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廣東|「迴旋應節」——瑤族長鼓舞

2020-12-22 廣東省非遺促進會

瑤族長鼓舞,瑤語叫「挨汪都」,又稱「打橫鼓」、「調花鼓」,是中國瑤族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分布於粵北山區連南瑤族自治縣的排瑤聚居地,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

瑤族長鼓舞傳說

瑤族長鼓舞歷史悠久,據排瑤民間的傳說,長鼓舞是1000多年前的隋唐時期,他們的祖先從湖南洞庭遷徙到連南時帶來的,而且起源於一個動人的愛情幻想故事:古時勤勞英俊的排瑤青年唐冬比,與化名房沙十三妹的仙女相遇相愛,卻被玉皇強行拆散。後唐冬比按照仙女的囑咐,在耍歌堂那天,果然打起制好的長鼓,跳起去南山砍琴樹制琴的艱辛經歷,跳了三百六十下,便飛上天與仙女團聚,再也沒回來。瑤家為紀念唐冬比與十三妹,便仿照他做的長鼓和跳法,每到耍歌堂時就跳起長鼓舞,從此在瑤家世代沿襲下來。

器 · 長鼓

長鼓舞的主要道具長鼓,宋、清兩代相關古籍均有記載。長鼓在瑤語中稱為「公」,瑤族長鼓長約三尺,中間小兩頭大,呈雙喇叭狀,用沙桐木為鼓身,中間挖空,兩頭蒙羊皮或牛皮作鼓面,並用麻線拉緊而成。舞時加背帶,把鼓橫掛於頸背,既便於拍打又便於舞蹈。

舞 · 蹁躚

瑤族長鼓舞有多種表演套路,或專門表現造屋動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動植物有趣的形態,舞蹈動作矯健粗獷、生動活潑、神奇怪異、充滿想像力。

連南瑤族長鼓舞屬廣場性的喜慶舞蹈,它是隋唐時期排瑤祖先遷徙到連南時帶入的,其後隨著耍歌堂的興盛而流行起來。

按表演形式分,瑤族長鼓舞包括「盤古長鼓舞」、「鑼笙長鼓舞」、「桌臺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等多種類型。

按表演人數分,它又包括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表演中,鼓的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也有「高樁」、「矮樁」之分。 逢到春節、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傳統節日和耍歌堂的日子,排瑤民眾都會聚集到村前曠地或收割後的田野中,吹著牛角、敲動銅鑼、跳起長鼓舞,以歡慶節日。

樂 · 應節

長鼓舞以舞者擊鼓發出的音響節拍作為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頭髮出「咚」的一聲,左手持竹片彈擊鼓尾發出「啪」的一聲,雙手同時拍擊鼓面發出「咣」的一聲,三種音響加以變化組合,便組成了長鼓舞的各種鼓譜。有齊奏和一領一和兩種擊法,用[大圓圈鼓]鼓譜時要齊奏,即全體舞者的鼓點須一致,舞蹈動作亦齊整;而用[鼓頭]、[起換堂]、[圈背靠]等鼓譜時則要一領一和,即由一人領先半拍擊鼓,餘者跟後半拍和之,舞蹈動作亦伴隨鼓點進行。不論哪種擊法,鼓點在長鼓舞中都起著指揮作用,即使表演人數眾多,也能令動作和隊列整齊,變化有序。

