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搭平臺精準對接惠民生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今年端午節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廣東東莞打了17年工的吳桂春決定回老家,臨走前他在東莞市圖書館留言簿上寫下了戀戀不捨的真情告白:「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生永不忘你。」這段離別感言在網絡迅速走紅,使得東莞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

幸運的是,在東莞有關部門努力協調和迅速反應下,端午假期尚未過完,吳桂春已在一家物業公司重新就業。東莞作為製造業大市,還有千千萬萬個「吳桂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東莞製造業受到衝擊,在這裡務工的百萬農民工境況如何?東莞採取了哪些措施讓更多像吳桂春一樣的農民工群體穩定就業?近日,記者深入東莞各企業,對農民工群體進行走訪調查。

外貿型企業農民工就業受到影響,但沒有出現集中規模性失業

「東莞塞車,全球缺貨」,東莞的外貿業地位在全國舉足輕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海外訂單大量減少、暫停和取消,東莞數量眾多的外貿企業也受到較大影響。只做國外市場的東莞澳岸鞋業有限公司,上半年訂單銳減40%,工廠8月後的訂單仍不明朗。工作人員伍春燕告訴記者,目前工廠緩產養工人,生產線員工一周雙休,幾乎不用加班。

企業的經營困境也傳導到就業市場,澳岸鞋業雖然沒有辭退一名員工,但很多工人因為薪資問題主動離職了,工人總量比去年減少了10%。來自湖北監利縣朱河鎮的吳運瓊是公司的工藝工程師,3月20日返崗後,第一個月工資3500元,隨後漲到4000元-5000元,妻子陳華蓮是廠裡技術員,兩人住在廠裡提供的夫妻房,對目前的工作和薪水還比較滿意。

吳運瓊所在的朱河鎮很多人都在製衣、製鞋企業工作,他告訴記者,目前廠裡保底工資3500元,和以前比差距很大。過去旺季時,一個熟練的計件工每月能收入一兩萬元,春節後有很多同鄉沒出來打工,拿慣了高工資,大家都在觀望。記者在幾家企業走訪了解到,疫情提高了企業運營成本,農民工又要求工資持平或適當提高,雙方難以談攏,間接增加了農民工就業難度。

另一方面,生產防疫物資和醫藥醫療救助物資的外貿型企業則加班加點,大幅度擴大生產規模,生意非常紅火,也吸收了一些農民工重新上崗就業。主要生產無紡布材料的東莞欣意醫療保健製品廠,及時調整生產方向,轉型生產防護口罩,入選國家「戰疫」物資生產商名單,不僅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更讓工人端牢飯碗。

與此同時,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的一些企業也在逆勢上揚。東莞超業精密設備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劉斌介紹,由於企業訂單增加,用工總量也持續增加,僅7月份就新招了300多名工人。為穩定就業,今年3月和7月企業已進行了兩次調薪。即便如此,企業仍有100多人的用工缺口。

金田紙業是亞洲最大的灰板紙生產基地,其中僅東莞基地用工量就在1900多人。行政經理申雪萍告訴記者:「今年初的問題是農民工被疫情耽擱不能及時回城上工,企業又找不到熟練工,現在的情況是企業招不到滿意的工人,農民工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製造業對新一代農民工越來越失去吸引力,年輕人不願意在工廠流水線工作,更願意從事外賣、快遞、中介等新興服務行業。製造業工人流動性很大,在記者走訪的多家製造業企業,員工年離職率達50%-60%。今年4月份東莞求人倍率1.12,市場需求人數略大於求職人數,總體供不應求。

根據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的數據,截至6月底,東莞全市實名制就業登記496.6萬人,同比下降1.81%,3月以來,全市總體用工數量呈連續上升態勢,企業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目前沒有出現農民工規模返鄉情況。

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多策合力穩定農民工就業基本盤

東莞作為製造業大市,人力資源市場活躍,為幫助農民工找到合適工作,東莞建立市、鎮、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勞動者前往平臺登記就可被推薦合適崗位,通過資料庫快速精準匹配,為其免費推薦工作。能幫吳桂春迅速找到合適工作,東莞打造多年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是關鍵,僅村一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就有587個,提供常態化公共就業服務,各類人員能很方便在就近的鎮和村找到工作。

吳桂春感慨地說:「在東莞沒有外地人。」這正是東莞對待外來務工人員的態度。通過改革失業登記制度促進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東莞實現了戶籍人員和非戶籍人員失業登記的統一管理、服務均等。建立健全崗位儲備機制,高效、精準促進供求對接。

疫情期間,東莞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加大了崗位儲備力度,每周收集崗位信息2萬個左右,當遇到有勞動者求職時,可以迅速從資料庫中調取匹配。開展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制定發布了「2020年東莞市公共就業月曆」,結合線上線下服務模式統籌開展活動,做到了時時有服務、月月有活動。今年以來,積極舉辦線上招聘服務,共組織48場「春風行動」和復工復產專場招聘會,促進就業1.79萬人次。

