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省婦保31天平安降生1692名寶寶

2020-12-24 瀟湘晨報

▲醫生正在為產婦接診。

在全國上下共同抵禦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防止疫情擴散的最佳辦法就是居家防護,阻斷病毒傳播。但一些特殊人群卻不得不去醫院,比如正處於孕期的女性。昨日,晨報記者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採訪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省婦幼保健院全體醫護人員自願取消休假,投身於工作中,為廣大孕產婦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迎接一個個新生命的到來。

現場

醫院門口設紅外測溫儀 排隊保持安全距離

2月23日上午,晨報記者穿戴好防護裝備後走進了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看到醫院門口設置了紅外測溫儀等設備,並有專人值守。記者在產科看到,10餘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正排著隊等待就診。為了防止人員聚集,大廳預檢分診處的分診員引導大家排隊時要保持前後2米以上的安全距離,現場秩序井然。

走進門診室,產科副主任周小飛正在給一位孕婦做產檢。「不要緊張,放鬆,胎心比較穩定,放心……」周小飛說,該孕婦預產期是2020年3月29日,產檢一般隔2周一次,但對方已隔了5周才來做產檢。接診完這位孕婦,已是中午12點,但周小飛還不能下班吃飯,因為門診室外還有6名孕婦在排隊。

防控

實行24小時預檢分診制度 避免交叉感染

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但是孕產保健和患者的診療活動不能耽誤。那如何確保醫院孕產婦和醫護人員的安全呢?記者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間,省婦幼保健院實行24小時預檢分診制度,不僅設立預檢分診處,還對所有入院人員(含本院員工)進行體溫監測和佩戴口罩檢查。如發現發熱、發燒的人員,將立即對其進行排查,從源頭上保護到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屬,避免交叉感染。「無論是在門診還是病房,我們都加強了疫情防控,比如,我們開設了預檢分診,對每一名到產科的人都要進行排查問詢,確認無誤後才允許其進入。我們還有專門的孕產婦通道,對孕產婦實施『一醫一戶一診室』工作模式,將她們做檢查的區域集中,避免她們因做檢查多跑路,降低她們的感染風險。」周小飛說道。

此外,省婦幼保健院還發揮網際網路 醫療的信息化建設優勢,全面推出精準預約掛號和預約診療,提供可攜式遠程胎心監護服務,推進省、市、縣三級遠程會診平臺建設,組織百名專家微信在線諮詢義診服務,開通24小時心理諮詢熱線,利用微信和抖音平臺推送系列孕產保健和兒童保健科普短視頻,解決群眾健康需求。

堅守

醫護人員放棄休假 為孕產婦築起安全屏障

記者了解到,春節前,省婦幼保健院黨委發出抗疫志願者招募令,全院400餘名黨員、團員和幹部職工積極報名,放棄春節休假,每日值守在醫院大門、住院部及病區入口排查點,嚴把三道關口,對來院人員進行嚴密排查,嚴格陪護管理,為廣大孕產婦和患者築起安全屏障。

今年32歲的龔婧是一名助產士,記者來到產房休息室時,她正獨自一人吃著自帶的飯菜。「這些菜都是我昨晚在家做的,現在醫院廚房沒開,我們都是自帶飯菜或吃泡麵。」此時,她的同事江玉從產房裡出來,「剛下臺,又接生了個男寶寶,母子平安。」她告訴記者,「生孩子是沒法挑時間的,再加上又遇到疫情,工作強度自然就更大了,但為了孕產婦和孩子們,壓力再大也得挺住。」今年是江玉在產房一線工作的第10個年頭,從大年三十開始,她的工作就沒有停下。

記者從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獲悉,1月24日至2月23日,31天內,醫院接生了1692個寶寶,其中自然分娩866人次,剖宮產826人次,平均每天有55個新生命呱呱墜地。此外,1月24日至2月23日,醫院門急診量為25067人次,其中產科門診6993人次。

