為是第一部日本推理小說。進入20世紀,日本推理小說進入百花齊放的時代,作家們嘗試了五花八門的創作題材,但評價褒貶不一。

1923年,江戶川亂步發表了《二錢銅幣》,確立了「本格派」推理小說的基本型態。所謂「本格」推理,就是將之前摻雜幻想、靈異、冒險等內容的小說類型化、規範化、現代化,確立了推理小說的基本型態及要素。

江戶川亂步

簡單來說,「本格」推理小說不注重犯罪動機與主角性格的描寫,主要關注經過精巧設計的謎題和犯罪過程,其中科學的解謎過程是小說的核心。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便是「本格」推理的典型作品。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推理小說還處於發展期,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推理小說因為有濃厚的西方色彩,所以在日本被禁止,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後,對推理小說的束縛才被解除。1946年橫溝正史的《本陣殺人事件》問世,宣布「本格派」推理小說開始復興。1957年,松本清張的《點與線》問世,開啟了推理小說「社會派」的道路。

一般來說,江戶川亂步首次建立了日本推理小說的基本型態,使其部分脫離了西方的影響;橫溝正史讓日本推理小說成功復活,並使之與日本社會結合,第二次脫離了西方的影響;松本清張創立的「社會派」推理小說,象徵著寫實主義的來臨,使得日本推理小說完全脫離了西方偵探小說的語境,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至此,日本推理小說正式誕生。

松本清張

關於推理小說的地位,一開始時,甚至連江戶川亂步也認為偵探小說和純文學隸屬不同範疇,日本推理小說難登大雅之堂,然而到松本清張出現,使得「文學性的推理小說」成為現實,將推理小說帶入了純文學的領域。因此「推理小說」的概念實際上是因為松本清張才得以最終確立,並獲得學界認可和接納。其實,在松本清張之前,日本推理小說還沿用「偵探小說」「犯罪小說」等西式的叫法,直至松本清張的作品大量問世,使用日語拼寫的「推理小說」才出現,「推理小說」這個詞一開始就專門指松本清張的作品。

松本清張:推理小說的文學化

松本清張作為推理小說的巨擘,對日本推理小說的最大貢獻,就是使其擺脫了低俗讀物的形象,變成了有文學內涵的小說形式。

松本清張踏入文壇很晚,42歲才開始寫作,1957年於48歲時開始連載《點與線》,正式開創了「社會派」推理,他的寫作有三個特點:

第一,描寫對象的下降。

不同於先前的推理作家橫溝正史等人,松本清張不以地方豪族、貴族階級為主要描寫對象,而以普羅大眾為主角,並且在敘事時故意以瑣碎的日常生活為出發點,逐步揭開案件核心,使小說與現實相互呼應。由於描寫對象由精英下降到普通人,因此較之以往的推理小說更能引起社會大眾的共鳴,他的讀者遍及日本,使得推理小說成了國民讀物。

第二,強調犯罪動機。

松本清張的「社會派」推理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強調小說中的「犯罪動機」。「本格」推理注重案件的懸疑和意外,如果深入描寫犯罪動機就容易洩露謎底,但松本清張的作品不僅僅滿足於解謎,他更強調犯罪動機的設計。他認為犯罪動機應該具有人性深度,這種深度不是挖掘一個普通人的命運,而是折射了整個時代和社會的大環境。

因為用犯罪動機折射時代的鏡像,松本清張為推理文學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他深信推理小說可以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並藉由描寫死亡、犯罪、陰謀等真實題材,揭露社會和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在《日本的黑霧》中,松本清張記錄了當時日本發生的各式金融、政治犯罪案件,並將這些懸案的幕後黑手指向當時盟軍在日本的最高司令部,揭露了戰後日本與盟軍愛恨交織的特殊關係,描繪了特殊時代的詭譎現象,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第三,濃厚的文學性。

松本清張對推理小說最大的改造,是讓這種通俗小說寫出了文學性。所謂「文學性」指的是能夠對社會問題和人性展開深層次的討論。二戰後,日本開啟了快速發展的節奏,在這樣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必須不斷變化以適應各種社會規範和要求,而這個適應過程無可避免地包含著遺忘和拋棄。

在松本清張的作品中,主角往往背負著試圖掩蓋和捨棄的腌臢往事,其醜陋來源並非個人的主動選擇,而是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的產物。松本清張這種對拋棄「黑歷史」的描繪,雖然摻雜了自身的人生經驗,但更多的是他關於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松本清張紀念館