提高農民工就業率,僅僅從勞動力一端發力是不夠的,市場主體依然是企業。穩就業首先要穩企業,只有企業運轉順利,才會有新的就業崗位產生。東莞先後推出「助企撐企15條」「穩外貿20條」「暖企行動」等「莞版」針對性穩企措施。2月底,東莞在全省率先完成社保退費,上半年為企業減免社保費近94億元,延繳超過27億元。

東莞實施的援企穩崗補貼政策背後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對於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企業及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給予穩崗補貼;對存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或6個月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50%的標準確定。

疫情期間,東莞人社部門組織專車專列,「點對點」接回3.2萬名員工返莞;成立5支招工突擊隊,組織企業赴江西等9省開展招聘;組建12個用工服務組,安排就業服務專員,幫助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此外,東莞創新性推出「共享員工」模式,全市約2萬名員工實現調劑共享。今年上半年東莞市就業形勢整體保持穩定,1-7月城鎮新增就業達到4.98萬人。

東西協作高效精準就業,以民生就業帶動脫貧增收

在東莞大嶺山鎮新洲有限公司的手工藝車間,53歲的杜興舉正熟練地折著紙盒。他是來自雲南昭通的貧困戶,左眼受傷,家裡還有3個念書的孩子,生活的重壓讓他愁得「晚上都睡不著」。「像我這樣的年齡和身體,能找到這份工作,每個月掙的錢夠養活一家人,我很滿足了。」杜興舉說。

千裡結緣,精準施策。杜興舉是東莞與昭通間開展東西協作勞務扶貧的一個實例。就業扶貧,是增加貧困家庭收入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我們建立了五大機制:年度聯席會議制度、縣鎮對接轉移就業機制、崗位信息收集發送機制、技工教育扶智機制、校企合作機制。」東莞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科員傅樹生說,這些機制有效推進了兩地勞務協作。

東莞33個鎮街(園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分局與昭通昭陽區、魯甸縣、巧家縣、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等6個縣區人社局構建了「一對多」縣鎮對接幫扶機制,實現每個縣區至少有4個鎮街(園區)幫其開展勞務輸出,最多一個縣有7個鎮幫扶。為進一步加強兩市勞務人才協作,兩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圍繞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籤署了對口幫扶勞務協作協議。

「政府精準對接,但要讓勞動力就業,最終要充分調動市場力量。」傅樹生說,通過動員協調,不少企業主動騰出適合的就業崗位。東莞對吸納昭通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的用人單位,按每人50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鼓勵企業吸納昭通籍貧困勞動力。

貧困戶吳維奇年幼時患重病,導致駝背、視力弱、右手關節不靈活,鑑於其身體情況特殊,多家企業不願錄用。經多方協調,新洲印刷有限公司留用他,如今吳維奇每月能掙3000多元。老家的房子也翻新了。公司先後招收昭通威信縣貧困勞動力160人,其中殘疾人20名,50歲以上就業困難人員超過80%。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在東莞登記有效就業的昭通籍務工人員1343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862人;今年新到東莞就業的21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822人。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東莞通過開發崗位、精準對接、加強培訓,助力越來越多貧困戶走上工作崗位,依靠自己的勞動告別貧困生活。

對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來說,一座城市的魅力和溫情就是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為他們在城市創造更多謀生機會,這是最實在的,也是最根本的。東莞已出臺的《關於實施「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見》,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完善、系統的技能人才培養計劃。