故事

產婦誕下三胞胎後因發熱被隔離 護士自掏腰包為其送餐

隨後,記者通過層層「關卡」,來到了產科的重症監護室,住在這裡的都是病情需要嚴密監護的患者。今年2月10日,懷了三胞胎的朱女士從撫州來到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當時孕婦身體狀況不佳,患有妊娠高血壓,為避免大出血的危險,院方決定為產婦實施剖腹產分娩手術。手術非常順利,三個可愛的寶寶出生後被送進了新生兒科的保溫箱。

新添三丁本是件大喜事。但朱女士因有發熱症狀——胸片顯示有小斑片,肺炎情況嚴重,住進了MICU(重症監護室)病房。面對該發熱病例,院方按規定對新生兒、產婦及家屬進行了隔離觀察。治療到第五天時,產婦身體情況趨於穩定,體溫恢復正常,肺部陰影也消失了,核酸檢測顯示陰性。

「感謝重症監護室的護士們,她們從1月24日(除夕夜當天)到現在就沒有休息日,防護服一穿就是近10個小時,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真的太辛苦了。」朱女士說。

重症監護室的護士蔣紅蓮從事護理工作5年,在疫情防控期間,她和同事黃小露輪流倒班,集中照料朱女士。「防護服的密閉性比較強,我每次脫下防護服就像蒸了一次桑拿。「蔣紅蓮說,特殊時期,由於產婦朱女士的丈夫被隔離,暫時又無其他親屬來院,朱女士的三餐就成了問題。看到這種情況,重症監護室的護士黃小露和新生兒科的護士長章滿花自掏腰包,每日為朱女士和他的丈夫送三餐。

2月18日上午,朱女士的丈夫張先生將一封手寫感謝信交到了章滿花的手中,並靦腆地說,「護士長,我們要回家了,我這人嘴笨不會說話,這封感謝信就是感謝你們這些天給我們的關懷和幫助……」看著他一筆一划書寫的信件,字裡行間滿是真誠和感謝,醫護人員倍感欣慰。

遠程胎監及時預警 緊急剖腹產後母子平安

「幸虧醫院有遠程胎監,不然孩子在肚子裡有危險我們都不知道,如果當時來醫院不及時,後果真是不敢想像。」2月9日上午,懷孕34周6天的熊女士在老公陪同下到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進行產檢。出于謹慎考慮,醫生建議她加強胎心監護,但由於特殊時期,頻繁前往醫院做胎心監護會增加感染風險,門診醫生黃豔建議她租賃遠程胎監設備,居家監測胎兒狀況。

聽取醫生建議的熊女士將胎監設備帶回家,並於當晚開始做胎心監護,通過簡單的操作後即收到一份專業的胎監報告,監測數據顯示:胎心率高達200次/分。正常胎心率為110至160次/分,而熊女士胎心率達到200次/分,代表胎兒在宮內可能嚴重缺氧。隨後,熊女士接到了來自遠程胎監醫生的緊急電話。「您的胎心監護異常,請趕緊去醫院,孩子有危險!」一通電話瞬間讓熊女士的心揪了起來,她和老公立即趕到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掛了夜間急診。

急診醫生初步診斷後安排了B超檢查,並給熊女士進行吸氧、實時監測胎心,但胎心率仍然保持在200次/分上下。醫生將熊女士轉到產科,安排緊急剖腹產手術,最終母子平安,一家人喜極而泣。熊女士的丈夫還連夜給醫護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並訂製了一幅錦旗,親自將這兩份「心意」送到了醫院。感謝信中寫道「每每回想起這件事情,我們都後怕不已,多虧了黃醫生的建議,以及對遠程胎監醫生的及時預警,讓母子平安。」