綜合來看,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就是他質問人和這個世界的關係,並尋找人在社會中存在意義的探索方式,在他之後很少有推理小說作家能做到這一點,不過幾十年後,東野圭吾的小說再現了松本清張的主題。

東野圭吾:推理小說的融合

1985年,東野圭吾以《放學後》獲得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獎,開始了推理小說作家的生涯。由於社會審美的變化,在松本清張之後,日本推理小說中「本格派」作品的數量遠遠超過「社會派」,受環境影響,東野圭吾沒有明顯的風格偏好,他既寫作「本格派」,也創作「社會派」,但在他眾多的作品中,真正最受歡迎的都不是以「本格派」推理為核心的作品,反而是那些大量對現實的刻畫、對社會問題的反映的作品更受到認可。在比較成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東野圭吾的兩個寫作特點:

東野圭吾

著力描寫「人」

東野圭吾對「人是什麼」的問題濃厚興趣,這一點與松本清張高度一致。

比如《白夜行》描述女主角成長過程發生的很多事,顯然都跟她童年的遭遇有或多或少的關聯,往事一言難盡,女主角只能努力尋找某種拋棄過去、邁向未來的方法。

在帶有明顯松本清張風格的《祈禱落幕時》中,小說角色同樣試圖隱藏、遺忘過去,但是他們努力想保持的平靜卻被人無意破壞,為了保護當下的生活,他們只能採取極端的手段。不論是在松本清張的《砂之器》中,還是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等小說中,都能看到類似的情節設計,在這些小說裡,反派基本上都不是惡貫滿盈的大奸大惡之人,而是有著身不由己苦衷的普通人。

松本清張喜歡描述「過去」與「現在」的聯繫,並從中討論人的生存意義,東野圭吾延續了松本清張的做法,《祈禱落幕時》跟《砂之器》在討論人的際遇上幾乎一模一樣:嘗盡世間辛酸,即將迎來命運轉機的人們,卻在此時遇見了知悉他們黑暗過往的人,於是引發了令人哀嘆的故事。

關於時代熱點

東野圭吾另一個寫作特點,就是緊抓時代熱點,思考當代人的共同問題。

比如他在小說中曾描寫了被稱為「核電候鳥」的核電廠工人的故事,這些人收入微薄,從事危險性極高的核電廠維護工作,卻得不到尊重和關注。他意圖通過小說,表達一種觀念:日本經濟的繁榮,科技的飛躍,要歸功於這些被社會遺忘的人們。

核電廠工人們暴露在輻射危險中,以他們的身體和生命做為代價,給千家萬戶帶來了光明,這種帶有「犧牲」性質的情節,一直是東野圭吾小說中的主題,他的作品中類似的隱喻思考層出不窮,他一直在發問:如果幸福必須以犧牲為前提,那麼人們願意犧牲什麼?或者說,日本社會為了想像中的進步和繁榮,以追求幸福之名,願意犧牲什麼,乃至已經犧牲了什麼?

「核電候鳥」的現象,只是諸多日本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個現象,也是人們忽視的時代熱點,東野圭吾企圖用推理小說包裝嚴肅的題材,借著推理小說討論社會問題,這正是松本清張「社會派」推理的核心特徵。

雖然最近幾十年,人們對於小說娛樂性的要求遠大於對思想深刻的需要,日本推理小說迎來了「本格」推理的再次興起,然而,東野圭吾在尊重「本格」推理的行文邏輯時,特別注意小說的內涵和深度,將「社會派」推理的精神灌入文章之中,繼承了松本清張的衣缽。

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的發展路徑

每一種文學,都體現了所屬時代的特質。20世紀20年代,日本推理小說興起,裡面充斥著各種獵奇和冒險內容,這與當時日本剛剛步入市民社會有關,人們渴望簡單、直接和刺激感官的通俗文學作品,於是以解謎為主的「本格」推理就應運而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迎來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在享受繁榮文明的同時,產生了諸多的現代問題,所以松本清張用「社會派」推理來提醒人們,日本社會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松本清張之後,雖然「社會派」推理逐漸式微,但東野圭吾異軍突起,延續了「社會派」推理的生命力。東野圭吾試著繼續用文字追索人性、歷史和社會問題,並且將「本格派」與「社會派」兩種推理風格融為一體,使社會議題被更廣大的群眾看見,從這方面來說,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的發展路徑,實際上就是松本清張鋪開一條路,而東野圭吾順著這條路走了下去,二人一前一後,將戰後日本推理小說連成了整體。

