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民用樹上這種東西做蒸菜,看著像毛毛蟲吃著卻很香

2020-12-18 鄉土河南

陽春四月,在河南鶴壁山區姬家山村,今年49歲的村民姬有良正在楮桃樹上摘楮桃穗。這個時節的楮桃穗不老不嫩,正適合蒸蒸菜吃,所以他就擓上筐子來村邊找楮桃樹,準備中午用這個做點好吃的。

楮桃樹在河南很多地方也叫構樹,因為構樹算是用不上「材料」的鄉土樹種,長的不高也不粗,所以蓋房做家具都用不上。如果非要找點用途的話,那它的枝柔韌性比較強,過去人們常用它的枝來做糞筐的提把兒。

楮桃樹長的不高,姬大叔不一會兒就摘了一筐子,眼看夠兩個人吃了,他就提著籃子回家了。對於楮桃樹,很多人容易弄混淆,其實這種樹分雌雄,雄樹結這種像毛毛蟲一樣的穗穗,雌樹會結圓球球,到了夏天成熟之後是紅色的,吃起來甜甜的,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吃了。

姬有良是農民,也是一名唱四股弦的演員,他是四股弦非遺傳承人,還是劇團的團長,常年帶領20多人在河南、河北兩省交界的五六個縣唱戲演出。四股弦在當地很受歡迎,每年都演出300多場。今年因為疫情不能出去唱戲了,就一直在家裡歇著。

到了家裡姬有良和妻子趙蘭香一起擇菜,因為穗穗上有葉子要去掉,還要再揀一下。他的妻子跟他是唱戲的搭檔,也拉了幾十年的四股弦,是劇團的頭把弦,經常跟著姬有良的劇團演出。現在不能演出了,她歇不住,還在村裡的加工廠幹活,一天掙個幾十元錢,這會兒是中午下班了,兩個人趕緊拾掇著做飯。

趙蘭香是個麻利人,一會就把楮桃穗兒擇好洗淨,然後控幹水分,再撒上少許鹽、調料和麵粉,拌一下。農村吃榆錢、麵條菜等野菜,常常不炒不炸,就是拌點面簡單蒸一下。

在太行山區,老百姓在蒸或者炸一些食物的時候,喜歡在院子裡生上火。過去用的鍋頭是泥巴糊的,現在都換成了鐵製的,用起來也很方便,燒柴火大,做飯也香。

這楮桃穗好熟,放入鍋裡蒸大約1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在蒸楮桃穗的同時,姬大叔也沒閒著,他用蒜臼搗了幾瓣蒜,然後放點小磨香油、辣椒油和醋,準備一會兒澆在蒸菜裡。

撒了蒜汁兒的楮桃須,看著很有食慾,就是這一條條像毛毛蟲一樣的形狀,沒吃過的會讓人有點怵。楮桃須吃到嘴裡有股清香,軟糯可口,姬大叔說也就這幾天好吃,再等等就老了。

夫妻倆蹲在地上一人一碗,姬大叔一邊吃一邊說:「還是小時候的味道,一吃這,就會想起小學時期,那時候放學看到媽媽在拌這個「毛毛蟲」,嚇得我不敢吃,不過忍不住餓啊,小小的嘗了一筷子,還真好吃,然後狼吞虎咽的吃了兩碗,喝一碗熱水就又上學去了。」攝影記錄|楊學材(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相關焦點