【來源:江西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跨境轉運背後的生命奇蹟:澳門病危寶寶在廣州救治的生死31天
    後來通過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得知,之前已有好幾位澳門類似病情的重症寶寶轉去廣東省人民醫院做了心臟手術,效果不錯。懷著孤注一擲的心情,我們決定一試。」小翼爸爸回憶道。就這樣,通過兩地醫療「跨境轉運」救治渠道,心臟曾出現驟停的小翼輾轉來到了廣州市的廣東省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醫)進行治療。9月24日,這位來自澳門的寶寶經過31天的生死救援,體重達到3KG,順利出院。
  • 長春四胞胎平安降生續 手術鉗編號助產士也編號
    醫生披露四胞胎降生全過程  手術鉗編號 助產士也編號  關注四胞胎孕婦生子  四胞胎降生,醫護人員都做了哪些準備?手術過程中是否發生過意外?  新生兒科主任楊麗華和醫生李欣欣分成兩組,分別帶2個助產士,每個助產士帶一個寶寶。  「我們所有的人員都有固定崗位,誰是主刀醫生的助手,誰負責換沙袋,都分配得十分明確。」杜萬榮說。  4名上臺醫生、2名麻醉師、2名護士、2名巡臺護士、2名新生兒醫生、4名助產士,任務都交待明確。
  • 「幸孕」跨年 上海一婦嬰半小時降生3個「金豬寶寶」
    「幸孕」跨年 上海一婦嬰半小時降生3個「金豬寶寶」 2019-02-05 09:22: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疫情期間體彩線上活動豐富多彩
    疫情期間體彩線上活動豐富多彩從「短視頻運動挑戰賽」到「全國象棋業餘棋王賽網絡賽」,從「疫情防控知識問答」到「文化作品徵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國體育彩票用形式多樣的線上互動活動,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詮釋體彩的責任與擔當
  • 山東監獄大數據:疫情期間172名幹警主動推遲婚期 30名女警緊急支援...
    12月17日,山東省監獄管理局舉行全省「監獄開放日」活動,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執法監督員以及省有關部門同志集體走進山東省女子監獄。在省女子監獄指揮中心,與會人員集體通過視頻監控,察看了全省監獄封閉管理以及服刑人員學習、勞動、生活現場,聽取了監獄執法情況匯報。
  • 疫情期間集體造娃?!布蘭迪對外宣布已懷孕!
    疫情期間集體造娃?!布蘭迪對外宣布已懷孕!摔跤網訊,在2020年,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WWE賽事取消了現場秀賽事,不少獨立界賽事也被迫關門歇業!前不久喬·莫斯利剛對外宣布蕾妮·楊懷孕!而今天AEW執行副總裁科迪·羅茲也對外宣布布蘭迪·羅茲已懷孕,他們將在2021年迎來寶寶的降生!事實上,在上周AEW節目中,我們還看到布蘭迪·羅茲霸氣潑水奧尼爾,她的身材並沒任何變化,可以推斷的是,布蘭迪應該是該懷孕不久!
  •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彩虹水門再次開啟 284名援鄂醫療隊員凱旋
    3月31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再次奉上最高禮儀級別,彩虹水門開啟,歡迎三秦英雄凱旋。在戰疫50多天後,西安交大二附院、一附院以及疾控隊284名援鄂醫務人員乘坐包機回到家鄉,省長、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國中等前往機場迎接。
  • 人工育雛助力 綠翅金剛鸚鵡寶寶順利降生並存活
    大洋網訊 鸚鵡媽媽在抱孵時弄裂了蛋殼,還有3天才能出殼的鸚鵡寶寶怎麼辦?記者從廣州動物園獲悉,因為飼養員及時發現並通過採取一系列得當的措施,「早產」的綠翅金剛鸚鵡寶寶不僅順利降生還幸運地存活下來。保育員助鸚鵡寶寶「破殼而出」3月16日,鸚鵡寶寶出生了,當然了,其時它還只是一枚「蛋蛋」,還不能稱為「寶寶」,至多算「蛋寶寶」。其後,「蛋寶寶」開始被孵化。
  • 又一熊貓寶寶在日本誕生,28歲熊爸再創產子「最高齡紀錄」
    日本NHK網站11月23日消息,22日,日本和歌山縣白濱町的動物公園喜迎一隻雄性大熊貓寶寶的誕生。據白濱町的動物公園「冒險大世界」透露,22日12時左右,一隻雄性大熊貓寶寶降生,體長20.5釐米,體重157克。
  • 「百變戰士」疫情期間在崗位上奮戰了五十多天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啟松 2020年的開篇就是來勢洶洶的疫情,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平時再普通不過的社區工作者紛紛變成了防疫一線的「戰士」。濮陽市勝利辦建安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志忠,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衝鋒在前、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幹部的使命擔當。