相關焦點

  • 讓東野圭吾膜拜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開創了社會派推理小說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影響東野圭吾,宮部美雪等推理小說家。和柯南道爾、 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他開創社會派推理小說,痴迷探究犯罪動機和社會現實,還和江戶川亂步 橫溝正史並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當推理小說遇上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
    最近幾年一直很迷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尤其是《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獻身》、《祈禱落幕時》這幾部,不論是小說還是改編後的影視劇,都值得一刷再刷。東野圭吾曾說過,松本清張是影響他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在他的大學時代,就讀完了松本清張的所有作品。
  • "真相只有一個":說說日本推理小說發展歷程
    二、橫溝正史和松本清張的分化與發展江戶川亂步是開山之功,但他的作品仍舊是歐美推理作品的風格,即本格派,沒有開創屬於日本自己的風格,即社會派。在江戶川亂步實現推理小說日本本土化後,緊隨其後登上推理文壇的,一位是變格派的橫溝正史,另一位是社會派代表人物——松本清張。
  • 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松本清張力作—《砂器》
    日本推理小說一直是我的偏愛,簡單介紹一下日本推理小說的各個流派:本格派:以殺人案為主線,偵探破解詭計為主要劇情,代表作:《佔星術殺人魔法》,《斜屋犯罪》新本格派:以推理本身為主線,偵探破解詭計為主要劇情
  • 說一說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背景
    讀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最起碼要了解一些推理小說發展史,還要了解一點作者生平以及寫作特點。要不,光是年代感就會讓那些喜歡「快讀」的讀書人望而卻步。這裡,還是允許我先囉嗦幾句書外的內容吧。當時,這種類型小說在日本叫做「探偵小說」,就像魯迅說的中國的白菜在日本稱為「茭白」一樣。二戰結束後日本頒布了《當用漢字表》,「探偵小說」中的「偵」字被廢除了,所以寫推理探案小說作家,江戶川亂步等人便開始使用「推理小說」這個詞兒。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日本推理小說變得流派眾多,名家輩出。
  • 松本清張《假笑》,關注日常生活中最隱秘的惡
    對每一個喜歡閱讀推理小說的人而言,松本清張一定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名字。但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卻是在東野圭吾的作品《白夜行》裡:笹原潤三的腳步說不上輕快。他今天本不必出勤。很久沒有休假了,還以為今天可以悠遊地看點書。為了今天,他特地留著松本清張的新書沒看。
  • 今日科幻(第32期)丨人物傳記 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 松本清張(まつもと せいちょう,Seicho Matsumoto,1909.12.21-1992.8.4),日本推理小說作家。
  • 《假笑》:松本清張用平淡的白描手法,讓人一窺複雜真實的人性
    這是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在他的短篇小說《虛線的下繪》中反覆描寫的場景。日本暢銷書作家、推理小說大師東野圭吾曾說:「松本清張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松本清張開創「社會派推理小說」,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與作家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一起並稱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 松本清張的短篇小說:社會派推理與普通人的隱秘角落
    重社會、重人性、輕詭計、輕推理,正是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特徵。而說到社會派推理,繞不開的一位大師便是松本清張。被奉為社會派推理大師的松本清張賣掃帚的文豪1948年1月,京都北面的比睿山上已是白雪皚皚,半晌不見行人。
  • 《隱秘的角落》涉嫌抄襲松本清張的懸疑經典
    很多人被《隱秘的角落》的片頭嚇著了——看到山頂、照相,不由想起松本清張的懸疑經典《年輕男子》,女主在風景這邊獨好的懸崖邊上給男友拍照,借著給男友整理領帶,猛力將其推下懸崖。不會也學著日本人來一手吧?儘管涉嫌抄襲(融梗、借鑑、致敬、分享、改編……),但鏡頭給的還行,沒有看過松本清張原著的觀眾可能會覺得禿然。接下來看了20分鐘,實在看不下去。超市偷東西很玄,假得很。看到張叔那裡尬得毛骨悚然,表演、對白一塌糊塗。評分高得離譜。