  • 探尋鄉野極品美味「構樹花」,形似毛毛蟲,比吃肉還香!
    圖文:遠方的遊子在菜市場買菜時,看到有賣構樹花的,價格15元一斤,記得在老家時,吃過媽媽做的,味道很好,於是,我和愛人就到附近的小河邊,前去採摘。在每年三月底四月初,是構樹開花的季節,這種構樹開花長得非常可愛,就像樹上掛滿了毛毛蟲一樣。當時也不知道它的名子是什麼, 還是回家在網上查到叫構樹花的。在我們老家這樣的樹叫褚桃樹。也有地方稱其:楮樹、土桃子樹。
  • 毛毛蟲很弱小?這幾種毛毛蟲卻很「兇猛」,看著可愛其實有毒
    如果要問大多數女生最害怕哪種小動物,相信毛毛蟲應該會是一個經常被提起的名字。尤其是在春天,這是毛毛蟲最多的時候。很多時候走在路邊樹上可能就會突然掉下一條毛毛蟲落到你衣服上,讓很多人尤其是女生驚叫連連。不過毛毛蟲雖然長得可怕,但是一腳下去也就踩死了,而且由於它們的「長相」,所以它們也給大多數人以「柔弱」的印象。但是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這幾種毛毛蟲卻比較「兇猛」,因為它們都是帶有毒性的。第一種毛毛蟲叫做鞍背蟲。看上去是不是很像毛毛蟲穿了件運動襯衫呢?其實只是它的外表就是如此。
  • 鄉下樹上長的這種「毛毛蟲」,以前掉地上沒人撿,現在成搶手美食
    文/湯湯鄉下樹上長的這種「毛毛蟲」,以前掉地上沒人撿,現在成搶手美食!等等,大家先別著急退出去,小編說的毛毛蟲可不是那種會變成蝴蝶的真正的毛毛蟲,而是一種長得酷似毛毛蟲的植物,猜猜它是誰?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核桃樹上都會開滿了核桃花,一串串地掛在樹上,很多膽小的人都會繞著走,小編可是記得自己小時候還經常撿樹下的核桃花去嚇唬膽子比較小的小夥伴呢,很多寶貝兒應該都有類似的經歷吧?說了這麼多,小編要教大家核桃花的做法啦。核桃樹普遍比較高,小編可是不建議大家爬樹去摘呢。
  • 不是蒸菜不好吃,是沒用對調料,記住這幾個步驟,讓菜香得不得了
    買了些腰花腸,煮火鍋的時候吃,感覺並不好吃,太容易煮過頭了,容易煮成軟爛爛的,還沒什麼味道,吃了幾個就不想吃了,還剩下一大袋。某天突然想到,乾脆換一種做法好了,可能油煎出來的也很好吃,但是感覺製作起來麻煩,又得在爐火前等好久。
  • 這麼冷的天 偃月街的樹上為何滿是毛毛蟲
    海曙偃月街,落葉裡夾雜著毛毛蟲。 記者 高遠 攝現在立冬已過,原本夏季才大量繁殖的毛毛蟲,近日居然在海曙區偃月街的行道樹上瘋狂繁殖。有市民打進熱線反映,稱偃月街的行道樹上,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自己抬頭看到不計其數的毛毛蟲爬在樹枝、樹幹上,這景象真是讓人不禁頭皮發麻。怎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
  • 超市買8塊錢一斤,買回做蒸菜最合適,鮮嫩多汁,孩子常吃有好處
    導語:天冷就饞吃蒸菜,鮮嫩多汁口感好,比肉還美味,大人小孩吃不膩並不是說多吃豬肉、牛肉等肉類才會對身體好,我們在吃肉的同時還應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或者是魚、蝦等食材,豐富的食材搭配起來,才會讓身體吸收多重營養,在天冷的時候,我就比較饞吃蒸菜,各種食材上鍋簡單一蒸,原汁原味口感好
  • 美國攝影師拍奇怪毛毛蟲:既可愛又恐怖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30日消息,在新英格蘭一些地區具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毛毛蟲。例如,「Harris three spot」毛毛蟲。這類爬蟲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而且有點像蜘蛛以及像一坨鳥糞。  博物學者Samuel Jaffe是一位昆蟲學家,他住在麻薩諸塞州,在過去的五年中一直在拍攝該區域的毛毛蟲。他說:「毛毛蟲是我所知道的最瘋狂的事情,它們不必擔心被異性吸引,因為它們只能吃而不能被吃。」
  • 讓貝爺都聞風喪膽的毛毛蟲刺身,居然是中非南部的特色美食
    在國內,蝗蟲有人吃,蛆蟲有人吃,蜈蚣蠍子也有人吃,但還真沒見過哪個地方的特色美食是以毛毛蟲聞名的,尤其是毛毛蟲刺身,可這東西居然是非洲中非南部的美餐哦,記得著名求生專家貝爺在荒野求生的過程中選擇吃過綠油油的豆丹,沒有生吃過毛毛蟲,想必毛毛蟲是少數令他無法下咽的蟲子了。
  • 農民將雞蛋種在樹上,是幹什麼用的?今天可算知道了
    農民將雞蛋種在樹上,是幹什麼用的?今天可算知道了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美食大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吃的食物也是越來越挑剔,常言道病從口入,所以人們對於食物不僅注重口感,更加注重衛生質量,為了滿足人們的味蕾。
  • 湖南大圍山,瀏陽蒸菜的發源地!
    3 當時都是用木甑做飯,客家人為了節省做飯時間,把調好味的菜放在木甑的米飯上面蒸,飯熟了菜也就熟了。但木甑的大小有限,為了多蒸幾個品種,一般採用的是小瓷碗或者小瓦缽,這也就是現在大江南北流行的小碗菜的歷史來由。
