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桐柏:有機油茶遍山崗山區農民喜洋洋

2020-12-17 瀟湘晨報

央廣網南陽9月23日消息(記者胡曉輝 通訊員杜福建)「有機油茶就是好,利用油茶籽生產的茶油,遠銷河南、河北、山東、廣東等省份,產品供不應求。」9月22日,江中海一邊忙著銷售油茶產品,一邊「見縫扎針」地接受記者採訪,忙得不亦樂乎。

江中海是桐柏縣江記油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江記油脂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多年前,承包5000畝荒山,種植油茶樹40萬棵,油茶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此外還種植有香椿、核桃、桃樹、梨樹、葡萄樹等,建起了專門加工茶油等油脂的公司,目前已有1200多畝油茶樹所產出的油茶籽獲得有機產品認證。「十餘年如一日,我對油茶種植情有獨鍾,看著油茶樹逐年長大,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在長大,心裡美極了!」

因為種植油茶,自2017年以來,江中海已帶富貧困戶400餘戶。

江中海和其他村民在山上採摘油茶果(央廣網發 通訊員杜福建供圖)

江中海在採摘油茶果(央廣網發 通訊員杜福建 供圖)

江中海表示,油茶是中國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適合在低緯度、低海拔、土層深厚、土壤酸性的淺山丘陵地區種植,究竟是否適合在桐柏山區種植,種植效益如何?曾經是個未知數。「要麼種不成、要麼就種出質量上乘的油茶。」江中海聘請的專家們在考察了桐柏山淮河源特有的地質和土壤條件後,給出了模稜兩可的結論。敢想敢幹的江中海決定不管怎樣,一定要搏一搏!不成想,他竟然成功了。為研製茶油壓榨技術,江中海潛心研究,先後獲得4項技術專利,還研製出了茶油製取新設備。

那麼,桐柏發展油茶基礎條件怎麼樣?河南省林科院木本油料專家丁向陽教授說,桐柏縣位於豫鄂邊區,桐柏山腹地,是千裡淮河的發源地;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自然特點「七山一水二分田」,以淺山丘陵為主,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合油茶樹生長,是我國油茶種植的北緣區,發展該產業氣候與環境得天獨厚。「油茶樹從開花到結果成熟,歷經秋、冬、春、夏、秋五季14個月,民間有『抱子懷胎』、『月子油』之美譽,淮河源頭的茶油純天然、無汙染,是當今營養保健食用油之高端產品。」丁向陽教授談起油茶與茶油讚不絕口。

如今在桐柏縣,為油茶而痴迷的農民還有不少人。平氏鎮楊莊村村民汪瑞清說:「我和另外兩個合伙人共同承包了200多畝土地培育油茶苗木,繁育油茶苗4萬餘株,年收益20多萬元,還有不少村民有種植油茶的意向。此外,村集體還種植油茶100餘畝。」程灣鎮石頭莊村村民秦中山說:「我從9年前開始種植油茶,目前已發展到300餘畝。」

桐柏退休幹部董連波說:「十多年來,我堅持在石頭遍布的淺山丘陵上種油茶,感覺種油茶確實是個致富好項目!」在鄭州市,一直致力於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一公司負責人說:「油茶是東方的『橄欖油』,群眾種油茶,我包銷產品!」

油茶果豐收,桐柏縣農民喜笑顏開(央廣網發 通訊員杜福建 供圖)

桐柏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扶貧開發,鄉村振興,民生保障,作為老區、山區、邊區的桐柏縣,怎麼辦怎麼幹,經過多年的探索,桐柏正在走一條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內涵的生態強縣之路。但老區人民自覺做得還很不夠,老區良好的自然優勢、生態優勢還未完全發揮出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與幫助下,桐柏縣在發展茶葉、艾草、小龍蝦、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帶富農民的基礎上,把以油茶為代表的苗木花卉產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舉辦了油茶產業發展座談會,多次組織專家實地調研,並出臺政策,鼓勵農民種植油茶樹,明年油茶樹種植面積有望新增1萬畝以上。

「今年雨水充足,油茶樹長勢好,個別油茶樹一棵就可結果實2000多個,可採摘油茶果六七十斤。再過一個月左右,漫山遍野的油茶果又可以採摘了,真高興!」說起油茶的豐收願景,江中海像個孩子一樣地笑了,笑得特別開心。