  • 日本推理小說除了東野圭吾,還有做了12年記者的橫山秀夫
    原標題:日本推理小說除了東野圭吾,還有做了12年記者的橫山秀夫 《動機》 橫山秀夫(日)/著 林青華/譯 譯林出版社(2014) 新快報訊 不同於當今日系推理文壇上動輒著作過百的暢銷天王天后,橫山秀夫屬於「慢工出細活」的老實人。
  • 「近觀日本」為什麼日本推理小說迷倒眾生
    小說的使命在於揭示我們生活中一些不為人知的意義,而本格推理小說為了設計一個個精巧的犯罪閉環,常常有些超越現實的意味存在。甚至要超過情理的限制。社會派推理小說到了50年代末期,松本清張橫空出世,他改變了推理小說的敘事方式。以前,本格推理小說都是浪漫主義色彩的,英雄美女,跟007似的。而松本清張更關注日本廣泛存在的社會現狀,給推理小說注入了現實主義的背景。
  • 日系推理小說在中國,東野圭吾咋就這麼火?!
    那時候,除了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之外,還有一個類型也非常受讀者的歡迎,就是日系推理小說。那時的日系推理小說,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反映社會問題,引人思考的社會派,諸如松本清張和森村誠一的作品,都被人津津樂道。另一種則是以驚險刺激為賣點的冷硬派推理小說,諸如《追捕》的作者西村壽行、大藪春彥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品普遍格調不高,但是卻非常受讀者歡迎。
  • 松本清張《火神被殺》:離奇的案件背後,是對人性的拷問
    文/小婷半清東野圭吾就曾經說:「大學時代,我讀完了松本清張所有的作品,他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松本清張是何許人也?松本清張社會派推理作家,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1957年他開始在雜誌上連載《點與線》,大受歡迎,由此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社會派」的先河。其創作,直接影響了東野圭吾、宮部美雪、森村誠一等社會派作家。
  • 日本的推理作品為什麼那麼強
    在此階段,報業大亨黑巖淚香在搞黃色的業餘時間裡,翻譯了一大批西方偵探小說,並且引入日本,他與其他的同好一起為偵探小說的本土化做出不少努力,後來偵探小說在日本得到極好的發展,並且擁有「推理小說」的新名號,隨後更是隨著日本社會發展的變遷,形成了各路個性鮮明的流派。
  • 《火神被殺》:日本推理小說大神的略顯生澀的強行結合之作
    作者試圖將日本古典神話傳說和地方風物揉進推理小說寫作中,但是揉制的手法略顯生澀,如果不是松本清張的大神級文壇地位,恐怕願意認真閱讀這幾個故事的人沒有這麼多。但是,大神的生澀,豈不更加吸引人?這是一本愛和死神並存的推理小說集。
  • 看過松本清張的《點與線》,漏洞百出,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一直沒有機會讀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從各個渠道聽說,此人是日本推理界空前絕後的大人物,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真是讓人高山仰止。於是上周花了三天的時間,讀完了據說是他最得意的一本經典作品——《點與線》。讀完之後,沒有驚喜,卻有著諸多失望。這就是所謂的日本推理界龍頭老大?
  • 《秘密》:有一種推理小說,叫「東野圭吾式推理」
    中國讀者對日本推理小說的認識可以追溯到半個世紀之前。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以松本清張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說家逐步崛起。他們的作品除了保留傳統的邏輯推理外,更著力挖掘犯罪動機、反映社會現實、突顯人性等,使推理小說擺脫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社會派推理小說」。與此同時,日本推理小說開始迎來不同流派的百花齊放。
  • 聊一聊這些年看過的推理小說
    福爾摩斯探案集還不是最早看的,偶然翻到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入坑日本推理小說,綾辻行人的館系列,橫溝正史的金田一系列,江戶川亂步,宮部美雪,松本清張的《砂器》和《富士山禁戀》,島田庄司的《佔星術殺人魔法》這本最有印象了,情節真的精彩。好些都已經忘記小說情節了。所以現在我想看完一本小說就記錄一下。真的不得不說日本的推理小說我想豎大拇指了。
  • 江戶川亂步,日系推理小說推薦,讓你燒腦不停歇~
    而我最近正好在看推理方面的書籍,於是本期小編整理了日本具代表性的推理小說作家以及代表作,入門和進階都很合適。1江戶川亂步小說推薦:江戶川亂步(1894—1965),原名平井太郎,生於日本三重縣名張町。一九二三年在日本雜誌《新青年》上發表備受好評的處女作《兩分銅幣》,從此開展推理小說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