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花木蘭》的上映,喚起了很多人最早了解花木蘭故事的記憶,中學時期的語文課本上,我們每個人都要背誦這周《木蘭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在《木蘭辭》的描述裡,在得知父親入伍的信息後,木蘭的嘆氣聲蓋過了織布的聲音,可見生活不易,木蘭嘆氣。
嘆氣其實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也有它的好處:可使體內橫膈上升,促進肺部排盡濁氣,增加肺活量和血液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環,使身體處於鬆弛狀態,可消除悲傷痛苦、緊張焦慮及精神壓抑感,從而有益於機體內環境的調節和穩定,使機體臟腑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但如果習慣經常嘆氣或不自覺的想嘆口氣,可能就是身體發出的預警。「嘆氣」在中醫理論中稱為「善太息」,與情緒波動、神經功能紊亂、陰氣虧虛有關,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口唇乾裂、四肢麻木等症狀,是肝氣不舒、陰血虛弱的典型表現。從西醫角度看,過度的嘆氣會對呼吸系統造成損害。處於恐慌狀態的人經常會頻繁地嘆氣,這使得他們經常出現換氣過度症候群,表現為頭暈目眩、肢體末端麻木等。
沒事就愛嘆氣?是身體在發「警報」啦!
01
肝氣鬱結嘆息
有的人常嘆氣,是由於情志所傷型嘆息常由所欲不遂,或強烈精神刺激,肝氣鬱滯,胸中氣機不利所致。簡單講就是,想要什麼得不到,或者受了強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壓抑不舒服所致。
肝氣鬱結還表現為肝經走過的地方(乳房、胸部、腹部、咽喉等)的不適,比如情緒低落、喉中異物、煩躁易怒、焦慮緊張、脅滿乳脹、月經不調等,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容易肝氣鬱結。
建議:在餐桌上吃點「疏肝菜」
茼蒿
薏米
玫瑰花
在餐桌上吃點「疏肝菜」,也可以輔助緩解肝鬱不適,其中,茼蒿就是疏肝理氣的首選佳餚。
茼蒿含有特殊香味的揮髮油,有助於寬中理氣、消食開胃、增加食慾。其所含的粗纖維還能促進排便,通腑利腸。
另外,扁豆、薏米、蕎麥、山藥、大棗、胡蘿蔔、包心菜、南瓜、枸杞子、香櫞、佛手等食物也具有健脾、疏肝解鬱的作用。
此外,多喝花茶也有助於緩解鬱悶情緒,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玫瑰花了。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喜歡喝些玫瑰花茶,就是因為它可以緩解經期的煩躁情緒。不要以為玫瑰花是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是可以飲用的。
如果你想換換口味的話,也可以試試茉莉花、梔子花等花茶,同樣具備解鬱的效果。衝一杯清茗,香氣繚繞間,鬱悶的心情也就煙消雲散了。
02
過勞氣虛嘆息
氣虛嘆息常由勞傷過度,或久病失養,宗氣不展所致。這樣的人還會有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胃口差等伴隨症狀。
一旦發現自己過於疲勞,一定要及時「充電」,千萬別不拿疲勞當回事,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時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各種健康問題就會找上門來。
不少中藥都可以用來幫助緩解疲勞、調養免疫力。如黃芪有很好的補氣昇陽的作用,平時困了累了,可以泡一杯黃芪水,緩解脾氣虛弱導致的不思飲食和肺氣虛弱所致的氣短乏力等。
建議:不熬夜最重要
睡眠是正氣的修復過程。身體的各個器官,通過睡眠得到休息,第二天才能更有效率地工作。
《黃帝內經》裡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意思是說人到了40歲,身體內的正氣已大不如前,尤其要注意起居有常,否則一旦超出了正氣的掌控範圍,則容易出現氣虛症狀。
子覺養陰:晚上要在23點前準備睡覺,不僅可以緩解陰虛,養護氣血,讓皮膚更有光澤,減少色斑,預防早衰,還可以消除疲勞狀態,讓臟腑得以休息,為人體儲備能量。
午覺養陽:只需在午時(11~13時)休息20分鐘即可,可以緩解疲勞,提高工作效率,預防心腦血管健康問題。有研究顯示,每周至少3次午休的人心臟病猝死風險降低37%。
03
鍛鍊正面的思維
為什麼說愛笑的人運氣好?
很多人認為,樂觀是天生的性格特徵。然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在其著作《學習樂觀》一書中提到:樂觀與悲觀是學習得來的。他認為樂觀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積極性思考,也不是對自己說肯定的話,而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所用的「非負面思考」的方式。一個人是樂觀還是悲觀取決於他怎樣解釋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之事。
人生漫漫,生活中難免有不愉快。有的人會因為小挫折而否定自己,有的人卻能在失敗中找到改進的方法繼續努力。用什麼方式、角度來解釋事物,不同的解釋形態,可能帶給每個人不同的發展過程。遇到困難時,及時有意識地對悲觀想法喊停。
同時,儘可能調整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去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思維傾向,從更加積極樂觀的視角看待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這就是「非負面思考」的思維方式。
遇到困難,保持行動,即使只是一點點成功的也有助於增加自信,而自信反過來激勵我們更努力,達到良性循環。正面的思維、樂觀的心態是可以這樣鍛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