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陽9月23日消息(記者胡曉輝 通訊員杜福建)「有機油茶就是好,利用油茶籽生產的茶油,遠銷河南、河北、山東、廣東等省份,產品供不應求。」9月22日,江中海一邊忙著銷售油茶產品,一邊「見縫扎針」地接受記者採訪,忙得不亦樂乎。
江中海是桐柏縣江記油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江記油脂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多年前,承包5000畝荒山,種植油茶樹40萬棵,油茶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此外還種植有香椿、核桃、桃樹、梨樹、葡萄樹等,建起了專門加工茶油等油脂的公司,目前已有1200多畝油茶樹所產出的油茶籽獲得有機產品認證。「十餘年如一日,我對油茶種植情有獨鍾,看著油茶樹逐年長大,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在長大,心裡美極了!」
因為種植油茶,自2017年以來,江中海已帶富貧困戶400餘戶。
江中海和其他村民在山上採摘油茶果(央廣網發 通訊員杜福建供圖)
江中海在採摘油茶果(央廣網發 通訊員杜福建 供圖)
江中海表示,油茶是中國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適合在低緯度、低海拔、土層深厚、土壤酸性的淺山丘陵地區種植,究竟是否適合在桐柏山區種植,種植效益如何?曾經是個未知數。「要麼種不成、要麼就種出質量上乘的油茶。」江中海聘請的專家們在考察了桐柏山淮河源特有的地質和土壤條件後,給出了模稜兩可的結論。敢想敢幹的江中海決定不管怎樣,一定要搏一搏!不成想,他竟然成功了。為研製茶油壓榨技術,江中海潛心研究,先後獲得4項技術專利,還研製出了茶油製取新設備。
那麼,桐柏發展油茶基礎條件怎麼樣?河南省林科院木本油料專家丁向陽教授說,桐柏縣位於豫鄂邊區,桐柏山腹地,是千裡淮河的發源地;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自然特點「七山一水二分田」,以淺山丘陵為主,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合油茶樹生長,是我國油茶種植的北緣區,發展該產業氣候與環境得天獨厚。「油茶樹從開花到結果成熟,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14個月,民間有『抱子懷胎』、『月子油』之美譽,淮河源頭的茶油純天然、無汙染,是當今營養保健食用油之高端產品。」丁向陽教授談起油茶與茶油讚不絕口。
如今在桐柏縣,為油茶而痴迷的農民還有不少人。平氏鎮楊莊村村民汪瑞清說:「我和另外兩個合伙人共同承包了200多畝土地培育油茶苗木,繁育油茶苗4萬餘株,年收益20多萬元,還有不少村民有種植油茶的意向。此外,村集體還種植油茶100餘畝。」程灣鎮石頭莊村村民秦中山說:「我從9年前開始種植油茶,目前已發展到300餘畝。」
桐柏退休幹部董連波說:「十多年來,我堅持在石頭遍布的淺山丘陵上種油茶,感覺種油茶確實是個致富好項目!」在鄭州市,一直致力於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一公司負責人說:「油茶是東方的『橄欖油』,群眾種油茶,我包銷產品!」
油茶果豐收,桐柏縣農民喜笑顏開(央廣網發 通訊員杜福建 供圖)
桐柏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扶貧開發,鄉村振興,民生保障,作為老區、山區、邊區的桐柏縣,怎麼辦怎麼幹,經過多年的探索,桐柏正在走一條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內涵的生態強縣之路。但老區人民自覺做得還很不夠,老區良好的自然優勢、生態優勢還未完全發揮出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與幫助下,桐柏縣在發展茶葉、艾草、小龍蝦、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帶富農民的基礎上,把以油茶為代表的苗木花卉產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舉辦了油茶產業發展座談會,多次組織專家實地調研,並出臺政策,鼓勵農民種植油茶樹,明年油茶樹種植面積有望新增1萬畝以上。
「今年雨水充足,油茶樹長勢好,個別油茶樹一棵就可結果實2000多個,可採摘油茶果六七十斤。再過一個月左右,漫山遍野的油茶果又可以採摘了,真高興!」說起油茶的豐收願景,江中海像個孩子一樣地笑了,笑得特別開心。
【來源:央廣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