【來源:央廣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南桐柏:食品安全創「示範」 「民生工程」順民心
    4月22日,河南三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鄭志成告訴筆者。筆者在該公司看到,在灌裝車間內,工人們忙碌有序地在流水線上作業;產品檢測中心,幾名檢測員正在對新購進的原料進行嚴格的化驗......近年來,桐柏縣持續實施「生態強縣」戰略,把食品安全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緊抓不放,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為載體,狠抓有機產品認證和各個生產體系建設,為生態富強和諧桐柏建設增光添彩,確保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追根溯源,嚴把源頭準入關。
  • 河南桐柏「香菇大王」美名揚
    於是他要去湖北4次,向當地的種植戶虛心求教,從中尋找失敗的原因,從此,郭進定成為朱莊鄉第一批依靠香菇發家致富的農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不怕失敗,堅定信念,善於學習新技術,做個新型農民!」郭進定自此踏上了「香菇大王」的探索奮進之路。
  • 油茶林,鋪出一條富路
    立夏時節,常寧市西嶺鎮平安村的油茶基地,連綿起伏的油茶林綠浪翻滾,農民頂著驕陽給油茶樹除草施肥。10年前,當地栽下油茶樹兒。如今,漫山茶林鬱鬱蔥蔥,茶油香飄全國。「今年又有好收成,脫貧致富有奔頭!」村民們看著長勢旺盛的油茶樹,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 年產2.1億的永豐油茶成了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來源:吉安新聞網寒冬時節,在永豐縣瑤田鎮水心村千畝油茶基地,一排排綠意盎然的油茶樹,猶如一條條綠色地毯綿延起伏,漫山遍野的油茶花迎風綻放,清香四溢。當地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正和油茶種植戶一起對油茶樹進行冬季撫育管理,力爭來年取得更好的收益。
  • 河南桐柏:小板慄結出「脫貧果」
    (桐柏縣委宣傳部 杜福建 楊玉紅供稿 ) (責編:黃莎、楊曉娜) 推薦閱讀
  • 上72福地桐柏,哪些水果吃過有福氣?
    有桐柏山淮源景區、高樂山自然保護區、桐柏革命英雄紀念館、桐柏山黃崗紅葉苑等旅遊景點,還有玉葉、紅茶、慄子、桔梗、木瓜、豆漿、紅棗等水果,如獼猴桃、血桃、紅棗等。水果、蔬菜等都是作為主食的補充、進補和補充,而桃是五大水果之一。
  • 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
    摘要: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助農增收。該鎮油茶產業種植基地由黨支部、合作社牽頭,帶領農民發展油茶訂單統一銷售模式,目前,啟蒙鎮大坪子油茶種植基地已實現種植油茶1200餘畝。
  • 廣西山區農民種植麻竹,帶動千家萬戶發家致富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交通不方便,導致不少農村經濟發展不起來,這樣一來不少山區的家庭收入非常低下,這幾乎成為山區的一個難題,也是偏遠山區的一個通病。但話也說回來,靠山吃山,也是人類自古以來的一種生存之道。博白縣一些山區農民在窮山僻壤之上大規模種植麻竹,這麻竹產業使得當地千家萬戶發家致富。
  • 2020年惠企政策案例——醴陵市新世紀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獲...
    【案例】醴陵市新世紀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建設項目,獲財政10萬元資金支持,項目建成後,預計合作社經營收入每年可達1500萬元以上。項目採取利用現有林地、油茶林種植、林下養殖等模式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實現了生態種植、環保養殖相結合的資源有效利用,通過項目建設,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合作社目前已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95人,示範基地建設還將對當地林業生態旅遊發展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來源:株洲市林業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廣西田林:低產油茶改造 茶油香飄致富路
