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冶山春秋園觀看福州文化遺產展板。記者 吳暉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昨日下午,市名城委在冶山春秋園開展了「國際古蹟遺址日」主題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我市「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擬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引發市民關注。「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緣何躋身福州擬聯合申遺項目之列、其申報評估情況如何?
昨日下午,記者採訪了市名城委主任楊勇,聽其講述福州擬申遺項目背後的故事。
背景:預備名單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中國擁有55處世界遺產,是世界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中國還有數量眾多的世界遺產預備項目,按照《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的要求,每個締約國除了正式申報項目之外,還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預備名單,作為項目儲備,隨時準備接受評估。目前,中國共有46項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項目,預備名單對世遺項目申報具有重要意義。
「預備一批申遺項目」是我市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的重點內容。「福州是建城2200多年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富集,我們將『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這幾個點串聯成線,擬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目前正在抓緊申報評估工作。」楊勇表示。
優勢:集中了福州「精華」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為何在眾多的福州文化遺存中脫穎而生?楊勇告訴記者:「這幾個點串成的線,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遺存分布最為集中、保存最為完整的精華地區。」
楊勇介紹,「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擬申遺項目位於福州古城千年未變的城市中軸線沿線,包括「兩山兩塔兩街區文化遺產特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蒼霞歷史建築群」「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公園路、馬廠街歷史建築群」三大片區。他說:「這三大片區是2200多年福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和古城主要遺存地。」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組數字——該三大片區內共有文物保護單位44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33.64公頃,佔總面積的13%,文物密度達到196個/平方公裡。同時還有歷史建築101處,文化遺產遺存密度達240個/平方公裡。
此外,三大片區內還保留了大量的傳統街巷空間,整體格局呈現自唐代以來街巷演變的脈絡,集中反映了福州古代、近現代城市建設的輝煌成就。
亮點:展示福州古城風貌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展示了福州古城風貌,它位於福州古城發展軸線——八一七路兩側,構成了福州『三山兩塔一條街』的格局,其所形成的『山、水、城』城市空間形態格局充分見證了福州古城作為東方城市設計的佳例。」楊勇說。
三大片區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共計543處,密度大,且基本保留了唐宋以來形成的傳統街巷,是研究閩都城市建設演變的見證。
三大片區內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細部造型優美,梁、柱、門、窗等木刻精美、圖案考究,時代特徵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