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是一項非常休閒的運動。有很多年輕人都加入了垂釣的大軍。這些新加入的釣友往往是裝備精良,但是漁獲和精良的裝備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主要的一點就是對魚情的判斷不準確。有經驗的垂釣者,每到達一個地方釣魚,首先要對魚情做出基本的判斷。判斷魚情就是釣魚愛好者在到達垂釣水域後,能迅速地根據水情、地形、天氣、水色等情況來判斷該水體中是否有魚、魚的可能種類、魚的大小等情況。只有這樣才會更加的有針對性地去進行作釣。
通過水情來判斷魚情
釣友們要先對釣場的情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了解一下沒下過大雨、暴雨,剛下過大雨、暴雨就不宜垂釣了,水質往往會非常渾濁,漲水還是落水,如漲水應釣灘,落水則釣深處。還有最近幾天有沒有人用網捕過魚,捕過則魚會受驚不上鉤,還要了解有沒有人用違法手段來藥魚、毒魚、炸魚或電魚,尤其是電魚,目前很多地方還是存在這種行為的,如有這類情況則更無魚可釣。
還要了解這些方面。比如哪裡深一些,哪裡淺一些。還要觀察河岸是大體什麼形狀、有無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附近常常好釣。還要了解水草的分布,水色、水質、水溫。這些都是選擇釣位的重要依據,釣友們不要怕麻煩。
水質也非常關鍵
垂釣者判斷水質主要是從水的顏色上判斷。能夠引起水整體變色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水流帶來的泥沙,比如大風或者汛期的大浪將水底泥沙泛起,就會引起水體變色。再有就是水生物和微生物的繁行,變成了青黃色或青綠色,呈半透明狀態,也就是釣友們常說的「肥水」。說了這麼多簡單理解就是水質變化會改變水體的顏色,魚兒就難釣。
季節天氣也要考慮
不同的季節魚兒的活性和對食物的要求都是不同的,釣友們一定要了解好這些差別。比如春季是魚兒交配產卵的季節,為了生育後代的需要,對食物就會很瘋狂。但是在產卵期間魚兒是不會吃餌的,產卵後才是最瘋狂的。再比如,夏季溫度高魚兒對食物的要求就是清淡的,在夏季使用味道很濃的餌料是不行的,反過來到了冬季就要使用濃腥的餌料才行。還有天氣變化對垂釣影響也是很大,比如氣壓低水中缺氧,魚兒都浮頭了都到水面呼吸了,這時肯定是釣不到魚。
總之垂釣看似簡單,但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是綜合性非常強的。釣友們也不要急,隨著出釣次數的增加,該掌握的一定會掌握,最主要不是讓垂釣失去休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