    「油茶是祖輩留下來的,在沒有低產改造前,產果低,出油率也不高,畝產收入也就幾百元。油茶低產改造後,今年我家13畝油茶產油500多斤,收入2.5萬元左右。」在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利周瑤族鄉平布村,油茶種植戶趙梓鈔笑著說,他不光自己種油茶,還在村裡的油茶合作社裡務工,每天有200元收入,家裡還建起了一棟樓房,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 「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候選人事跡簡介
    他樹立「原質、原味、原生態」品牌戰略計劃,將「盛田農業」打造成河南省著名商標,研發新產品54種,其中27種產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盛田農業」原漿酸辣粉,被央視科教頻道《味道》欄目和河南電視臺《香香美食》欄目專題報導。
  • 「河南有糧,武漢不慌!」這場「可得勁」的直播,展現了一個「硬核...
    》介紹起河南特產懷山藥主持人魯健即興來了一段評書月亮姐姐還現場還原了那一句火遍全國的 「媽媽,我要吃烤山藥」小朋友看了都要問一句:「媽媽,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月亮姐姐嘛」現場揭秘「北京」方便麵為啥是河南老鄉的童年回憶
  • 【地評線】桂聲網評:油茶飄香幫致富 政策暖心助扶貧
    脫貧戶石玉明曾經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同樂村的油茶加工戶,靠加工油茶成為當地比較富裕的農戶。但一場大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並且因為治病,自家的茶廠停擺,失去了生活來源,成為「貧困戶」。如今,同樣是茶葉加工產業,因為有了扶貧政策的支撐和企業的對口幫扶,石玉明提振了信心,重新創業並實現了脫貧致富的願望,每年茶葉加工收入10多萬元。
  • 詩路天台┃《桐柏崇道觀》宋·楊愈
    釋義桐柏崇道觀:天台山桐柏宮是中國道教金丹派南宗祖庭。南宗創立於北宋年間,其祖師為紫陽真人,紫陽真人即張伯端,號為紫陽,與其後的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合稱為「南宗五祖」。楊愈(生卒年代不詳)詩人,字子聰,北宋天聖明道間,擔任河南府戶曹參軍。明道二年,秩滿,歐陽修《送楊子聰戶曹序》云:「戶曹參軍楊子聰居府中,常衣青衫,騎破虎韉,出入府門下,人固輩視而概易之。居一歲,相國彭城公薦之,集賢學士謝公又薦之,士之有文而賢者盡交之,其能出其頭角矣。」
  • 河南許昌新型有機覆蓋物摩奇亮相中央公園
    2019年9月2日,河南許昌,中央公園鋪設的各色「摩奇」,豐富了「宜居之城」的色彩。 近日,河南省許昌市中央公園、鹿鳴湖的綠地,不再只是單一的綠色,還有黃、藍等多種顏色,有序鋪開,呈現出別致的林下景觀。這是一種由廢棄物加工而成的新型有機覆蓋物,它在扮靚城市的同時,還有淨化環境的功效。
  • 江西油茶縣長走進京東超市618直播間 2萬畝專供油茶林打造最強產地...
    6月6日京東618直播間又傳出一個令人驚喜的數字,京東超市與知名有機茶油品牌-江綠集團旗下得爾樂籤約,雙方共建2萬畝有機油茶林,作為專屬茶油源頭供應,保證京東用戶享受到產地源頭的專供好油。直播間中,楊縣長帶著全國消費者們走近江西茶油,了解玉山茶油的優勢——江西氣候溼潤,陽光充足、降雨量適宜,土壤為無汙染酸性土壤,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油茶樹生長的黃金地帶,玉山縣更是因為獨特的氣候成為稀缺的培育上等油茶樹的天然無汙染產區。作為被國際糧農組織首推的衛生保健植物食用油,茶油油質澄清、氣味香醇,油酸比高達80%,集營養價值和比例均衡於一身,也是我國提倡推廣的純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
  • 河南農民用樹上這種東西做蒸菜,看著像毛毛蟲吃著卻很香
    陽春四月,在河南鶴壁山區姬家山村,今年49歲的村民姬有良正在楮桃樹上摘楮桃穗。這個時節的楮桃穗不老不嫩,正適合蒸蒸菜吃,所以他就擓上筐子來村邊找楮桃樹,準備中午用這個做點好吃的。楮桃樹在河南很多地方也叫構樹,因為構樹算是用不上「材料」的鄉土樹種,長的不高也不粗,所以蓋房做家具都用不上。如果非要找點用途的話,那它的枝柔韌性比較強,過去人們常用它的枝來做糞筐的提把兒。楮桃樹長的不高,姬大叔不一會兒就摘了一筐子,眼看夠兩個人吃了,他就提著籃子回家了。
  • 「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 候選人事跡簡介(按姓氏筆畫排序)
    他樹立「原質、原味、原生態」品牌戰略計劃,將「盛田農業」打造成河南省著名商標,研發新產品54種,其中27種產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盛田農業」原漿酸辣粉,被央視科教頻道《味道》欄目和河南電視臺《香香美食》欄目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