長鼓舞以獨特的擊鼓節奏,剛勁敏捷的舞蹈動作,展示了瑤族人民勇敢剛強的民族性格和特色鮮明的藝術風格,是千百年來瑤族同胞生產生活的積澱和智慧的結晶,更是連南排瑤文化身份的標誌和知名的文化品牌,同時也為研究排瑤的族源歷史、生產勞動方式、文化藝術的形成及習俗信仰等提供了可貴的資料,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瑤族長鼓舞已於2008年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多姿多彩的瑤族服飾
    湖南邵陽花瑤瑤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支系眾多,分布廣闊。各支系服飾也不盡相同。因此,瑤族人的服飾多種多樣。常見的瑤族男子服飾有對襟、左大襟短衣或長衫,束腰帶,褲子也有長褲和短褲之分,以藍色為主。較為特殊的是廣西南丹白褲瑤男子的白色燈籠褲,寬臀緊腿,造型奇特。
  • 廣東:非遺過大年 線上線下感受年的味道
    1月15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廣東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在廣州啟動,活動通過短視頻、網絡直播的形式記錄和展示廣東各地舉行的年俗非遺項目,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慶氛圍。
  • 「非遺」什麼是哈尼族奕車鼓舞?
    【編者按】近年來,在旅遊市場推動和國家政策引導下,文旅融合激發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新動力,非遺文化的挖掘利用也為旅遊業注入了更加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文化遺產旅遊已然成為新的旅遊熱點。同時,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利用的平衡越來越受到關注,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建立遺產保護標準和完善遺產保護管理,成為未來文化遺產旅遊可持續發展探索的方向和目標。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瑤族服飾!
    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 。 瑤族服飾介紹
  • 非遺與時尚穿越時空的「愛戀」,清遠民族服飾T臺秀亮眼
    據最新統計,清遠市現有英石假山盆景製作技藝、瑤族耍歌堂、連山小長鼓舞等5項國家級非遺,有省級非遺34項、市級非遺99項、縣級非遺164項。有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22人、市級傳承人87人、縣級傳承人166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藏在清遠歷史深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日又一次碰撞時尚,亮點紛呈。
  • 粵古今非遺99,對話傳人,尋味地道,風俗體驗,尋韻舊時光!
    此次行程,廣之旅將帶你參觀百年老字號中山咀香園,感受非遺魅力。深入了解廣東美食文化,親手製作杏仁餅,了解背後的美味秘訣。瑤銀製作與非遺傳承人唐大打十斤對話瑤族人素來偏愛銀飾,有「無銀不成飾」之說。跟著廣之旅走進廣東瑤族博物館,與瑤族銀飾製作技藝傳承人唐大打十斤對話,親自體驗瑤族銀飾製作,打造屬於自己的旅行紀念品。
  • 校地結對謀發展: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共建校...
    6月12日,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共建校地實踐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連山職業技術學校舉行。雙方在思政育人、黨建共建、合作育人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高校實踐育人,實現校地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琦琳、副書記方燕與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莫鴻偉、教育局黨組書記蔣振江、教育局局長張華洪出席了儀式。
  • 多彩非遺,「古老而年輕」的文化記憶
    2020年6月13日是中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重點圍繞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宣傳非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為大眾呈現「古老而又年輕」的多彩非遺。
  • 【郴州市】湘南三市六縣八鄉瑤族「盤王節」在桂陽舉行
    相聚扶蒼,醉美瑤鄉湘南三市六縣八鄉瑤族「盤王節」在桂陽舉行  相聚扶蒼,醉美瑤鄉。11月28日,湘南三市六縣八鄉瑤族「盤王節」暨「坐歌堂」聯誼活動,在桂陽縣白水瑤族鄉扶蒼山下舉行。郴州、衡陽、永州三市瑤族人民和各界嘉賓,在這裡緬懷瑤族始祖,共話團結繁榮,感黨恩、敘情誼、謀發展。  「恭迎盤王、升紅羅帳、上供品、明燭、盥手……」節會在公祭儀式中拉開帷幕。《新瑤歌和敬酒歌》、瑤族長鼓舞《祭盤王》、瑤族婚俗舞蹈《嫁郎》、民族體育《花樣陀螺表演》等節目精彩紛呈,現場觀眾掌聲連連。
  • 滕志強多激流迴旋冠軍 自言無壓力金牌獻廣東
    --滕志強(微博)14日上午,廣東國際划船中心皮划艇激流迴旋賽場誕生了兩枚金牌,全部被中國選手收入囊中。其中,在男子單人划艇決賽中,來自廣東河源的選手滕志強以92秒53的成績,力壓群雄,拿到了亞運歷史上首枚皮划艇激流迴旋金牌。脖子上戴著剛剛到手的金牌,手指著自己胳膊上的中國旗幟,然後豎起自己的大拇指。
  • 瑤族女子千姿百態的頭飾
    瑤族自古以來就以五彩斑斕的服飾而著稱。據統計,瑤族服裝的款式就多達100餘種,頭飾也不下100餘種。一個民族具有如此之多的款式,實為罕見。這與瑤族內部支系的不同和經濟基礎、生活環境、風俗習慣以及審美觀念的不同有著密切的關聯。 瑤族女子頭飾,千姿百態。
  • 廣東推出三條 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廣東推出三條 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2020-12-15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作品亮相廣東時裝周
    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作品亮相廣東時裝周央廣網廣州8月24日消息(記者何偉奇)8月23日,廣東時裝周之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項目作品發布會在廣州流花展貿中心舉行,該項目旨在選取非遺項目在現代服飾中的應用實例,展現非遺在實踐中振興、在生活中弘揚的現狀,振興中國傳統工藝,詮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助力廣東非遺,《七十二家房客》即將突破2000集!
    7月22日,由廣東廣播電視臺和珠江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大型情景喜劇《七十二家房客》第17季開機儀式暨助力廣東非遺宣傳活動在珠影七十二家房客拍攝基地舉行。此次劇組的開機儀式聚焦廣東非遺文化,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
  • 視頻丨湘南三市六縣八鄉瑤族「盤王節」在桂陽舉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網時刻記者 姜姿 通訊員 廖詩卉 黃磊 何禹軍 謝新陽 桂陽報導11月28日—29日,湘南三市六縣八鄉瑤族來自郴州、衡陽、永州三市六縣八鄉的瑤族同胞和各界人士一道載歌載舞慶豐收,共話團結繁榮,共譜和諧篇章。活動現場,瑤族同胞身著民族服飾,舉行了莊重的盤王祭儀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熱情好客的瑤鄉小夥和瑤家姑娘唱起瑤語敬酒歌,孩子們在鑼鼓聲中跳起歡樂的長鼓舞。精彩紛呈的節目展示了瑤族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 廣東工業大學舉行「非遺保護:從生活到美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2日,微風習習,晴空萬裡,迎著煦暖的日光,「非遺保護:從生活到美學」學術研討會在美麗的汕頭市龍湖區西南小學舉行。會議由廣東工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孫恩樂教授主持,廣東工業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湯耀平和汕頭大學文學院院長毛思慧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全國十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討論生活美學,傳承非遺文化。
  • 在這裡體驗到具有瑤族特色文化的煙花祭
    在羨慕日漫裡浪漫的煙花祭時,為什麼不考慮來金秀瑤族自治縣看看盤王節呢?盤王節是瑤族人民紀念始祖盤瓠的盛大節日,是瑤族人民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紀念祖先的傳統佳節,是瑤族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現,是最富有民族個性的歲時節日習俗。
  • 大化瑤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一行到城東街道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中心...
    12月10日中午,大化瑤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韋幼梅、周冠穎兩位領導帶領大化瑤族自治縣人大代表團一行10人到城東街道人大代表履職活動中心觀摩學習
  • 奔跑迎新年•奮進新起點 | 金秀瑤族自治縣第二屆職工運動會盛大...
    奔跑迎新年•奮進新起點 | 金秀瑤族自治縣第二屆職工運動會盛大開幕 2020-12-18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