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能夠得以延續,這是因為繁殖行為,動物雖然沒有人來那麼聰明的大腦,但是很多物種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只要到了時間它們的身體就會發出各種信號,找到最心儀的交配對象繁衍後代,以延續它的家族。可見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的繁殖行為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學習呢?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人們普遍認同人類的祖先是古猿類,也就是說在祖先時期它們就是動物,並且已經有繁殖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被迫性的,而是正常需求,甚至說當身體裡分泌出激素的時候,交配的行為不受自己控制。就算是進化到可以使用工具、直立行走的人類,這種繁殖的本性也得以傳承下來。就如同女性、男性到了一定年齡身體就會出現第二性特徵是同樣的道理,就算自己內心堅定,也總會對異性開始產生好感和遐想,這是不太可控的行為,為此人類的繁殖行為也是先天性的。
只是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選擇與自己共度一生的配偶,並且在溫飽問題沒有解決的時候,人的內心其實不太會去考慮這些風花雪月的事情。只有在對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兩者情投意合自然會發生親密關係,綿延子嗣增添家庭的新成員,所以人類的繁殖行為既是先天性的,又是後天學習的,只不過學習的是如何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學習如何找到適合的伴侶,並且學習教導自己的後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是和動物一樣只是生存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