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雛是鴿子繁衍後代的自然規律,任何動物都具有這個本能

2020-12-17 向勝飛鷹信鴿

育雛是鴿子繁衍後代的自然規律,任何動物都具有這個本能。一對育齡鴿在攝氏0度以上的氣溫條件下,一年四季都育生育能力。要是主人不加以制約,他可以一窩接一窩無止境地繁殖下去,其後代任其自生自滅,生存下來的大多體弱多病無競翔能力,為了培育出良好的參賽選手鴿,鴿主總是有計劃地方矢,運用科學的制約作出少而精的優生優育的選擇,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主要話題。

育雛一般都喜歡在大地復甦、百花爭豔的春天進行,育出的幼鴿是來年春賽的主力軍,其次是農曆十月「小陽春」時節育雛,這時不冷不熱,又是公曆十一月下旬,孵出雛鴿正好趕上鴿會發放足環的時間,是當年幼鴿賽的至佳育雛選擇。其實有經驗的養鴿行家並非如此,他們都是要經過換羽、寡居、驅蟲、復壯後才選擇時間配對,待一切狀態都處於上佳時期,才是育雛的之黃金期。

為了揭開鴿子較佳育雛期這個謎團,解除大家胸中長期的納悶和疙瘩,不少有志之士寫文在鴿刊上發表。有的說品種不同其至佳育雛期就各異,有的說鴿子育雛期與年齡有關其理由是鴿子個體各部位發育完善,年輕力壯,精心充沛是繁衍後代的黃金時期,無論他們如何闡述個自的關鍵,始終都未跳出年齡這個圈子,還是不得其果。

檢驗鴿子至佳育雛期的辦法莫過於實踐,較好的辦法就是參與競翔,能在競翔中脫穎而出獲勝歸來的鴿子,包括競技狀態在內的體魄、精力、性 欲、遺傳以及精卵子活躍能力等整個身體素質都處於上佳狀態,其至佳育雛無疑也在其中了。

所統計的數字表明,競翔歸巢鴿的出生時間幾乎一年四季都有,尤為每年春末夏初的五、六兩月至多,約佔歸巢總數的35%以上,在遠程歸巢中尤為突出,高達80%之多,其次是秋賽後的舊曆十月前後出生鴿。

我有一個要好的鴿友,曾用一羽500公裡歸巢雄鴿連配幾羽雌鴿,育出的子代在競翔中無論速度和賽程均超過父鴿,曾自認為這羽雄鴿是難得的種鴿,是著重保護的小熊貓,事隔兩年後再組攏育雛,育出的後代連出山的能力也沒有了。

這是什麼原因?除了連續關養抽蛋,沒有訓放復壯造成種鴿整體素質和上佳狀態已減退外,任何理論都難以解釋清楚。為什麼出生於五、六兩月的鴿子在競翔中歸巢率那麼高。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五、六兩月是一年一度的春賽時節,大多數鴿子都經過了強化訓放,身體素質和生命活力都進入了至佳狀態,特別是那些通過競翔又能勝利回歸的優異鴿子,鴿主都把他們納入了育雛範疇,這類父母鴿多半能生育出上乘的後代;