  • 像川普?美國又現「長發飄逸」的詭異毛毛蟲,碰一下可能就得進醫院
    像川普?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 天熱沒胃口,可多吃這道蒸菜,簡單省事,遠離油煙,營養還下飯
    天熱沒胃口,可多吃這道蒸菜,簡單省事,遠離油煙,營養還下飯。夏天天氣熱,有多少當家煮婦不想呆在悶熱的廚房裡,巴不得出現一個田螺姑娘,在自己下班前就把飯做好了。所以,在炎熱的夏天裡,我們可以多吃一些蒸菜、涼拌菜、水煮菜,這樣做出來的菜既能保證營養不流失,還不用一直呆在悶熱的廚房裡。適用蒸菜的食材有很多,像清蒸魚、清蒸海蟶、苦瓜蒸肉末、清蒸排骨等等,這樣做出來的菜即下飯又美味。今天分享一道我家經常做的蒸肉末,是一道我家孩子從小吃到大的美味,營養又下飯。
  • 老公呲牙裂嘴地說:你怎麼吃得下去?
    看著家裡缺油少鹽的飯菜,老公要求見點葷腥,我給他做了油炸蝦片。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珍餚,百吃不厭,於是我們聊起了從前。小時候物質匱乏,白面饅頭就是改善生活。東北的春夏秋三季,山上可吃的東西太多了。春天槐樹花開,上學放學路上擼一把塞到嘴裡,又香又甜。如果老媽把槐花和面做成蒸菜,便一定要吃得肚子滾圓彎不下腰。夏季,選一棵根部發紅的玉米杆或高粱杆,嚼了汁水吃,那就是兒時的甘蔗了。吮吸野花蕊中的汁水,也甜甜的象糖一樣。
  • ...爬著、吊著……東坪山多處驚現黑色毛毛蟲!碰到千萬要這麼做→→
    再仔細往路邊的樹上看去發現許多樹上都有黑色毛毛蟲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這種蟲子是赤紅色的現在都變成黑色的「身上黑得發亮,讓人心慌慌」這塊石頭讓人觸目驚心因為石頭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上百隻黑色毛毛蟲路邊有些樹上,同樣也「盤踞」著上百隻黑色毛毛蟲。
  • 黑色毛毛蟲讓人心慌慌
    上百條毛毛蟲爬在石塊上 還有蟲子垂絲懸在半空中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東坪山的洪厝埔站。沿著這個站點往東山社站方向走,記者看到,路邊地面上有黑色蟲子被人踩死或被汽車軋死的痕跡。再仔細往路邊的樹上看去,發現許多樹上都有黑色毛毛蟲。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這種蟲子是赤紅色的,現在都變成黑色的,「身上黑得發亮,讓人心慌慌」。
  • 一個河南人談吃麵
    從吃麵說起對於一個非河南籍的朋友來說,了解的或者聽的比較多的就是「河南燴麵」,而對一個河南人來說,內容可能會更加豐富。燴麵由於製作的工藝比較複雜,並不是像山西刀削麵那樣進入尋常百姓家。河南不僅用佔1.74%的國土面積養活了佔全國7.5%的人口,而且還有大量餘糧外銷。這組數據說明,河南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正因為這麼大的產量,也使得麵食成為了我們河南人的主食。除了大家所了解的燴麵,其實我們老家吃麵還有很多種方法,炒了青菜,麵條快熟的時候把菜倒進去,調好味,帶湯一起吃,這叫熗鍋面,或者叫湯麵條。
  • 朋友寄來的「小蘿蔔頭」,長得像彩色毛毛蟲,咬一口驚喜了!
    推薦語:這個小東西看著和山藥差太多了!反正我是沒看出來它是山藥!又學到了一種新蔬菜!這「小蘿蔔頭」雖然長得不怎麼樣,味道卻非常脆甜爽口,感覺就像吃紅薯一樣。這種小蘿蔔頭的皮特別薄,而且果肉脆甜多汁。本來以為是一箱小蘿蔔頭,後來聽朋友介紹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一種「山藥」,只是這山藥的樣子跟我們平時見到的山藥也相差太多了吧。讓我完全沒有認出它!
  • 毛毛蟲會掉落身上!臨桂這條路綠化樹上爬滿了,經過請注意
    7月8日,有市民向桂林晚報記者反映,臨桂區金水路19號附近幾棵大樹上都爬滿了毛毛蟲。為了躲避毛毛蟲「襲擊」,過路居民只能繞路走。上午11點,記者來到金水路19號附近,看到這裡既有沿街林立的商鋪,也有住宅生活區,行人往來,非常熱鬧。
  • 農村這一水果,長在樹上像「雞蛋」,切開像百香果,你見過嗎
    農村這一水果,長在樹上像「雞蛋」,切開像百香果,你見過嗎現如今的社會,不僅網絡越來越發達,運輸行業也越來越發達,各大物流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編制出了複雜又高效的運輸網,藉助這些原因,我們的物質生活也大大的豐富了起來,在南方可 以輕易的品嘗到北方的優質大米,北方的人們也可輕而易舉的領略大閘蟹的鮮美
  • 農村樹上野菜刺老芽,為啥價格比豬肉還貴?看著像香椿芽身價不同
    農村樹上的野菜「刺老芽」,價格比肉還貴,這是為啥?我這個人比較較真兒,喜歡看數據說話,刺老芽真的比肉還貴嗎?我要比對數據再說話。目前市場上豬肉零售價格是多少?我看了一下,差不多都在24塊/斤左右,那刺老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