相信,更多的農民工將與東莞這座城市同成長,迎來新出路,綻放新精彩。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北京小微金服平臺、北京金融公共數據專區與北京市銀企對接系統...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12月4日,在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主辦的「北京市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情況通報會暨平臺合作籤約儀式」上,北京市銀企對接系統、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北京小微金服平臺」)、北京金融公共數據專區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將協同為金融機構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提供支撐
  • 南京首個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上線
    在1月8日下午召開的2021年南京市江寧區創新發展大會上,「江寧區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據悉,該平臺的開發在南京市屬於首創,旨在推動相關高校及企業的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盤活存量資源,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 密切合作 精準對接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系統新聞門戶...
    浙江省舟山市人力社保局基於對口地區勞動力富餘、舟山市用工緊缺的情況,打造「東西部勞務協作2+1扶貧機制」,培育和引進四川達州籍貧困勞動力,促進兩地勞動力資源供需精準對接。   創新「淘就業」平臺打通網際網路招聘渠道  「淘就業」平臺是舟山市人力社保局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創新應用,集合了招聘求職、技能培訓、校企對接、勞務合作等功能,用戶可以在平臺淘崗位、淘人才、淘技能、淘培訓、淘服務,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 廣聯達發布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服務平臺
    12月10日,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七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論壇(2020)上隆重發布了「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服務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助推「區塊鏈+公共資源交易」跨區域創新應用,為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發展賦能。
  • 瀋北新區總部基地集聚區公共服務雲平臺打造瀋陽品牌
    瀋北新區總部基地集聚區公共服務雲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在公共服務中的定位就如同一個龐大的信息「承載、中轉、展現、運營」的場所,其核心是為基於各類業務應用提供一個可靠穩定的載體、環境,並基於此便捷的向最終客戶提供統一、可運營的服務。
  • 天津市食檢院榮獲「2020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稱號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院堅持創新工作理念,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全力服務我市中小企業發展,繼獲批「2019年天津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後,近日,該院再次榮獲「2020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稱號。
  • 浠水穩就業惠民生,託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精準服務「不掉線」,暖心服務「不斷檔」,志願服務「不停歇」,真金白銀,真抓實幹,千方百計確保就業大局穩定。以「四個一批」工作為抓手,重點關注大學生、就業困難人員、精準扶貧對象等重點群體的就業,狠抓各項就業政策落實和兜底保障。豐富就業服務活動載體,做好與武漢山東勞務「6+1」對接工作,通過「點對點、一站式」直達輸送服務,切實抓出了實效。此外,抓好大學生創業和返鄉創業,落實孵化基地減免、返鄉創業「三個示範」獎補等優惠政策,著力擴大本地就業容量。
  • 現在登陸醫保公共服務平臺,這個操作你需要!
    大連市醫療保障局公共服務平臺登錄指南按照省「一網通辦」工作關於「省對市級各政務服務業務申報端實現與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對接」的要求,大連市醫療保障局網上服務大廳、微信端用戶均改為採用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認證。
  • 「就業在線」打通招聘對接新通道名企直播帶崗精準服務促就業
    (原標題:「就業在線」打通招聘對接新通道名企直播帶崗精準服務促就業)
  • 杭州西湖區整合資源智能匹配 文明大腦精準供給公共服務
    記者從西湖區委宣傳部了解到,作為全區文教衛體類服務的統一調度中樞,今年9月上線的「西湖文明大腦」綜合數字平臺,集合了該區宣傳、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13個部門條線的所有實踐陣地、活動,以及1524個志願服務隊伍資源。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大力推進...
    完善出入口智能化設施設備,為居民通行提供安全、快捷服務。根據居民需要,為兒童、獨居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必要幫助。加強對高空拋物、私搭亂建、侵佔綠地等危害公共環境和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分析,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履行安防管理職責。  四、融合線上線下服務  (十)拓寬物業服務領域。
  • 住建部:鼓勵大型物業公司開放智慧管理平臺,拓展服務範圍
    完善出入口智能化設施設備,為居民通行提供安全、快捷服務。根據居民需要,為兒童、獨居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必要幫助。加強對高空拋物、私搭亂建、侵佔綠地等危害公共環境和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分析,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履行安防管理職責。四、融合線上線下服務(十)拓寬物業服務領域。
  • 松原市前郭縣:公共服務觸角延伸到農民家門口
    原來,李喜清是到白依拉嘎鄉農村公共服務站辦理社會保險續保手續的,由於社保卡綁定有誤,並未辦完續保手續,但工作人員的認真講解和熱情服務,李大哥還是豎起了大拇指。採訪期間記者看到,現在到白依拉嘎鄉農村公共服務站像李大哥一樣辦理社會保障、土地流轉、勞務輸出對接等各類業務的農民絡繹不絕。
  • 天津市政府採購平臺與中徵平臺系統成功對接
    12月14日,天津市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業務系統正式對接上線,天津由此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政府採購平臺與中徵應收帳款融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中徵平臺」)系統對接的直轄市。此次對接,實現了政府採購合同信息通過中徵平臺與商業銀行進行交互,可有效發揮政府採購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導向作用,為中小微企業開展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架起了一座「金橋」。
  • 服務就業,青島建青年實習實訓、就業援助、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12月15日,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建了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其中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試運行以來已有463家用人單位發布見習實習崗位
  • 東莞建市鎮村三級就業服務平臺,讓「吳春桂」們留下來
    其火速上崗背後,是市、鎮、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的崗位儲備及調度幫了忙。據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為全面落實中央「六穩」「六保」工作要求,該局重新梳理制定一系列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政策。這些常態化的穩就業機制將幫助千千萬萬個像吳桂春這樣的外來務工者在東莞安居樂業。
  • 市政府採購平臺對接中徵平臺系統 中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更便捷
    內容提要:日前,市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業務系統正式對接上線,天津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政府採購平臺與中徵應收帳款融資服務平臺系統對接的直轄市。對接成功將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將金融「活水」精準地引向實體經濟。天津北方網訊:從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獲悉,日前,市政府採購合同線上融資業務系統正式對接上線,天津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政府採購平臺與中徵應收帳款融資服務平臺系統對接的直轄市。對接成功將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將金融「活水」精準地引向實體經濟。
  • 我市政府採購平臺 成功對接人行中徵平臺
    我市政府採購平臺 成功對接人行中徵平臺 2020-12-16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南縣打造法律援助惠民生服務品牌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近年來,平南縣把法律援助工作作為服務民生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抓手,制定出臺《平南縣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平南縣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不斷擴大援助範圍,提高援助質效,保證人民群眾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 上海無錫建共享科技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將進一步打破區域界限
    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和江蘇省無錫市科學技術局籤署了《關於共建共享科技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在「匯聚科技創新資源、構建多層次服務共同體、試點示範區服務新模式、構建資源開放新機制」等四個方面加強合作,將進一步打破區域界限,促進科技資源共享共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