二是五、六兩月是春生、夏長、秋收、冬天、眠這個萬物遵循至佳季節,鴿子的羽毛豐滿,生命活力非常旺盛,遺傳基因較佳,這時育雛很容易得到父母鴿的真實遺傳;三是五、六兩月陽光充足,氣候溫和,空氣溼度適宜,野外生長茂盛,室內寓巢乾燥,無蚊蠅叮咬,起飛後又無天敵傷害,幼鴿免疫力強,成活率高,是幼鴿生長的大好時刻,普遍身體素質較高,無疾病困擾。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來自鍛鍊,通過運動鍛鍊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強健體魄。所以,正確用好春季和夏季交替、小陽春季節,牢牢把準五、六兩月和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之間這個競賽結束時刻,緊緊抓住當年歸巢鴿的配育,就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 鴿子與斑鳩能否雜交出性狀更好的後代?為什麼?
    雜交育種是我們人類為了獲取某一性狀的物種而產生的一種育種方式,在以前的農村地區,最常見的雜交育種就是騾子,騾子是驢和馬雜交產生的後代,雖然它的繁殖能力被剝奪,但是它具有了馬和驢共同的特點,滿足當時農業生產的需求。那麼,斑鳩和鴿子能不能自然雜交出好的鴿子品種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動物不懂繁衍的意義,卻能不斷生育後代,有誰在操控嗎?
    生命在地球上世代繁衍,才讓地球變得更加有意義。不論是何種生物,都要依靠交配來繁衍後代,目前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種已經超過了1000多萬,其中有98%的物種都要通過有性繁殖來培育後代。這樣的結合方式更順應自然界的演變規律,也被大部分的生物所接受。人類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生生代代的繁衍,人類的文明才得以延續。
  • 為什麼貓科動物繁衍後代時,叫得撕心裂肺?
    而那裡的皮膚非常薄弱,對疼痛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貓科動物在繁衍過程中會發出撕心裂肺地叫。大多數貓科動物保持著多夫多妻制度,雄性會為了更好地傳遞自己的基因,會與多數雌性繁衍。而雌性為了提高後代的生存率,也會與多數雄性繁衍。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隻貓生育了5隻小貓,但5隻小貓卻分別來自4位不同的雄性。
  • 人類繁衍依賴結婚那其它動物都是怎樣繁衍的呢?
    其實對於其他動物而言,不同種類的動物都歌各自有他們自己獨特的相處和繁衍方式,而且不同種類動物它們的繁衍方式和雌雄相處方式也大為不同,或許是他們沒有像我們人類一樣完備的智慧,他們大多的繁衍方式,都只是依賴於生理上的刺激,但對於很多動物而言。他們似乎也是有智慧在裡面的,對很多動物而言雌雄雙方還是會共同撫養下一代成長,只是它們與我們人類的方式不不大相同。
  • 動物並不知道繁衍的秘密,天生就會繁衍後代,這是為什麼呢?
    動物們不知道繁衍的秘密,似乎天生就會繁衍後代,究竟是誰在背後決定了這一切?實際上,人類也不知道原因所在,只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了年紀就應該成家立業生孩子。現如今的人類在生殖上也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憑藉的依然是一種原始的欲望。作為一種高等生物,這顯然是不能讓自命不凡的人類滿意。
  • 無論人或動物都具有求生的本能,這個本能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寓意:這說明,無論人或動物都具有求生的本能,這個本能蘊藏著巨大的力量。兔與青蛙有一次,眾多兔子聚集在一起,為自己的膽小無能而難過,互相悲嘆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危險和恐懼,還常常被人、狗和鷹以及別的許多動物屠殺。
  • 關於繁衍,人跟動物有何不同?人應該如何養育孩子
    人為什麼要繁衍後代?動物為什麼要繁衍後代?同樣是繁衍後代,人跟動物有什麼不同?動物只是動物,受原始本能各種欲望的驅使,所有行為都受到其宿主——複製基因的控制,在不同的環境中複製基因通過生理機能激素髮出不同應激反應的指令;它自己做不了主,一切被本能支配!人類這個物種是動物性跟人性的合一,既有動物性,也有人性;人是有靈智的高級動物,也可以說有靈魂。
  • 地球上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生物?它們的出現能推翻進化論嗎?
    要知道,生老病死是所有物種的自然規律,即使擁有高科技的人類都無法擺脫這個規律,那麼燈塔水母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燈塔水母其實是刺胞動物門生物,多數刺胞動物都有兩種形態:水螅型和水母型。其中水螅型階段以無性繁殖微生物,而水母型以有性生殖。這兩個階段是交替出現的, 一般來說,刺胞動物並不具有成年與幼體的區別,只是生活在哪個階段,有些水母在水螅型階段短,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它以水母的形式出現;有些種類的水母型階段較短,以至於人們只能看到它的水螅型。
  • 繁衍後代一定要靠異性?這些自然生物實力詮釋,完全靠自己
    縱觀自然界,絕大多數種類的動物需要通過雌雄配合來完成後代的繁衍。從生物學上來講,這是因為雌雄雙方只能各自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只有精子和卵子結合後才能湊成完整的遺傳物質,因此後代的誕生需要上一代雌雄的共同努力。
  • 動物的共同特點有哪些?以昆蟲為例,繁衍和生存也不容易