  • 疫情速遞!5月13日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5月1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例,均為本土病例(遼寧2例,吉林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1692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632例,無死亡病例。截至5月13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01例(其中重症病例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8195例,累計死亡病例463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2929例,現有疑似病例4例。
  • 同卵三胞胎,在駐馬店平安誕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釗 通訊員 桂園徵 陳思妤  10月15日上午,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手術室裡傳來陣陣啼哭聲,在該院產二科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單卵三胞胎平安降生,23歲小王幸福地成為了三個孩子的媽媽。
  • 疫情暴風眼中心的第31天,這群人讓死亡率從15%降到了3%
    作者 | Sandra鯨看 | ID:hualujk今天是大年初七,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已經有31天。疫情數據每天都在更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死亡人數都在不斷上漲,這場戰役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 全國網友「雲起名」的河南寶寶名字定了一一王佑華
    視頻:李靜「王佑華」——那個全國網友爭相起名的「網紅」寶寶,終於有了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2月3日,一名8斤5兩的男嬰在濮陽出生,他的爸爸王海明卻已於前一天啟程,奔赴湖北抗疫醫療前沿戰場。作為濮陽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生,王海明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時,預產期為1月31日的妻子袁彥靜其實已經在家待產。
  • 疫情期間,你印象最深的廣告是?
    「拿起手機問醫生,名醫秒回送藥快」這不禁讓大叔想到了一個問題:疫情期間,廣告圈一片「哀悼」,因為甲方不投廣告了,廣告業遭受了重創。但我又回憶了一下,整個疫情期間,真的沒有一條廣告嗎?於是,大叔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問:疫情期間,你印象最深的企業廣告是?
  • 產後42天複查,媽媽查5項,寶寶查2項,別怕麻煩,這錢不能省
    所以現在最新的坐月子時間,已經從以前的30天延長為42天。 確切地說,是產後42—56天,也就是產後6—8周後,都可以到醫院進行複查。 ★媽媽的5項檢查不能省 ●子宮檢查
  • 百萬網友為給「火神山寶寶」與「雷神山寶寶」取名操碎了心
    這種熟悉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他對剛剛降生的兒子的了解。當問到想給寶寶取個什麼名字時,他說:「等我回去再取,要慎重一點,我想,肯定要和這場『戰役』掛上鉤!」「鐵塔硬漢」與即將出世的「雷神山寶寶」王鵬是中國鐵塔武漢分公司江夏區域經理,也是中國鐵塔攻堅突擊隊隊員。
  • 雷神山寶寶和火神山寶寶的故事
    他總是忍不住去親親孩子可愛的小臉蛋,逗他開心,看著寶寶時而呆萌地看著自己,時而對自己笑,工作繁忙的王鵬感覺很「瞌睡」也很幸福。 康康大名「王蘇恆」,蘇字一是妻子的姓,二代表萬物復甦,充滿生機;恆是王鵬勉勵自己繼續努力,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也是希望寶寶能茁壯成長,成為一個持之以恆、有毅力的人。
  • 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楊日華談守護「平安廣東」
    刑事打擊效能穩步提升,進一步築牢了全省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基礎,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安機關打擊工作帶來了挑戰。廣東公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刑事打擊,兩手都不放鬆。
  • 中國海軍護送31名印度人,印度船長感激回信:中國不是敵人
    近日一則關於「中國海軍不計前嫌護送31名印度人平安抵達目的地」的文章引發關注。我國海軍護送31名印度人,印船長回信表達感激據外媒報導,經過2天的護航,中國海軍將一艘載有31名印度船員的印度油輪平安護送至亞丁灣指定海域。遊輪印度船長特意回信表達感謝之情,在信中他寫道,「中印是純粹的戰友關係,中國不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