    細心的人們發現,動物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雖然有的差異性很大,但是也有很多共同點。農耕子今天以昆蟲為例來分享一些有趣的現象,對於交接動物的特性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動物是順應天時地利熱存在的一個個群體,離不開食物源、水源地、棲息地,對於環境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適應能力,具有繁衍後代需求和種群特性等。
  • 動物也會營銷自我?話說動物的自我營銷本能
    而相對來說,動物的生存就很簡單了:第一,我要活著;第二,我要讓我的後代活著。儘管動物的生存是如此簡單,可是它們仍然具備一種自我營銷、自我宣傳的本能。當然是為了生存與繁衍。對於每種動物來說,生存和繁衍,就是他們活著的最高原則和最高目標。動物們費盡心力,就是為了展示它們最迷人的一面,最能打動異性的一面。而在動物界中,通常總是雄性千方百計地展示自我,而雌性則是欣賞者和評估者。
  • 「一夫一妻」的動物,如果一方死去,還能經受住本能的誘惑嗎?
    現在很多人都會為了自己的愛情而感覺到為難,畢竟現在的婚戀市場就像是工作市場一樣的艱難,以至於很多看上去比較優質的男孩子都沒辦法找到自己心儀的對象。以前都說只羨鴛鴦不羨仙,現在連鴛鴦都羨慕不起來了。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些號稱是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如果一方死去還能夠經受住交配本能的誘惑嗎?畢竟人類還有道德和文化進行約束,依舊管不住那些天然渣的人出軌,那麼沒有道德約束的動物,是否能夠抵抗這種繁衍本能呢?
  • 亞馬遜原始的「女兒國」部落,無任何男性,繁衍後代方式讓人害怕
    導語:亞馬遜原始的「女兒國」部落,無任何男性,繁衍後代方式讓人害怕「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旅遊的夢想,想要走遍全世界,體驗不同的風俗文化,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的人們都是生活在文明社會,但是遠在萬裡之處的亞馬遜森林中,卻是生活著一群非常特別的原始部落,這個部落沒有任何男性
  • 長頸鹿交配時間很短,整個過程只有1秒鐘,為什麼還能繁衍後代?
    ,如果沒有這項基本的技能,不要說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連和其他動物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項生物最基本的技能就是繁衍後代技能,不管是高級生物人類,還是像低級生物如螞蟻和小草,都必須擁有這些技能,生育技能是生物標配的生存方式。
  • 動物繁殖是本能,人類生殖行為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性的?
    生命能夠得以延續,這是因為繁殖行為,動物雖然沒有人來那麼聰明的大腦,但是很多物種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只要到了時間它們的身體就會發出各種信號,找到最心儀的交配對象繁衍後代,以延續它的家族。可見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的繁殖行為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學習呢?
  • 學孔子遵循自然規律,追溯生活的本能
    孔子正在感悟人生遵循自然規律,遵追溯生活本能有一個地方地勢極高,水位落差十分明顯,一日孔子看著如此湍急的河水,心想就在孔子感嘆之時,他忽然發現你有一個男子在水中揮臂潑水,此時孔子很吃驚,以為這個人掉進急流必定會喪命於此,結果發現那個人在水中自如地上岸孔子便跟在那個人的身後,問他說:我還以為你是神鬼水怪呢,現在看清了發現你只是個普通人而已,請問你遊泳有什麼秘訣沒有?
  • 亞馬遜一「女兒族」,這個部落沒有男性,網友:靠什麼繁衍後代?
    西遊記相信大家已經太熟悉不過了,而很多人對於其中的女兒國是印象非常的深刻,女兒國當中沒有男性,他們發現後代依靠的是喝聖水,而在世界上也確實真的有「女兒國」存在,那就是位於亞馬遜的女兒族。今天小編準備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原始部落就比較厲害了,在這個部落當中沒有任何的男性,而且他們非常的擅長捕獵,並且身體健壯,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走進他們的世界吧。亞馬遜一「女兒族」,這個部落沒有男性,網友:靠什麼繁衍後代?這個原始部落叫做女兒族,他們生活在亞馬遜雨林當中長期與世隔絕。
  • 亞馬遜原始女性部落,真正的「女兒族」,網友:怎麼繁衍後代呢?
    想必很多人在看西遊記的時候,對於女兒國這個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著,在這裡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男性存在,他們繁衍後代的方式也僅僅只是靠著喝水。當然我們知道這僅僅只是一種故事傳說罷了,但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著女兒國。
  • 母螳螂吃公螳螂,這是繁衍後代的代價嗎?真相其實很簡單
    在多姿多彩的動物界中,有許多動物的生活習性非常奇怪,比如一些昆蟲就有「性食同類」的現象,代表物種有螳螂,搖蚊和紅背蜘蛛。尤其是螳螂這種動物,我們在動物世界裡都曾看到過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場景。這種行為在我們看來是非常殘忍的,這是螳螂們繁衍後代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